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
奚芊芊說的是實話,因為華國和歐洲的表演體系有很大的區別。華國的訓練方法,是從沙聯繼承的。 雖然外人看不出來多大的差別,但是對于奚芊芊這種專業的演員來說,會感覺到明顯的區別,她也不滿意自己的狀態。 秦硯沉默了一會兒說道: “我這邊暫時沒有什么角色適合你,接下來如果有什么角色的話,我會給你留著?!?/br> 現在秦硯手中正在籌拍的電影就《地球要塞2》,其中重要的女性角色都已經和演員簽好合同,而其他三、四線的女配角,秦硯根本就不考慮奚芊芊。 那是在拉低奚芊芊的地位,就算奚芊芊愿意,秦硯也不可能答應。 奚芊芊連忙擺了擺手說道:“不要在意這些細節?!?/br> 其實奚芊芊沒有提前聯系秦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她不希望秦硯提前給她預留任何的角色。 別看奚芊芊大大咧咧的,骨子里的自尊心比誰都強,否則也不會急流勇退去學習。 但無論如何,金像影后奚芊芊又回來了。 而《地球要塞2》也要開機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奚芊芊:一定是大家太想我,所以作者迫不及待讓我回來了。 作者君:你想太多了,我只是需要一個劇情工具人。 奚芊芊:狗作者,看我打爆你的狗頭。 【私心的話,其實我超級喜歡芊芊,多么自由而強大的女性啊?!?/br> 第87章 壓力 《地球要塞2》已經確定開始拍攝的時間,這也是最近媒體們最關心的一個事情話題。 很多演員只需要表明自己確定參演《地球要塞2》,立刻會有大量的采訪資源送到面前。 秦硯并沒有強制要求演員進行保密,畢竟接下來半年,他們又要和公眾告別,誰都想趁著現在多刷一刷存在感。 秦硯也很清楚他們的想法,演員最怕被市場旺季。所以只要不劇透,無論接受什么樣的采訪,秦硯都不會阻止。 當初給和演員們發劇本的時候,秦硯便很直接地說道: 但凡有任何人泄露劇情內容,立馬解約,而且會進行法律追責,沒有任何婉轉的可能性。 別說國內這些對秦硯言聽計從的華人演員,哪怕是現在在好萊塢正在朝著500萬元俱樂部沖刺的安妮絲也不敢造次。 他們太清楚秦硯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了。涉及到電影的問題,秦硯比任何人都要較真。 所有人都在關注電影劇情、演員新聞,很多媒體都想采訪秦硯的,卻他們發現秦硯又失蹤了,無論平城還是燈塔國都找不到秦硯。 因為秦硯正在揚子江下游的某個工業城市里忙碌著。 這座城市沒有任何的電影產業,沒有藝術院校、沒有攝影基地,甚至也不是取景地,沒有人會想到最近神龍不見尾的秦硯居然會在這兒。 但這并不意味著這座城市普通,紹城這是華國沿海地區一座工業城市,從改革開放后,紹城便興建了大量的紡織工廠。 華國的廉價勞動力讓紹城已經成為了整個世界的制造中心,單從紡織產量來說,在全世界范圍內都能傲視群雄。 而秦硯正在某家高級紡織工廠內驗收他定制的紡織制品,周圍還有好幾名設計師同行,他們同樣關注著每一個細節。 這些設計師不僅有華國人,還有大量燈塔國人。 而且幾個燈塔國人都是《地球要塞1》服裝、道具設計師。 他們在《地球要塞1》中貢獻出了大量美觀、精致的服裝道具。 最典型的作品就是每一個人類離開要塞都必須穿防護服、等比例制作的晶體機器人、各種只存在于科學理論中的武器……兼具美感與科學。 安德森看著眼前上百件要塞防護服,說道:“秦導,沒有想到真的如你所說,沒有華國人制造不出來的服裝?!?/br> 明明是一句夸獎的話的話,但語氣并不是贊美,而是惋惜。 說到這兒的時候,安德森難免想起來秦硯之前和他簽訂的合同與賭約。 那已經是一年半以前的事了,秦硯和他們簽訂第一部 《地球要塞》合同的時候,便談及整個系列電影的合作。 這也算是行業內的習慣吧,如果整個工作組合作愉快,之后的續集基本上不會有特別大的人員變動。 只不過,秦硯要求和他們簽署了一份很奇怪的附加合同,那就是服裝、道具的制作,從第2部 開始會在華國進行,需要安德森等設計師的全程配合。 諸如從燈塔國到華國進行道具、服裝制作的指導,提供相應材料的購買渠道等等。 當時安德森這些燈塔國設計師還和秦硯產生了很激烈的沖突。 無論是服裝設計還是道具制作,其實都是一門手藝,是這些設計師們賴以生存的技術。 秦硯提供的報酬不菲,但如果想要讓他們傳授技藝給華國人,他們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他們有這樣的想法也不奇怪,畢竟秦硯給的合同價格實在太豐厚了。 然而秦硯卻承諾并不需要他們把最核心的知識拿出來,華國工人只負責批量制作,真正的設計、決定還是在他們手中。 說到底,只是把生產和制作的初級勞動過程交給了華國的工人而已。 這么一說安德森他們也就能夠接受了,要知道他們在燈塔國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親力親為,他們只負責概念設計以及最初的樣品制作。 比如說像防護服,在劇中有大量人類同時穿著防護服出現、在戰斗中損毀的鏡頭,再加上不同尺碼、不同新舊程度的要求,起碼要準備近百件才行。 如果讓這些設計師們一件一件的制作,先不說他們的報酬有多么昂貴,最直接的問題生產力跟不上,恐怕服裝制作就等花上一整年。 哪怕在燈塔國本土,安德森在完成服裝設計,只會做第一件樣品,通過美術負責人的檢驗后,后續的批量制作都會外包給道具公司。 武器、模型等道具也是同理。 不過這些燈塔國的設計師們還是會猶豫,畢竟這是燈塔國自己的產業鏈,同樣有很多工人以此謀生。 如果把這些工作交給華國,他們豈不是會被燈塔國的從業者戳脊梁? 但是秦硯卻給出了他們一個沒有辦法拒絕的理由—— 所有節省的資金,一半都會給他們歸個人所有。 他們一開始還不覺得這中間會有多大的差別,但是當秦硯給他們報出了具體的價格之后,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拒絕這種誘惑。 在燈塔國哪怕已經有成熟的產業鏈,但每一件防護服都需要純手工制作,最少也是上千美刀。 但是華國的制作價格同樣是1000元左右,但是單位幣卻完全不同。 1/8! 這樣的價格差別是燈塔國設計師們根本沒有想到的,畢竟他們只是設計師,對于現在的國際貿易情況根本不了解。 他們立刻按了按計算器,一件防護服,他們就能得到500美刀的“指導報酬”。 而且服裝、道具類型多、數量多。 《地球要塞1》花費在服裝道具上的制作成本就足足200萬美刀。 如果真的全部交給華國制作,他們每個人都有最少六位數美刀的入賬。 自己能夠賺錢,他們才不會去管燈塔國相關產業公司的反對意見。 這就是燈塔國最赤果果的社會現狀。 高收入的服裝、道具設計師們,哪里會全心全意會行業產業著想。 為什么他們平時都會制定某某公司來負責批量制作,是因為這些公司的制作水平更高嗎? 答案很簡單,這些公司都會通過各種方式“感謝”他們提供的工作。這就是最簡單的渠道回扣,古今中外都一樣。 現在秦硯給了他們更高的回扣,他們自然會立刻轉投陣營。 所以便有了如今的華國之旅。 當初也有人對秦硯說道:“辛辛苦苦跑到華國去,如果要是制作效果不好,那該怎么辦?” 秦硯毫不畏懼地說道:“如果華國的制造者們不能夠制造出讓你們滿意的服裝、道具。那我們就回燈塔國再重新制作一次,這中間所有的制作費全部由我來承擔?!?/br> 唯一的前提條件則是,安德森他們必須要把所有具體的制作方法,告訴華國工廠的工人們。 否則,秦硯當初和他們的“報酬”協議也會直接作廢。 從來到華國之后,安德森他們的確遵守契約,把相應的制作流程、制作方法、材料特性等基本知識,都給華國工廠做了一個培訓。 他們知道講課的時候,講得越詳細,到時候秦硯就只能接受最后的驗收結果,沒有任何可以逃避的理由。 現在正在進行驗收,他們比對于燈塔國成品的要求還高。 可他們看著眼前的華國工人所制造出來的服裝、道具,和他們提供的樣品分毫不差,連各種細節也沒有瑕疵,真正意義上做到十全十美。 他們實在沒有辦法,違心說出任何挑剔的話。 這才有了剛才那句言不由心的贊美。 秦硯只是笑了笑,沒有任何的炫耀。 他為華國勞動工人的制作技術而感到高興,但這還遠遠不夠。 這一次完全是燈塔國的設計師們提供制作方案,華國工人更多是在機械仿制,距離秦硯心中有健全的電影服裝、道具產業鏈還差的太遠了。 秦硯希望從華國從設計到制作,都有一整套的產業鏈。 不一定要完全超越燈塔國,國內導演也不一定必須國內產業,但必須要有。否則便會處處受阻。 而且秦硯這一次使用了激將法,讓安德森他們沒有任何的保留的傳授基礎知識,下一次就沒這么容易了。 秦硯很果斷,在產品驗收通過后,便將當初許的50%差價給了設計師們。 他們雖然遺憾沒能賺到兩份錢,但依舊能夠接受最終的結果。 其實燈塔國的設計師們也能夠猜到秦硯的想法,不外乎就是培養自己國家的電影工作者。 但是在他們并沒有任何的壓力,絲毫不擔心華國這些制作工人未來會搶了燈塔國電影產業的飯碗。 原因很簡單,上下游產業鏈終究還是得依附于電影產業本身。 電影服裝、道具制作能形成產業,前提是電影給出足夠的預算。 秦硯現在以好萊塢的標準在拍攝《地球要塞》,這中間隨便拿出一點點制作費用,都足夠讓大陸產業工作者欣喜若狂。 但大陸其他導演呢?他們拍電影制作1000元一套的制式服裝,而且一做就做上百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