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188節
大家琢磨了一下,覺得不錯。 最后決定定名為「夢蝶」。 送到安夏那里,安夏又給截了一個字「蝶」。 “在外國的文化里,蝴蝶也有跨越生死的意思。別夢了,就蝶得了?!?/br> 最終人工智能組被獨立出來成立了一個新公司,名字叫:紫金蝶。 紫金蝶被劃分出去之后,許多行政和財務上的事情更簡單一些,使用到人工智能技術的項目都得跟他們分賬。 讓一個機器完全復刻一個人類的性格,非常難。 話一說多,必有出錯的時候。 技術團隊忙著做「倩倩」,十幾個人都快抑郁了。 整宿整宿的睡不著,睡著沒多久,就夢見人工智能從可愛小姑娘,忽然變成了隔壁文案組的那些腦子不太正常的男人。 活生生被自己嚇醒。 為了全組人民的身心健康。 技術總監決定把幾個已經快到崩潰邊緣的人調去做另一個支援項目——智能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已經實施快三年了。 現在還沒有開始大學生支教活動,在農村希望小學里當老師的人除了一部分抱著一種濟世精神的城里老師之外,主要力量是當地人,出去讀書之后,回來建設家鄉。 所謂的出去讀書,甚至最遠也就是從村里到縣里的高中,讀完回來就當老師。 且不說懂不懂正規的教育理念,就說那一口的當地風味兒普通話,教出來的也全都跑偏了。 曾有記者抨擊這樣的人當教師,就是在誤人子弟。 另一些聲音則說:“如果沒有這些誤人子弟教師好歹讓他們認識幾個字,不當睜眼瞎,他們只怕連被誤的機會都沒有。: 除了教學質量之外,村里小學中學老師的身份也很尷尬。 在編的老師不愛去,留下來的往往都是代課教師,也就是民辦教師。 1985年之后一刀切,凡是沒轉正的代課教師就清退,以后也不準再有民辦教師。 然而政策要求孩子上學,現實是沒有足夠的在編老師,這就很尷尬。 不少村里都在干著「違章辦學」「非法教書」的事情。 不查沒事,一查全是事。 安夏公司里有員工,就是大山里考進城里大學。然后被分配到這個城市,再然后憑著自己的努力才進了紫金。 他在內網上提出,希望公司可以把之前的教育軟件跟人工智能結合起來。 哪怕不是實時聯網的,就用存貨,也比什么都不干的強。 “就算不是為了山村里的孩子,也有一些城里的孩子會因為各種原因去不了學校,摔斷腿,得水痘這些都不能去學校,不能就這么耽擱著吧……” 教育產業就算是教培都涼了,也能找到別的出路,搞網課還是很有價值的。 此前紫金開始在做學習英語軟件的時候,就已經與幾大名校聯合,錄制了許多不限于英語的名師課堂視頻,并且簽了全版權。 這些影音資料都可以做為投喂人工智能的數據。 快要被「繼承真人情感」項目搞瘋掉的程序員們得到了稍微松口氣的機會。 盡管人工智能還做不到喂給它一個公式,它就能自己把所有由此公式引發的變形題做對。 但它還是比搞人類情感容易多了。 人類的腦子靠題海戰術能搞定,人工智能也能靠題海戰術搞定。 人類做幾道題之后,不是想切橡皮,就是想彈尺子,不是想喝水,就是想上廁所。 人工智能它不會!它是最乖最聽話的好寶寶。 唯一的問題是需要調整學科資料庫用來適配。 否則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 比如醫學生考題: 請回答p是什么? 標準答案: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 人工智能回答:中國人民保險公司。 安夏想到錢倩就是小學六年級,如果想要模仿她平時的生活狀態,讀書做作業也是不可少的。 從資料包里那些作業本和考試卷來看,錢倩的成績中等偏上,全班四十個人里,英語語文等等考全班前五,數學考全班前十幾。 第一個dem做出來之后,機器與人類的精神分裂出現的概率是四比六。 “不行,太高了?!?/br> 人工智能組把關于教育那一塊的數據跟戴密特看,請他指點一下。 戴密特回信:“人工智能最好的學習方法是以接近人腦學習的方式,也就是自然的方式去認知?,F在你們開發的這套系統是固定代碼,用if和else鎖死了邏輯……” 最后,他建議,使用人工神經網絡的方式,讓機器進行深度學習。 人工神經網絡也是早在1943年就被提出的理論,國外在一直不斷發展并完整各種神經網絡模型。 國內也在1980年就開始起步。 紫金科技向全社會招聘。 來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能力,但都沒有達到安夏想要的水平。 最后是一位it屆的同行跟安夏說:“有這個能力的人都已經有工作啦,廣撒網發廣告是不行的,你得定點找?!?/br> “怎么定點找?” 國內現在也沒有搞人工智能特別厲害的單位,沒法定點去挖人。 同行告訴安夏,三年前,曾召開過「中國人工智能聯合會議」,她可以按著參加會議的人員名單,一個個找過去。 于是,人事部接到了一個新任務:找人。 一回生,二回熟,李俏現在對于挖人也算小有心得,領導發話,她就執行。 公司現在一不限名份,二對收入這塊也給得大方。如果對方實在要求更多,給安夏打個電話,也不是不可以批下來。 李俏挖來了一位曾在加州理工留學的專家,他的情況比較復雜,一腔熱血回國,然后被行政系統見鬼的辦事效率拖到氣急敗壞,還有學界各種他看不上的行徑,現在處于一怒辭職,打算回美國再就業的狀態。 讓他還沒離開國境的原因是他想把家里人都接過去,家里老人追求落葉歸根,不想去。 于是,李俏趁虛而入……啊不是,是把握時機,了解到他并不是對自由燈塔有著割舍不掉的情誼,就是被行政流程煩得受不了。 李俏詳細向他介紹紫金的管理架構,以及紫金蝶所處的地位,以及管理扁平化,老板是個目標導向者,不追求那些莫名其妙的流程。 再加上「她給得太多了」,于是,他就來了。 不得不說,有時候,真就是一個神人來點撥一下,一堆菜雞就能有質的飛躍。 現在「倩倩」的精神分裂概率變成了二比八,總算有八分像人了。 工程師們還在精益求精。 “我覺得九分像人的時候,應該就可以了。不必追求數據完全一致,人還有神經突然不正常的時候,像完全變了個人,九比一,已經算正常的人了?!?/br> 一個人在一天之中,脾氣忽然出現詭異的短暫變化,也不會就到達要被送到精神病院的程度。 只會被人說「他是不是跟老婆吵架了」、「他喜歡的球隊是不是輸了」、「她是不是來大姨媽了」。 延續情感是不是能穩定,這是個問題,需要多做測試才能確定。 在做語言認知環節的時候,問題也很多。 最簡單的問題 “你去給我拿兩根蔥來?!?/br> 選項a:真的拿兩根蔥來。 選項b:自己根據情況做判斷,到底要拿幾根蔥。 別說人工智能了。 連人都不能統一。 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拿兩根」是個虛數。 辦公室里,只有一個人說:“我家就是說要幾根,我就拿幾根,沒什么問題啊。我又不知道怎么判斷數量,拿多了豈不是還要放回去?!?/br> 由于虛數這個問題很難通過語境訓練敲定。 于是,雖然只有一個人家里是這樣的,但大家一致同意,讓人工智能按實數來理解。 安夏調取他們的會議記錄時看到關于語言邏輯這一塊的時候,快笑死了,這簡直跟美國剛建國的時候,定《獨立宣言》一樣隨便嘛。 因為蒼蠅太多,參會代表們都受不了,大家飛快地達成了一致,簽完就跑。 教育類的簡單許多,在加州理工大神的指點下,無情的做題機器人有了本質的飛躍。 紫金科技把第一批用來教學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交付到定向認捐的學校。 學校所在縣城的gdp是全省倒數第一。 不過,全省的基數過于強大,所以,這個倒數第一,其實也不至于多凄慘。 比起安夏曾經支教過,連飲用水都不能保證的西部偏僻地區強太多了。 起碼有電。 以及村民想要出頭,也不至于被地理條件卡死。 至于為什么全省倒數第一……因為人。 在這里,仿佛九十年代所有亂象的大集合。 隨地吐痰大小便不處什么,出租車拉五百米敢收一百塊,縣書記為了方便百姓出入,開設了幾條公交線路。 出租車司機拎著砍刀,嘯聚于公交總站,誰來就砍誰。 正在裝的自來水管,白天埋下去,晚上就被人刨開土,直接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