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162節
mama在家有她自己的玩伴,迷上了一種新的撲克牌玩法,安夏是個牌運和牌技都很差的人,從來不參與這種活動。 此時出來,她也沒打算馬上回去,打算去越南有沒有什么值得交易的東西。 于是帶著護照,托人在羊城的越南領事館辦好簽證。 從??诘顷懤字莅雿u,又輾轉到了芒街,結果芒街的關口不知道怎么了,暫時關閉,友誼關又還沒有開關。 不想偷渡出境的話,還得兜到廣西的東興。 與一眾罵罵咧咧的生意人一起坐車從芒街向東興出發。 坐在安夏旁邊有一位胖胖的金鏈大哥是打算到越南做木材生意的,他說,越南是個木材大國,中部盛產橡膠樹,非常適合做地板,現在全國人民都流行裝修一定要做木地板,銷路非常好。 大哥是個實誠人,也可能他覺得安夏這個看起來白白凈凈,一臉天真無邪的小丫頭只是某個大學的學生,跟她說: “這種地板,從越南做好了運到國內,一百塊錢一立方,國內同期產品要兩百三十塊一立方?!?/br> 一倒手就有230%的利潤? 屬于《資本論》上值得為之上絞架的收入了啊。 安夏滿懷著好奇。 她好奇的不是怎么賺這筆錢,而是既然這么好賺,為什么沒有烏泱烏泱的中國人涌進越南,像炒海南房地產那樣,瘋狂倒賣越南木頭呢? 越南的簽證又不難拿,偷渡……也蠻容易的,在芒街的時候,當地人就跟安夏說能帶她過境,是安夏覺得萬一被抓住,背一個「偷渡到越南」的名聲太丟臉,才婉拒。 “好多人吃不了苦吧,越南比中國熱,好多人受不了?!贝蟾缱孕艥M滿。 從東興進門,野路子是直接塞錢,安夏手持簽證,覺得自己不用塞。但奇怪的是,安夏看見許多人明明有護照有簽證,但仍然往里夾了五塊錢。 這是什么路數?有簽證還要五塊錢? 大哥跟安夏說:“你就給吧,不然他們邊檢的人事情多的很,說你的護照有問題,把你晾在一邊,有時候要待三四個小時?!?/br> “但是他們沒給啊?!卑蚕闹钢鴥蓚€金發碧眼的外國人,他們的護照里什么都沒夾。 大哥嘆了口氣:“就是欺負中國人唄?!?/br> 安夏不愿意給,越南邊檢把安夏的護照往抽屜里一扔,說她的護照有問題,要等人過來查驗后才能放行。 讓她站到旁邊去,然后叫:“下一個?!?/br> 安夏打電話給越南領事館,領事館工作人員表示:“我們的人絕對不會向過關的人收錢,一定是有什么誤會,請你耐心與他們溝通?!?/br> 然后,就掛斷了電話。 大哥見狀,趕緊遞上十塊錢,跟邊檢的人說:“她是我侄女,第一次來,不懂事,見諒見諒?!?/br> 然后邊檢的人才把安夏的護照從抽屜里拿出來,扔到桌上,嘀咕了幾句越南語。 “胳膊擰不過大腿,不要跟他們較勁,你要是錯過了這趟車,下一趟就得是明天才有啦?!贝蟾绨炎o照遞給安夏。 安夏收起護照,要把大哥替她給的錢還了。 大哥縮著手,不肯收安夏塞過來的錢:“不用不用,就當交個朋友,出門在外,你一個小姑娘,別太犟了,小心吃虧啊?!?/br> 道理,安夏都懂,她也算是個識時務的人。但是她知道,就是由于這段時間出關的人都如此,導致之后,中國商人和游客到越柬老,還有非洲出境的時候,百般受到阻撓,被變著法兒的要錢。 各國邊檢都認識到:中國人好欺負,喜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這種習慣養成之后,直到2019年,還有中國人因為不愿意在泰國機場被邊檢欺負而被打。 “哎,養成習慣就麻煩了?!卑蚕恼f的是心里話。 走出關口,踩在越南的地面,大家開始紛紛換錢,此時一塊錢人民幣可以換3500越南盾,安夏想吃點東西,她蹲在水果攤前,對著大媽問了一句唯一會的越南語:“包妞典?(多少錢)” 大媽是個實誠人,回了一句越南語。 安夏懵逼了。 大媽頓悟,她稱了幾個蘋果,看了一眼秤,從錢包里摸摸索索找出幾張越南盾,比劃給安夏看。 安夏明白了,意思是:這么多蘋果,要這么多越南盾。 看看其他人,基本上也就是聾啞人瞎比劃。 數錢,在越南真是一個痛苦的活。 報個數出來,安夏的腦子里還得先劃掉三個零,再除以35。 從東興出關,往河內還有一段路,車主召呼著剛出關的人上車,大哥手里抱著一袋桔子,遞給安夏一個,熱心地向她介紹:“1979年這邊打得可激烈了?!?/br> “越軍進了憑祥,站了幾分鐘。我們的人進了諒山,站了幾分鐘。然后大家都宣布自己已經攻入敵國國境,大獲全勝,就此撤軍,不打了?!?/br> “這么隨便的嗎?” 安夏對這段歷史只知道開頭,以及看過《高山下的花環》,還有某點文學網上關于這段歷史的全部下架了,不管是不是正面描寫。 連《芳華》里都只敢影影綽綽地寫了個年份,當時安夏在電影院里看的時候,還有不少人奇怪:“這是打的什么仗???抗美援朝不是早就結束了嗎?” 到最后居然是《鬼吹燈》的,讓更多的年輕人知道得多一點。 因為主角胡八一就是在越南違反了軍紀。 早上從東興口岸出發,到河內已經是中午,安夏請大哥吃飯。 “哎不用不用,我怎么能讓小姑娘請我吃飯,我請你?!?/br> “出門在外,交個朋友?!卑蚕男χf。 越南在獨立之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但是又因為離中國非常近,所以,整個河內就流動著一股子奇妙的中法結合的氣息。 滿街都有小販推著三輪車,車上放著方型的爐子,爐子像抽屜似的,可以一格一格的拉出來,安夏起先以為里面賣的是烤紅薯,湊近一聞才知道賣的是烤三明治。 還有蹲路邊喝的法式咖啡攤,一堆人蹲路邊喝咖啡的樣子,跟成都青羊宮喝茶的人也沒什么區別。 在河內請人吃頓飯,相比于國內是真便宜,身姿曼妙的老板娘穿著越南的國服「奧黛」在店里忙活。 奧黛看起來像旗袍,衩開得比旗袍高很多,一直到腰。但是她們穿褲子,所以也算不得耍流氓。 “穿這衣服干活,不怕弄臟???”安夏好奇。 大哥露出了奇怪的笑容:“不穿這身衣服,生意怎么好呢?” 哦,好的,有道理……跟灣灣的檳榔西施比起來,老板娘也太保守了。 吃飯的時候,安夏問大哥有沒有聽過「中國貨」這個平臺。 “哦,知道知道?!贝蟾邕B連點頭。 “那你沒有想著先從中國貨上找供應商嗎?” “自己找,不是可以更省錢嗎?”大哥笑道。 有道理! 安夏出于好心,提醒大哥,越南工人的業務素質堪憂,他最好考察清楚了再決定投資。不然不是花錢雇工人,而是花錢請大爺。 大哥笑了:“沒事,我考察過了,大不了,我多給他們一點工錢?!?/br> “其實吧……有些時候,不是多給一點工錢就行的?!卑蚕南肫鹆怂潜叩亩缃饭?。 是采購方給錢給得不夠多嗎? 可是他們就是寧愿花時間械斗,也不愿意好好地把剁椒先給做出來。 越南是儒家文化圈,宗族觀念也很重。 哪天木材廠忽然人去樓空,轉頭一看,工人都在跟另一個家族火拼,稀里嘩啦死了一地,沒人來上班,交不了貨,那豈不是很冤。 對安夏的提醒,大哥表示很感動,以及——“我在越南有朋友,他娶了一個越南的老婆,對這熟得很?!?/br> 行吧,安夏舉起手里的冰法式咖啡:“那我就祝大哥生意興隆,財源廣進。要是以后生產順利,可以到中國貨去開個店,讓你的地板賣到更多的地方去?!?/br> “承你吉言!”大哥也舉起咖啡,跟安夏碰了個杯。 飯后,大哥前往廣平省洞海市,準備開啟他的致富生涯。 安夏在河內找到之前有過往來的越南商人,討論現在越南喜歡進口中國的什么東西。 回答:“水稻的種子?!?/br> 越南商人還給安夏看了看當地最受歡迎的米長什么樣子。 安夏一眼就認出,那玩意兒是非常不受中國家庭主婦待見的「中熟米」,不好吃是它的原罪。 但是出飯率高,加點水煮煮,比味道好的米能漲出更多的飯來,家家搶著買。 到1988年左右,許多大城市的主婦們就拋棄了中熟米,非必要不中熟。 目前在越南,喜歡的人不少,高產是它的榮耀。 遺憾的是,現在國內還沒有完全取消糧票制度,安夏覺得自己搞不來大批水稻種子這種東西。 不好吃的水稻種子也弄不來。 安夏問道:“除了水稻之外,還有什么東西是受歡迎的進口貨?” “還有電話機?!?/br> 這個安夏是知道的,從「中國貨」平臺上的銷售數據上看,有不少公司向越南出售電話機,生意還挺不錯。 從數據上看,雙方進行的進出口貿易,進行的都是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的最基礎的農產品和工業半成品。 安夏又向他打聽起關于越南木材的問題。 這位商人向安夏大吐苦水,安夏才知道,為什么越南木材這么好賺,但是來做的人不多的原因。 木材產地的位置,非常的偏僻,訓練有素的勞動力不愿意去,只能招募當地的農民。 真的是純純的農民,只會揮著鋤頭干農活的那種。對于各種工業機器一竅不通,更沒有什么標準化流程的意識。 其次是安夏也擔心過的事情,一個村子就是一個宗族,招募到的人往往就是一個大家族的人。 這種吧……除了當毒//販能團結一心之外,干其他的啥事都沒優點,他們并不會因此而努力工作,只會比著躺平。 而且家族里有個婚喪嫁娶,身為家族的一員能不參加嗎? 誒……全工廠都要請假去參加,還有人干活嗎? 然后就是天氣問題,越南天氣一會兒暴曬,一會兒暴雨,對木材來說,這是致命的問題。除非工藝上能有效解決,否則,生產出來的木板都不合格。 基本上,這位越南商人對木材生意的看法就是:“除非種著木材的山頭是你家祖傳的,你家世世代代就住在那里,在村民中說話頂用,否則,快跑?!?/br> 安夏想起那位好心的大哥,還有他那娶了當地媳婦的朋友……希望他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