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節
五百萬的贊助!價值數百萬的最終獎勵! 何建華確信秦硯就是他的克星,沒一個小時他就徹底被秦硯說服了。第二天,抱著必死的決心,拿著策劃方案去找學校領導。 幾個學校領導看著那一連串的數字,他們也心動啊。 青影節已經舉辦了10多年了,還從來沒有如此盛大的規模。 但并不是青影節做得越大越好,畢竟平影,只是這一屆青影節的承辦者。 你突然把整個青影節的規模、檔次拉得如此之高,你讓下一屆的承辦方怎么樣如何自處? 青影節就是國內幾所學校輪流承辦,大家都在一個體系內,抬頭不見低頭見。 這是出名的機會,但同樣也會面對來自同行的壓力。 萬一最后選出一堆不足以服眾的作品,更是會讓平影成為笑話。 不過何建華轉達了秦硯的話: “你們不做這個比賽的話,那我直接自己做好了?!?/br> 舉行一個全國范圍的電影節,哪有那么容易。 如何宣傳?如何評選?多少資金?什么獎項?誰來評審?公信何在? 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問題。 但是他們面對的是秦硯啊,這個手中握著怪味豆和水滴視頻兩個大殺器的導演。 就連具體的方案,秦硯都在策劃書在全部說明,哪怕沒有平影的參與,也能按計劃舉行。 學校的領導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引狼入室了,怎么原計劃是借用秦硯的名聲,到頭來反而是秦硯在要利用他們呢? 思來想去,他們還是決定跟著秦硯賭一把。沒辦法,現在秦硯的名聲如日中天,就算青影節失敗了,也不會有多大的影響。 至于其他學校的看法?我平影管你呢! 秦硯是我們平影的畢業生。你們學校要是不服氣、羨慕,去找自己的畢業生贊助唄。 而且說實話,平影領導也覺得如果能有更多的校友,回到學校給年輕電影人更多機會,這對于國內的電影發展絕對是一件好事。 所以當平城電影學院學校公布青影節的全新規定后,全國的影視學院、學生們都愣住了。 首先是投資方面,秦硯以水滴視頻、怪味豆的名義助提供500萬的資金。 這500萬的資金僅用于前期宣傳工作、電影項目扶持、評委邀請等部分。 最可惡的是,秦硯和謝北楊已經表明他們兩個人義務擔任評委。 很多業內人士都愿意來擔任評委,這是和二人攀關系的最好機會啊,還可以并列而坐。 與此同時秦硯、謝北楊都沒要錢,他們怎么好意思要報酬?只能選擇當白工。 何建華當時就罵秦硯這人陰險狡詐,看上去自己沒要評委補貼,是虧了。但他這一招就讓所有人都不意思要補貼,秦硯絕對省了一大筆錢! 只能說,秦硯實在太陰險。當然,在謝北楊眼中則變成了“深謀遠慮”、“考慮周到”。 不過這也代表,更多的錢能夠用于贊助電影拍攝。 每個參賽的項目組,都可以根據最后的成績獲得一定的資金補貼。覆蓋比例相當之大,只要不是粗制濫造的作品,都能獲得。 雖然秦硯還沒法像之前全球大學生電影節,有關部門那樣豪擲千金,但這也算是秦硯對于當年政策的一個回饋。 更重要的是,青影節最終優勝者所能夠獲得的獎勵實在太誘人了! 首先是獲得最出色的導演、編劇、其他工作者,都有和華硯公司簽訂合同的機會。 華硯的電影創作團隊,現在在國內都是一流的。尤其是電影員工的保障體系,在業內更是獨一份的。 至于演員們,則可以和謝北楊、奚芊芊他們成立的銀河經紀公司簽約。并且明文承諾兩年內最少有一部電視劇的出演機會。 獲獎的作品,除了資金補助外,還會水滴視頻上映。 參賽作品前期需要評比,也會需要網絡觀眾的投票,再加上水平參差不齊,它們并不會進行額外收費。 但是水滴視頻卻會根據這些參賽作品的播放量,給予創作團隊一定的補助。 這些都是年輕電影人夢寐以求機會!一條靠自己實力就可以獲得成功的道路。 以前的青影節,雖然也會有最終作品。 但這么多屆了,有任何作品被公眾知曉嗎?只能成為封存在光碟之中,或者成為履歷表上無人關注的一行字。 但是有了水滴視頻,結果完全不一樣。 如果他們的作品能夠在網上獲得足夠的關注與知名度,他們很有可能獲得投資商的青睞,再不濟也能幫助他們走入影業公司。 這一次的青影節,還有太多超乎傳統的改革。 比如說以前的青影節,就在華國大陸的藝術院校內宣傳,參賽隊伍也來自于這幾個學校。 但是這一次青影節在秦硯的強烈要求之下,面對全社會開放。只要年齡不超過30歲都可以參加。 其實這才是青影節創立之初,面向“青年”而不是“大學生”。 只不過,以往青影節的宣傳實在太困難了,最簡單說——費用也不夠,無法全國宣傳。 導致除了專業院校外,根本就沒有人知道青影節的存在,作品自然也得不到認可。 這也是青影節的困境。 但這對于秦硯來說根本不是問題,無論是怪味豆還是水滴,都可以保證青影節及其作品的傳播。 而且這兩個網站幫忙宣傳,根本不需要任何額外的費用。 至于非院校學生如何報名與參賽,秦硯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兩個網站前幾天已經在官網宣布青影節的相關事宜。 青影節已經成為了時下討論的新熱點。 尤其是在怪味豆上,不少豆友早就有自己拍電影的想法。 以前覺得拍電影太專業,但是有秦硯的《古宅》在前,的確給了很多普通人一種錯覺: 我上我也行。 看著那豐厚的獎勵,可以預想這次青影節會有多少人參加。 秦硯從來不認為導演、編劇、演員,一定是專業人士才能做的職業。 每個人的人生各不相同,都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如果能夠利用好這些視角,未嘗不會創造出經典的作品。 比如《法醫秦明》的作者、非學院派的克里斯托弗諾蘭、曾經給別人修過汽車的詹姆斯卡梅隆等等。 在獎項設置,也和以往有特別大的區別,獎項多出了一半! 比如以往更加青睞文藝片的最佳電影、最佳劇情獎,這一次也有了完全并列的最佳觀影獎,明顯針對商業片。 這些獎項是由評委評分和觀眾評分兩個部分確定,而觀眾評分又進一步的劃分的線下評分和線上評分。 線上觀眾評分,很明顯就是水滴視頻和怪味豆的評分,這絕對是電影節開先河的做法。 一開始公布這些規則的時候,大家還覺得很好奇,青影節怎么會有如此偏向商業片、前所未有的改革。 當后來知道,這一次的青影節的形象大使、贊助商、最終評委都是秦硯的時候,所有人都恍然大悟。 作為現在國內年輕電影人的偶像,秦硯當年的經歷,可以說是眾所周知。 誰不知道秦硯是在當年的全球大學生電影節上一戰成名。 大家都很清楚當初秦硯的《古宅》能夠在當時殺出重圍,就是因為當年的特殊的評分制度。 他們不奢望像秦硯那樣讓自己的電影在院線上映,但現在有水滴視頻,又何嘗不是另類的放映渠道呢? 甚至有人形容這一次的青影節是“秦硯對自己當年獲得獲獎的一個復刻”。 支持的人,認為這更加貼近現在的電影市場,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 但批評的人同樣不少,有人稱秦硯就是一個“狂妄的成功者”,他試圖讓別人遵循自己走過的路,通過別人對他的模仿獲得更大的成就感。 他們據此聲稱秦硯肯定會給dv電影高分,如果是恐怖片的話,那就更是投其所好了。 秦硯根本不作回應,因為年輕電影人的反應就足以證明一切! 誰不想成為下一個秦硯呢?誰不想成為下一個謝北楊呢? 今天,正是青影節正式舉行一個發布會的日子。 所以今天禮堂才會有如此多的人,除了平影的學生外,同樣在平城的央劇也來了不少人,甚至連平大的戲劇社、電影社也組團參加。 如果說秦硯是平影的驕傲,那謝北楊就是平大非專業電影愛好者的驕傲! 青影節的開幕式和普通典禮流程沒什么兩樣,不外乎是主持人和嘉賓介紹了歷史,說了一大堆歌功頌德的話,最后再由一些學校領導致辭。 不過今天最后一個致辭的任務還是交還給了秦硯,大家都知道秦硯才是這一屆青影節最重要的角色。 秦硯剛一起身,場面的歡呼聲便如鑼鼓般喧騰。 一開始還只是鼓掌,到了后來很多學生發現自己鼓掌已經不足以表達自己內心的崇拜與激動后,便開始進行了喊。 “秦導!”、“我愛你!”、“看我一眼!”、“學長!”…… 明明就是鬼哭狼嚎,但因為夾帶著激動的情緒,變得特別的振奮人心。 秦硯看著自己面前黑壓壓的人頭,很難描繪自己內心的情緒。 這么多年他也獲得過不少的獎項、出席過無數的頒獎典禮、在更多人面前發表演講、臺下坐著整個行業的精英翹楚…… 但看著臺下尚顯青澀、甚至有些不懂規矩的學生,秦硯內心格外的澎湃。 秦硯不是一個喜歡啰嗦的人,他直接開始說起自己對于這一次電影節的期許。 “這一次青影節或許是你們人生中的一個機會,它能夠帶給你們很多經驗和幫助……” “肯定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一飛沖天。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次的青影節,認清自己?!?/br> “無論選擇堅持小眾還是擁抱大眾,這都是個人的選擇,不存在高低之分?!?/br> “它只是一個比賽,不要想著討好評委,不要為了藝術而深沉,為了票房而庸俗?!?/br> “哪怕你們拍黑白默片,只要拍的好,我也會喜歡?!?/br> “帶著你們最好的作品來見我,我希望頒獎典禮上看見你們?!?/br> 秦硯并不認為自己就能代表所有的年輕導演該走的路,更不代表商業電影就是唯一的選擇。 哪怕是現在的他,也想拍一部文藝片。只不過他暫時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只能暫時擱置個人的藝術表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