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172節
阿昕想了想,舉了個例子:“讓我想起一個故事里說的,一個老農民急需在播種前把地翻好。但是他家沒有足夠的壯勞力,他就放話說他家的地里有一壇金子,誰挖著就給誰。于是來了很多人替他翻地,金子沒找著,地翻好了?!?/br> “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庇螒驁F隊那邊關于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思路,主要是由戴密特提供。 他要夾帶什么私貨進去,也是正常的。 白嫖廣大游戲玩家的勞力,對人工智能進行訓練,不愧是老牌資本家帝國的人,學會了,謝謝提醒。 “《村莊守衛者》做出來的數據,對你們的研究有幫助嗎?” 反正都是白嫖,不如為國白嫖,能讓國產生物技術加快步伐,也不錯。 阿昕搖搖頭:“不是一個研究領域,只能看出來基礎原理?!?/br> “你們有什么要測試的數據,可以做成這種形式嗎?等計算機能實現快速窮舉,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呢?!?/br> “這個我不確定,如果你們愿意做的話,我可以問問領導?!?/br> “反正都是打怪,怪是英國的,還是中國的,這不重要?!?/br> 沒過多久,阿昕告知,領導希望可以與紫金科技的負責人聊聊,關于聯合開發「白嫖人類算力」的游戲。 安夏帶著負責人工智能組的技術工程師前往生物研究所。 雙方進行了友好的討論。 技術工程師把戴密特提供的邏輯對副所長說了一遍,告訴他,如果是差不多的話,就可以反向包裝,把中科院需要的數據也變成關卡,讓全世界的玩家參與「窮舉」。 安夏也確實需要與中科院合作一下。 從去年開始,傳統媒體上就出現了大量的「精神鴉片」「電子毒癮」的論調,恨不得把電子游戲像黃賭毒一樣的徹底斷絕。 紫金游戲正值上市輔導期,要是社會大環境壞了,別說新股銷售價,能不能上市都是個問題。 《王國毀滅者》橫空出世。 游戲的廣告句是:“與中科院聯手的益智游戲,院士都說好,中科大少年班的學生也愛玩?!?/br> 這個招牌打出去,大家都好奇,那是什么游戲能有如此高的評價。 游戲的風格與《村莊守護者》有點像。只不過守護者的任務是拼命守護村莊,不讓反派攻破村莊。 《王國毀滅者》的任務就是要想盡辦法,殺光守軍,攻破一個又一個的點,最終占領王國。 玩家們表示:“這就是傳說中的矛與盾吧?” 《王國毀滅者》里增加了不少劇情,比守護者更有趣一點,不少人每天先守村莊,再毀王國,忙得不亦樂乎。 人工智能這里終于略見成果,那邊賣攝像頭的部門又傳來喜訊。 “我們接到大量來自美國的訂單,要買我們的監控攝像頭?!?/br> 安夏看了一眼訂單數字,好奇:“發生什么事了?是什么讓自由美利堅不自由了?他們不是覺得被人監視全身不舒服嗎?” “就是因為有人太自由啦?!睂拥匿N售經理回答。 安夏這才知道,之前美國各大圖書館從來不裝攝像頭,是因為他們認為。 如果有一個教授,通過攝像頭,看見另一個教授在看哪些書,就能倒推出他打算寫什么論文,有可能會搶先寫好,發出來。 但是……自由美利堅出了一個竊書神偷——史蒂芬?布隆伯格,專偷圖書館里的珍本,連偷了兩百多家圖書館,去年落網,年底才判。 各大圖書館這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安保措施就跟沒有一樣,想下手,太容易了。 所以,他們痛定思痛,決定讓圖書館的每個角落都裝滿攝像頭。 想要實現這個夢想,還挺貴。 全球比價,發現中國的紫金攝像頭最便宜。 功能比美國本土的還多一點,中國貨的攝像頭有夜視功能!就問服不服! 而且,還有兩個版本。 有些防盜措施是想悄無聲息的抓賊。 另一些防盜措施就是想起到震懾效果,把人趕走就算了。 紫金科技震懾版攝像頭的效果,那可太震懾了。 系統會記錄幾種圖書館禁止的行為。 比如用各種姿勢撕書、把書上的防盜線撕下來、用高溫物體接近書、用液體澆書、用筆在登記過的書上涂涂畫畫…… 發現被拍攝者有上述行為,就發出極為刺耳的警鈴聲。 期間,用棍子打,用石頭砸,用火燒……它也只會拖著殘破的身軀繼續吱哇亂叫。 震懾用攝像頭的音量能把吃了安眠藥的人吵醒,被剪了電線也不怕,自帶的電池能一直響兩天兩夜。 除了聲音,還自帶七彩炫燈,能把半夜的圖書館晃得跟迪斯科舞廳一樣,站在街這頭,都能看到街那頭的圖書館仿佛在蹦迪。 美方采購人員看到樣品之后,當即拍板決定下單,隱秘版和震懾版都要。 震懾版賣得更多一點,聽說有不少是被舞廳買去了,往四周一擺,能拍到舞廳里賣藥、男男女女之間的各種不法行為,同時還能渲染氣氛,搭配舞廳正中懸掛的閃爍旋轉大銀球正合適。 安夏一向熱愛八卦,除了賣攝像頭之外,她還向買家們打聽:“那個賊落網之后,除了加強安保,還有什么有趣的發現嗎?” “還有就是有的圖書館的書丟了十幾年。直到警方退還,才發現原來他們丟了書。平時根本就沒有人借閱?!?/br> 說的人覺得挺有趣,說完還哈哈哈的笑。 安夏卻從中想到了另一個的問題。 被那個賊偷走的書都是珍本,借閱都有門檻,屬于想看的人看不到,有資格看的人不一定會去看。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珍本也許本身會損壞,紙張變脆,字跡消失……那就太可惜了。 到時候,許多書也許就會出現大量丟字的情況。 后人都不知道那些字到底是犯了誰的忌諱變成的「口口」,還是當初出土的時候本身就是「口口」。 剛好此時在首都,安夏找到相關的??門,以美國的竊書賊案為由頭,問他們是否打算把珍本善本孤本也電子化,方便保存和。 “想啊,但是掃描下來變成圖,一張就占特別多的位置,我們現在只存了幾本書,就已經擠滿了十個硬盤?!?/br> 安夏問道:“我們公司的掃描技術已經可以把圖里的字掃出來了呀?!?/br> “用過了,能掃出來的只有印刷體,連行書都識別不了,古籍上的許多字上都有劃痕,系統更認不出來了?!?/br> 難怪字體提取功能上線之后,免費版和收費版都跑得不行,沒有出息的項目組以為這個功能過于超前,所以無人使用。 又因為他們甚至都沒做客戶登記,連這個功能到底有哪些單位在用都不知道。 最后散伙的時候,項目經理還發了一封公開信,大意就是: 世間皆是俗人,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那時安夏也沒空盯他們這個小項目,就隨他們自由發揮。 哪個公司還不死幾個項目的,習慣就好。 如今她才知道,掃描提字項目組的倒閉不是技術不行,是意識不行…… 安夏自我安慰:算了,五根手指伸出來還有長有短,不能指望全公司上下全都是人精,再牛逼的公司也有翻車的時候。 記得這個項目組的一部分人辭職走了,另一部分人轉行投奔了電子辭典的升級版。 安夏看了幾篇古文原稿,發現rou眼識別的話,問題不大,正經流傳下來的書籍和書信一般不用狂草。 最多就是有點扭動,有點劃痕。 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安夏想起了驗證碼……各種登陸的時候,發言的時候,需要輸入的中文、英文,還有識別圖形。 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人工對其進行引導。 人類在用rou眼識別圖片,并輸入正確字符的時候,就是對人工智能的一個馴化過程。 “能不能把比較難識別的一些古本掃描圖給我們,我們會讓計算機學會識別這些字的?!?/br> “計算機?識別這些字?”古文專家覺得安夏在說天方夜譚。 “是像《編輯部的故事》里那個人工智能一樣嗎?” 安夏笑道:“不一樣,那個人工智能是人裝的,我們這是真正的計算機人工智能?!?/br> “它要怎么識字?”古文專家還是想不通。 安夏跟他說了一通算法、線性回歸、計算樹以及等等……古文專家露出安夏與阿昕聊天時,聽「轉錄、變異、xx鏈」的表情。 最后他的反應也是安夏熟悉的:“啊——原來是這樣!太厲害了,那我就期待著你們的好消息?!?/br> 自從年會的時候,安夏當眾宣布,要無條件支持人工智能項目組的時候,技術總監心里又感動,又有壓力。 老板這么給面子,要是不干出點樣子來,怎么對得起老板的信任? 之前都是基礎研發,現在一下子就來了兩個大活,通過活人的行為對計算機數據進行引導。 安夏把他叫到辦公室:“根據你的判斷,大概要喂多久的資源,識別字體才能略有成就?” “大概要……”他猶豫了一下,大膽的報了一個數:“如果按照現在計算機的使用人數增長率來看,可能需要十年?!?/br> 十年,人生有多少個十年。 他心里忐忑不安。 “嗯……”安夏點點頭,計算機硬件價格現在還居高不下,大城市的人均擁有量都不高,遠還沒有到大幅增加的時候。 從現在就開始囤數據,不至于等十年,以后人工智障應該學會自己把劃痕去掉了吧?大概。 數據收集急不得。 安夏收到一封來自美國的陌生郵件,自稱他們看到了《村莊守衛者》和《王國破壞者》,認為這兩款游戲非常有意思,非常有市場競爭力,他們希望可以參與投資。 “又是一家投資公司嗎?” 安夏找人打聽了一下,發現確實有這么一個公司,沒什么名氣,好像是某大學名下研究計算機的部門。 安夏拒絕了他們。 理由很簡單:從各種方面來看,他們很窮。 她需要有一個穩定的投資人,不是投一輪,就把自己給投倒閉了。 這樣會影響紫金后面的生產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