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節
但是《生于淤泥》不一樣,秦硯真的是很喜歡這個故事,同時也喜歡劇本背后的主題。 這個劇本讓秦硯重新思考,除了自己以外,還有任何一個福利院的孩子能夠擺脫生活的“淤泥”嗎? 而他所了解的現實,比劇情描寫更加殘忍。 這秦硯產生了迷茫,自己到底是應該堅持他對于劇本的理解,讓情節更加真實、反應主題更加復雜,還是應該繼續拋棄個人審美,去迎合市場。 當然更重要的是,秦硯回憶起了自己的曾經拍的那些電影。 自己已經很久沒有拍文藝片了,自己難道是在否認上輩子的自己嗎? 還是說自己害怕再次的失敗,不敢拍一部純粹的文藝片了? 王長勇很直接地說道:“秦導我也知道你在想什么,其實當初在創作這個劇本的時候,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br> “當年的事情遠比劇本更加復雜?!?/br> “其實他到鵬城之后,不再是一心想要憑借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命運?!?/br> “他已經開始對社會產生怨氣,為什么他出生在農村里,為什么自己就不能夠從小到大衣食無憂,像城里的孩子一樣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課?!?/br> “如果把‘劉大力’塑造得如此復雜,觀眾很難喜歡上劉大力這個角色。我想用一個純粹的人來烘托結局?!?/br> 秦硯只是在糾結自己的道路,并不是真的不理解劇本為什么要這么寫。連他都沒有辦法說服自己,王長勇就更不可能了。 越是清醒的認識,越是讓他痛苦。 這一次的討論,并沒有任何結果,秦硯只能繼續開工。 接下來一場戲是劉大力第一次對社會失去信心。 打工了一個月,劉大力終于拿到了工資。 但那個自稱是劉大力老鄉的包工頭以劉大力年齡小、身體弱,根本沒有完成標準工作量為由,直接克扣了劉大力200塊錢。 這可是劉大力十天的工資,他當然不服。 之前的拍攝中,劉大力絕對是工地上最努力的工人,他認為憑借努力就能賺錢,就能改變命運。 所以劉大力和工頭產生了肢體上沖突。 為了拍劉大力的表情變化,秦硯已經連續拍了5次了。 “不行,你這里應該表現的再兇狠一點,你要知道錢是你唯一的希望,你的心中任何東西都比不上錢?!?/br> 謝北楊好不容易把將“劉大力”表現成為一個嗜錢如命的人,看到錢的時候,眼神中有劇烈的情緒波動。 秦硯又覺得不太對勁,因為這樣的表演就沒有辦法展現出“劉大力”這個角色本來的善良和天真。 秦硯又要求謝北楊重新表演: “這個時候你稍微的目光要顯得迷茫一點,你全心全意地相信著包工頭,但他卻欺騙了你。你對于人性產生了懷疑?!?/br> 反反復復的拍攝,謝北楊成功按照秦硯的要求,表演出不同的情緒。 每個在場的演員都對謝北楊的演技表示肯定,但是秦硯依然不滿意,而且臉色越來越難看。 整個片場都安靜下來,沒有人敢和反抗這個時候的秦硯。 秦硯自己都迷茫了,他到底是應該追求“真實的人性”,還是“激烈的沖突”。 “劉大力“如果真的如此單純,他怎么在這個社會混下去,之后的情節如何發生沖突。 而且他已經十六歲了,來城里也打工一個月了,劉大力真的還那么單純嗎? 每一種解釋都說得通,但每一種解釋都不夠完美。 秦硯越來越暴躁,他甚至對自己之前所拍的所有片段都產生了懷疑。 自己是不是應該從頭拍攝? 他正想說些什么,當他抬起頭,發現謝北楊安靜望向他的眼神。眼神之中絲毫沒有因為反復的拍攝不耐煩,只有對于他的信任。 秦硯心跳突然停了一拍,他壓低聲音說道: “這一幕暫時先過吧?!?/br> 接下來一整天,秦硯都不在狀態。 還好今天都是謝北楊和奚芊芊的戲份,他們兩個太清楚秦硯的要求。 哪怕秦硯沉默不語,他們還是能及時抓住了秦硯的想法,然后完美演繹。 劇組其他人看來,秦硯似乎只是對于電影的精益求精,有點完美主義罷了。 秦硯沒有讓自己內心之中的焦慮流露一絲一毫,他知道自己劇組的主心骨。 如果劇組導演都對正在拍的劇情產生了懷疑,這對于整個劇組來說絕對是一個災難性的打擊。 所以秦硯不能讓自己徘徊于這種糾結,收工之后,秦硯拿著劇本回到了房間,又開始重頭讀劇本。 拍攝過程中改劇本,并不罕見。 畢竟每個人的想法都會隨著時間變化,秦硯之前拍電影的時候,也會有一些天馬行空、靈光一閃的想法。 就在秦硯越來越暴躁,開始抓耳撓腮的時候,房門突然響了。 秦硯走到門口并沒有直接開門,而是說了一句說: “我已經休息了,如果有什么事情的話明天再說吧?!?/br> 這一套說辭秦硯實在太熟練了。 在他的劇組里,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8點之后他的房門便誰也打不開。 這個習慣秦硯從《大笑江湖》開始就保留下來,一方面想自薦枕席的人實在太多,而另外一方面秦硯也不希望有任何誤會的產生,尤其是不利于他和謝北楊感情的誤會。 “是我?!?/br> 就兩個字,秦硯立刻聽出了是謝北楊的聲音,秦硯還真沒猜到會是謝北楊。 因為他們兩人早就約定過,在拍攝期間無論如何都不能進入對方的房間,他們都是大腦簡單的男人,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 如果有什么特別緊急的事情,謝北楊一般都會通過手機和他聯系,誰知道今天謝北楊會突然親自來找自己。 難道門口又站了一堆人? 其實秦硯心中已經隱隱約約有一些猜測,畢竟這個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肯定是謝北楊。 秦硯直接打開房門,他看著謝北楊沖著他露出一個燦爛的微笑,而且手中還提著啤酒和小菜。 “我來送宵夜來了?!?/br> 確定周圍沒有人之后,秦硯側過身子,右手背在身后,鞠躬九十度,裝模作樣的歡迎謝北楊: “領導大駕光臨,真是蓬蓽生輝?!?/br> 秦硯并沒有夸張,只要謝北楊出現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情緒瞬間就會穩定下來。 無論剛才有多么的焦急,秦硯現在心中滿是欣喜。就像今天上午在拍戲的時候,只要謝北楊一個眼神,他就逃出了情緒的迷宮。 雖然他們兩個人都知道謝北楊今天晚上來秦硯的房間是為了什么。 但兩個人并沒有直接進入正題,謝北楊直接把啤酒打開,遞了一個給秦硯,說道: “南方的夏天實在太潮熱了,還是喝點啤酒比較涼爽?!?/br> 兩個人舉起啤酒,暢飲一大口。謝北楊感嘆道: “時間過得真是太快,還是以前在學校門口擼串、喝啤酒最快樂?!?/br> 三杯兩盞啤酒下肚,再加上謝北楊帶來的下酒菜,兩個人的理智與矜持都被酒精趕跑。 秦硯笑著說道:“對啊。我們倆好久都沒有回學校去吃烤串了,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吧?!?/br> 謝北楊點了點頭,突然靠在秦硯耳邊說道: “我告訴你一個你不知道的秘密吧。其實當時你給服務員說讓他把啤酒換成可樂的時候,我就在想,這個人真是別扭,明明就喜歡喝啤酒,為了保持形象,偏偏要喝可樂,這不是為難自己嗎?” 想起當年的趣事,哪怕是臉皮宛若城墻的秦硯,也有一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都是過去的事了,我們別提了,好嗎?” 別看秦硯是一個成功人士,是一個大導演,但在生活之中,他還是有很多自己的陋習,世界上哪有完美無缺的人。 當初他和謝北楊剛開始同居的時候也很緊張,會不會因為兩個人生活的太親密,看到彼此身上的一些缺陷,而讓逐漸疏遠彼此。 可是到了后來秦硯發現那些小小的缺點,只會讓對方在自己的眼中變得更加的鮮活與立體。 謝北楊又端起易拉罐悶了一口: “其實有一句話我一直想跟你說?!?/br> “無論真實的你是什么樣的,我都很喜歡?!?/br> 秦硯心里一顫一顫的,謝北楊這樣直白的感情表達也不是第一次了. 他們兩個對待感情都很坦誠,尤其是在關系確定后,時不時就會說幾句甜言蜜語。 也許是最近拍電影太辛苦,也有可能是酒精在起哄,秦硯覺得這句話格外的動聽,讓他心潮澎湃。 “同樣無論最后你把《生于淤泥》拍成什么樣子,我都會覺得很好?!?/br> 謝北楊早就看出秦硯在糾結些什么。 雖然秦硯一直拍商業電影,在外人眼中不斷撈錢,是一個只會迎合市場的導演。 但謝北楊一直能夠感覺到秦硯對于藝術片的偏愛,知道秦硯一直想要創作屬于自己的電影。 不迎合市場,大膽的創新,自己最關心的主題,各種攝影技術的嘗試……秦硯在藝術上是一個特別前衛的人。 現實卻是秦硯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市場更加喜歡他的電影,如何讓華語電影工業一步步成型。 他根本沒有時間停留下來,去拍自己喜歡的東西。 謝北楊看的出來,秦硯對于《生于淤泥》是發自心底的喜歡。 現在有這樣一個機會能夠讓秦硯拍攝自己喜歡的電影,謝北楊肯定會毫不猶豫支持秦硯。 “可如果按照我喜歡的風格來拍攝,最后的《生于淤泥》市場可能不怎么喜歡?!?/br> 這就是秦硯一直在糾結的事情,這樣一來和他們拍攝《生于淤泥》的初衷背離了。 “我還是更希望你能夠高興一些、自私一些?!?/br> 這就是謝北楊的回答,比起秦硯沉重的責任感,謝北楊的想法則更加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