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
這一次公眾真正不滿的地方在,為什么其中黃色人種的報酬,和白人比起來,差距會那么大。 音效師的報酬一般是服裝設計師的一半,從數字上也的確對得上??砂驳律氖恰懊赖丁?,而任越的卻是“華幣”。 網上立刻有人開始辱罵秦硯: “秦硯就是在崇洋媚外,把那么多的錢給外國人賺,對于自己同國的人完全不照顧?!?/br> “為什么要把3000萬美刀給一家外國公司賺??!你用華國自己的特效公司不行嗎?” “國內就沒有科幻嗎?為什么要找外國人的來改變。還要用那么多的外國演員?!?/br> “外國人了不起??!” 甚至不少網民開始呼吁,要求秦硯把電影工作組的所有外國人全部換成華國人。 “難道華國憑借自己的力量就拍不出一部分好的科幻電影嗎?” 這樣的聲音在網上甚囂塵上。 這些言論,可以說是各方勢力共同推動的結果。 因為秦硯在透露出要拍《地球要塞》的時候,并沒有告訴國內的從業人士,電影特效等很多工作已經確定了人選。 很多業內人士原本以為《地球要塞》是華國的項目,這次肥水不會流入外人田,結果他們發現煮熟鴨子,又飛了。 哪怕他們知道自己和外國公司之間的實力差距在哪兒,也知道就算自己再怎么不爽,秦硯也不可能真的把這些電影工作交給他們,除非秦硯這一次的電影就不想成功。 這并不妨礙他們宣泄個人的情緒,能夠給秦硯添堵,他們也樂意。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們發表了個人言論,又爆料了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給記者之后,輿論形勢的發展趨勢,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 原因很簡單,像劉永長一樣的人可不少,他們一直在暗中盯著秦硯,看到秦硯有難,自然出來跟風批評秦硯。 當然這些流言蜚語,能夠變得如此浩大,還是因為秦硯刻意的放縱。 秦硯現在的地位可不比以前了,很多報刊發表秦硯負面新聞前,都會先和華硯公司的宣傳部門聯系。 萬一一不小心得罪了秦硯,那以后他們雜志社或者是網絡渠道都沒有辦法獲得秦硯的一手資料,那才虧大了。 但是華硯公司對此的態度十分明確:只要你們不編造資料,不惡意誹謗。你們隨便報道,我們不會對此進行任何的追究。 得到華硯公司的這個回復,這些媒體就像得到了免死金牌,開始瘋狂興風作浪。 他們對于秦硯以及《地球要塞》的報道都有一個標桿,那就是“怪味豆”上豆友們的評價。 這些報刊這些媒體人士都是老狐貍,早就成精了。 他們心想:既然連秦硯名下的“怪味豆”都能夠說這么多的壞話,那他們這些外人是按照這個尺度去報道,應該不為過吧? 短時間內,秦硯和《地球要塞》便成為了整個網絡、社會輿論轟擊的對象,秦硯都快被打上“華jian”的標簽了。 然而在這個時候,誰也想不到另外一股網絡勢力突然站了出來維護秦硯。 并不是秦硯或者是幾個演員的影迷,也不是官方媒體。 而是在華國群眾之中數量特別小的科幻愛好者們。 如果說《地球要塞》要開始拍了之后,國內最興奮的是哪一個群體,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影迷,也不是電影圈內的其他工作者,而是國內的科幻愛好者們。 華國的科幻愛好者其實挺可憐的,也挺弱小的。 科幻文學在華國出現得比較晚,一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后才走上正軌。 雖然華國擁有全球發行量最大的科幻期刊,但是華國的科幻文化發展一直讓人頗為痛心疾首。 原因很簡單,科幻和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國民文化水平無法分開。而科幻電影更是現代科學的結晶。 科幻迷們到了網絡時代更是第一批擁有電腦的人,畢竟哪個喜歡科幻的人不會嘗試去接觸最前沿的科學技術呢? 這也就導致了,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科幻迷,都是一個內部抱團緊密的團體。他們平時特別低調,不爭名不爭利,在網上有自己的論壇,真正意義上的圈地自萌。 不過華國科幻迷們其實也會幻想華國什么時候才能有自己的科幻電影,什么時候才能拍出《星戰》、《黑客帝國》那種特效大片? 到目前為止,華國有那么多優秀的科幻,都沒有辦法被改變成電影。這成了科幻謎心中的一個痛。 因為渴望,便會不斷去了解華國和好萊塢的電影水平、特效公司、工業產業鏈的差距。 他們心中對科幻電影抱有最熱切的期待,同時也是最現實的一群人。 他們很清楚,以現在華國的電影工業水平,絕對不可能拍出一部能夠在國際舞臺上出彩的科幻電影。 哪怕華國不計成本的拍攝,把華國現有的科幻改編成電影,拿到國際上去也沒有辦法被國際所接受。 因為華國科幻的文化內核深受華文化的影響,前兩年銀河獎作品《鄉村教師》、《六道輪回》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就在他們感覺到對華國科幻電影都快絕望的時候,秦硯帶著《地球要塞》出現了。 所以最近科幻迷最大的論壇“科幻世界”上,已經出現了各種帖子與支持的帖子,比如最火的—— “論秦燕導演拍攝《地球要塞》的意義” “從目前看來,我國的電影產業沒有條件獨立拍攝世界級的科幻電影。 并且我國的科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文化內核依然傳承著華國文化,主要人物依然都為黃色人種。 如果強行進行推廣我們國家的科幻,國際不會認可我國的科幻電影…… 秦硯導演很明顯是想先拍一些國際上比較認可度比較高的科幻電影。而且才能夠他選擇《地球要塞》可以看出,秦硯導演絕對沒有放棄華國的科幻市場。 大家可以看看網上透露出來的試鏡邀請函,看看華人演員那幾個角色就懂了! 《地球要塞》肯定不可能一部就拍完,秦導截取的部分就是和華文化關聯最密切的部分,看看人物出場就知道了。 而且大家仔細看看秦導邀請的合作對象,那可是拍了《星球大戰》諾爾曼,制作了《加勒比海盜》、《星戰》、《哈利波特》的光魔啊。 這應該是我們距離國產科幻大片最近的一次了。 我相信只有讓這個市場看到科幻電影的賺錢的能力,才會有更多的資本涌入這個市場。 我們必須支持秦導的努力,所以大家一定要趕快去幫秦硯導演澄清這些情況?!?/br> 華國的科幻迷真的是一個特別具有組織性的群體,于是論壇版主的呼吁之下,越來越多的科幻迷意識到秦硯的努力,主動為秦硯進行澄清。 他們也知道,如果《地球要塞》真的交給華國特效公司制作,然后全部運用華國的演員,起碼在2005年絕對不會成功的。 這些科幻迷各自運用自己的渠道進行宣傳與澄清,有的會在自己的博客,有的會在門戶網站,還有的在“怪味豆”上開始攻城略地。 科幻名迷發揚出作為一個科幻愛好者的特長,那就是較真。 各種各樣詳實的數據、不同電影,尤其世界上各個知名特效公司的電影特效截圖,進行了全方位的搜集與對比。 在他們發表的帖子、博客,有大量的表格、數據、圖片,再加上嚴肅的邏輯推理與知識科普,它們的說服力遠遠大于媒體或者普通網名的無端猜測。 這樣一來,秦硯挑選《地球要塞》、選擇光魔和其他西方電影工作者的原因,就赤果果擺放在人們的面前。 電影的特效,那是沒法弄虛作假的。 一張截圖、一個視頻片段,就足以證明一切。不存在任何審美的差異,好就是好,壞就是壞。 哪怕再吹捧華國電影工業今非昔比的業內人士,面對這些證據也不敢再發聲。 在證據面前越是狡辯,越是證明自己的心虛。 科幻迷們如同神兵天降、浩浩湯湯,立刻蕩平了各種無端的猜想。 最近一段時間,秦硯密切把控著網絡上輿論的走向,看到這一幕,總算是放松了不少。 一旁的丁暢面露出好奇對秦硯說道:“老秦,你怎么知道國內的科幻迷會站出來幫你說話?!?/br> “其實我也不確定。我只是覺得他們會意識到,我是目前國內最有可能會拍科幻電影的導演?!?/br> 這倒不是秦硯自大。 以現在華國電影圈的規則,要想用幾千萬美刀的投資去拍電影,只有那幾個第五代的導演才有資格。 可問題是,他們會喜歡科幻電影嗎?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而其他喜歡科幻的年輕導演,就算有這個想法,也不可能有這個條件。 “你這膽子也太大了,一不小心沒有控制好,那網上鋪天蓋地的網民就會罵你是賣國賊,你到時候怎么辦?” 秦硯反倒沒有任何的壓力:“不可能,首先我有信心能夠把這件事情控制到我能承受的范圍內?!?/br> “就算萬一超出了預料,還有海外市場等著我去爭取。國內的言論無論如何也不會影響到海外的票房市場?!?/br> “只要我能夠用華國的主要演員,拍出一部讓西方、讓世界認可的電影,那華國的電影市場依然會歡迎我的回來?!?/br> 丁暢只能感嘆一句:“老秦,真有你?!?/br> 丁暢很清楚,換任何一個導演都不可能選擇秦硯這種會把自己逼上絕路的宣傳方案,他們沒秦硯那個自信。 或許有人稱呼這是年輕人的狂妄,但不可否認這個世界創造奇跡的往往是年輕人。 而且這也不完全是《地球要塞》的宣傳方案,同時也是華國電影產業的宣傳方案。 如果想要盡快讓華國的電影工業體系建立,想要建立起現代化的產業格局。就必須要把老舊的電影制作傳統,攤開在陽光之下。 就像是傷口一樣,你永遠捂著它,它不會自然愈合,只會暗中化膿,變得更加惡臭。 秦硯并不否認,哪怕他什么都不做,給華國電影市場慢慢發育的空間和時間,這個市場總有一天會誕生出足夠優秀的科幻作品和特效構思。 畢竟10多年之后,在秦硯活過的那個世界,不也出現了《流浪地球》、《魔童降世》那樣優秀的特效電影嗎? 難道在此之前,秦硯都得忍受國內落后的特效公司嗎? 另外一方面,這一次全球電影浪潮來得更加猛烈。華國現在已經開始直面其他各個國家的特效電影。 現在《指環王》已經能夠在華國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績,隨著全球文化交流加劇,外國特效電影的成績只會越來越好。 秦硯始終覺得要讓國內的觀眾清楚認識到國內工業和其他國家的差距。 只有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到底差在什么地方,知道自己國家的電影應該怎樣去發展,才有后來追上、反轉優劣的可能性。 看著現在網絡上的局勢已經基本上被控制住,秦硯抬起頭很嚴肅地對丁暢說:“該執行下一步計劃了?!?/br> 丁暢的表情越發的苦澀,他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因為秦硯接下來的計劃更加的瘋狂。 如果之前輿論風暴,只是讓科幻電影制作的各種苦難展示在公眾面前,獲得公眾的理解。 那秦硯接下來要做的一件事情無疑要把華國特效公司的發展壓力扛在自己肩膀上。 很多時候,丁暢都覺得自己看不透秦硯這個室友。 明明秦硯絕大部分的時候,都很理性,是一個聰明的cao盤者。但有的時候,又想是一個愚蠢至極的理想主義者。 很快整個市場就發現秦硯就在“怪味豆”上公布了一則耐人尋味的消息——招聘基層特效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