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369節
公司開除個人,賠的那點錢,對公司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 個人離開公司,賠的錢對個人,甚至是他的家庭來說,都傷筋動骨。 他們還是很擔心。 但又不好說出來。 桌上已經擺了十盤精美的冷菜,但是沒有人動筷子,大家都對未來十分擔憂,總覺得今天是鴻門宴,哪里還吃得下去。 工程師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沒人說話,不知道說什么。 也沒有人起身就走。 長志科技要倒的這件事已經是板上釘釘,毋庸置疑。 他們每個人都要找下家,總不能年紀輕輕就家里蹲,喝西北風。 國內現在專門做激光雷達的單位不多,他們早就問過,沒有哪家能吃得下這么多人。 他們的親戚朋友有建議他們去學校當老師。 可是老師也不是人人都能當得的,再說,現在開相關專業的學校也不多。 只有紫金公司說想把他們團隊的人照單全收。 此前紫金大廈凌晨都亮著燈的消息,很多人都知道。 于是他們認為紫金公司收入高的前提是一個人干多個人的工作。 進而推論出:他們只是做為燃料,或者說,就像喂給人工智能的數據,喂完了,他們就沒用了。 對于心里已經生疑的人,說什么都沒有用。 安夏把該說的都已經說明白,不過從他們臉上的表情還是能看出來,他們根本就不信。 這事口說無憑,也沒法把肚子剖開來,給他們看肚子里有幾碗粉。 一位資格比較老的工程師清了清嗓子:“謝謝安總今天請我們過來,其實,我們是愿意加入紫金公司的。不過,這個協議,我覺得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我的年齡比較大了。 但是其他同事還有很年輕的,閔這么把他們的未來限定住,是不是有點不太合適???” “嗯……你的意思是,我不應該接收他們嗎?”安夏問。 工程師連忙擺手:“不是不是,您誤會了,我的意思是,加入紫金公司我們是愿意的。不過,簽這個保證服務五年的收購合同。對他們來說,很難抉擇,年輕嘛,充滿許多可能?!?/br> 兜了半天圈子,就是想先來看看,如果好,就留下來,不好,馬上跑路。 安夏不再提這事,舉起酒杯,笑著對工程師們說:“我們第一次見面,先不說這個,感謝大家今天賞光過來,希望以后有合作的機會?!?/br> 工程師們的情緒稍稍放松了一點,安夏與他們聊起在長志科技的情況,比如會議室的紅木椅子之類的八卦。 在對老板的吐槽中,工程師們的情緒更加放松,他們覺得安夏沒有再提五年保證在職的合同,也沒有說不要他們,那就是還有得商量,心情更好。 與端著熱菜的服務員一同進門的,還有程工。 程工徑直走向安夏身旁的空位坐下。 安夏向工程師們介紹:“這位是理工大學的程樹程教授,也是我們公司的顧問,我們已經合作很久了?!?/br> 程工向大家微笑點頭:“你們好?!?/br> 在國內的激光雷達領域,程樹是有頭有臉的專家級人物,在座的人就算沒跟他打過交道,也一定會在教材上、論文上看過他的名字。 在座最年輕的一位工程師急忙站起來,他是理工大學的畢業生,恭恭敬敬叫了一聲:“程老師……” 程工認真的看著他,然后恍然:“哦,是你!我記得你?!?/br> 這位年輕的工程師頗為自豪:“是,我做論文答辯的時候,您是評審老師,您給了我很多建議?!?/br> “嗯……”程工陷入深思。 工程師旁邊的人心中竊笑,答辯的時候給了很多建議?別是打回重寫了吧? 程工慢慢地說:“我對你印象比較深的事情,不是答辯,是你在迎新的時候,跟新來的學妹說「報我們學校最有前途,不管隔壁學校發明出什么,只要他們敢升空,我們就能把他們打下來?!乖诨疖囌驹斐闪嘶靵y。學生處的老師帶你回來的?!?/br> 工程師:“……” 旁邊的人終于忍不住笑出聲。 理工大學旁邊是航空航天大學,校園的草坪上就停著飛機,時不時還有新品種過來給學生當教具。 他們對自己的學校引以為豪。 兩校離得近,平時井水不犯河水。 結果這小子跟著其他人去火車站擺攤子迎接新生的時候,看到漂亮學妹,就有些得意忘形,忘記航空航天大學的迎新攤子就在旁邊,把理工大學的學生之間門流傳的小段子說出來了。 “過了這么多年了,您還記著???”他的臉有些發紅。 程工點點頭:“當然記得,那么多人心里這么想,就你敢當著別人的面說出來,很難不讓人記住。那個學妹,不也是這樣成為你女朋友的嗎?” “嗯,我們已經結婚了?!?/br> “好啊,恭喜恭喜,有沒有給航空航天大學包一份媒人錢???” 大家再次哄笑起來,氣氛越發的輕松。 看到程工之后,工程師們的心理防線就放下來一半了,如安夏此前預料到的一樣,一個發了那么多論文,寫了那么多教材的人都是紫金的顧問。 如果純為榨知識的話,榨程老師一個人不就行了。 他們之中資格最老的工程師,也只敢說自己多了一點實際cao作的知識,不敢說自己的理論和研究能力在程工之上。 程工沒有像安夏那么直接的提出邀請他們加入紫金,力陳紫金不會騙他們的智慧。 而是聊起了長志科技為什么明明做了一個很不錯的東西,卻面臨馬上要倒閉的困境。 程工抿了一口酒,舉著手里的杯子,對眾人說:“我對長志的產品,有一定的了解,幾次科技推薦會上,你們的老板很用心的推銷,但是都沒有人買賬?!?/br> 這個不幸的故事,讓在座的人臉上都有些尷尬。 那位年輕的工程師接過話碴:“嗯,他回來跟我們都說了,是因為在成像的位置上形成了鬼影,我們調了很多次,它有時候會出現,有時候不出現,不管數據怎么修改,都不變?!?/br> “不止鬼影吧?”程工說,“就我看到的,還有膨脹問題?!?/br> 年輕的工程師點點頭:“對,我們把整個程序推翻重做,還是一樣?!?/br> 發現問題就改,實在改不了就重做,可是重做依舊解決不了問題。 長志科技就在這來來回回的消耗中,被耗死了。 程工皺著眉頭:“這本來就不是程序能解決的事情,需要配合可以良好分辨率的硬件,沒有硬件,拿什么獲取基礎數據?” 他舉起手中的酒杯,對著光:“我想把這個杯子變成玻璃球,首先得有一個爐子,其次爐子得有足夠的溫度,還要有工具,不是憑著一腔熱血,用力揉搓,它就能變成球?!?/br> 硬件……激光雷達的算法需要有cpu和gpu來支撐,長志科技雖然算有點錢,但那點錢,在真正的硬件研發面前,什么都不是。 這就像一個小孩企圖挑戰一個重量級拳擊手一樣。 無論小孩使出多少花招,拳擊手只需要平平正正的一拳,就能把人放倒。 四兩或許可以撥千斤,首先,得有四兩。 程工又轉頭問安夏:“安總,你跟英偉達那邊談的gpu開發,說的是多長時間門?” 安夏:“簽的是十八個月內,他們一定能拿出迭代產品?!?/br> 工程師們的臉上不約而同的露出驚訝的表情,紫金科技竟然砸錢去開發新硬件? 誰不知道硬件開發的時間門比軟件要艱難許多。 就算國外的科技公司,也有在投入大量資金和時間門之后,不得不宣布研發失敗的。 何況是對于剛剛起步沒幾年的國內企業。 大家現在的共識是在已有硬件的基礎上,研發軟件。 如果軟件有差不多的國外代碼可以抄,那就更好了。 反正國內市場這么大,空白這么多,東方不亮西方亮,不做這個還能做那個,能繞就繞過去,何必死磕。 年輕的工程師到底心中藏不住話:“開發gpu,這風險也太大了吧?!?/br> 安夏坐在那里,輕描淡寫一般:“投資之前,業務部已經做過評估,難度是有的,但是并沒有想像中的那么大。 我去過云南的獨龍江鄉,那里每年有整整半年的時間門,是與世隔絕的。 平時村民要從獨龍江鄉走到直線距離九十公里外的貢山,需要很多天。 因為中間門隔著一座很高的山,冬天被大雪封著的時候,就沒有辦法走了。 如果那座山被打穿一個洞,修成隧道。不僅路程可以縮短,無論什么天氣什么季節,也都可以自由出行?!?/br> 年輕的工程師問:“他們祖祖輩輩都冬天不出山,應該已經習慣了吧?沒有汽車的環境,一定很好,人應該過得很舒服,很長壽?!?/br> 標準小資文青思維。 這都不用安夏回答,旁邊就有人說:“古代也沒汽車,人生七十古來稀是為什么???” 大家又哈哈哈的笑起來。 安夏說:“被迫冬天不出山,跟自己選擇貓在家里過冬,是兩件事,有選擇和沒選擇的感覺是不一樣的?!?/br> 年輕的工程師企圖挽回面子:“可是我聽說國外已經有公司在研發新的gpu了,現在再花錢研發,不是浪費錢嗎?” 這個想法在現在還是很流行:買不如租。 安夏笑笑:“別人家有鍋,你家沒有,他家愿意借給你的時候,你有的用,如果不愿意借給你了呢? 我們公司剛剛發生沒多久的真實案例,風力發電機組的軸承,本來跟德國人談好的買賣,忽然不賣了,要我們交五千萬美元的世界和平基金。 我們采購找了很多國家,好不容易在瑞士找到了。不然,要么放棄風力發電計劃,要么捏著鼻子交世界和平基金。 如果我們本來就有,他們還敢拿個破軸承跟我叫板嗎? 如果瑞士也認為德國日本有,他們就不研發了,我們也只能認命。 別人有,始終是別人的東西。自己有,那才是真的有?!?/br> “可是美國不也是在世界上采購嗎?” 安夏用手指比劃了一個槍的手勢:“你確定全是采購嗎?他們的長臂管轄法案的幾次應用,可不是這么說的?!?/br> 年輕工程師不知道什么叫長臂管轄法案,只單純看見高中同學有留學去美國的,說那里這邊好,那邊好,人權、民主、自由,大家都幸福,生活也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