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9節
安夏的父系在另一個遙遠的城市,這里的人也不可能跑去核實是否有此事。 此時的老小區里,大家都還保留著晚上坐在一起聊天的習慣。 提起安夏家里最近進的那幾個大家電,大家都羨慕安夏家突然多出了一個有錢親戚。 忽然有一個人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一個月下來的電費很貴吧?!?/br> mama一時不知道怎么回答,看著安夏。 安夏做出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我們也沒辦法呀,人家可憐我們家,臨走把最好的東西留給我們,我們還能挑嗎?要不您買了吧?還沒拆呢,給您打個九五折,不要工業券,您看行嗎?” “哈哈哈,我哪買得起啊?!蹦侨舜騻€哈哈,這事就算過了。 離上班還有幾天,安夏就天天坐在電腦前面,吹著空調,琢磨怎么趕緊把第一代表格開發出來。 有時候一天要跟阿君通好幾次電話,反復溝通需求。 傳真機也吱吱嘎嘎響個不停,這個年代,傳一張圖要半個多小時,安夏看著慢悠悠往外吐紙的傳真機,無比懷念傳圖秒到的光輝歲月。 不知不覺,安夏迎來了正式去紡織九廠報道的日子。 明明是上班,被mama搞得像第一天上幼兒園。 又是給她找衣服,又是給她梳頭發,教她要嘴甜,要知道叫人,見到以前就認識的那些叔叔阿姨,還按以前的叫,看到年紀大的不認識的要叫師傅。 到辦公室要積極主動的打水、掃地、拖地…… 聽得安夏一愣一愣,她待過的公司,都有專人負責打掃、換水,發個消息給行政,告訴他們哪邊需要打掃,馬上就有人到位。 以安夏的工作習慣,到公司之后,最多走幾步去飲水機那里給自己倒杯水,上個廁所,就該夾著筆記本電腦進各個會議室里開始跟人撕了。 撕完,達成結論,出來做,做完了,再進會議室開始新一輪撕……如此來回往復。 打水就算了,還要掃整個辦公室的地,還是什么路數? 安夏就這么被mama帶著去上班,進門的那一路,真的好羞恥,她甚至都沒來得及看清對方是男是女,就被mama催著:“哎,你怎么不叫人???” 這一路遇到不少人,有記憶里存在的人,有壓根沒印象的人。 反正就稀里糊涂地跟著叫了一堆叔叔阿姨…… 最后安夏被mama送到她被分配的供銷科。 mama又跟已經來的人打了一圈招呼,主旨就一句話:我女兒還小,不懂事,大家照顧照顧她。 安夏坐在辦公桌前,桌上干干凈凈,什么都沒有,她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 好不容易熬到科長來,安夏主動問有什么工作是可以交給她做的。 科長說:“你就把每個月各個地方的銷售情況,做成報表,交給老林就行了?!?/br> 哦喲!銷售報表!肯定很復雜! 安夏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拿著本子帶著筆,虛心請教報表的格式,還有要怎么做等等。 然而,簡單的令人不敢相信: 每月發過去了多少貨,賣了多少貨,退回多少貨。 最終銷售款多少,退回多少。 根本就是小學生數學題。 而且銷售地區是以省為行政單位的,紡織九廠的行銷地區一共也就27個省級行政單位。 安夏的工作就是做二十七道四則混合運算題。 不是一天,是一個月。 進單位第一天,安夏不敢相信世間竟會有這么清閑的工作,她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小心觀察周圍同事的工作狀態。 同事們早上來,聊天看報,中午打牌睡覺,下午繼續聊天看報,偶爾接個電話,或是有人過來說個什么事,然后下班。 安夏終于見識到,什么叫做一杯茶、一包煙、一疊報紙看一天。 難怪大劉能在上班的時候有空寫《三體》。 其他科室也一樣,有家有室的同事就閑逛。 想出國的人,就在背單詞學英語,或是看專業書籍。 生產車間此時也產能不足,干多干少一個樣,完成生產任務之后就磨洋工,請半天假,跟組長打個招呼直接走,不扣錢。 大家都在享受國營大廠的幸福時光,都認為自己可以一直這樣混到退休。 殊不知,此時已距離「砸三鐵」的大下崗潮,不過還有四年時間。 第一天,安夏在辦公室里坐著,她跟那些聊家長里短的同事實在沒話說,便像上課開小差那樣,拿著一疊報紙做掩護,在單位發的信箋紙上繼續她的兼職工作。 阿君動作很快,已經搞出了一個最基礎的表格雛形??梢宰鏊膭t混合運算,也可以做篩選。 但是不能篩選漢字,只能對數字和英文字母進行處理。 等阿君這邊做完,再反饋,還需要一段時間。 安夏的人生又開始寂寞如雪,無聊的要死。 廠里有圖書館,她抽空去了一趟,發現正經的工具書擠得滿滿一排無人看。 另外兩個擺著武俠、言情的書架空空蕩蕩,就剩一兩本沒聽說過的。 安夏隨手翻開一本最新到的紡織行業雜志,在第一篇文章里就赫然看到: “現在許多紡織廠運營效率低下,產品質量差……一元成本,銷售價只能賣出五毛……在國際市場上毫無競爭力……” 結合在供銷科看到的一些數據,就連安夏這個剛進門兩天的人都知道:大廈將傾。 可笑,九廠的人還歌在唱舞在跳,懶懶散散,與熱火朝天的深廣小商販,還有外企職員走路如飛的模樣,如天壤之別。 按mama的說法就是:“那么大個廠子還能倒了不成?總歸要管我們吃飯的吧?” 深市那邊的活暫時不用干。 廠子里的活到月底才需要干。 供銷科里有個新人,比她早報道一星期,此時還在積極表現中,他天天早早到單位,打水掃地。 安夏連掃辦公室地的機會都沒有。 總不能再掃一遍,那不就是嘲諷人家沒掃干凈么。 于是,她把格局打開:去掃整棟樓的樓道都掃一遍。 就當熟悉各個科室了。 連著幾個早上,安夏都在掃樓道,與各個路過的人笑著打招呼,大家都挺好奇這個漂漂亮亮的年輕小姑娘是誰。 家里有錢不讓說,家里有漂亮女兒還不讓說嗎! 在mama的宣傳下,整個單位都知道她的女兒是大學畢業生,每天早上到單位來打掃衛生。 安夏就這么獲得了「踏實肯干、勤勞認真」的榮譽頭銜。 那個年頭,單位里的事都沒什么秘密,領導們開個會,一散會,全單位就都能知道。 mama跟安夏說:“廠里打算搞信息化,你懂電腦,要抓住這個機會?!?/br> “???什么信息化?”安夏一臉懵逼,她所知道的信息化,是指的網絡信息化,安全依托于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 據她所知,1994年4月20日,中國正式接入i,才算進入互聯網時代。 現在一個紡織廠要搞信息化? 開什么玩笑? mama擺擺手:“我也不知道?!?/br> 什么都不知道還怎么抓住機會? 第二天,廠里貼出告示: 為了提高本廠的信息化進程,經廠委領導決定,將安排學習小組前往深市學習先進的計算機技術…… 如有意者,請在x月x日前至組織部報名。 所謂學習,就是廠子包吃包喝,工資照發,還有額外的出差補貼。 一去兩個月,能比在廠子里待著多賺一百塊。 一時間,廠里連電腦都沒見過的工人都撲進組織部報名了。 最終選出了五個人。 一個,是廠長的兒子。 一個,是書記的兒子。 一個,是工會主席的侄孫。 一個,是老廠長的什么什么親戚的兒子。 還有一個,就是安夏。 理由很簡單,安夏的條件實在過硬,而且還是最近人盡皆知的「踏實肯干、勤勞認真」。 選了四個關系戶,再不選一個無關人士來平衡,也太說不過去了。 廠子里所有人,都認為安夏是去湊數的,沒有人期待她能學出個什么來:“女孩子嘛,像計算機這種理科,學不好也很正常?!?/br> 第8章 公派到深市,火車是廠里買的臥鋪,出站就有大客車接。 到了車上,安夏才發現車上已經有好多人了,原來這是一次大型的集中培訓。除了紡織九廠之外,還有另外好幾個其他系統的人在。 集中培訓的組織者是一家國外電腦公司。 培訓對象,都是已經購買了他們公司產品的單位。 打著培訓的旗號,其實就是免費招待客戶單位里的人出來玩。 有資格出來的人,要么是業務能力非常強大的,要么是人脈關系非常強大,拉攏這兩種人,對公司來說,穩賺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