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節
看到這兒孔修明心中突然有一個疑惑:孫從云這一段說辭還是有一點突兀。戰爭原因只是觀眾一個小小的疑惑,甚至不是所有觀眾的疑惑,不需要如此濃墨重彩的進行解釋。 而且還是通過回憶,讓孫從云出來進行解釋。 殺雞用牛刀!這是孔修明對于剛才這段劇情的評價。 秦硯導演會做出這么愚蠢的決定?孔修明可不相信,他選擇繼續看下去。 從芯片中得到的資料,推測出硅基生命可能派來地球的種類和數量、抵達時間、戰爭規模后,地球聯盟便開始利用的虛擬科技,開始模擬人類和硅基生命間的戰爭。 戰爭其實一開始是發生在太空之外,如果能夠在外太空將硅基生命消滅,這無疑是最好的結局。 但包括段潮陽在內,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做到這一點。 最后還是會有大量的硅基生命降落到地球之上,和人類展開拉鋸戰,地球也因此成為了主戰場。 哪怕人類占據了主場的便利,但無法改變雙方的實力差距。 原因很簡單,硅基生命的適應能力實在是太強了。 絕大部分的地表環境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可這對于硅基生命來說卻沒有任何的影響。他們能夠在短短的兩年之內完成基地的建設,以源源不斷的兵力來攻打要塞。 一開始人類的確占據上風,但是很快硅基生命便會轉守為攻,不斷侵蝕著人類的領土。 在所有的模擬戰中,段潮陽的作戰能力和指揮能力都是最突出的。經過幾年的測試后,段潮陽已經成為了模擬戰爭中的指揮官。 當年段潮陽能夠被選中參與地球自衛小隊,可以看出段潮陽的戰術素養有多么的高。 但哪怕是段潮陽,在人類和硅基生命接觸了4年之后,最終還是以人類的失敗落幕。 這已經不知道是段潮陽的第幾次嘗試了,根據推測還有不到1年的時間,硅基生命就會和人類正式接觸。 段潮陽比任何人都要煩躁與不安,這個時刻用生死存亡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他陰沉著臉走出虛擬作戰室,來到了會議室。 “段潮陽,你遲到了?!庇幸幻心臧兹四凶宇H為不滿地說道。 第122章 《3》(中) 會議室內一切都如此的真實,但段潮陽直接穿越過他們,泛起一陣陣的光線漣漪。他們都是全息投影罷了。 地球聯盟,目前地球人類的唯一合法政府,現在就是召開的是地球聯盟的最高會議,直接決定著人類的未來與命運。 一來便被對方呵斥,段潮陽也沒有開口。因為他對于這些虛偽的政客極其不滿。哪怕在這個時候,人類依然沒有統一戰線。 本來按照段潮陽的行政級別肯定沒有資格參加今天的會議,誰讓段潮陽是人類目前最為杰出的指揮官呢? 鏡頭給了段潮陽一個特寫,臉上胡茬參差不齊、明顯的黑眼圈,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很萎靡,坐在椅子上也弓著背,似乎隨時都有可能睡過去。 沒有人怪罪段潮陽,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段潮陽這段時間晝夜不歇的進行模擬戰爭。 虛擬戰爭,比正常的思考過程還要更加緊張與劇烈,需要人在大腦之中接收相應的信息,不斷發揮出命令,立刻作出判斷。 就像是幾十倍速玩策略游戲一樣,大腦處于一種恐怖的高速運轉之中。很多參與模擬戰的指揮官甚至不是因為失敗而退出,而是因為大腦無法承受如此高的壓力。 作為主戰派的阿列克夫斯基開口說道: “段潮陽,你有辦法能夠改變結局嗎?” 段潮陽為了能夠在茫茫多的未來中尋找到一種可能,間晝夜不息的進行模擬,然而結果卻是一如既往的失敗。 聽到阿列克夫斯基的問題,段潮陽有些沮喪地搖了搖頭。結果阿列克夫斯基還沒有說話,一旁作為反戰派的奧夫列拍案而起,大聲訴道: “我就說吧,這樣窮兵黷武的選擇,人類沒有任何的希望。還是應該實行火種計劃?!?/br> 奧夫列是地球聯盟之中的另外一派高層。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一直認為人類沒有辦法戰勝硅基生命??萍妓?、個體實力、戰略素養……什么都比不過。 與其搭上全人類的命運與未來,進行一場毫無勝算的戰斗,還不如立刻想辦法,讓少部分的人類逃離出地球。 畢竟硅基生命所看重的不過是“地球”這一顆行星,以及之上的能源和生命體而已。只要逃離地球,硅基生命大概率不會繼續追殺人類。 這就是所謂的“火種計劃”。 而且這一方案也已經具備了現實條件,地球科技本來就已經相當發達。再加上這幾年不斷破解硅基技術芯片、警惕硅基生命入侵,人類已經制造了很多太空戰艦。 雖然這些戰艦以戰斗為目的,但只要稍加改造,也可以成為承載人類逃離地球的宇宙飛船。 看到這一幕,段潮陽實在忍無可忍立刻站起來,憤怒地說道: “人類的力量必須要全部集中起來對抗硅基生命,不能分散!什么火種計劃只會讓僅有的希望都喪失!” 人類現在所擁有的物資有限,人力也是有限,根本無法兼顧兩種方案。 “可問題是你研究了這么久的作戰計劃,有任何一次你能夠戰勝硅基生命嗎?” 這明顯就是段潮陽的死xue,滿腔憤怒全部被堵在喉嚨里無處宣泄,只能頹廢坐回椅子上,狠狠捶了捶眼前的會議桌。 他已經很努力了,在模擬系統中,他已經竭盡全力用人類全部的物資去攀登戰爭科技、生產戰爭設備,依然沒有辦法戰勝強悍到可怕的硅基生命。 沒有人比段潮陽更明白硅基生命的可怕,也沒有人比他更痛苦和絕望。 段潮陽咬了咬牙說道:“你再給我一點時間?!?/br> 奧夫列臉上已經帶著勝利的微笑,他說道: “再給你200天怎么樣,到時候硅基生命就來到地球了?!?/br> 200天,科學家們推測出硅基生命抵達太陽系的時間。 段潮陽的指揮、戰斗能力的確很強,但他作為一個純粹的戰斗派,在話術上完全比不過奧夫列,被奧夫列拿捏死死的。 很多搖擺不定的聯盟高層也露出了思考的表情,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們也必須思考如何延續人類的火種。 還是一旁作為政治家的阿列克夫斯基,他更加清楚怎么去對付奧夫列這種老油條,他說道: “可以啊。為了讓人類文明延續,那人類名額怎么確定?我們是不是全球進行隨機性挑選?” “為了保證人類的延續,是不是應該挑選年輕人?” “拒絕一切特權階層的權力濫用?” 阿列克夫斯基不斷質問奧夫列,每一個問題都是如此的犀利。 這下就輪到奧夫列對阿列克夫斯基怒目相視,原因很簡單。 如果奧夫列答應阿列克夫斯基的條件,那他多半是沒有辦法入選火種名單。 可一旦他現在表現出對于名單的向往,阿列克夫斯基就可以拿著這一點對他進行攻擊。 接下來不僅僅是奧夫列和阿列克夫斯基,而是兩個派別開始互相攻訐。段潮陽冷冷看著這一切,心中越發的心寒。 這一次的地球聯盟會議,毫無意外再一次無疾而終。 而電影才剛剛開始,十幾分鐘劇情就已經如此波濤暗涌,讓觀眾看到了在災難面前人類從來不會團結一心、勇往直前對方敵人,而是各有各的小算盤。 孔修明和卡爾又偷偷對視了一眼,《地球要塞》的劇情實在是太經典了。秦硯雖然忠于原文的故事情節,但在敘事方面又有自己的改變和風格,這讓他們的觀看體驗相當舒心。 既讓他們這些已經知道了劇情的觀眾,每看到一個劇情點都心生“哇,果然如此”的感覺,但又有額外的驚喜感。 他們不知道的是秦硯為了《地球要塞3》劇本到底花了多少的時間和精力。和原著作者商量、商業調查、同行評估…… 這個劇本秦硯自認為是他商業片中,到目前為止最為出色的一個。 會議結束后,段潮陽還是有一些悶悶不樂。 因為他有打聽到各種小道消息,各個要塞的生產線已經開始朝著“火種計劃”傾斜。 同時他在模擬戰爭中,也能夠明顯感覺到這一點。 明明他的作戰計劃越來越成熟,士兵們之間的配合也越來越熟練,但偏偏可以動用的軍事資源卻越來越少。 這也是模擬戰爭中,人類作戰成果是遲遲沒有辦法得到質的飛躍的主要原因之一。 艾麗莎這個時候走過來安慰段潮陽,說道: “我們只能做好我們能夠做的事情罷了?!?/br> 其實艾麗莎的感覺也不怎么舒服,畢竟她也是堅定的戰斗派,最近處處受到針對。 “還好之前你和沈楚楠的計劃,讓這些地球聯盟的高官們已經認清了地球人類和碳基生命之間沒有和平共處的可能?!?/br> “否則的話,還有有很多人嘗試使用生命改造技術或者是其他的方式來換取‘和平’吧?!?/br> 這些在戰斗面前總是想著要逃跑的人,真正面對死亡威脅的時候,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哪怕被改造成為硅基生命體也愿意。 還好之前“沈楚楠”那件事讓他們意識到了,如果真的改造成硅基生命,等“母親”的意識降臨地球,恐怕根本不需要戰斗,便會被直接被“母親”控制。 看到這兒的時候,現場觀眾心里都為之一痛,因為他們沒有想到秦硯居然這么過分,這種時候還把“沈楚楠”拿出來回憶一波,真的是殺人誅心。 更過分的是秦硯,居然在回放“沈楚楠”死亡之前對于段潮陽所說的話。讓很多人都回憶起了“沈楚楠”這個為了地球、人類而奉獻出一生的瘋狂科學家。 很多人在看到這一幕之后,立刻就下定決心,等會一定要去看另外一部由謝北楊主演的電影。 不過孔修明很清楚,秦硯設計這個橋段,并不是單純為了給《生于淤泥》引流觀眾量。而是因為小說原著中便有大量對于“沈楚楠”的描述,“沈楚楠”雖然是配角,但他卻貫穿了整個故事脈絡。 所有人都以為這僅僅是人類內部的紛爭,接下來會繼續描寫兩個派別的明爭暗斗。誰也沒有想到,段潮陽和艾麗莎在要塞之中,居然遭到了襲擊! 剛剛還是文戲,劇情突然轉變,再次變得緊張刺激! 居然是幾十個晶體機器人突然出現!目標不是破壞要塞,而是全力擊殺段潮陽。 段潮陽僥幸逃生后,地球聯盟立刻啟動最高級別的緊急狀態。 因為這代表硅基生命的部隊已經越來越靠近地球,向對一直沉睡在地球上的硅基生命發動了戰爭信號,重新蘇醒執行任務。 現在在硅基生命的判斷之中,段潮陽無疑是威脅力最大的人類。 因為他對于硅基生命最為了解,唯一一個有外太空戰斗經驗的人類,現在的模擬戰爭中,也是最為成功的指揮者。 與其等待段潮陽繼續成長下去,不如現在就將段潮陽抹殺于搖籃之中。只要段潮陽一死,地球防衛力量不足為慮。 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感嘆到硅基生命的可怕。 雖然看起來缺乏個體意識,但是他們卻會為了一個目的而不擇手段。既然知道戰爭已經沒有辦法避免,他們全體想方設法的殺死段潮陽,哪怕是自殺式襲擊也沒有任何的猶豫。 然而相反之下人類這邊的反應,就更加有趣了。 硅基生命的出現,讓戰爭將近的消息也傳了出來。于是立刻有人開始指責是段潮陽他們招惹來了硅基生命。 更讓人感覺到神奇的是,居然有人開始在各個要塞中,進行抗議游行。 “懲罰戰犯!爭取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