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節
而西方觀眾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更是特別的驚訝,他們看到標題以及封面,只有一個大大“年”字的時候,他們都沒有把這和華國重要的春節聯系起來,他們以為這是什么奇怪的宣傳片。 如果不是因為這是秦硯官方賬號,他們絕對不會點進來了。不過從視頻一開始他們就再也走不出去。 “夕”的戰斗實在很血腥和殘忍,對于這些劇情,華國觀眾看著可能有一點點的反感,畢竟“夕”和“春節”形象差別太大了。 但是對于西方觀眾來說,他們就喜歡這樣刺激血腥的劇情和鏡頭。 “難道秦導又準備搞噱頭嗎?這不是給一個歡快的節日,帶來陰霾嗎?”不少人有些擔憂地想到。 而且對于這些鏡頭的處理,秦硯沒有絲毫的婉轉。 既然是在講怪獸“夕”,秦硯就正兒八經表現出了“夕”的兇殘,有生靈涂炭,還有赤地千里。 所有人都因為“夕”的強大而感覺到絕望,普通人真的可以抵抗這樣的怪獸嗎? 劇情突然發生轉變,無數人類從四面八方用來,與“夕”進行戰斗。 沒有任何的故事情節,沒有任何的對話。 就只是人類與“夕”之間的戰斗!而且是一不小心就會命喪黃泉的生死之戰! 沒有劇情解釋的確有一點無聊,但是這一部分戰斗戲拍得實在太精彩了,完全調動起了觀眾的情緒。 而且在人類中,他們還看到了很多很多熟悉的面孔,都是一些叫得出名字的演員。 這些演員扮演的并不是大英雄,而是一個個普通人。 比如說他們看到了謝北楊,扮演著一個拿著長矛的普通士兵。身上連鎧甲都不齊全,根本沒有任何特殊本領,但他依然拿著長矛,毫不畏懼,走上戰場。 還看到很多更老的面孔,比如說曾經和秦硯合作過的劉天明和許鴻義,他們都有一兩個特寫,但也僅僅是一兩個特寫而已。 甚至劉天明唯一一次露臉,就是他被“夕”一蹄子踹死,倒在地上死去,不甘死去。 雖然只是一瞥,但誰都看得出劉天明的表演相當出色。但秦硯根本就不給劉天明更多的鏡頭。 這么好的表演,居然不特寫。這對于任何一個導演而言都是極其浪費的事情。 沒辦法,秦硯可以選擇的鏡頭實在太多了。 太多實力派演員的加入,貢獻出了無數精彩的表演。 在《年》中,他們就是一個普通的士兵,為了戰爭而拼命。 這場戰爭中,沒有任何一個英雄,但每一個人都是英雄。 其實這對于西方觀眾來說,這樣角色安排很不習慣。 西方從古代希臘開始的神話里,就總有一、兩個能夠逆天改命的英雄,阿喀琉斯、奧德修斯。 一直到西方上個世紀特別流行的超級英雄漫畫,以及現在已經開始改編的超級英雄的電影,《超人》、《蜘蛛俠》、《蝙蝠俠》等等,都體現出了西方是一個特別注重個人英雄主義的文明。 他們更加喜歡有一、兩個極具有神性的角色,站出來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他們原本以為會有天神下凡、英雄現實,擊潰“夕”,結果看到的卻是無窮無盡的普通人,前仆后繼、英勇赴死。 秦硯的《年》的確是在刻意迎合西方的喜歡題材,戰爭、血腥、怪獸、暴力…… 但是《年》的內核卻是華國的精神。 平時西方觀眾對于這樣的劇情不會那么感興趣,但現在剛剛《地球要塞》才下映。 很多人都還沉浸在秦硯所構建的世界末日之中,體驗了不同文明的沖突。 現在很多觀眾都愿意去了解華國文化,去了解華國人,愿意認真看秦硯帶給他們的宣傳片。 正是這種主觀的喜歡,讓他們對于華國文化的內核,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 哪怕現在這種認識還不夠清晰,但總有一天,會噴涌而出。 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秦硯的敘事結構、鏡頭運用實在太精彩了。 怪獸“夕”的恐怖戰斗力,士兵乃至人民前部后繼的保衛家園,戰爭畫面……讓人身臨其境。 而且渺小的人類與超越現實的怪物對抗,讓人忍不住熱血沸騰! 雖然《年》中沒有一個超凡入圣的英雄,但人類以自己渺小的身軀,去戰勝天地之間的恐怖,難道這不也是一種偉大嗎? 人類的發展史難道不就是這樣的過程嗎? 與天斗,與地斗,與命運斗! 觀眾們隱隱約約感受到了秦硯在《年》背后所傳遞的死相。 不過觀眾們都有一點點的不滿,尤其是西方更看慣了各種電影特效的觀眾們,他們都敏銳察覺,這一次宣傳片《年》的特效,比他們心中的期待值要低上不少。 同樣是秦硯的作品,剛剛才下映的《地球要塞2》,可以說是目前全球范圍內最為頂尖的特效電影之一。 幾個周前才看過如此先進的特效技術,這個時候秦硯突然拿出一道不那么精彩的菜品來,自然會產生落差。 但是他們轉念一想,這畢竟只是一個宣傳片啊,有什么活動宣傳片的特效能夠和投資上億美刀的電影進行比較呢? 更何況他們大多數都聽說了,尤其是國內的觀眾,秦硯為奧運會攝宣傳視頻,大部分資金都是他掏的。 一、兩百萬的特效技術能夠做到什么地步,電影愛好者們自己心里都知道??峙戮徒o這個超級大的怪獸建一個模型就已經差不多了。 他們也不可能要求一個免費的宣傳片,特效有多美的完美。 而且瑕不掩瑜,劇情和節奏真的太吸引他們了。 最后人類好不容易戰勝了“夕”后,真的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人類得以安家立業,科技飛速發展,每到春節便能一家團圓…… “夕”或許并不是真實的存在,每個人都在感覺到“夕”背后所代表的東西。 那是曾經籠罩在人類歷史上的貧窮、疾病、饑餓、愚昧、天災…… 這些都是怪獸所蘊含的寓意,而人類的戰斗其實都是人類奮斗的歷史。 在消滅“夕”后,畫面突然開始變得鮮明起來。 那些人類曾經最為恐懼的存在,已經逐漸被人類擊敗。 而“春節”、“過年”,就是人類對于自己最大的嘉獎。 這個時候,《年》終于開始展示春節習俗,貼春聯、放鞭炮、壓歲錢…… 西方觀眾也不再覺得這些華國傳統無聊乏味,反而覺得它們充滿了歷史的魅力。 同時,這一部分則完全是個人美學的藝術展現。 同樣是拍攝放鞭炮,鞭炮怎么爆炸、爆炸順序、放在哪個位置、后面的背景是什么…… 想要排除好看的畫面,都靠導演的功力。 其實很多內容其實都已經是外國人看爛了的華國文化符號。 但是因為秦硯之前所鋪墊,讓人亢奮不已的戰斗劇情,再加上此秦硯完全符合中外共同審美的畫面表現。 每個人都感受到了類似《地球要塞》那種讓人興奮的感覺,讓整個宣傳片的效果無限拔高。 從最后的效果來說,《年》這支宣傳片雖然在開頭的時候有些出乎意料,但最后的時候又拉回了正軌之中,而且效果肯定也相當的不錯。 所有人看到這兒都覺得秦硯這一次的宣傳片,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不是說《年》的效果不好,在華國春節將近的時候,發布這樣一直宣傳片,絕對有利于宣傳華國文化。 問題是《年》有些太正常了,正常到都不像是秦硯導演拍攝的電影作品了。 畢竟秦硯的saocao作實在太多,而且前面幾支宣傳片又珠玉在前,讓大家有一點意外。 不過這只是宣傳片而已,每一個人的審美、創作力都有一定極限。 哪怕秦硯也不可能每一次都能而引起全世界的震動與關注。 只能說《年》這一支宣傳片達到了及格線,比之前的《劍》和《食》,在驚艷程度上遜色不少。 “《年》應該和《酒》一樣,秦硯只負責導演吧?!?/br> 播放演職人員表的時候,結果果然都和觀眾們猜測的一樣。 業內人士突然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當他們看到特效公司的時候,他們發現特效名單的確有光魔公司的參與。 但是這一次光魔公司竟然放在了第二位,而第一個名字居然是名不見經傳的“要塞”。 其實也不能說名不見經傳,畢竟他們的出境效率還是挺高的,經??梢月牭剿麄冇趾褪裁垂?、什么學校有合作,開了多少次免費講座,又和秦硯有什么樣的合作…… 從聲望上看,要塞特效隱隱約約是華國現在目前特效界的一把手。 可除了幾個天王的幾只mv,要塞一直沒有拿出任何讓人信服的作品。 而且mv的制作難度和電影制作難度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那根本就是天壤之別。 突然告訴所有人說這一次的宣傳視頻居然是由要塞特效公司負責制作,國內電影圈自然是又高興又驚訝。 國內的特效行業,就如同無根之木、孤苦無依,大家已經被國外大公司欺負太久了。 現在陡然看到這樣一個結果,所有人都會覺得亢奮。 他們開始仔細研究起來《年》中的種種特效,他們終于發現自己剛才覺得特效的違和感到底來自于哪兒了? 的確要塞公司制作的特效,在精細程度上還比不上西方的公司,他們沒有那么多各種尖端設備,也沒有那么多專業人士。 但這并不是違和感的原因,而是因為“夕”的建模、畫面的渲染、美術表達,都和西方特效公司有所不同。 比如“夕”的形象實在太符合華國人的神話傳說了。 很快就有網友在網上發出了各種歷史神話說中所記載的“夕”。 “頭長觸角,尖牙利齒;目露兇光,兇猛異常?!?/br> “據說年獸頭大身小,身長十數尺,眼若銅鈴,來去如風;嗷叫時發出‘年’的聲音,故名年獸?!?/br> “形貌恐怖,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br> “所到之處,赤地千里、饑荒遍生?!?/br> 《年》對“夕”的形象做了一定的改造,但依舊保留了絕大多數神話傳說的描述。 這完全符合華國人的審美、符合華國的傳說! 所有人都感覺到亢奮,難道這代表著說華國的特效公司就要完全站起來了嗎? 就在網上議論紛紛的時候,要塞特效以及怪味豆都公布了一些《年》制作的過程與趣事。 其中秦硯導演再次強勢出鏡,畢竟他才是《年》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