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第44章 發酵 《古宅》在北美,不出意料地火了。 雖然一開始《古宅》的魅力,早在電影節的時候就得到驗證了。 但真正的爆火,得益于網絡的“牛皮癬”式的宣傳,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尤其是這一群年輕的觀眾,都選擇了走進電影院看看這部來自東方的電影。 在《古宅》自身強大的實力面前,絕大部分部分觀眾立刻被嚇趴下,瑟瑟發抖、抱作一團。 本來選擇看恐怖片的觀眾就是為了追求刺激,才走進電影院。所以被嚇到變形的他們,不僅沒有破口大罵,反而對《古宅》贊譽有加。 在《古宅》上映的第2天,網絡上就出現了大量對于《古宅》的內容討論,有門戶網站對于劇情的簡要介紹、有《古宅》銷售火爆的新聞采訪、也有msn等平臺上互相交流的討論小組。 這讓越來越多的燈塔國人知道《古宅》的存在與恐怖。雖然《古宅》中并沒有燈塔國傳統恐怖片之中所出現的血腥和暴力元素,但是卻有一種含蓄與內斂的氛圍。 未知才是最為恐怖的,觀眾從頭到尾都沒有看到一個具象化的詭異存在。 但是每個人夠感覺到,它仿佛就縈繞在電影男女主角的身邊,讓兩個人無力抵抗,無法逃脫。 與此同時,所有人都在討論《古宅》絕對是真實的故事。 因為dv畫面實在太過真實了,像《女巫布萊爾》中還有一些穿幫的鏡頭,但是《古宅》中,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甚至連女主角手中握不住dv,跌落在地上以仰拍的視角記錄下兩個人逃亡的畫面都是那么的理所當然。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對于《古宅》的討論,甚至還有媒體報道出一些真假難辨的消息,比如有人發現了男女主角的尸體…… 恐怖被進一步的放大、醞釀。 于是《古宅》第一周在北美便拿下了600萬美刀的票房成績,然后在第二個周直接沖到了1100萬,獲得了當周的票房冠軍。 而在歐巴羅大陸之上,派拉蒙公司也在同一時間進行上映。 不過在派拉蒙在歐陸的院線數量比不上北美,票房成績也相應得差一點。第一個周大概只有300萬美刀左右。 還好網絡同樣席卷了歐陸,第二個周票房上漲到600多萬美刀。 越來越多的電影媒體、互聯網網站開始關注《古宅》。 媒體網絡新聞永遠都在追捧熱點,很明顯《古宅》在成了時下年輕人最關注的一個話題。 對于非專業的人士來說,他們或許不知道《古宅》的來龍去脈,只是圖個熱鬧。 但是電影行業的工作者們卻知道《古宅》真正的來處,就是之前不久才舉行頒獎典禮的全球電大學生電影節。 這些院線影院對于派拉蒙影業可以說嫉妒嫉妒很,他們也知道自己已經錯過了怎樣一個巨大的金礦。 他們只能夠選擇從派拉蒙手中去購買放映權,起碼自己也讓自己的院線喝點湯才行。 這個時候當初和秦硯做交易的戴爾曼,正坐在自己的辦公室之中,和卡夫打著電話。 戴爾曼得意洋洋的對電話,另外一頭的卡夫說道:“老家伙今天晚上有約嗎?我請你吃飯?!?/br> 卡夫雖然不是電影界的專業人士,但他其實也一直關注著《古宅》的情況,他當然知道最近《古宅》的成績。 “你要請我吃飯也行,但你必須得把你那瓶波菲爾的紅酒帶出來,否則我可看不上今天的晚飯?!?/br> 波菲爾1976是戴爾曼珍藏了10多年的紅酒,他平時最多也就看兩眼解解饞,根本沒有動過想喝的念頭,但這一次他卻豪爽的笑著說道: “行,今天晚上我就請你嘗一嘗紅酒?!?/br> 可以看得出來戴爾曼對于《古宅》的票房有多么的滿意。 要知道這一部電影他們可沒有任何的投資,僅僅是進行發售便能夠攫取大量的美刀,這可是真天上掉餡兒餅的美事。 按照現在的票房趨勢,戴爾曼覺得自己已經可以等待著職務調動的通知書了。 當然戴爾曼心中也在思考該如何和秦硯保持良好的關系,他無比清楚一位天才橫溢的導演對于一家影業公司來說意味著什么。 或許,自己真的應該去一趟華國? 雖然《古宅》還沒有在華國上映,但是國內的關注度一點都不低。 早在《古宅》獲獎的第二天,《華國電影報》便開始寫了一篇名為《華國作品榮獲國際電影節重磅獎項》的報道! 后來隨著《古宅》在北美、歐陸的輿論發酵、正式上映、票房大賣,《華影報》還刊登了一些列的追蹤報道—— 華國大學生電影作品《古宅》在北美成功上映 在西方引爆票房奇跡的華國電影《古宅》 華語電影的魅力!——從《古宅》說起 這些報道,從一開始稱秦硯為“平城電影學院學生”,到了后來已經直接稱呼秦硯為“新銳導演”、“新一代導演”,可以看得出來國內報刊媒體對于秦硯身份變化的態度。 國內這幾年報紙媒體還十分興盛,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希望采訪秦硯和《古宅》團隊。 對于這件事情秦硯的朋友們、學校領導、班主任何建華他們都知道。 他們認知中的秦硯是一個特別低調的人,幾乎不愿意出現在報道中的人。之前多次學校、國內性質的獲獎,秦硯根本就沒有接受過采訪。 尤其最近一段時間在北美票房瘋漲的情況下,秦硯依然每天堅持上下課,哪怕這已經是他大學階段的最后幾門課,也一節不落。 平時上課還是會做筆記、和同學之間的交流也沒有流露出任何的盛氣凌人、教授提問也會認真作答…… 無論是和秦硯關系比較好的教授,還是班主任何建華對于秦硯的品性都相當放心,所以他們也沒有單獨找秦硯說什么。 他們都下意識的認為秦硯一定會處理好紛至沓來的名利之事。 可誰知道這個時候秦硯突然一口氣答應了幾家媒體的采訪,而且這幾天家媒體在國內都屬于特別大的雜志與電視臺。 更讓人驚訝的則是秦硯在采訪中所談論的話題以及展露出的個人形象…… 《大眾電影》是目前華國國內電影領域發行量最大的半月刊,在這個紙媒依舊盛行的年代,每期的發行量都可以上百萬份。 而今天就是《大眾雜志》社記者和秦硯約定的日子,而地點安排在雜志編輯部內。 出于禮貌,雜志社的采訪小組早就已經到位,負責采訪的杜蘇芮還在低頭檢查自己的采訪大綱,一旁雜事的李小雨則在和其他工作人員聊天。 李小雨有一些不滿地對杜蘇芮抱怨說道: “這個秦硯未免也有一些太猖狂了吧。雖然還沒有到時間,但是別人接受采訪都會提前到,哪像他現在人影都還沒有看到一個?!?/br> 這些年李小雨跟著杜蘇芮采訪過的電影行業大腕兒也不少,其中更加講究排場的大腕,她也不是沒有遇到過。 只不過李小雨沒有想到,比自己年紀要小上接近10歲的秦硯,居然也會對他們雜志社提出各種要求。 他們和秦硯取得聯系后,秦硯直接看門見山地詢問:接受采訪,他能不能夠獲得《大眾電影》的封面? 并且明確的表示了,如果不是封面采訪的話,那他就不接受采訪。 《大眾電影》在國內也算是一流的刊物了,接待過不少著名的演員、導演、電影各行各業的工作者。 影視行業內的確有咖位這個說法,無論做什么都不能讓自己的身價、咖位下降,他們之前也有遇到過類似的要求,大多是影帝影后的獲獎者、紅極一時的演員。 在導演里的話,也就只有像張一謀、馮曉剛他們的專訪才能夠占據封面,其他時候都給更加光鮮亮麗的導演演員讓位。 沒辦法,誰讓只有封面足夠好看,才會吸引到讀者購買雜志呢。 通過《古宅》也足以看出謝北楊和奚芊芊的外表有多么吸引人,所以《大眾電影》一開始還想邀請《古宅》的男女主角。 結果被秦硯一口回絕,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李小雨十分喜歡《古宅》里的“李子安”,所以才會有頗多的抱怨。如果不是這個素未謀面的導演,她就能夠見到“李子安”了。 杜蘇芮依然在不緊不慢的查閱自己的筆記本,看看之前準備的問題有沒有任何的遺漏。 李小雨還是有一些不高興:“蘇芮姐你難道就沒有任何的不滿嗎?” 杜蘇芮輕輕地敲了敲李小雨的腦門,平時就是自己把她嬌慣過頭了,這種時候才會如此的毛毛躁躁、缺乏禮貌。 杜蘇芮很嚴肅地說道:“李小雨你根本不能夠理解,這一次海外票房的勝利對于我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 “你別說他只是一個大學生,就算他長得是一個七老八十的老頭子,就算他長得不堪入目,但只要他在國際上取得這個成就,就必須給他這樣封面?!?/br> 李小雨似乎有一些不服輸的說道:“可是姐這一次你為了獲得采訪秦硯的機會,你還和銷售部那些人打賭這一次雜志的銷量,你不怕出任何意外?” “我肯定知要對他的成績給予肯定,但是這畢竟事關我們雜志社的銷量啊?!?/br> 這就是赤果果的商業規則,明明知道該宣傳什么價值觀,但資本家第一考慮因素始終是利潤。 杜蘇芮笑著說道:“這就是為什么我能夠成為記者,而你只能夠當一個助理的原因。關于秦硯的情況,我早就已經收集好了?!?/br> 這個時候包間的門突然被推開了。 第45章 訪談 當大門打開的時候,《大眾電影》的記者和隨訪人員都眼前一亮。 進來的男子穿著貼身的西裝,將他的身材嚴嚴實實包裹住,而下半身的皮鞋也是一塵不染。但是露出的手腕與頸部,卻又帶著性感與活力。 作為電影雜志的工作人員,他們為很多明星拍過照,自然也看到過許多明星穿西裝的樣子。 但不得不說,這些年國內對于西裝的認知還比較淺,很多時候穿上西裝總會有人一種張冠李戴的錯亂感,這完全是文化差異所帶來的結果。 但是眼前的年輕男子卻截然不同,他好像就應該穿著正裝,隨時保持著這種嚴肅的狀態出現在人的面前。 最先反應過來的還是杜蘇芮,她直接站起身來對著男生說道:“秦硯導演,等你很久了?!?/br> 一旁的其他幾名工作人員驚呼,他們沒有想到最近聲名鵲起的秦硯會如此的英俊。 之前電影節國外都沒有多少參加,相關報道寥寥無幾,國內更是沒有。 秦硯加快了自己的步伐,走到杜蘇芮面前微笑道:“我應該沒有遲到吧?!?/br> 杜蘇芮搖了搖頭:“當然沒有,是我太期待今天的會面,來得太早了?!?/br> 因為秦硯這一次不僅僅是訪談,而且還要登上《大眾電影》的封面,雜志社提前就安排了攝影團隊。 一開始擔心秦硯在穿著打扮上不符合雜志社的一貫風格,還專門安排了服裝師和造型師。 但是在看到秦硯身上的西裝的時候,杜蘇芮便立刻做主取消了換裝這個環節,只是讓造型師幫助秦硯稍微調整了一下發型以及簡單的上妝。 完成這一切的秦硯,看上去完全不像是一個導演,更像是一個t臺的王者,根本不需要造型師和攝影師的指導,就知道該在鏡頭前如何展示自己的魅力。 雖然杜蘇芮在攝影、時尚方面并不是特別的專業,但是看攝影師嘴角的弧度和一直按快門的食指,她就可以判斷出秦硯照片的質量,一定特別的出眾。 果然如她所料,有帥哥在,雜志銷量完全不用擔心。杜蘇芮認為自己已經摸透了秦硯,一個年少成名的得意少年。 而完成拍攝工作后,便正式進入了采訪的環節。 因為并不是直播,整個采訪過程會更加的隨意。 杜蘇芮會和秦硯聊天,最后的訪談記錄則是摘取其中比較具有爆點和吸引力的問題進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