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平時上來風度翩翩、平易近人,和學生們打成一片的何建華,此時臉上沒有了絲毫平時的儒雅,他大吼道: “你有什么把握,你現在連學校的參賽資格都拿不到,你怎么參加比賽?這一次無論誰出面都不可能再幫你征求爭取到再次審核的機會了!” 何建華指著桌子上的立項書,哪怕剛才茶水四濺,他也沒讓立項書沾上茶水,可見他對秦硯心血的重視。 “你先聽我說,我把立項書交上去的時候,就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就算不通過學校,我也能參加這次的電影節。而且沒了學校的各種審核,我得獎的概率更大?!?/br> “不通過學校參加比賽我看你就是在異想天開?!?/br> “你知道拍電影需要多少的人力物力嗎?先不說后期需要的剪輯房、配音房這些專業設備,單就論攝像機和膠片的價格,你承擔得起嗎!沒有學校的支持你去哪兒處理找?” 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拍電影從來不是一腔熱血就能夠做出成績的事情,必須依賴著大量專業的設備。 秦硯又何嘗不知道這一點。如果可以借用學院的設備,他當然想使用,他只能把前幾天劉正文去登記設備使用申請時所遭遇的種種為難,告訴何建華。 聽完秦硯對于劉正文當天遭遇的描述,何建華臉色都已經氣紅了。只不過這一次生氣不再是針對秦硯,而是針對曹校長的無賴,以及那些尸位素餐、蠅營狗茍的工作人員。 “那你也應該給我說呀,我出面去幫你協調攝影設備的使用申請就好了?!?/br> 看到何建華已經因為曹校長而轉移了怒火,秦硯松了一口氣,立刻繼續說道: “老何,學校要為難我,就不可能只是攝像機的使用申請。就像你說的拍攝電影從頭到尾有那么多個程序。只要我不像曹方低頭,就算我通過了學校的劇本審核,之后各個環節都有人可以為難我一下?!?/br> “那我的拍攝環節會被無限制的延長,本來距離電影節的截止日期就只有幾個月了,我不可能花費太多的時間在這些雜事上。我也不可能每一次都來要求你出面幫忙?!?/br> 聽到這句話,何建華頗為無力的坐在椅子上,然后擦了擦剛才濺出來的茶水。 他也知道秦硯說的都是事實,他只是沒有想到曹校長竟然會如此不顧臉面,作為一個校長竟然針對一名學生。 但的確如秦硯所說,如果曹校長鐵了心要為難秦硯,他根本不用出面,只要在公眾場合表現出自己對于秦硯的不滿,直接扣上“不尊重老師”、“不遵守學校固定”的帽子,無數想要拍他馬屁的校內員工,便知道該如何針對秦硯。 今天天錄音場室使用申請多花一天時間進行審批、明天預算資金多花一天進行發放、后天校內臨時choucha一下拍攝進度,這些都是秦硯所無法承擔的延誤。 何建華很想說自己幫秦硯解決這些問題,可是他做不到。他也很想勸說秦硯服軟,向曹方低頭,但他也知道以秦硯的個性絕對不會這么做。 他只怪自己,也沒有辦法好好的保護自己的學生。有的時候在這種行政體系內看多了這些骯臟齷齪的事,竟然會逐漸的習以為常。 可是一想到秦硯之前的選擇和行為,何建華還是氣不打一處來。 “但你也不至于遞交遮掩這樣一個劇本到學校啊,你這完全就是在和曹校長對著干,誰知道之后學校內會傳出什么流言蜚語?!?/br> 何建華說的是前天秦硯重新遞交了審核的劇本。 這次的劇本就是那一天和謝北楊進行交流之后,最終決定的劇本就叫《古宅》。 《古宅》的立項書寫得十分簡單,講得就是一對家庭富裕年輕的大學生情侶,趁著放假到平城旅游。 為了體驗老平城的風情,情侶二人租借了一套四合院,想體驗原滋原味的老平城生活。 但是在這個四合院之中,似乎發生著一些情侶二人無法理解的事情。二人就選擇了利用隨身攜帶本來用于拍攝旅游風景的dv攝像機,把這一切都記錄下來。 在劇本的簡介中,秦硯寫了一些發生在四合院中的超自然現象,同時二人也在一步步探索這個四合院的歷史。 但是單從《古宅》的劇本上根本看不出有任何劇情的張力,更不要說沖突、與主題了。 如果說之前的《真兇》還在努力反映所謂的校園暴力、人性猜疑的話,那么《古宅》的劇本就完完全全的放棄了任何深邃主題的表達,似乎完全在強調恐怖與詭異這兩個主題。 誰不知道曹方校長更加青睞文藝片,第一次就當眾批評秦硯的劇本毫無內涵、膚淺黑暗。 秦硯二審還遞交《古宅》這樣的恐怖片劇本給電影節委員會,甚至還說出了希望曹校長能夠審核指導的話,在外人眼中這擺明了秦硯不服曹校長之前的決定,故意刺激曹方校長。 這一次就算曹方不表態,底下那些教授也不可能同意秦硯《古宅》的審核。在這些教授看來為了《古宅》得罪曹方實在不值得。 果不其然,秦硯的劇本遞上去后的第2天,便被評審委員會直接打了回來。而在審核意見那一欄白底黑字分清晰明了地寫著“劇本立意膚淺,審核委員會不予通過”,上面還蓋著紅鮮鮮的印章,“平影電影節委員會”。 這個鮮章代表著《古宅》已經蓋棺定論,沒無翻案的可能性 “何班,《古宅》劇本我真的不是頭腦發熱寫的,而是我和我的團隊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所想要拍攝的電影?!?/br> “你要相信我,為了這個劇本,我可是付出了全部的精力,我絕對有把握能夠拍攝出不錯的作品?!?/br> 何建華氣到想發狂,他冷哼了一聲說道:“那你倒是說一說,你準備怎么拍一個根本沒有人感興趣的恐怖片?你要親自去扮鬼,僵尸!女鬼!狐貍精!” 何建華的語氣不怎么客氣,但句句實話。華國對于鬼的認識跳不出這些局限,尤其是90年代香城拍了一些極為叫座的僵尸片,內地也有很多導演跟風,拍出來的東西那叫一個慘不忍睹。 如果換一個人的話,秦硯絕對不會和對方解釋《古宅》的意義。但對方是何建華,秦硯沒有任何保密的想法,他直接把自己當天和謝北楊他們所聊過的話,再向何建華復述了一遍。 四天前,秦硯和奚芊芊等人還在討論劇本。 “首先我們參加比賽,我們必須要認清楚一件事情,我們的底是在和誰比,比的是什么。而這一次全球大學生電影節,對手自然是全球各地的大學生親自拍攝的電影作品?!?/br> “大學生的精力、能力有限,作品不可能是鴻篇巨制。更何況在大學生電影節的公告上有明確的規定,大學生制作電影不能過多的依賴個人資金。這就表明了電影的制作規模在最后的評審環節,也會是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br> “否則的話,發達國家拿幾十萬美元所制作的電影和我們花幾千美元制作的電影,同臺競技這本身就是不公平?!?/br> 今年的大學生電影節是絕對不會出現像上一輩子的秦硯那樣的土豪,拿著錢去堆砌作品,直接在畫面質感上便拉開無可匹敵的差距。就算有,評委會也不可能把獎頒發給這樣的作品。 而在資金受限的情況下,電影的題材和時長最先遭受影響。 題材問題,秦硯之前已經和了劉正文他們討論過了。作品不可能選擇一些宏大主題進行表達,只能夠從一個很小的點展開陳述。 而另一方面則是電影的時長問題,縱觀全球大學生電影節歷年的參賽作品以及獲獎作品,最后的成品都在半個小時左右,也就常說的電影短片。 畢竟大學生尚且青澀,也無法組建標準團隊來制作一部完整的電影。結果就是在三十分鐘的短片之中很難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 像之前秦硯所創作的《真兇》,完全把服裝、道具、場景這些成本排除。他才敢去講述一個四、五十分鐘的故事,而這已經是他能夠想到最為取巧的辦法。 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就算秦硯能夠達到了攝影大師、大導演的水平,將最終的成片和拍攝所使用膠片的比例控制在1:3左右,那學校所資助的3萬塊錢也就只能夠拍幾十分鐘的短片而已。 電影的每一幀都是錢,這句話不僅適用于以后的特效時代,同樣適用于膠片時代。 而這一次秦硯為了突破膠片攝像帶來的時間限制,秦硯選擇了一件任誰都沒有想到的拍攝設備,那就是dv攝像機。 第20章 恐怖片 劉正文轉述器材管理負責老師的話:“如果你們沒有膠片攝影機的話,直接拿dv數碼作品參賽就好了。反正你們也只是一個不入流的隊伍,用這種不入流的設備就好了?!?/br> 縱觀整個電影發展史,從電影出現之后,膠片電影便一直占據著不容挑戰的地位。 哪怕二十年后,面對完成自我革命與突破的數碼技術,膠片電影依然如同貴族一樣,散發著傲慢且迷人的氣質。 不過科學的發展從來沒有局限于膠片電影,更多可以進行畫面記錄的儀器被創造出來。 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dv攝像機便橫空出世。曾經有很多人預言,這是電影走進千家萬戶、人人都可以成為電影制作者的革命性發明。 后來也確實涌現出了一批用dv攝像機拍攝電影、電視的創作者,只不過這一些作品在質感、情節各方面上和膠片攝影完全沒有可比性,很快dv攝像機便被淘汰出了影視作品市場。 這并不代表著dv攝像機就此消失,相反它逐漸成為了家用影視儀器。 秦硯認為dv攝像機所拍攝的作品之不被主流電影市場認可,并不全部因為dv攝像機自身的缺陷所導致,而是人們很難發揮出dv攝像機特點。以及絕大部分的dv攝像作品都是所垃圾,讓dv攝像機成為整個行業鄙視鏈的最低端。 揚長避短,這是秦硯的戰略。 dv攝像機最大的優點是什么?一開始是它的便宜以及便攜。這是dv攝像機的物理特點,讓它成為家庭記錄自己生活的攝影設備。 而在成功走入千家萬戶后, dv攝像機擁有了一個建構性的特征——真實! 建構性是指原本沒有,而由社會和歷史外部賦予的特性。 這種真實并不是指dv攝像機所拍攝出來的畫面有多么的清晰,而是大量的家庭都在用dv攝像機記錄生活。 很多時候人們看見dv那略帶有抖動、甚至有些模糊的畫面時,反而會主觀認為這是生活中真實所發生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dv攝像機,它是一種數碼設備。它和傳統的膠片儲存設備相比,它可以幾乎零成本的拍攝與刪除,讓秦硯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試錯性。 而現在秦硯試圖通過dv攝像機的特點,把參賽作品的時長限制打破,再突出作品內容的“真實性”。 而最后真正讓秦硯拿定主意創作《古宅》這個劇本,還是謝北楊的無心之言。 一部好的商業電影一定要挑動觀看者的情緒反應,而人類最基本的情緒不外乎是喜怒哀樂。 當時謝北楊說了一句;“除了喜樂哀樂之外,我覺得恐懼也是人類一大基本情緒?!?/br> 這句話就像是劃開黑夜的第一抹晨光一樣,瞬間將秦硯的思維釋放。 就如謝北楊所說,恐懼也是人類的一大基本情緒,后市的電影市場無論怎樣發展,每一年都有為數不少的恐怖電影面世,并且還有不少的觀眾愿意為之買票。 這足以看出人們對于“神秘”、“懸疑”、“恐怖”的追求和向往,就算它不能夠具有永恒的藝術性,但它絕對不失為一種經久不衰的商業片類型。 秦硯對算不上一個天才,他對于dv電影的判斷并不是憑空想象、預測未來,而是他了解另外一個世界dv攝影作品的發展軌跡。 1999年燈塔國上映了《女巫布萊爾》,它就是以dv攝像機進行拍攝,講述三名電影系學生前往一座小鎮調查當地關于女巫的傳說,準備將其拍攝成紀錄片,但不久之后卻離奇失蹤的故事。 《女巫布萊爾》打著“偽紀錄片”的旗號,以6萬美元的制作成本,在全球范圍內狂砍2.48億美元的票房!引發了無數dv拍攝者的瘋狂追逐追逐! 在這個世界同樣有《女巫布萊爾》,據說這幾年燈塔國的八大制片公司,每天都能收到上百部dv電影。 而且《女巫布萊爾》并不是唯一一個神話?!杜撞既R爾》制作十周年,也就是09年的時候,dv電影《鬼影實錄》以1.5萬美元的成本,在全球范圍內收獲2.02億美元的票房! 這證明了dv電影在商業片市場絕對具有成功的可能性!只不過可能性是幾萬,甚至幾十萬分之一。 而秦硯相信自己能夠制作出這幾十萬部作品中最優秀的存在! 其實秦硯一開始根本沒有朝“dv恐怖片”這個方向想過。 一方面是他壓根沒考慮過dv攝像機,上輩子他從業20多年,雖然看過不少dv攝像機所拍攝出來的作品,自己卻從來沒有使用過。 他喜歡通過更加清晰、更加真實的畫面去描述電影世界,而不是dv攝像機那種無論景深、清晰度、曝光度等各方面技術都受限的畫面。 另一方面則是秦硯完全沒有思考過恐怖與驚悚這個主題。 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任何一部恐怖片是秦硯心中所追求能夠永久流傳的藝術片。秦硯上輩子嘗試過那么多風格、種類的電影,就連愛情片都拍過,但唯獨沒有碰過恐怖片。 當然還有一個小小的原因,那就是作為自己國家的導演,在未來某個相關部門出臺了相關的規定“建國之后,動物不允許成精”的同時,也把所有的靈異恐怖電影一刀切。 就算后來有一些導演打著擦邊球拍攝恐怖靈異電影,那也僅僅是打擦邊球而已。 無論在前期如何鋪墊恐怖緊張的氛圍,講述多么驚險刺激的故事,可最后結局一定是人為的裝神弄鬼,這讓恐怖片的觀感與期待直接降為零。 但現在還不一樣,有關部門還沒有出臺那條被嘲笑十多年的規定。秦硯就算把方案遞交給學校,沒有被通過的理由也僅僅是因為《古宅》自身的劇情藝術性不足,而不是因為違反相關規定不允許進行拍攝。 “何班,你現在知道為什么我想要拍《古宅》了吧。這次電影節就是在挑選商業片,而我有信心成功?!?/br> 秦硯說了這么多,對于整個全球大學生電影節的特點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如果能夠拍攝出一部時長不受限制,具有完整劇情,而且完全調動觀眾恐懼情緒的電影,的確有可能在電影節上大放異彩。 但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最基本的前提上。那就是這一部恐怖片,足夠恐怖并且能夠吸引觀眾。 拍攝恐怖片一不小心就會變成票房爛片。 一類是完全沒有恐怖的氛圍,人們往往不把它當做恐怖片,看而當做喜劇片。兩個情侶走進電影院,沒一會就哈哈大笑,比如《女生宿舍》、《恐怖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