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節
因為他怕讓秦硯太擔心了,這也是謝北楊第一次有些后悔秦硯執導《生于淤泥》。 秦硯當然知道謝北楊這段時間的減重結果,但是只是知道數據而已。謝北楊一直躲在長袖長褲下,雖然臉瘦得也很明顯,但完全身體視覺效果帶來的沖擊力,讓秦硯都有些晃神。 謝北楊現在的身材真的可以用瘦骨嶙峋來進行形容。 僅僅訓練了不到兩個月,謝北楊體重就減輕15斤,這已經因這已經超過他體重的10%,這是一件多么夸張的事情。 而且謝北楊最近一段時間有意控制自己的飲食,要知道病態的瘦和健康的瘦之間也有明顯的區別。 謝北楊的皮膚明顯有些泛黃,這種黃色并不是為太陽照射,而是因為身體缺乏了必要的營養。 一個農村孩子的形象躍然于眼前,秦硯都不知道自己該怎樣表達自己的心痛。 此時此刻秦硯能夠做的事,就是將所有的震撼用鏡頭記錄襲來。 他知道謝北楊為什么要如此拼命,因為謝北楊希望自己如今的形象能夠打動每一個觀眾,讓他們感覺到真實。 既然這是自己男朋友的希望,秦硯就一定要為他達到這個目標。 等這一幕拍完之后,秦硯強忍著情緒側過身子,讓一旁的助理趕快把衣服給謝北楊穿上。 本來四月就還有些寒意,而且這里又是山區,山風更加凌冽。再加上剛才謝北楊的劇烈運動,身上布滿了汗誰,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感冒。 至于側過身子,其實秦硯在逃避自己的情緒。 他知道如果自己再多看兩眼,恐怕真的會忍不住去擁抱謝北楊。 等謝北楊穿上衣服,秦硯和謝北楊才望了彼此一眼,眼神之中是二人私下的約定: 無論如何一定要把《生于淤泥》拍好。 半個月的時間,農村和學校的戲份正式拍完。 接下來整個劇組會前往第二個場地,那座曾經創造了無數就業機會、金融傳說的沿海城市,也是讓“劉大力”命運徹底墮入黑暗的城市。 第109章 拍攝 《生于淤泥》劇本中,劉大力抵達的城市,就是1998年華國最為繁華,締造了無數經濟神話的鵬城。 據說,這是一座有魔力的城市,無論是誰,只要肯打拼,都能夠在鵬城收獲未來與成功。 只不過劉大力在離開家鄉的時候,父親給劉大力說: “別去了鵬城,那里不屬于我們?!?/br> 劉大力雖然尊重父親,但他更相信書本上告訴他的那些道理,鵬城是華國最早改革開放的城市,他一定能夠憑借自己成功。 所以他還是義無反顧地來到了鵬城。 不過拍攝地點,,秦硯并沒有選擇鵬城,反而是選擇了周圍相對偏僻的a城。 《生于淤泥》這個故事發生在十幾年前,鵬城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已經很難還原當年的情景。 這就是華國經濟的契機。 周圍的a城發展稍微慢一點,更加符合10多年前鵬城的樣子。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鵬城的人實在太多了,而且對于影視圈的熱情實在太高漲。 如果秦硯他們出現在真的鵬城,他們就別想安靜拍戲了。 秦硯并不想讓《生于淤泥》的拍攝太轟動,太容易讓演員出戲了。 這本來就是一部比較沉悶的電影,試想一下周圍全是影迷,如何讓謝北楊他們入戲? 一般情況之下很少有媒體報道會報道文藝片的拍攝情況,但秦硯完全打破了這個定律。 其實秦硯也猶豫過這件事,現在關注越大,上映之后的反噬就有可能越明顯。 但想了想秦硯還是默認了這種關注與炒作,讓觀眾們對文藝片感興趣,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情。 現在好不容有這么一個機會,秦硯也只能盡可能提高《生于淤泥》的質量。 秦硯到達了a城之后,奚芊芊等一眾演員也正式加入了劇組。 過去的一個多月,整個劇組的演員都在體驗生活,但全程待在洪山縣,生活了兩個月的就只有謝北楊一個。 更多的人在了解了整個故事的時代背景后,便被秦硯安排了來a城市,畢竟劉大力在城市中的遭遇,才是電影情節最集中的地方。 而奚芊芊所有的戲份都是在a城中拍攝,除了參加開機儀式外,奚芊芊一直在a城體驗生活。 雖然a城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但是奚芊芊的體驗一點都不簡單,還好全程有經紀人和保鏢陪著奚芊芊。 哪怕奚芊芊這樣成熟、堅強的一個人,在看到秦硯和謝北楊的時候,依然也忍不住流露出抱怨的表情說道: “你們怎么才來?再不來我恐怕都要瘋了?!?/br> 謝北楊和秦硯立刻走上去給奚芊芊一個擁抱,他們也知道奚芊芊這段時間到底有多么的折磨。 或許體能的強度比不上謝北楊,論及辛苦和壓力,完全不在謝北楊之下。 只是一眼,所有人都看出了奚芊芊的變化,紛紛感嘆奚芊芊已經融入角色。 單從外表上來看,奚芊芊明顯比之前更加的嫵媚了。 以前奚芊芊雖然很漂亮,但是她身上更多的是都是傳統女性那種柔弱與清純美,讓人看到她就會產生憐惜之情。 無論是《守門人》還是《求死》,奚芊芊都收獲了一大批心疼她的影迷,說她是琉璃易碎、彩云逸散。 但現在的奚芊芊,則更加像鮮花,嬌艷欲滴,讓人心亂神迷。 整個劇組僅僅休息了一天,便繼續開始拍攝。秦硯不想讓劇組,尤其是不想讓謝北楊脫離從洪山縣帶來的情緒狀態。 決定闖到城市進行闖蕩的劉大力,總算是來到了“鵬城”。 但他鵬城舉目無親,并沒有任何一個會歡迎一個農村男孩兒的到來。 為了節約錢,謝北楊買了最晚的火車票,到a城的時候,已經是夜深人靜之時。 明明街道上已經沒有任何行人,但街道四周的招牌、霓虹燈,任然讓劉大力驚訝。 在他們村里,只要天黑一黑,村子里也就沒了光源,每晚他都只能借著星月之輝洗漱。 村子里的確已經通了電,奈何電費在村子里的人看來實在太貴、太稀罕,沒有人舍得用這種“城里老爺的東西”。 劉大力對著空無一人的街道流露出向往的眼神,活脫脫一個沒眼界的土包子。 越是這種傻乎乎的眼神、表情,越能讓人知道“劉大力”對于大城市的陌生和向往。 “卡!” 秦硯在審查鏡頭中畫面是否合格,謝北楊已經被周圍幾個老戲骨叫了過去。 “剛才你在幻想什么呢?一臉的向往?!?/br> 李劍偉,扮演《生于淤泥》中的一個重要配角,絕對的老戲骨。 經過一個周的相處,這些老戲骨早已看出謝北楊在表演方法上更加貼近于方法派,剛才很明顯就是在調動自己記憶中的“向往”。 謝北楊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我在回想第一次看到攝影設備的場景?!?/br> 以謝北楊的家境,真的很少有什么東西會讓謝北楊特別的驚訝和羨慕。 豪車不會、豪宅不會、奢侈品不會,但是他所喜歡的電影會。 謝北楊話沒有說完,他回憶的是秦硯第一次帶著他拍電影的經歷,電影的一切都是那樣新奇與迷人。 哪怕是現在回憶起來,謝北楊依然能夠記得《古宅》帶給自己美好與快樂。 李劍偉等幾個老戲骨聽了之后愣了一愣,立刻笑了起來說道: “對對對!電影不就能夠讓人感覺到向往嗎?” 他們也沒有想到謝北楊的回答會如此的標準,標準到像是命題作文的參考范圍。 不過他們都是老演員了然一眼就能看出謝北楊到底是在逢場作戲,還是在說實話。 謝北楊這孩子,是真的踏實。 ———— 劉大力到達鵬城的這一天,本來就下著雨,而且又很晚。 他背著一個帆布包走出車站后,只能沿著大街漫無目的地走下去。 劉大力自己一個人出來打拼,也通過父親知道了什么是工地,什么是招待所。他原本想今天晚上找個招待所住一晚上,明天再去找工作。 但是他能夠找到最便宜的招待所也得20多塊錢一個晚上。 劉大力出門的時候,父親塞給他200塊錢,這已經是他們家最近兩個月的全部收入。哪怕他父親之前在外打工,一個月也就400塊錢。 劉大力真的舍不得這個錢,他便準備在路邊隨便趟一晚上,可惜因為夜雨的原因,沒有一個干凈地兒。 這一場戲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 之前在洪山縣的時候,秦硯拍了很多農村夜晚的場面。 尤其劉大力思考是否應該來大城市打拼的時候,秦硯更是拍了一個“劉大黑夜里仰望星空”的鏡頭。 其實08年的空氣污染,尤其是光污染已經比較明顯,哪怕在農村也難以看到群星。 秦硯甚至還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來拼接鏡頭,還原10多年前干凈的星空。 而現在劉大力漫步在“鵬城”,星辰已經被城市的燈光所取代。 劉大力沉迷于這樣的城市景色,但是因為過于陌生,完全不敢停下來。因為一旦停下來,他就會去思考,自己到底屬于哪里,自己該往何處去。 走路,成為劉大力的逃避方式。 其實這是一個略顯乏味的長鏡頭。 雖然秦硯設計這個畫面,是想和之前的鏡頭進行對比。 但是能否讓觀眾發現、喜歡這種對比,就得看秦硯的鏡頭功力了。 光怪陸離、火樹銀花的都市,的確很讓人著迷,但是劉大力在卻連一個可以睡覺的地方都找不到。 其實從這里就已經開始暗示,劉大力“鵬城”終究無家可歸,沒一個落腳之處。 劉大力明顯有一些無從適應,他只能朝著周邊昏暗的巷子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