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低賤與高貴
桓溫看不上流民出身的乞活軍,因為他手上便有一支超級強軍的雛形——從郗愔手上接過來的京口廣陵兵眾,也就是后來謝玄在淝水之戰破苻堅百萬大軍,大名鼎鼎彪炳史冊的北府軍! 比起從血海里掙扎求生僅僅為了活著而努力戰斗的乞活軍,北府軍從一出生血統就顯得高貴無比,因為他的創建者是高平郗氏,郗超的祖父,太尉郗鑒! 沒錯,就是那個把女兒嫁給王羲之的郗鑒! 當年郗鑒想在瑯琊王氏中給愛女郗璿找女婿,丞相王導讓來者在后輩子弟中隨便挑選。王家子弟雖然血統高貴但在郗家面前也就擺不上什么架子,一個個都仔細打扮極力保持著風度,期待著被選中后的平步青云。 這里面只有一個人在東廂房床上神色淡然地露著肚皮看書,那就是王羲之。 來人稟告之后,郗鑒就選定了他,達成了丞相和太尉之間的政治聯姻,也留下了“東床快婿”這個歷史上著名的典故。 郗鑒死后,將自己最大的本錢,力量足以維持各個門閥世家內部勢力平衡,同時能夠保護王室安全的京口廣陵軍留給了兒子郗愔,郗氏也賴此成為了頂級門閥的代表,排名一度居于王謝之前。 這種榮耀和風光一直到369年,趙高進入的前一年。 當時桓溫乘燕國慕容恪去世,請與郗愔、江州刺史桓沖和豫州刺史袁真一同北伐。當時郗愔全然不知桓溫打著自己主意,在信以為真的情況下寫信給桓溫說要與他一同輔助晉室,再復舊都。 不過若說他一點防范也沒有恐怕也不現實,可惜日防夜防家賊難防。在桓溫幕下任參軍的兒子郗超深知桓溫的心思,截獲父親的信并得知內容后就將信件撕毀,由自己代作一封,內容卻是自稱老病,不堪世間爭斗紛亂,請求一處地方過安定日子,并且勸桓溫接掌自己所統的京口兵眾。 桓溫當然很高興,給了郗愔一個“冠軍將軍、會稽內史”的虛銜,就將這一支強軍并入了自己的麾下。 自此以后,桓溫勢力再無制約,成為了可以直接廢立皇帝的存在。 這樣出身的軍隊成為了同樣豪門出身桓溫的心頭rou,至于像乞活軍那種每一個毛孔都往外滲透著骯臟血氣的兵種,則根本就不在他的眼里。 “你想要那些骯臟的胚子?” 趙高見到桓溫的時候,后者斜躺在軟榻之上,見趙高進來他頭也不抬,手中把玩著的他剛剛進獻上去的s級五石散,同時用戲謔的語氣問道。 僅僅一句話,趙高的汗水就涔涔而下。原先估計桓溫的等階不過是a級或者是a 級,可沒想到居然達到了s 級,名字是僅僅距離史詩級歷史人物一步之遙的純金色! 在這樣的人物面前,已經初步對規則有所了解的趙高感受到的壓力倍增。 他幾乎是咬著牙才抬起了頭,勉強繃緊了牙關回答出了一個“是”字。 這個倔強的聲音讓桓溫有了一點兒興趣。他終于抬起頭看了一眼眼前這個人,隨后又興趣索然地低了下去。顯然無論是家世血統官職爵位個人能力,趙高都不足以引起他的注意,唯一值得一說的,大概還是只有五石散罷了。 “你是儒門弟子?這倒少見?!被笢剡屏诉谱?,似乎想起了什么,低下去的頭再次抬起來看了一眼趙高,才說道,“哦,我也聽人說過你的忠貞之名。既然這樣,說說你的理由吧?!?/br> 這次起作用的應該是王陽明的傳承和岳飛張巡共同背書的“忠貞之士”稱號,高傳說度應該也起來一點效果。不然的話,以桓溫現在的身份,哪會和他啰嗦這么多? 威壓這種東西一旦開始交流就會減弱,趙高卻不直起身——桓溫是個極其自傲的人,儀態上的恭敬無疑會稍許降低一些他的警惕性。 他雙手抱拳,身體微躬三十度,以十分誠懇地語氣說道:“下官不敢欺瞞,實是為了自保?!?/br> 這個答案有點出乎人的意料。貝郡地處荒僻產出又少,有點勢力的人根本就看不上。何況當初孟士和司馬氏先帝有約,皇室的面子還是要保全的,所以一般來說并沒有人去和貝郡孟氏為難。 更何況現在孟士隱性投靠了瑯琊王氏,三千民夫雖說在戰場上就是垃圾,可用來打打山賊土匪之流,總還是足夠的。 可見這個理由的荒誕,桓溫臉上不由得露出了譏諷的神色。 “大都督有所不知?!壁w高苦笑了一句,接著說道,“下官歷年積蓄不少,特別是這一年來,海上貿易收獲頗豐,可惜惹怒了顧氏和陸氏,只怕禍不遠矣?!?/br> “區區海船,能有幾何?”桓溫不屑地笑了一下,輕蔑地說道。他的等階雖高,可歷史人物的歷史局限性總是在的,在這個時代能夠放眼看到海上貿易暴利的,大概也就只有那幾個家族而已。 “三萬緡?!壁w高把腰身彎得更低,語氣堅決有力,他知道這個答案一定會讓桓溫有所觸動。 “什么?居然有這么多?”桓溫一驚,果然從榻上直起了身子,聲音中的詫異不言而喻。一緡就是一千錢,三萬緡就是三千萬錢,不夸張地說,這都足以支撐他十天半個月的軍需支出。 “臣不過是最微不足道的一支?!壁w高悄無聲息地該掉了自稱,桓溫現在的注意力被這個海上的貿易利潤給吸引了,一時之間也沒有發現。 “你的意思是,僅僅你一個人就有三萬緡?”桓溫這時再也忍不住,直接從軟榻上站了起來。他并不擔心趙高會騙他,這種事情要么不知道,要知道了以他現在的勢力調查起來的難度并不算太高,所以趙高說的必定的實話。 “該死,難怪該死的顧陸朱氏并無莊田,卻總是豪富如斯!”桓溫冷笑了一聲,瞬間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顧氏和陸氏未必就是擔心被分潤出去的那三萬緡,而是這種事情多一個勢力知道就多一份風險,隱性地除掉趙高,或者把他吸收到海上貿易的聯盟內部都是解決的方案。 從現在趙高的反應來看,顯然他們調查清楚了孟氏并無外援,所以第一個選擇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這就是為什么最近趙高的艦隊總是在海上遭遇顧氏和孟氏的原因。 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劇情世界要攻擊開拓者,就需要一個合理的劇情推演。這個劇情顯然很合理,足以讓“吳郡四姓”聯合起來,直接將趙高剿滅。 ps:周末總是有坑貨拉我打牌,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