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節
這也是艾麗莎、阿列克夫斯基等很多主戰派提出的方案。干凈利落,不給對方留有任何思考的余地。 其實一開始阿列克夫斯基他們并沒有想過要告訴段潮陽這件事,在他們看來段潮陽的確是一個杰出的指揮官,但他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然而段潮陽可不傻,他從各種蛛絲馬跡之中推測出了所有的行動。段潮陽也說不清楚自己的想法,他還是來到了圍捕奧夫列的現場。 之前威風八面、盛氣凌人的奧夫列,在死亡的面前,顯得如此可笑。 最具有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他直接跪倒在段潮陽面前,祈求段潮陽原諒自己。 奧夫列絕對是最想殺死段潮陽的人,他已經無數次給段潮陽設陷,。向段潮陽求饒,奧夫列是傻子嗎? 恰恰相反,奧夫列比任何人都清醒和聰明。他知道無論是阿列克夫斯基還是艾麗莎,都絕對不可能放過他。只有段潮陽這個愚蠢的華裔,才會堅持什么天下大同的思想。 而且阿列克夫斯基和艾麗莎多半不會強行殺死自己,否則會和段潮陽心生間隙。這是大戰之前,最忌諱的事情。 “其實我也不是壞人啊,我真的只是想活下去。這是沒有勝利可能性的戰爭,我只是想要讓人類的文明繼續延續下去……” 幾句話之間就,奧夫列就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一干二凈。 一旁艾麗莎表現出了想要立刻把他擊殺的想法,但是段潮陽果然猶豫了,對自己的選擇產生了懷疑。 就算自己殺死了奧夫列又如何,地球上還有那么多的人不想戰斗會當逃兵,難道真的可以改變所有人的想法嗎? 所有人都在歡呼著,趕快把奧夫列給殺了,段潮陽卻始終下不了手。 放映廳里,一旁的卡爾突然低聲對孔修明說道:“看吧,這就是你們華國人的特點,做什么事情都特別的善良?!?/br> 孔修明聽了這句話之后,心里挺不是滋味,其實他知道卡爾說這句話是在打趣,并沒有多大的壞心思??墒撬沧约翰恢涝撛趺慈マq駁,畢竟自己文化中有太多關于“善”、“禮”、“名”的教條。 《地球要塞》在燈塔國與蘇盟爭霸時期,能夠同時得到兩個陣營的喜歡,就是因為它比較客觀地反應了各個民族的文化特點。 電影中經常會出現不同角色之間的政治,這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長的結果。 每個民族的民族精神,貝塞爾都刻畫的很好。同時電影也謹遵著這個脈絡去展示,更難得的是無論是秦硯還是貝塞爾,都沒有特意去強調某一種民族精神的好或者是壞。 比如說像這里所展現的華文化的“善良”,如果放在之前為了地球、人類而奉獻自己,能讓觀眾感覺到華文化內核中的奉獻、大同、熱愛和平。 但現在面對著曾經多次想擊殺自己的敵人,卻遲遲無法下手的段潮陽,只會讓人感覺到華文化有的時候優柔寡斷、缺乏血性。 同樣在描寫其他宗教、民族、國家文化的時候,作者都不留余力的去描述其雙面性。 尤其是貝塞爾說起燈塔國的偽善、自私、虛偽,更是不留情面。否則當年,《地球要塞》也不會被燈塔國政府禁止。 別說在爭霸那個年代,哪怕是現在、甚至十年后,都很少有這樣的作品。 秦硯當初選擇《地球要塞》這個ip,何嘗沒有這樣的考慮——通過文化作品去重新塑造作為自己國家和文化的形象,一點一點的潛移默化改變。 當然秦硯也很公平公正,并沒有去抹黑其他民族和文化,在描寫艾麗莎等角色的時候,同樣毫不猶豫夸獎他們。 許多的觀眾都能夠在電影之中看到自己文化的影子,但又絲毫不會覺得自己被冒犯。 《地球要塞》能在全球各地都備受歡迎,不是沒有原因的。 最終段潮陽還是親手將奧夫列擊殺。 他知道在這種時候不能夠有任何的善良和保留,否則最后受苦受難的只會是那些在前線,為了抵抗硅基生命而出生入死的士兵們。 在奧夫列伏誅之后,電影院內一片沉默。 雖然奧夫列給段潮陽使了很多絆子,但觀眾們對于奧夫列、對于整個反戰陣營的并不是那么的反感。 誰讓秦硯在電影的拍攝中使用了那么多的插敘手法呢?他把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類,在面臨災難時候的逃避和自私都展現的淋漓盡致。 一個是位高權重的奧夫列,一個是年紀輕輕有無限希望的少年。 每一個角色都塑造的很成功,大家的想法并沒有那么的極端。 接下來的劇情可就沒有那么輕松了,在電影放映之前大家就會知道電影的時長。 孔修明掏出手機看了一眼,距離電影的結束還有40分鐘左右,要把小說原著中剩下的劇情拍完,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但是秦硯這個時候向觀眾們展示了,為什么他是秦硯,為什么他拍攝的電影能夠接連創造奇跡。 接下來10多分鐘完全是秦硯炫技,并且是燒錢的時間。 雖然說像奧夫列這樣,一心想要繼續“火種計劃”的人肯定還會出現,而且要不了多久又會形成新的組織、新的頭腦,但起碼在短時間之內暫時沒有了這個顧慮。 段潮陽和主戰派,他們現在需要的就是這個“短時間”。 段潮陽在最近一次的地球聯盟會議上,慷慨激昂地說道:“我覺得我們有機會戰勝硅基生命?!?/br> 果不其然,死了一個奧夫列,還有其他的保守派站了出來,連一次模擬戰爭都沒有獲得勝利,他們質問段潮陽哪里來的這種勇氣和信心。 “因為地球上硅基生命蘇醒的時間比我們預期的時間早了一個多月?!?/br> 一旁的硅基生命顧問科學家說道:“這有什么值得高興的,這就代表著硅基生命到達地球的時間會比我們預計的時間也會提前一個月?!?/br> 硅基生命抵達銀河系的時間,就像是人類頭頂上的死亡倒計時,讓人感覺到恐懼與絕望。 段潮陽立刻糾正對方的說法,說道:“不,根據沈楚楠留下來的資料,硅基生命應該會提前50天左右抵達?!?/br> 科學顧問覺得段潮陽是在戲耍他:“你是在懷疑我們還不如一個已經死去的人?” “不好意思,不是懷疑,而是事實?!倍纬标栒f得理直氣壯。 把地球聯盟的科學顧問給氣得牙癢癢,在他看來沈楚楠就是陰魂不散,這么多年的望塵莫及暫且就不提了,他繼續說道: “就算你說的是真的,這哪里是什么好消息?!?/br> “我們之前如何推測出抵達時間,那是因為硅基生命是一種精確計算生物,他們會評估地球的整體實力,從而確定派遣攻打我們的軍隊數量?!?/br> “除非硅基生命的技術,在這段時間內又有了質的飛躍,否則這個時間相當精確?!?/br> 在場大多數聯盟掌權者都快被段潮陽說服了,因為他們現在推測的算法都是沈楚楠留下來的。 看著眼前這些人已經動搖,段潮陽繼續說道: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硅基生命的科技也到達了一個瓶頸,所以才會想要研究宇宙中其他的生命形態?!?/br> “硅基部隊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就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他們派遣的部隊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少,不需要花費那么多時間去搭建跳躍蟲洞?!?/br> 現任的科學顧問立刻現場進行計算,如果這個猜測是真的話,對于地球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聯盟高層們眼神之中都爆發出一種名為希望的東西。 接下來,所有觀眾都看到了人類的創造力。 各個要塞集中所有的力量生產戰艦、培訓士兵……各種超越現代科技的生產方式,再次挑戰觀眾們的想象力極限。 其實在小說之中,貝塞爾對于這些具體的科技描寫只是一晃而過,畢竟《地球要塞》并不是以細致的科幻猜想為亮點,而貝塞爾本人的人文素養高于他的科學素養。 《地球要塞》中間涉及的純粹前沿科學理論并不多,甚至還有人以此攻訐《地球要塞》,說它不是一部合格的科幻小說。 而秦硯很明白科幻迷們喜歡什么,他在這些戰艦、生產、技術方面下了大工夫。 找了燈塔國好幾個科技大學合作,引入前沿理論與概念設計。這些可是經過相關專業教授認可的畫面。 其中還有一段來自于段潮陽對著所有士兵演講的畫面,同時所有要塞居住者都能看見。 這是一場演講,但一點都不慷慨激昂。段潮陽沒有說出“人類必勝”的口號,只是簡單地陳述雙方實力的差距。 同時他也把孫從云曾經告訴過他的螞蟻巢理論說了出來,打破人類最后想要逃避的幻想。 一開始士兵是絕望的,他們對于未來徹底失去了希望。 這個時候段潮陽才把人類唯一的希望說了出來,同時給他們塑造了一個虛假的謊言“現在有勝利的機會”。 “告別我們腳下的大地,把所有的敵人消滅在地球之外!” 這一段劇情其實很平淡,沒有出乎意料、也沒有畫面背景音樂的輔助,但段潮陽憑借自己的魄力帶動所有人類的激情。 語言,人類歷史之中最偉大的發明,的確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當最后一批戰艦點火起飛,駛向太空的時候,每個人都感覺到了戰士的使命感。 孔修明突然有一些明白,為什么秦硯會讓觀眾們穿著地球防衛隊的衣服來參加《地球要塞3》的首映。 這就是儀式感。 孔修明自己都有種自己成為士兵,肩負守衛地球職責的使命感。 而當地球的戰艦群在太空中整齊列隊的時候,觀眾們下意識吞了吞自己的口水,所有人都知道最后的決戰要開始了。 這是段潮陽和地球聯盟一起做出的決定,在太空之中一錘定音,無論最后的結局是什么都坦然接受。 一旦讓硅基生命進入地表,這種不知疲勞,只要有能源和物質就能夠不斷生產、繁衍的生物,那才是對于人類最大的威脅。 在起飛之前,段潮陽曾經在地球上進行了最后一次模擬戰爭。只不過這一次模擬戰斗的結果,除了段潮陽,誰也不知道。 戰爭的開始沒有任何的征兆,當人類發現硅基軍團后,二話不說直接開火。 接下來的戰斗是感官刺激最激烈的畫面,戰爭、人性、陰謀什么的,都暫時被秦硯拋開了,就一個追求——爽。 爆炸、炮火、航空載具、死亡、血液、戰斗…… 但想要把戰爭畫面拍得好看,難度可不低。 一方面想要特效好看,那就得砸錢,實打實的砸錢,沒有任何可以偷工減料的地方。 航天載具的建模、爆炸的粒子特效、畫面的清晰與幀數、同屏目標的數量、演員的數量與演技…… 錢,錢,錢!全部都離不開錢! 在保證特效的基礎上,再來討論畫面的美感。 而這也是秦硯擅長之處。秦硯的經歷讓他對于世界各國的美學都有一定的了解,他能夠挑選出《地球要塞》最適合的美術風格。 就這幾分鐘的戰斗劇情,秦硯所畫出的分鏡圖,就有上百張,還不包括被秦硯拋棄的廢稿。 除了畫面的刺激,此時所播放的背景音樂,同樣是找國際知名的交響樂團錄制。 所有的努力讓這一段劇情得以完美展現,恢弘、大氣、史詩! 觀眾們都總算是看到了預告片上的段潮陽下令人類的部隊向硅基生命沖鋒的畫面。 孔修明下意識抓住了卡爾的手臂,他很想嚎叫但是又受限于電影院的禮儀,他只能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激動。 就如同段潮陽所猜測的一樣,硅基生命部隊的數量稍微低于預期,“母親”只是派出了自己部分意識的載體,率領著12萬的硅基生命來到銀河系。 這就給了人類獲勝的可能性。 但即便如此,戰況還是相當焦灼和緊張。 誰都沒有想到,最后段潮陽給出的解決方案依然是自殺式襲擊。 “硅基艦隊的實力太強大,而且我們對于他們的損傷并不是線性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