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書迷正在閱讀:古代錦繡生活日常、重生年代:炮灰長姐帶妹逆襲、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嚶嚶、教主有個黑月光、穿書后我和男主HE了、滄雪魔界、[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繼承皇位了、向你而行、山青花欲燃、你看起來很下飯/Q版甜蜜
“哎呀周妹子你想啥呢,秦婉那丫頭現在不傻了,又長得這么漂亮,可不得緊著好的尋摸。對了你家梅子的婚事定了嗎?” 說這話的婦人眼神閃了閃,笑出了一臉的菊花褶兒,忙拉近關系問起了周桂香閨女的婚事。 周桂香聞言,拔草的手一頓,眼里閃過一絲不耐煩,拍了拍手里的泥土。一句話也沒回,起身就拎起籮筐往村里走。 旁邊注意著這邊的動靜的大娘,邊舉著水瓢朝地里澆水,邊睨了一眼說話的村婦: “翠香你還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她閨女那婚事沒說成,男方說是考中了廩生,暫時不考慮婚事了。要說這還是讀書人金貴呢,這成了廩生,以后每月上頭還發放廩食,聽說都有這個數哩?!?/br> 說著還比了個手勢,孫翠香聞言,兩只眼珠子瞪得溜圓兒:“有這好多呢?省一點都夠兩個人吃了?!?/br> “那可不,這還是眼前的,以后等他繼續往上考,可不得當大官了呀!也難怪悔婚了,就像那徐達安,成婚了又咋樣,考取了還不照樣拋妻棄子! 要我說桂香她那閨女還算好的,至少還沒嫁過去不是嗎?雖說現在對名聲有礙了點兒,大不了等兩年再出嫁就是了?!?/br> 說話的大娘一臉的感慨,這人跟人之間還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啊,就是勞苦的命,這輩子能活成啥樣兒,那是打一出生就定了的。 說著又抬頭瞅了眼采茶的母女倆,嘆息著搖了搖頭。 孫翠香是七八年前才嫁進秦家村的,對于十幾年前那樁事不甚了解,見她主動提及,也來了幾分興致:“可不是都說徐達安.....死在外面了嗎?” 話一落,那大娘將空桶放回了田埂上,拎著剩下的那只盛滿水的水桶又下了地,面帶嘲諷地開口: “死什么死哦,我家男人當初可是看見他騎大馬戴紅花的,只是里正不讓往外頭說罷了?!?/br> ....... * “婉姐兒,娘這火行不行?” 秦婉聞言,將盛滿茶葉的竹簸箕搬到了灶上,探手在鍋里試了試溫度,笑著點點頭:“正正好,娘做飯手藝那么好,對火候的掌握自然是一絕了?!?/br> 這些日子聽慣了閨女的彩虹屁,秦母臉上的笑容都多了不少,瞧著都比之前愁苦的模樣年輕了幾分。 輕笑了兩聲便從灶洞后頭站起身,擦干凈手,幫著把茶葉倒進了鍋里。瞧著閨女因為忙碌有些紅撲撲的臉蛋,嘆了口氣嗔道:“你就知道哄著娘,娘對這茶葉一竅不通,也只能生生火了?!?/br> “就算生火,娘也是火生得最好的那一個,再說,娘你這殺青的手法,不是已經很熟練了嗎?!?/br> 秦婉瞧著她娘的手法也有幾分驚嘆,跟她的動作差不了幾分。果然什么行業都有格外天資聰慧的,她娘只要上了灶臺,那就是王者。 連著又忙了兩天,最后一鍋的茶葉也炒制好了,等納涼就可以裝袋了。 與秦婉先前預測的差不多,兩畝茶地共炒出干茶三十五斤,留了五斤自喝和送人。剩下的三十斤,第二天天不亮,就跟秦母兩人,坐著村里的牛車帶去了縣里。 “蓮笑啊,你們還真打算去賣茶葉???” 同車的嬸子,見兩人小心翼翼地護著裝著茶葉的麻布袋子,那金貴的模樣,生怕誰碰著了似的,撇了撇嘴。 秦蓮笑一臉的莫名,這話說的,不去賣茶葉她們種茶干嘛,拿來看的嗎。 秉著同村的交情,也沒駁了她的面子,不咸不淡地應了句:“嗯,先去縣里碰碰運氣,也不一定有茶行看得上?!?/br> “那倒是,這茶葉可不是誰都能炒得好的,看著簡單,這里頭的學問可不少。不過虧了也沒事兒,你們不是從王翠云那里要了二十兩銀子嗎,再不濟,也還有幾塊上好的水田兜著底兒,夠你們娘倆吃一輩子了?!?/br> 敢情這是心里酸上了。 秦婉瞧了一眼那婆娘,看上去有幾分眼熟,應是以前跟王翠云走得近的。 話不投機半句多,秦蓮笑瞅了她一眼也沒再接話。閉著眼就開始假寐。娘倆昨夜睡得晚,今兒又起了個大早,才沒得那閑工夫應付這些好口頭上討便宜的人。 索性坐著牛車,也沒要多久,打個盹兒的功夫就到了靈璧縣。 牛車直接停在了縣里最熱鬧的路口,遠遠兒的,就瞧見了街道兩旁沿路擺滿的各色小攤。全都是一些成本低廉的小玩意,從吃的到用的應有盡有。 形形色色的人潮涌動,都是秦婉上輩子向往的煙火氣。 秦婉眼里透著新奇,打車一停穩,就率先跳了下來,腳下踩的是鋪得平坦整潔的青石板路??杀惹丶掖宓拇迓窔馀蓪挸ǘ嗔?。 這還是秦婉頭一遭進城。 按耐住心里頭的興奮勁兒,轉身動作輕柔地接過她娘遞來的布袋,生怕里頭的茶葉碰碎了。 給了駕牛車的大爺兩個銅板,秦家母女倆,便一前一后地拎著茶葉袋的兩頭,直奔著縣里最大的茶行去。 第二十章 第一桶金get 靈璧縣最大的茶行為匯記茶行。 也是永州的本土茶行。靈璧縣這邊的掌柜的,據說還是縣老爺的小舅子,在這一片兒那是當仁不讓的地頭蛇。 生意自然也是最好的,要問路人哪里有茶行,一準兒也是朝著匯記的方向指。 秦家母女倆也沒怎么問路,打一走過轉角,就瞧見了匯記茶行門前巨大的幌子,正迎著風來回飄蕩,白底藍字,繡著“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