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這, 咱家就不知道了?!?/br> 那位公公依舊笑道:“今日陛下正和兵部幾位大人,大將軍們議事,后來收到了邊城派人送來的急報, 陛下與幾位大人們商議過后就命廣寧侯快馬出城?!?/br> “隨后陛下擔心府里頭記掛著侯爺, 便讓咱家前來侯府給縣主及兩位夫人傳個信。老夫人您莫急, 廣寧侯英明神武,定能平安歸來的?!?/br> “那就好,勞煩公公了?!?/br> 老夫人看了眼正臉色和煦地和這太監說話的老太君, 臉上露出了一個有些牽強的笑容。 那位公公連說不敢,然后和老太君再寒暄了幾句便提出了告辭,“時候也不早了,咱家還要回宮伺候陛下, 就不多留了?!?/br> “老太君您留步?!?/br> “留步?!?/br> 曾淑代老太君送走了這位公公,再讓人給他贈上一份厚禮,然后才招來晴雁詢問她侯爺可有送信回來。 晴雁搖頭, 說并沒有收到信,不但是侯爺的,就連跟在侯爺身邊的她二哥鄔榮也沒有傳信回來。 于是曾淑面帶憂色地回到了屋內,發現老太君臉上猶有不悅, 而老夫人則努力爭辯道:“可是老太君, 霆兒如今已是大將軍了,留在京城有什么不好?” “我去宮里求一求娘娘,讓她請陛下賞個缺,從此咱們一家人安安穩穩的在京城,不也挺好的嗎?” “為什么還要去邊城那等埋骨之地?” 老太君深吸一口氣,問道:“哪個娘娘?” 老夫人見老太君感興趣,忙高興道:“就是貴妃娘娘啊, 我娘家大姐,生了三皇子的那一個,我之前和她提起過她也樂意得很,只要您同意……” “我不同意!”老太君不等她說完就斬釘截鐵地道:“廣寧侯府和錢貴妃娘娘沒有關系,家中男丁如何過活輪不到宮里頭的貴妃過問,這件事你若是不得我同意就擅自做主,那就滾回你錢家去?!?/br> “我就當沒有你這個兒媳婦!” 老夫人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心里頭是委屈萬分,“貴妃娘娘是霆兒的大姨母,怎么就……” 怎么就沒有關系了呢? 都是親戚呢。 老太君連她的話都不想聽完,眼神一厲斥責道:“住口!” 此等厲言一出,把屋子里的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年紀這么大還被婆婆訓斥的老夫人更是氣得臉色漲紅。她嘴唇動了動,不過看著上方那張嚴肅的臉卻又不敢說話,不甘心地咬著牙低下了頭。 老太君微喘著氣,然后把目光放在了剛剛進門的曾淑身上。 曾淑的臉上并沒有表露出什么來,在老太君的注視下道:“老太君,老夫人,我剛剛招人來詢問了,侯爺并沒有送口信回來?!?/br> “知道了?!?/br> 見曾淑還算機靈,老太君臉色稍緩,但她依然嚴肅道:“我今日把話再說一遍,你們都要記住,我們廣寧侯府乃武將世家,門口那塊牌匾是傅家先祖隨太/祖流血半生掙來的!” “世襲罔替的廣寧侯,他們的路不是在京城,而是在邊城!府里的每個男丁都要跟隨他們的父輩、祖輩征戰沙場?!?/br> 老太君的語氣鄭重而帶著些許的悲涼,“我夫如此,我兒如此,我孫亦如此,霆兒將來的兒子孫子甚至是曾孫玄孫也都是如此!” “沒有例外!” “不打仗的傅家人不是廣寧侯,那是廢物!邊城是他們建功立業的地方,陛下能讓他去,我們全府上下合該感恩戴德。陛下不讓他去,他也應該爭著去,搶著去!”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你等不可有任何怨懟!” “都記住了嗎?” 曾淑被老太君的這番話震懾,深吸了一口氣點頭道:“是,老太君,孫媳記住了?!?/br> 老夫人也咬著牙,諾諾道:“老太君您說得是?!?/br> 整個侯府最為年長,六十多年里先后送走了侯爺夫君、侯爺兒子,再是大孫子的老太君看著底下有些不甘心的兒媳婦和若有所思的孫媳婦,再次開口道。 “霆兒雖然出門去了,但我們還在。所以府里頭往日如何,以后就還是如何,安安分分的過自己的日子,莫要讓外頭的人瞧出個端倪來?!?/br> “霆兒媳婦,”老太君轉頭對曾淑道:“若是重陽霆兒還沒回來,那府里頭就熱熱鬧鬧的辦一場?!?/br> 曾淑點頭,“是,老太君?!?/br> “老太君好威風??!” 侍書一邊說著一邊緊緊地跟在曾淑旁邊,眼睛不亂瞄也不到處看,只一心一意地注意著周圍有沒有靠近,若是有人走得太近她就上前一步伸手攔住,不讓人近前。 這會兒見周圍沒有人,她便有些放松,順道感慨起來,“奴婢剛剛看見老夫人連話都不敢回?!?/br> “是啊?!痹缫驳溃骸安恢牢依狭艘院笫遣皇且策@般模樣?!?/br> “肯定是的!”侍書興奮道:“到時候您一出聲,然后那些夫人、姑娘們就都乖乖聽話?!?/br> 曾淑被她逗得笑出聲來。 不過笑著笑著,她又停住了,望著波光粼粼的湖泊若有所思。 傅永寧被陛下緊急派往邊城,路過家門口都沒來得及傳個口信,不過到了邊城之后他倒是借著傳奏折回來的功夫捎了一封信回來。 信里頭沒說什么特別的,只是報了句平安。 不過就是這樣的一封信,府里有些緊繃的氣氛漸漸地放松了下來,老太君還趁著某個天好的時候,請了輔國公夫人來喝茶賞菊。 并讓曾淑作陪。 兩位老太太并沒有說什么駭人聽聞的辛密,只是一邊喝茶一邊閑聊,倒是輔國公夫人不經意間提起了宮里頭太后娘娘似乎是有意往大皇子府賜人。 大皇子府…… 曾淑不由得想起了那一日在承恩公府見到的,穿花衣裳并且不喜歡人自稱‘臣婦’的大皇子妃魏氏。那是一個在蜜罐子里長大的人,即便嫁入皇室有兩三年了,但看起來還是沒有什么變化。 也不知她將要如何應對。 不過宮闈里面的這些事都離她太遠了。 在京城勛貴中并沒有什么人脈的曾淑也只是在后來聽人說大皇子拒絕了此事,于是太后轉頭就把那兩個美人賜給了二皇子和三皇子。 兩位皇子欣然笑納。 …… 在侯府忙著籌備重陽節的時候,京城另一處的曾府也忙碌了起來。 “快快快!” “這些紅燈籠統統都要掛起來!都掛起來!” “哎呀這盆花開得不好,你,快過來拿去再換一盆鮮亮的!咱們府里的二爺考中了舉人,還是前三甲,這等的喜事可不能被這些個晦氣沖撞了?!?/br> 鐘mama喜氣洋洋地被下人們圍在中間,指著幾個人道:“你們都四下看一看,有不好的統統都挑出來,都擱一塊,晚些時候拿去讓那賣花匠換好的來!” “大太太說了,務必要盡善盡美!” 幾個下人給她行了一禮,“是,鐘mama?!?/br> 忙碌了一天,精疲力盡的鐘mama帶著亢奮的笑容回到了大太太的院子里,她看著院子里的丫鬟來來往往,滿意地察覺到她們都比以往振奮了些。 偶爾遇到一兩個來領對牌的管事們,她們都客氣地喊著鐘mama,其中一個以前有些交情的,還殷勤地想要請她吃酒。 鐘mama自然是答應了的,不過也說了這兩日事情忙,不得閑呢,得過了重陽才好。那位想要求人辦事的管事自是無有不應的,還說到時候會溫好酒,再從外頭的酒樓里喊一桌席面來,請鐘mama務必賞光。 “這才是管事mama過的日子啊?!?/br> 鐘mama環顧四周,感慨了一聲,然后低著頭進了屋子?!按筇?,各處都已安排妥當了,保準不會耽擱二爺的喜事?!?/br> 曾大太太田氏正在幾個丫鬟的伺候下試穿著一件新衣裳,見到鐘mama進來忙招手道:“鐘家的,你過來看看我穿這一身好不好看?” 這是一身紅色的褙子,田氏皮膚白,這一身穿上去看起來都年輕了好幾歲。 “好看!”鐘mama毫不猶豫地贊美道:“就跟天上的王母娘娘似的,大太太您穿這一身可真是太合適了,再配上您新買的那副頭面首飾,明日啊不知道多少太太們都要羨慕你呢?!?/br> “是嘛,”田氏笑得合不攏嘴,手不自覺地輕撫著發絲,在銅鏡前看來看去,半響猶豫道:“真的合適嗎?會不會太鮮亮了些?畢竟我也這把年紀了,還是我穿另一身藍色的比較好?” 機靈的丫鬟拿著那身同樣是嶄新的藍色褙子在田氏身前比劃,鐘mama看了便道:“這身也好看,不過沒您穿的這身好,紅色這身不但襯您,還顯貴氣呢?!?/br> “那當然?!?/br> 田氏滿意地看著紅色上繡金絲牡丹的袖口,“我這一身可是在李記綢緞莊做的,要五十兩銀子呢,十個繡娘日夜不停地趕了五日才好?!?/br> “都是大戶人家女眷才會穿的衣裳,淑姐兒就有好幾身?!?/br> 五十兩銀子啊,以往都是大太太半年的份例。 鐘mama聽得咂舌,不過她依舊奉承道:“大太太您就是大戶人家的女眷啊,二爺中舉要宴請親朋好友,這是二爺的好日子,也是您的好日子?!?/br> “到了明日,誰不知道您教子有方???那是穿多貴的衣裳都不為過的?!?/br> “說得也是?!碧锸蠞M意道。 盤算好了明日要穿的衣裳和要佩戴的首飾,田氏終于有心思過問府里的事情了,她聽完鐘mama事無巨細地稟告,點頭道:“很好,務必要盡善盡美。這可是咱們管家之后第一次辦這么大的事,可不能讓人小瞧了去?!?/br> “大太太您放心吧,”鐘mama點頭道:“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的了?!?/br> 兩人正說著,突然有個丫鬟回稟,說是二爺的未來岳家送了重陽的節禮來,都在正院呢,老太太讓人來請大太太去瞧一瞧。 “這么早就送過來了?”大太太喜道:“走,瞧瞧去?!?/br> …… 正院里,曾二太太董氏正在陪著老太太鄒氏查看唐家送來的節禮,由于曾家二郎與唐家三姑娘已經定親了,所以兩家如今是做親戚走動。 也因此唐家送來的節禮也豐厚,只比已經嫁過來的童氏少上一籌。 董氏從這堆禮盒中挑了挑,然后拿出一雙鞋道:“娘,這是唐家三姑娘給您做的鞋襪,您看這針線多好啊?!?/br> “半點兒針眼都看不到,可見是費了心思的,比我的手藝可是強多咯?!?/br> 鄒氏接過那雙鞋,仔細看了看點頭道:“這針線是好,費了心思的?!闭f完了這話她又轉頭取笑道:“你是半點也坐不住的,那能跟年輕姑娘比啊,也就納的鞋底還能看?!?/br> “是是是?!?/br> 董氏被婆婆這么埋怨,是半點也不生氣,反而湊上前去笑道:“娘您的眼光是越來越好了,當年看中我這個不成器的,如今可是看中二侄媳婦這個又懂事又孝順的,等將來她進了門,我怕是連地兒都沒了!” “也是趕巧了,”鄒氏聽到董氏這逗趣的話后感慨道:“本來童氏是我選的,這二孫媳婦我便不想插手,但誰知……” 這時候,兩人身后突然傳來了一道遲疑、猶豫的聲音,“二兒媳婦,不是我先看上的嗎?” 說得正高興的兩人頓時愣住了,緩緩轉過身子。 背后正是接到消息后高高興興趕過來,但如今卻是困惑、震驚,還帶著委屈的曾大太太——田氏。 婆媳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都沒人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