第222節
他正在田里干活,田坎上有鄰家的阿姨走過,劉大力會大笑著打招呼;天黑帶著鋤頭回家的時候,他會用不時走調的嗓子大聲唱歌;也會和同齡的孩子在山野里嬉戲…… 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雖然生活很累,但劉大力絕對是快樂的。 包括孔修明在內,很多人都覺得電影哪怕繼續拍劉大力在農村中的生活,這樣的閑情逸致也挺挺有趣。 然而生活的困境總是在不經意間降臨。當劉大力的父親突然受傷,不能繼續工作,劉大力必須退學的時候,每個人都感覺到了痛苦。 這種痛苦在劉大力和班上的同學、老師們一一做別的時候,達到了巔峰。 “悲劇就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個論斷的確很有道理。 剛才的觀眾們從農村生活中收獲了多少的快樂,那么他們現在看著劉大力不得不離開農村,前往城市工作的時候,他們就有多么的痛苦。 第125章 《生于淤泥》(上) 如果說剛才的觀眾們從劉大力的農村生活中收獲了多少的快樂,那么他們現在看著劉大力不得不離開農村,去城市打工的時候,他們就有多么的痛苦。 劉大力也不想去城市,可是種地養不活他們。 看到劉大力在農田里忙活了大半年,最后只有幾百塊收入,家里入不敷出的時候,觀眾們也會感覺到沮喪。 其實這一段劇情其實相乏味,就是不同的農活與最后的收成,而畢竟包括孔修明在內的絕大多數觀眾,都沒有農村生活的體驗。 問一問城市人有多少人明白農村生活的快樂,恐怕寥寥無幾。再問問有多少城市居民愿意和農村人口互換人生,恐怕更是稀少。 另一方面,像孔修明和卡爾他們,能夠成為常青藤的學生,可不單單是依靠他們的聰明,最起碼要能支付得其學費。 起碼孔修明從小到大就沒有因為學費而困惑過,唯一的考慮就是分數而已。 現實卻是哪怕有獎學金、助學貸款,無論是在燈塔國還是華國,每年因為貧窮而被迫退學的學生不在少數。 一個人思考問題的角度,永遠是自己腳下的三寸之地罷了。 不少觀眾甚至會滋生出為什么劉大力不繼續上學的疑惑?!昂尾皇硆ou糜”、“為什么不吃蛋糕”罷了。[1] 試問,對于自己完全不向往的生活、完全不理解的行為如何感到痛心?愿意主動去了解? 答案就是秦硯的導演功力和謝北楊的精彩表演。 無論在做什么農活,每天走山路上學有多么的困難,謝北楊始終帶著微笑,讓所有觀眾產生一種感覺: 其實農村生活不那么辛苦。 不僅僅是孔修明,卡爾也是如此。按理說他應該更難被這段劇情戳中,畢竟燈塔國的農業以集中、大規模、機械化為特點。 就算有什么農村之趣,那也和華國相去甚遠。 但因為謝北楊的演技,讓卡爾這些發達國家的觀眾,也能夠感受到明顯輕松、快樂的感覺。 在劉大力不得不坐上火車,駛向未知的時候,他們的情緒明顯下跌。 秦硯在這一段安排了一個很直白的鏡頭,劉大力就坐在車窗旁邊,看著在窗外景色的變換,沉默不語。 只有各種嘈雜的環境音,火車轟鳴、人聲鼎沸。越是這種嘈雜,電影院內就顯得越安靜。每個觀眾的情緒都隨著劉大力在變動。 劉大力的父親并沒有挽留劉大力,只不過在劉大力上車的時候,說了一句: “你去吧,但是你要知道我們這些人就算去待了一段時間,總有一天還是得回來?!?/br> 其實這個時候觀眾已經分不清楚自己的情緒,他們只是覺得自己心中在心疼劉大力而已。 劉大力來到鵬城之后,的確有一段情緒比較舒緩的劇情。 遇到了孫云秀,開始打工賺錢,和孫云秀成為了朋友…… 劉大力似乎很好地融入了城市生活里,雖然他工資不多,起碼每個月他打工的收入,幾乎比得上他在農村里辛辛苦苦的凈收入。 劉大力特別滿意現狀,每天在工地上干得最賣力,熱火朝天的感覺好像是劉大力在給自己修房子一樣認真。 而當奚芊芊所扮演的“孫云秀”也出現在觀眾們視線中的時候,不僅僅是孔修明,電影院中的其他觀眾也發出了呼聲。 而且這一次竟然是燈塔國的白人、黑人觀眾呼聲音更大,其中甚至夾著一兩聲口哨。 很多人燈塔國人第一次看華語電影,認識秦硯、謝北楊、奚芊芊他們就是在《古宅》。當年《古宅》風靡全國,觀眾們對這三個年輕的華國人記憶相當深刻。 后來的《大笑江湖》沒在燈塔國上映,距離謝北楊和奚芊芊共同參演的電影出現的《守門人》已經過去4年,再次看到熟悉的面孔,他們當然會激動。 這一次依然有謝北楊和奚芊芊演對手戲,這兩人之間的氣氛實在有點微妙。 你說他們之間是純粹的情侶關系,也肯定不是,沒有人能想象劉大力這個落魄的農民工會和光鮮亮麗的孫云秀在一起。 但劉大力對于孫云秀肯定有好感,看他的眼神就能明白。 其實這種好感很容易理解,畢竟劉大力在農村中看到的那些女生,和孫云秀之間的差別,宛若云泥。 孔修明自問如果遇到一個“孫云秀”這樣的女生,自己會不會動心,答案明顯是肯定的。 因為孫云秀太美麗了,哪怕是被現代網絡轟炸的他也會心跳加速看,更不要說涉世未深的劉大力了。 根本不用進行額外的解釋,觀眾也能夠看出劉大力和孫云秀二人之間的特殊關系。 不過電影沒有花費更多的鏡頭去拍攝二人的關系,這部電影的主線可不是愛情。 鏡頭主要集中在劉大力身上,而他白天就在建筑工地上干體力活。 看到劉大力扛著建筑材料來來來往往的時候,孔修明內心之中也有心疼的感覺。 這一刻他已經忘了劉大力是謝北楊所扮演的角色,而把劉大力當做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去看待。 一個才16歲的孩子,就得在工地上拼命。 如雨傾瀉的汗水、搬運建材帶來的身體損傷、已經有些佝僂的后背、吃飯時候的狼吞虎咽、夜晚的酣然入睡……都描述著劉大力的辛苦。 孔修明自問自己絕對無法接受這樣的體力工作,他從小到大的教育讓他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一定會有一個光明璀璨的未來。 就算無法成為備受尊敬的教授,那也是在辦公室內不知寒暑的白領,從來沒有考慮過成為一個體力工作者。 孔修明下意識了逃避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他眼中廉價、低級的工作總得有人去做。 誰來做?大多數都是農民、沒有接受過教育的人去做。 可問題是劉大力真的就不如他嗎?真的就應該去做所有人潛意識里低級的工作嗎? 在鄉鎮學校里面如此出眾的一名少年,如果有機會學習,他還會、還愿意成為這樣一名體力工人嗎? 這些都是現實切殘忍的問題,如果電影繼續渲染這種氛圍,像孔修明這樣比較具有同理心的人,或許會深入思考這個問題。 但是對于絕大部分的觀眾而言,他們到影院就是為了來放松,而不是來和你聊什么人生的艱辛、世界的苦難。 這就是文藝片的困境,一旦開始討論人性與社會,就難免深沉郁悶,自然也不會有觀眾愿意繼續看下去。 而秦硯并沒有走上這條道路,沒有讓謝北楊被生活的重壓壓垮,連帶著孔修明也很快從剛才的情緒中走了出來。 因為觀眾們明顯能夠從劉大力身上看到一種名為“力量”和“希望”的東西。 劉大力永遠望向這個城市好的一面,這里有更多的機會、體力勞動并不比自己干農活更累、能賺更多的錢。 他在想著自己該如何工作、如何打拼,慢慢攢錢真正融入城市里。 很多觀眾都覺得劉大力的形象過于單純了,他難道就不會對這個社會滋生出怨恨嗎? 明明電影中劉大力已經看到了鵬城有錢人的生活有多么的奢侈。 他的工友們帶著他去見世面,看著一頓就要好幾百的豪華大餐;根本不允許他們農民工靠近的高端會所;有錢人看著他們眼神之中流露出的輕蔑。 孫云秀替觀眾們問了這個問題,她很隨意地靠在椅子上,讓人挪不開雙眼的風情萬種,問道: “你說你個沒出息的東西,每天就靠著工地的工資過活?你一天到晚開心個什么勁兒啊,不知道還以為你是有錢人呢?!?/br> 劉大力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但他的回答依舊理直氣壯: “我這是在和以前的我進行對比啊。只要我能比以前的我更努力、生活更好,總有一天我也能成為有錢人的吧?!?/br> 聽到劉大力的回答,孫云秀愕然片刻,露出一個復雜的微笑,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口袋。 平時香煙和打火機都放在口袋里,心情不好的時候她就會來一根,摸了好一半天什么都沒有摸到。 孫云秀才反應過來每次劉大力來找她的時候,她都會下意識把打火機和煙放到柜子里去。 算了,沒有就沒有吧。 不僅僅是孫云秀愣住了,現場的觀眾有些沉默。不與他人攀比,只關注自己有沒有進步,多么簡單的一個道理啊,然而無數人都已經忘記了。 說實話,這一刻他們因為劉大力的發言而有一點點的感動。 如果放在十年后,這句臺詞恐怕會被冠以“雞湯”之名。但現在并不是未來那個雞湯泛濫的年底,再加上劉大力身上真的有那種讓人感同身受的力量,觀眾們并不會覺得突兀。 這就是秦硯刻意在劇情中設置的一個反饋點,通過電影角色的魅力來感染觀眾,就是為了讓觀眾繼續往下看。 而且劉大力和其他進城打工的農民之間有一個明顯的不同,那就是他真的很聰明,而且他認真規劃著自己的未來。 雖然謝北楊的生活條件很差,可能工作一個月都沒有孫云秀一晚上所獲得的報酬多,但是可以明顯看到兩個角色在本質上的差別。 劉大力就好像是被壓在巖石縫隙中的小草一樣,雖然頭頂上壓著各種各樣的生活壓力,家里有無法繼續勞動的父親、等著上學的弟弟meimei,但劉大力始終懷揣著對于未來的期待。 孫云秀完全不一樣,說實話孫云秀這些年攢的錢也不少了,否則也不可能在鵬城盤下這間小小的按摩店,但是孫云秀卻是痛苦的。 第126章 《生于淤泥》(二) 可以看見孫云秀對于自己未來的迷茫。她每一次攢了一點錢,就喜歡用錢去買一些很奢侈、華麗的東西,流行的衣服、昂貴的化妝品等等。孫云秀永遠是光鮮亮麗的。 她急切的需要用一些昂貴的存在,用別人贊許的目光來肯定自己。 孫云秀就特別像是已經從樹枝上剪裁下來的玫瑰花,雖然看著嬌艷欲滴、馥郁芬芳,事實上被困在一個小小的花瓶里,已經喪失了繼續生長的可能性。 發廊就是花瓶,而城市則是巨大的屋子。 有的時候花瓶主人,拿著噴水器在玫瑰花上噴灑了一點點的霧水,讓花短暫的恢復了光彩。但這種美麗終究是不可持續的。 等哪天這一束花不再鮮艷了,這個屋子的主人便立刻會毫不猶豫地把它從花瓶里揪出來,扔進垃圾堆。 孫云秀似乎也有這樣的自覺,被剪斷根莖的她缺乏與大地緊密相連的安全感,所以她只能不斷通過別人的稱贊來確定自己的存在和重要性。 按理說劉大力和孫云秀對于生活有著完全不一樣態度、生活地位懸殊也很大的兩個人,不應該有任何的交集。但因為來自于同一個縣城,交集逐漸多了起來。 其實大家能夠感覺得出來,劉大力肯定有一點喜歡孫云秀。 沒有辦法,這其實就是人之常情,包括孔修明和卡爾他們在內,觀眾們就算哪怕對于孫云秀的特殊工作都有一些無法接受,但這并不妨礙每一次到孫云秀出場,就會下意識地直起身體,想看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