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節
然而當他們真和奚芊芊見面的時候,秦硯突然想起了后世一句經典的臺詞: “我們是受過嚴格訓練的,無論多好笑都不會笑,除非是真的忍不住?!?/br> 這句臺詞可太貼切了。 看到自己這幾個損友,奚芊芊實在忍不住可,一個箭步沖了上去,給了他們一人一個頭槌,秦硯幾個男生才安靜下來,什么的話都不敢說了。 奚芊芊最近的心情其實挺好的,她的電影《求死》早就殺青了,比《地球要塞2》還要早一個月。 可是完成殺青的奚芊芊,并沒有像以往一樣找上老朋友聚會,而是一個人待在家里,閉門謝客。 直到這幾天秦硯反反復復給她打電話,都快被電話鈴聲弄得精神衰弱,奚芊芊才同意出門。 《求死》中女主角是一個身患癌癥的角色,而電影需要拍攝女主角做完化療后的情緒、形象變化。 當初奚芊芊為什么能夠如此輕松的拿下這個角色,除了奚芊芊自身的演技和號召力外,也是因為奚芊芊的“拼”。 在女主角試鏡的時候,王德明導演有一個特殊的要求。 需要女主演,在影片拍攝期間進行對于一定的身材改變,以及在發型上予以配合。 所有試鏡女演員之中,最先給導演回復,并且沒有討價還價就只有奚芊芊一個人。 其他的女演員要最多能夠接受的是剪成短發,然后再進行化妝、道具處理,她們表示效果基本上能以假亂真,足夠拍攝需求了。 但也僅僅是“基本上”。 在慢節奏的文藝片中,這中瑕疵只需一眼就會被觀眾們發現,王德明導演絕對不能接受。 “我愿意配合角色做錯任何改變?!?/br> 聽到奚芊芊給他的承諾,王德明導演直接拍板決定女主角就是奚芊芊了! 奚芊芊為了電影真的很拼命,拍攝《求死》期間瘦了10斤左右。 前段時間她和謝北楊網絡視頻過,那個時候的奚芊芊瘦得有些可怕。 已經在家快兩個月沒有出門了,奚芊芊總算是把身體調養好了一些,頭發也長出來一部分。 起碼現在脫下假發,已經是寸頭,不至于直接看到光溜溜的頭皮。 但依然達不到奚芊芊心中能夠見人的地步。 如果不是秦硯和謝北楊他們死命邀請,恐怕最近幾個月之內,奚芊芊連出門吃飯都不會。 秦硯也知道,奚芊芊已經快到情緒爆發的邊緣,立刻控制住現場。然后立刻安排眾人開始工作。 奚芊芊回國后,秦硯當然不會放著這么好一個免費的勞動力不用。 于是秦硯立刻把奚芊芊拉入青影節的評委名單中,而劉正文、任越他們則是專業評委。 作為行業內的精英,他們對于電影有著完整的審美標準。秦硯叫他們來,就是為了對初選出來的幾百部電影進行評分。 哪怕已經篩選了一遍,這個數量的電影也不是秦硯一個人能承受之重,秦硯只能拉上這些免費勞動力。 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其實秦硯他們過得挺開心。 在創作《大笑江湖》劇本后,他們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聚過了。 一開始的時候他們還會白天工作八小時,到晚飯過后便各自回家。 到了后來秦硯直接把所有人都留了下來,然后晚上繼續留在家里一起——加班。 這些參賽作品的質量實在是=不堪入目,看到后來每個人都有點反胃。但秦硯還是要求每個人必須要看下去。 “我當初就不該聽你的話!說什么當評委很好玩!” 奚芊芊整個人都要崩潰了,哭訴秦硯對她的欺騙,真的是聞者傷心、見著落淚。 剛才她負責的電影里,有一個中年男子對她邪魅一笑,然后說了一句“寶貝,你永遠是我的心肝兒”。 天知道奚芊芊如何忍住了自己嘔吐的欲望。 這一次就連謝北楊也選擇了沉默,一連幾天的摧殘,讓謝北楊懷疑自己到底會不會演戲,又一次陷入了人生的迷茫。 他剛才看的是一部講精神分裂的電影,主演像不像精神分裂,謝北楊不確定。不過謝北楊確定,他要是再看幾部這中電影,他就精神分裂了。 “老秦,我……我想去醫院做精神咨詢?!?/br> 劉正文痛苦咆哮道:“秦硯,你不要這么變態好嗎?我要下班去和女朋友約會??!求求你放過我吧!” 結果任越在一旁無情的吐槽道:“哼,你要去和女朋友談戀愛,請問你的女朋友在哪呢?” 劉正文直接沖上去和任越扭作一團: “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這個道理你都不知道,你想死嗎?” 當然奚芊芊實在太無聊了,只有她一個女生,于是她把自己助理給叫了過來。 奚芊芊的助理是一個小女生,雖然看上去特別嬌小可愛,但是性格方面卻和奚芊芊一樣的爭強好勝。 聽說奚芊芊在面試助理的時候,問了一個安全方面的問題:如果她遭遇襲擊該怎么處理。 現任小助理回答道: “如果在場有哪個男生打得過我,我自愿退出?!?/br> 沒錯,奚芊芊的助理是一位跆拳道高手,能實戰那一中。 助理之前還對秦硯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是當第一次見面之后,她的偶像濾鏡立刻碎了一大半。 但是助理卻覺得這樣友情實在太幸福了,跟著奚芊芊快一年了,她從來沒看到過自己老板笑得這么開心。 第92章 頒獎 6月份,溫度逐漸升高,人們都在煩惱該如何避暑的時候,第11屆青年電影節的提名名單正式公布了。 和喧鬧的夏天實在適合,網友們一邊在空調房里吃西瓜,一邊批閱著提名名單。 其實對于這一屆青影節大部分的結果,大家并不意外。 所有參賽作品都在“水滴”上公開放映,由所觀眾進行評分、評價。 如果一直都在關注青影節,真正看過參賽作品,那對于提名作品的質量、人氣早就心里有數。 尤其是商業電影類的獎項,主辦方所公布出來的提名和網絡上的播放量和受歡迎度,都是匹配的。 只能說秦硯很聰明地把這一次的獎項進行了商業和文藝的劃分,畢竟其中最受歡迎的幾部作品都是搞笑的電影。 單就從內容深度和電影水平來說,讓他們獲得“最佳電影”實在不太合適。 受歡迎程度完全取決于整個市場的審美水平,選擇迎合市場,這就是商業片的特點之一,絕對不是什么寒磣之事。 當然也有一些提名和觀眾們的預期還是有差別的,比如說像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劇本等。 他們也說不上原因,只是單純不喜歡這些提名的電影。 這還是青影節第一次所有作品對外公開,也是青影節第一次獲獎作品接受全社會的審視。 無論是秦硯,還是承辦單位平影,都希望最后的結果能夠服眾。 否則以后說“獲得青影節xx獎項的xx導演”,誰會鳥你?如果獎項不能服眾,那它就沒有含金量。 其實秦硯前期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了。 比如秦硯和評委們溝通和商量之后,這一次的評審結果完全公開,連哪些評委參加了什么獎項的評審、最后的評審得分都屬于公開信息。 這還是在電影節業內的一次嘗試,畢竟為了保證評委們的獨立判斷,絕大部分的電影都不會公布相關信息。 青影節很特殊,是前輩對于后輩的評審,所以可以大膽點評。但如果是同行點評,那就麻煩了。 除此之外秦硯主動找上評委們,希望他們給提名電影做一個全面、客觀、專業的評價。 比如說這一次獲得最佳劇本的作品是《孤獨生》,是一部討論校園霸凌的作品。 在網絡上很多人都點開《孤獨生》,沒幾分鐘就放棄了 畫面一開始便是主人翁被一群男生毆打,渾身都是傷口,而主人翁不敢反抗,只能抱著頭躲在角落。 沉重、痛苦的氣氛撲面而來,這是電影的成功之處,可同樣也會讓很多觀眾默默離開。 很多人看到主角被同學毆打的時候,都會想起自己曾經在學校中的經歷。沒那么多人愿意主動解開自己的傷疤,并且與其他人分享。 而沒有經歷過校園霸凌的觀眾,則不會有感同身受,也不愿意去深思這些他們從不知道的黑暗。 這就導致了《孤獨生》的播放量和質量不成正比。 但實際上秦硯在看到《孤獨生》這部作品的時候,第一眼就喜歡上它。 因為這部作品所討論的話題是如此的具有現實意義。。 十多年后校園霸凌這個傷疤被不斷的強調,整個社會也都知道校園霸凌的存在,但是依然沒有辦法杜絕。 而在2007年,所有的學生們那都是祖國的花朵,沒有人會知道、也沒有人會相信,其實小孩子們內心之中也有純粹的邪惡一面。 而《孤獨生》直接把這一面直接血淋淋剖開,展示在觀眾的面前。 可惜的是無論是敘事結構還是畫面表現都有缺憾,《孤獨生》最后的播放量并不突出。 起碼水滴視頻上,《孤獨生》的播放量已經排到50多名了。 秦硯和所有的評委們都覺得這部作品的相當具有靈性,把《孤獨生》評為了這一次的最佳劇本。 當然秦硯知道這樣的結果,肯定會讓很多人都沒有辦法理解。 以前電影獎項評審就是專業的事情,專業人做出什么樣的決定,大家都有一套學術的衡量標準。 但這一屆青影節史無前例讓觀眾與評委一起評比,在觀眾越發傾向于商業電影的環境下,果然出現專業人士和普通人分歧。 為什么這些看起來讓人壓抑而且乏味的電影,反而能夠獲得最佳劇本?就因為它足夠痛苦和悲哀嗎? 觀眾認為評委故弄玄虛,而評委則認為觀眾胸無點墨。 其實這也是整個世界電影的困境,電影人所追求的藝術和商業片之間永遠不可調和的矛盾。 秦硯自身的經歷讓他意識到一件事,必須要讓更多電影觀眾意識到:每個人的審美標準都不一樣,不需要強行去統一審美標準。 讓文藝的歸文藝,用主題、演技、技巧、思想去評價它。 讓商業的歸商業,用劇情、節奏、吸引、成績去衡量它。 邀請評委寫影評,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