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編劇發家致富 第77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糟糠妻的傻閨女、古代錦繡生活日常、重生年代:炮灰長姐帶妹逆襲、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嚶嚶、教主有個黑月光、穿書后我和男主HE了、滄雪魔界、[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繼承皇位了、向你而行、山青花欲燃
這段劇情過去后,主創們原以為收視率會和之前一樣保持穩定的節奏,短時間內突破4%很難,可沒成想,第15、16兩集一播出,收視率直接來到了4.3%。 “……有種《淬火》收視率會爆的預感,誰和我有一樣想法?” “我也……這走勢不比《代號11》差了,關鍵是《淬火》還沒播到一半呢?!?/br> “我超佩服吳志遠的,他是我最喜歡的小林主角之一,僅次于秦靜梧,他們都是內核很強大的人,定了目標就一定會完成?!?/br> “ 1,追這部劇的時候,我一直覺得這種寶藏劇沒被發現太可惜了,幸虧《淬火》還是紅了!” 吳志遠創業初期很艱辛,可他從沒有說過一句苦,再難的事情他都很堅定地扛下去,當然,除了他一個人的堅持外,一機的長輩朋友們也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他的工廠一開始面臨著一道道技術難關,之后則是銷售產品時面臨著國外同類產品的競爭,吳志遠吃過閉門羹,產品被輕視過,也會因為產品發不出去整夜睡不著覺,從某種程度上說,吳志遠的遭遇就是早期創業者們的縮影。 為了學到技術,吳志遠和廠內員工向小學生一樣悉心接受著指導。 看到那些先進到以為一百年都追不上的機器,他們的眼神直白又渴望。 吳志遠的廠子逐漸興起,市一機卻面臨著衰弱時,老廠長和韓總工他們這批早已退休的領導層找上門,想讓吳志遠接過市一機的重任。 早年間,廠長和總工古板又迂腐,動不動就板著臉訓人,吳志遠他們這批新進廠的還沒上滿一個月班,外號就替這群人取了幾十個。 吳志遠變成熟了,廠長和總工他們也漸漸老去,當他真正開始創業、開始接手一份不斷開拓的事業時,他自然會發現,許多決定并非有對錯之分,只是他處在那個位置上,能做出的選擇很少,甚至很多時候,他只能在兩個糟糕的選擇中選出一個相對不那么糟的。 當《淬火》劇情越來越深入,劇集的收視率也是水漲船高,先是突破了4.5%,之后進入一段穩定期,可就算穩定,這部劇依然保持著上漲的趨勢。 劇集播到第25集時,收視率正式破了5%。 “好強,超《代號11》了,只能說不愧是小林?!?/br> “夢一個大結局破6%!” “《淬火》收視率真超6%的話,在正劇里也是獨一份,而且這劇又嚴謹又熱血又感人,大江衛視也難得出這種品質的劇?!?/br> 《淬火》雖然是正劇,討論度卻一點也不低,這劇剛開播,劇迷們就開始了對它的考古,更有機床愛好者盤點建國以來羅漢廠出品的各型號機床——《淬火》劇中都能對得上。 而就在劇迷們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一位假冒的廣場舞愛好者發表了一篇博文。 林濟:【《淬火》叫好又叫座的原因分析?!?/br> “?。?!又來了是吧?” “笑死,我就知道,哈哈哈哈哈?!?/br> “不是,小林是不是忘了《淬火》的編劇其實是自己,哪有人這么自賣自夸的?” “拜讀過了,個人覺得寫得比《劇作家》有深度有水平,《劇作家》不會以為小林只會發癲,寫東西很水吧?” “笑死,經典再上演系列,小林治同行的本領真的很絕?!?/br>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小林報仇,十集嫌晚?!?/br> 第85章 后續 劇迷們原本就覺得這一幕曾經上演過, 結果林濟這篇文章發表后不久,居然被工業部門下屬的《xx日報》轉載了。 林濟這篇文章分析了《淬火》的優勢,卻不僅局限于《淬火》一部劇, 而是盤點了機床行業的發展歷程、列出行業中的模范, 加上自身創作劇本時的感悟, 才慢慢琢磨出的一篇長文。 “林濟怎么寫出《淬火》的, 看他這篇分析就知道了, 編劇扎扎實實地累積再創作,在某些業內人士口中, 卻是題材選取不好、觀眾難以消化?!?/br> “諷刺意味拉滿了?!?/br> “問題在于, 林濟分析出的優勢都是有數據支撐的, 而《劇作家》的點評,所謂的題材不好和觀眾不消化,他們前期做過調研嗎?有調查問卷嗎?什么都沒有就開始批判了?!?/br> “ 1,《淬火》收視率上升,證明叫好不叫座的觀點本身就是錯誤的, 《劇作家》高估了自身, 也低估了觀眾?!?/br> “笑死,這群編劇收視率被小林吊打也就算了, 寫正經文章也被人家吊打,偏偏還舔著臉對人家指指點點, 還不如去教小林跳廣場舞呢?!?/br> “樓上你這種蔑視廣場舞的想法是錯誤的, 你以為這群人去跳廣場舞,會比人家叔叔阿姨跳得好?” 《xx日報》轉載后, 又有幾家官媒跟著轉發了林濟這篇文章, 眼下《淬火》熱度攀升,觀眾們的視野聚焦于濟川這座城市, 濟川機床廠和曾在重工業高速發展時期立下汗馬功勞的企業也吸引了大眾的目光。 這正是工業部門期待《淬火》這部劇達到的效果。 “小林寫劇本的時候應該沒想那么多,但因為他踏踏實實地查資料、想劇情,把某一個人或某一群人的生活展現在觀眾面前,反而會更吸引人?!?/br> “現實向劇本注重真實,改編劇本尊重原作,創新題材又很有腦洞,小林不火天理難容?!?/br> “《代號11》播出之后,業內就一直在提倡從現實中挖掘資料,編劇們也跟著做了,就是一股腦去拍諜戰劇去了,沒往其他現實題材上挖,不過這也和編劇的水平有關,林濟敢寫的題材其他編劇未必敢寫,把《淬火》交給其他編劇寫,收視率這個坎就先過不去?!?/br> 《淬火》臨近大結局時,吳志遠創立的企業實現了騰飛,成為了行業內的標桿企業,還參與了部分行業標準的制定,雖然危機一直存在,可這批由新丁成長為行業骨干的機床人卻一直堅信,形勢必然會越來越好。 這算是林濟個人的愿景,準確地說,是他創作《淬火》劇本時,為他提供意見的專家們的愿景。 淬火有重生之意,機床產業歷經一遍遍淬火,未來某日必然可以重生。 結局是《淬火》唯一一處不夠現實向的地方,因為現在的濟川機床廠依舊在等待崛起的機會。 “我喜歡這個結局??!” “小林果然是理想派的,雖然刀起人來也很虐就是了?!?/br> “《淬火》就是部從前到后都讓人暖洋洋的劇,我一開始擔心它會很枯燥無聊,看完才發現,故事很精彩,角色很美好,干貨巨多,所以我看得特別投入?!?/br> “有類似《淬火》的小說嗎?一位看完《代號11》找諜戰小說,看完《后宮》找宮斗小說的劇迷發問。建議小林去網文站當股東,精準預測下一個創作熱點?!?/br> “笑死,小林已經夠忙了好嗎?我很擔心他那篇原因分析上教科書?!?/br> “……別,本編劇專業畢業生實名憤恨中,小林的上一篇長文我都能全文背誦了?!?/br> 《淬火》快播到大結局時,收視率已經達到了5.9%——這是大江衛視近年來未曾有過的收視佳績,而正如業內所預測的那樣,到了大結局這一集,《淬火》的平均收視率穩在了6%以上,有6.21%。 幾家評分網站上,《淬火》的得分都超過了9.5分,開播前期,支持這部劇的觀眾多分布在北方,而到了大結局階段,《淬火》在各地都擁有一批穩定的粉絲。 劇評人們不得不絞盡腦汁繼續夸《淬火》。 好在《淬火》收視率雖然破了6,卻沒有打破《靜梧傳》的收視紀錄,他們也不需要夸贊林濟在這部劇中的“想象力”,講述現實故事的劇集,角色所代表的一群人已經足夠劇評人們分析一波了。 當然,劇評人們寧愿頭痛,也好過電視劇圈一潭死水。 走上劇評人這條道路,是因為他們確實對電視劇行業懷有愛意,出色的劇集越多,他們才越有點評的欲望。 從某種程度上說,自從林濟加入編劇行業以來,劇評人們再也不缺劇點評了。 因為除了《后宮》《靜梧傳》這些出自林濟筆下的劇集外,林濟也帶動了多種題材的發展,林濟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第二個和第三個勇士同樣會有出色的產出。 “林濟就是和同行們處不好?!币晃粍≡u人感慨道,“不過你們有沒有覺得,林濟紅了之后,咱們的生態變好了很多?” “確實?!绷硗庖晃粍≡u人點了點頭。 劇評人這個行業,雖說沾了點電視劇圈的邊,有人確實在電視劇圈里發展過,但客觀來說,在不少電視行業從業者眼里,他們是外行。 劇組只希望劇評人承擔無腦吹的角色,幫劇集多宣傳宣傳就行了,一旦劇評人的發言不符合劇組的心意,他就會被惱羞成怒的編劇或者導演罵,承擔著有事鐘無艷無事夏迎春的重要職責。 劇評人們最害怕點評的,就是那群老牌編劇的劇本。 這群人年輕時候確實寫過不錯的劇本,年紀上來之后筆力下滑了,卻又不肯讓位給年輕人,心高氣傲不說,還愛擺知名編劇的架子。 林濟這種天才型的編劇尚且被他們擠兌,區區外行人的評價又算什么東西? 但林濟紅了之后,以他的性格,壓根不會給這群老家伙面子,老牌編劇們急得跳腳,大帽子一頂一頂往林濟身上扣,偏偏林濟不吃這一條,誰罵他一聲,他能連罵十天懟回去。 林濟戲還多,發起癲來沒人攔得住。 顧樂年的遭遇這群老牌編劇看得可是清清楚楚。 被林濟“調教”過后,老牌編劇們行事有了章法,仿佛一夜之間學會了禮節一般,不惱羞成怒了,還愿意“誠懇接受批評”。 雖說劇評人們對這種待遇頗為惶恐,可不挨罵總比挨罵來得好,又不是吃飽了撐的,誰還能喜歡挨罵不成? 因而,就算是自詡公正的劇評人,在點評林濟的作品時也難免會帶著濾鏡。 但他們堅持認為,并不是他們偏心林濟,而是林濟創作的全是精品,在收視率、可看性和社會性上都沒有任何缺點的那種。 …… 《淬火》大結局那天,劇組開了慶功宴,大江衛視給林濟包了一個厚厚的紅包。 《淬火》的稿酬大江衛視給的是行業均價,廣告分成則和其他衛視的標準相同——從某種程度上說,大江衛視已經給了林濟優待了,畢竟大江衛視的廣告收入是公認的衛視第一,黃金時段的廣告年年都被企業競拍投標。 而其他衛視,以青藍衛視為例,《后宮》和《靜梧傳》播出期間的廣告收入是業內頂級,但平時的廣告收入卻比大江衛視遜色不少,且前者廣告以消費品為主,后者則包括財大氣粗的車企和酒類企業。 在大江衛視合作過的編劇中,擁有和林濟同等待遇的寥寥無幾。 慶功會結束后,章力純把林濟請到一個單獨的房間內,大江衛視的高層幾乎都在。 這個時候找上林濟,大江衛視自然是為了新劇本。 《淬火》的收視成績雖然不如《靜梧傳》和《后宮》,給大江衛視帶來的好處卻不遜于青藍衛視——除了高收視率和被爭搶的二、三輪播放權外,還有工業部門的青睞。 《淬火》播出之后,大江衛視已經領了足足三回獎了。 就算大江衛視是衛視中的扛把子,獲獎這種情形也并不多見,在同等條件、甚至大江衛視略有勝出的情況下,獎項通常會頒發給那些排名靠后的二線衛視。 在外界印象中,大江衛視似乎并不在意這些獎項,有種超然物外的氣質,但既然有機會爭獎,誰會不要?何況《淬火》拿的并不是水獎,而是沉甸甸的大獎,足夠大江衛視擦干凈了擺在榮譽室里那種。 在衛視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一部劇口碑收視二者有其一就算不錯,《淬火》卻二者兼具,作為一部正劇,它完全契合大江衛視的風格,卻比大江衛視日常播出的劇集擁有更高的水準。 和林濟合作之前,大江衛視打算用《淬火》的數據判定是否有下一次合作,《淬火》收視一破6%,高層們就坐不住了,把章力純叫來和林濟談下一次合作。 就算林濟接下來構思的劇本不考慮大江衛視,日后總會有合作的機會。 林濟暫時沒答應合作,他還沒考慮好下一部寫什么題材。 他手頭堆了一堆合作邀約,甚至有平臺很坦誠地表示,他隨便寫部劇,能有《后宮》那種成績的就行。 林濟:“……” 他原本以為對方在發癲,結果對方早就設置好了條件,比如收視率破多少給林濟多少錢,再破多少給多少錢,第一位數字林濟已經忘了,只記得黑體的無數碩大的個零。 說實話,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確實很有誘惑力,一般人未必能扛住。 可惜林濟暫時不缺錢,在看到自己的銀行卡余額之后,對方標出的價格瞬間失去了吸引力。 #太有錢也是一種煩惱# 林濟覺得不為錢寫劇本挺好的,他可以保持創作的自由度,想寫什么題材就寫什么題材,再親眼見證自己的劇本成為屏幕上有趣的畫面。 慶功會演員們自然也出席了,紀寧槐一臉笑容地和林濟打著招呼,他原本狀態就不錯,演過《淬火》之后,他的狀態rou眼可見地更好了。 雖說他早已是一線,但《淬火》依舊成為了他演員生涯收視率最高的一部劇,現在他隨意搜自己的名字,觀眾對他的印象都是實力派演員。 遞給他的邀約要比前段時間多了許多,一些劇本,他以為劇組的優先項會是夏瑞尋或者張冠,但現在,他是第一候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