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對于每一種情緒的表達,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其實都有一定的難度。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能正常地表達情緒表達,比如說喜怒哀樂,一切的發生都十分的自然和流暢。 但是當一個人想要刻意表現出某一種情緒,就會變得很特別困難,否則也不會有那么多假笑、假哭被拆穿的情況。 不信的話,可以自己對著鏡子嘗試大哭或者大笑,看看是否有違和感。 對于表現派的演員來說,演技就是掌握、學習每一種情緒的身體反應,在需要的時候有意識控制自己的身體表現出來。 按理說對于一名新人演員,讓他進入角色,從角色的性格、經歷做出相應的反應是最常見的引導方式??蛇@同樣也不適用于謝北楊。 這和《古宅》的劇本有關?!豆耪分械娜宋镏挥行愿裉攸c,沒人劇情帶來的行為發展,就算想帶入角色,根據角色去進行一舉一動也幾乎沒有可能。 秦硯只能另辟蹊徑,讓謝北楊去還原某一種具體的情緒。 秦硯親只需要告訴謝北楊表演某種生活場景下的反應,只要謝北楊自己曾經擁有過類似的情緒,他就能輕松重現。 難怪之前問到謝北楊學習進度的時候,奚芊芊的表情會那么的古怪。 不僅僅是對于情緒的敏感性,同時也具有強大的記憶力才能做到這一點。謝北楊的確是個天才。 現在秦硯看謝北楊的眼光就有一點點變化了,以前他只是覺得謝北楊的臉太具有塑造性了,但現在看來謝北楊在演戲方面真的獨具天分。 或許以后可以好好的培養一下他,如果謝北楊真的對電影感興趣的話。秦硯默默心想。 其實這也是演員常用的技巧之一,比如很多演員在演哭戲的時候,他們會回想自己的悲慘經歷,從而展露出痛苦的表情、迅速落淚。 不過秦硯和謝北楊的配合更加默契。秦硯能夠創設一個更加具體的情景,比如秦硯會說“你第一次登上長城,眺望山脈”,而不是簡單的“高興”。 這讓謝北楊的情緒模仿更加的精準,貼合《古宅》的要求。 當然這也不代表謝北楊就沒有任何的缺點,其實他身上有很多很多新人表演者的通病。 比如說對于鏡頭感的把握度不夠,不知道什么樣的角度能夠讓自己五官更上鏡,什么光線更柔和。 又比如對于鏡頭過于在意。無論什么時候,只要有鏡頭的存在就會虐略顯緊張,偶爾還會不自覺望向鏡頭。 之前有一幕李子安和朱雨菲對話的時候,李子安有好幾次偷撇dv鏡頭的動作。 在正常的電影表演之中絕對是大忌,這樣一個動作就可以讓人立刻感覺到角色其實是在表演,讓觀眾與角色之間的聯系瞬間切斷。 新人演員,總是會下意識的去想自己在鏡頭面前會有什么樣的表現、自己是否超過鏡頭的邊框、自己的表情情緒是否到位…… 但這一點同樣被《古宅》的拍攝模式巧妙化解。 雖然說dv是一種家用日常的攝像儀,但是實際上在使用的過程中,人也會去下意識的追逐鏡頭。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dv拍攝作品,人都是在對著鏡頭說話。在觀看dv攝像作品的時候,觀眾會有一種“畫面中的人是一直盯著鏡頭”的感覺。 因為日常使用dv記錄生活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在對著鏡頭說話,這才是一個人真實的反應。如果完全忽略dv鏡頭,那才是違和之處。 這些在膠片電影中絕對不能容忍的低級錯誤,會讓觀眾感嘆“哦,原來他們真的是在用dv記錄自己的生活”。 謝北楊作為演員,尚且青澀。不過在《古宅》中,秦硯不用再刻意去糾正謝北楊,甚至反過來把這一劣勢變成了優勢。 雖然第一幕戲一次完成,但這并不意味著《古宅》接下來不要以為拍攝工作就很簡單。 秦硯他們面臨的最大困難他們是學生,平時白天還得上課,沒有辦法向專業劇組一樣駐扎在片場,連續不斷的拍攝。 拍電影本來就講究情緒的投入與連貫性。拍兩天、休息五天,哪怕是秦硯也沒有辦法保證電影的連貫性。但偏偏他們最集中、最空閑的時間也就只有周末。 所以秦硯要求每天上完課之后,只要沒有別的事情,所有人來到四合院進行拍攝,而且還要在四合院內過夜,第二天再回去上課,讓眾人一直保持一種工作的狀態。 雖然秦硯負責了所有的打車費用,四合院也能滿足日常起居,但依然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 這四合院可沒有暖氣,長時間沒人住,還得自己燒炕。雖然謝北楊和劉正文都是北方人,但他們還真不會這項技能,只能四個男生摸索著解鎖。 洗漱、吃飯同樣也很麻煩。四合院的水管改造差強人意,經常出現水管凍結的情況。 奚芊芊還得一個人睡一個屋。哪怕是奚芊芊這么強大的心臟,依然會覺害怕到徹夜失眠。 可是沒有一個人抱怨,因為沒人把拍電影當做游戲。 還好《古宅》的故事限定在四合院內,基本沒有外景拍攝,不需要到處奔波,減少了很多工作量。 在秦硯做前期準備的時候,他就已經把每一幕都繪制了分鏡圖。每一張分鏡圖上都有角色所處的位置、光源方向、背后大概布景等。 分鏡圖很常見,但很少有導演會像秦硯這樣詳細,并且每一幕都繪制。 首先,畫圖太耗精力,哪怕分鏡圖只是潦草繪制,每一頁分至少也需要十多分鐘。這本上百頁的分鏡圖,花了他數十個小時。 其次分鏡圖只是可遇不可求的理想情況。一旦開始拍攝,會出現很多未曾預料的變化。 比如說明明想要拍攝晴朗天空的強光畫面,但是由于天氣問題,整個光線不足,又要立刻進行修改。 還好《古宅》可以極大的避免這些問題,因為絕大部分的戲份全部發生在四合院中。 秦硯之前創作劇本和分鏡圖那半個月,一個人住在四合院中內,從早到晚、風雨不斷。他已經對四合院的每一處布景、每一處光線反射都已經了然于胸。 也就是這種了解,才讓秦硯能夠完成《古宅》的分鏡。 秦硯這種完美主義,很多人都沒有辦法接受和理解。也難怪曾經和秦硯合作過的演員、工作者會偷偷給秦硯取一個外號“片場的獨裁者”。 以往秦硯繪制出詳細的分鏡圖也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執行,這和以往的電影場面宏大有關,也和缺乏得力助手有關。 而《古宅》因為劉正文的存在,讓這一切有了可能。劉正文一直站在鏡頭之外補光或者擋光,把dv攝像機當做膠片去對待。 別看劉正文只是一個學生,也別看他平時總是口是心非,,但是在工作狀態下的劉正文,那就是一個可以和秦硯一較高下的完美主義者,也只有劉正文才能夠迅速理解秦硯的想法與需求。 拍攝時間稍微有任何的變化,劉正文就能立刻根據整個自然光源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調整。 秦硯只用去把控謝北楊和奚芊芊的情緒變化和表演,把光線方面的事情全部交給劉正文,這極大的減輕了秦硯的工作壓力。 秦硯當初對劉正文說了一句:“只有你能夠勝任這個工作,也只有你能夠幫助我”,這句話可一點都不是恭維。 雖然之前說了這么多dv攝像機的好處,但絕對不是說dv就是一種絕對完美的攝像儀器。如果讓秦硯選擇的話,他肯定還是會選擇照片攝像機。 畢竟在展現的畫面效果與拓展性方面,dv攝像機的性能實在是太差勁了。 有的時候秦硯看著dv攝像機拍出來的略帶模糊畫面就想重新拍攝,這和他一貫的審美標準實在不合。 在沒有辦法改變攝像儀器的情況之下,秦硯只可能通過其他的手段對畫面進行一定的彌補。 不能調整清晰度、不能改變焦距、甚至也不能夠改變景深,那么剩下能夠對畫面起到決定性構成的就兩點,一是畫面的空間構成,另外一點則是光線的運用。 不要看著劉正文只是在那里拿著擋光板,其實更多的工作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他已經默默完成。 而任越則拿著收音設備,一直在為李子安和朱雨菲收音。 雖然說dv攝像機也有自帶的收音功能,但最終呈現的效果會有些模糊,不能達到秦硯的要求。 任越現在干著體力活,自己的大腦也完全沒有停歇下來。 他完全把自己投入了整個故事的情緒之中,思考什么時候該插入什么樣的音效。他的工作雖然在拍攝完成之后,但想要盡善盡美,就必須要抓住整拍攝過程中的所有靈感。 雖然這一個六人的團隊才成立不久,但是此時已經展現出了超高的效率。 任何一部電影的完成,除了備受矚目的演員外,更多的工作根本不為人知。 拍電影,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偉業。 第26章 挑戰 此時東方天空熹微,深秋的天空特別爽朗,有一種讓人睜目決眥的沖動。秦硯站在四合院內,特別想把這樣的秋景拍下來,他知道未來平城的天空會越來越灰暗,光污染、霧霾充斥天空。 可惜的是他的照相設備全部放在家中,秦硯靈機一動。他拿起dv攝像機不再考慮各種拍攝性能,哪怕再模糊他也想要把這片天安空留下來,或許這就是攝影的魅力。 “芊芊姐他們都走了嗎?” 秦硯回過頭,望向聲音的來源處,dv鏡頭也隨之移動。畫面里出現一名少年,穿著湖藍色的高領毛衣,朝著他揮了揮手。 2000年,高麗電視劇《藍色生死戀》傳入華國,引發了一場波及下至八歲,上至八十歲的歐巴浪潮,同時也對華國文娛造成了莫大的影響。 最直觀的影響就是國內出現了無數的高麗風打扮,比如高領毛衣與風衣的搭配??上Ш芏嗳舜┏鰜碛幸环N莫名的油膩感。但此時穿在謝北楊身上卻格外的清爽,翩翩少年、鮮衣怒馬。 哪怕只是dv攝像機,謝北楊依然如此的引人注目,秦硯忍不住感嘆了一句:果然是被鏡頭眷顧的孩子。 秦硯收起dv,然后對謝北楊點了點頭說道:“我給他們放了一天假,讓他們自己去玩了?!?/br> 謝北楊滿臉慚愧:“不好意思,都是我的原因?!?/br> 因為四個人的出色發揮,所以《古宅》拍攝進度比秦硯預想得還要快。 現在劇情已經發展到李雨菲和李子安,通過dv攝像機所拍下來的畫面發現了,晚上他們兩個睡著之后,房間之內似乎的確有人在活動,把他們的東西弄得散落四地。 這個發現把二人嚇得不慘,兩人決定第二天一大早就離開四合院,再也不想踏入這個地方。 但誰知道一到白天二人完全忘了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情,然后又開心地出去玩,直到傍晚才回來。 李子安和李雨菲晚上回來之后,因為今天記錄了不少關于平城的風景名勝,于是二人又把dv攝像機拿出來,想回看自己今天游玩的畫面。 二人這才在看到了昨天晚上, dv攝像機所拍下的一切。 直到這一刻,二人才感覺到真實的恐懼。他們發現自己每天晚上在四合院內都會遭遇一些未知的現象,但是一大早起床又會把晚上的經歷全部忘記。 二人只能夠展開了自救的行動。 接下來才是整個影片之中最恐怖的地方,李子安和李雨菲在整個四合院內的探秘。 二人的情緒有了明顯的變化。李雨菲只是將內斂的恐懼表現出來,然后再逐漸便得堅毅,而李子安則完全由陽光無畏的大男孩變成了被恐懼主宰的膽小者。 “恐懼”對于奚芊芊來說難度并不大,因為她本來就系統的學習過該如何表現出恐懼,再加上她本就是一個外柔內剛的女子,現在完全是在挖掘自我。 但之前一直發揮良好的謝北楊,此時遇到了困境,因為他沒有辦法表現出恐怖這件這種情緒。 之前說的謝北楊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學習,他的表演方法實際是把自己曾經體驗過的某一種情緒,重新喚醒用于拍攝。 整個表演過程,實際上是謝北楊對于自己人生經歷的一種回放和調用。 但問題是現在謝北楊的記憶中,并沒有特別恐怖的經歷。他似乎天生就從小就比較勇敢,對于這個世界的認知也遠比同齡人成熟。不怕鬼、不怕孤獨、不怕貧窮…… 平時的優點,在此時卻局限住謝北楊的發揮。 最近幾場戲謝北楊在鏡頭面前就表現得特別僵硬。雖然看得出來,謝北楊已經在努力模仿了一些知名演員關于恐怖情緒的表達。 謝北楊的確是在進步,只不過進步的速度遠遠跟不上拍攝進度。 這幾天《古宅》的拍攝進度也基本停止,現實生活中的謝北楊也因此陷入了一種焦慮自責的情緒。 當然謝北楊的焦慮也和秦硯有關。別看平時秦硯和謝北楊的交流親密,但是在拍攝過程,謝北楊有任何做錯的地方,秦硯都會毫不留情地指出。 他并不是針對謝北楊,包括對于奚芊芊的表演和對于劉正文、任越的工作,秦硯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