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388 章
書迷正在閱讀:海王她也想快穿、隱婚試愛:寵妻365式、(女尊np)她想混吃等死、墮落之路、我將死時他后悔了、和暴戾太子長得一樣、重生之爛泥(3ph)、暮光之你是我的光、金絲雀怎么還拆家、帶個系統去當兵
延到今天,得過且過著,靠向上天祈禱秦國別打過來以及各種遣派使者讓示好秦王過日子。 所以,請問江賢人,我們齊國要怎么抗秦呢?請您教教我們! 嚴江微微一笑,沉吟了一下,方才故做姿態地道:“秦強之勢已起,由吾之意,應做兩種準備?!?/br> “賢人請講!”太史家與田巿等人都認真傾聽之態。 “一者,自是與秦相抗,”嚴江悠悠道,“齊國國富兵強,這士卒自是不缺,也不一定便會敗于秦手?!?/br> 這是廢話,他們對自己的戰斗力還不知道么?于是就很有ac數了,田巿的父親皺眉道:“敢問還有何法?” “二者,若是事敗,”嚴江微微挑眉,悠然道,“便可事先備好后路?!?/br> “請細說?!?/br> “齊地有舟海之利,若實在事不可違,可駕船出海,一則可東至滄海君之地,二則可南至越地,”嚴江淡然道,“在楚國之南,有一揚越之地,為崇山峻嶺所隔,地廣人稀,稻米一年三熟,沃野千里,便是秦要征去,怕也得數百年后了?!?/br> 他說反正大船你們多的是,不如先準備的著坐船去朝鮮,反正沒多遠,這海上商路你們也熟悉,那里可安全得緊,就是要重新開荒而已。如果要一勞永役,試著去南方揚越,那邊有條珠江,水量只比長江略差些,但肯定很安全。 兩位齊國貴族們有些失望,故土難離,這方案固然可以做為備選,但他們還是希望能護住齊國的,于是就問還有沒有法子。 嚴江看他們都不是很喜歡這兩條,只能苦笑一下,道:“這……真的為難在下了,秦軍之勢,六國皆懼,又豈是我一小民可擋的?!?/br> 這倒也是,沒問到他們最想要的辦法,于是這幾人對嚴江的興趣也就大減,他們希望的是找到蘇秦張儀商鞅那種可以一己之力攪動天下風云的存在,做不到這一點,嚴江也就是個普通的謀士而已。 田巿也有些失落,出面邀請嚴江和他們一起去齊國北邊的狄縣。 嚴江三兩句把他打發了,說是需要去瑯琊拜見故友,回頭再過去,就甩掉了這個中二少年。 他回客舍帶回馬匹和補給,還有武器,再出城找到花花,就繼續向北。 齊國私學興盛,嚴江去了齊楚jiāo界的蘭陵看了昔日荀子講學之處,那里依然有荀子后人講學,只是沒有了傳說中學子如云的盛況而已。 他溫和有禮,又是來求學,又愿給胡椒這種珍貴之物換觀看荀子之書的機會,很快就得到荀家的好感,愿意讓他觀看抄本。 于是嚴江抱著蘆花雞,一邊翻看,一邊和它聊起了荀子。 這位大能可以兼容并蓄,儒法之道,皆可融匯貫通,更是教出李斯韓非張蒼等名留青史的人物,堪稱大教育家了,所學王道霸道兼用之,大王你在這熏陶一下王道之氣,且不要那么偏科。 陛下白了他一眼,辯解自己喜歡用霸道行事,是因為戰國之勢,當快刀斬亂麻,一氣呵成,不給六國喘息之機,王道他自是會的,但而今并不適用。 嚴江卻看穿本質,問他多久適用。 陛下當然答一統六國之后,再王道霸道兼用之,但嚴江還是帶著陛下,把蘭陵書院的荀子著作皆翻閱了一遍,陛下慘遭勸學,他本對這些儒學之說不甚喜歡,不過阿江喜歡,就勉為其難了。 這樣研究幾日,倒也看出些名頭,秦王政聰慧敏銳之極,他并非不知道思想的厲害,相反,他對思想重要xing極為清楚,所以才會贊同法家的禁絕思想,管理人民的方針,這就是完全的霸道行事了。 但人又不是野生動物,做為一種群居的社會生命,他們相互之間并沒有本質的不同,在一起時,必然需要一種維持生存所需的規則,純粹的法家,已經證明在秦國走不動。 因為他們無法給出一個帝國成長的思想方向,國家也是需要目標的,所以,嚴江覺得這事還得陛下自己想清楚。 這遠比南征北戰更重要。 他固然可以直接給出答案,但以他對阿政的了解,直接給的答案他是最不屑的,這人,就喜歡追求的過程,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