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吳三桂渡過黃河進駐沙魚溝,兵鋒直指滎陽,徐福成得知這個消息后,眉頭就沒舒展過,滎陽被洪水沖毀浸泡,本身已經是廢城一座,如何能抵擋住朝廷的兵鋒呢? “將軍,吳三桂率領的是原本駐守北京的人馬,里面有我們的人,他的兵力部署,軍需情況我們了如指掌,沙魚溝位于古黃河河床,吳三桂想要進攻滎陽,必然要穿越一段河谷,我們可以趁吳三桂所部穿越河谷的時候,攔腰切斷他們,那時候吳三桂必然被困河谷,不出十天就得授首?!?/br> 徐福成思考著謀士的話,良久之后搖頭道:“雖然我們絕對不能憑借滎陽與吳三桂作戰,但是你說的計謀也不萬全,吳三桂的兵力是一萬兩千人,雖然有我們的人傳遞情報,但是那些士兵可都是參加過數次戰斗的,而我們的兵力總共才一萬人,還都是新近招募,沒有任何實戰經驗的人,實力對比不言而喻,這個仗不好打??!”徐福成本身就曾經是那支部隊的營官,對對方實在太了解了。 “我看徐大人也是沒料到朝廷會舍棄韃子和白蓮教,直接發兵河南,如果不是朝廷軍中有我們的人,此次定然會更加措手不及?!?/br> 徐福成問謀士,道:“我軍趕制的火器應該能裝備全員的三分之一,火炮也有上百門,吳三桂所部雖然是全員火器部隊,但是火炮數量不過數十門,火炮火力不如我們,這是我們取勝的關鍵?!毙旄3蓜e的不滿意,最滿意的是徐龍星把火器制作流程和工匠掌握了很多,假以時日,那將是他們活命,發展,壯大的本錢。 “再好的防守也不如主動進攻?!毙旄3捎X得防守并不能解決吳三桂的威脅,另外吳三桂的很多部署他通過jian細知道的很清楚,這個有利條件不利用豈不可惜。 徐福成命令部下將所有的火炮起運,因為鑄造的火炮都是中小型火炮,運輸起來不是很費事,用了不到半天功夫就把火炮運到了滎陽附近的一座山上,山勢不高,但貴在樹林茂密,很有隱蔽性。 徐福成給炮兵下達的命令是,如果他能把吳三桂的人馬引到這里,那炮兵就要百炮齊發,盡可能多的打擊吳三桂的人馬。 炮兵的骨干都是以前京營的人,對這些打法熟悉的很,不過他們的擔心是,吳三桂會上當嗎? 徐福成把炮兵派走后,對部下道:“吳三桂的目的是要奪取滎陽,進而切斷我軍和開封那邊的聯系,斷我軍的退路,志在讓我軍快速潰散,全軍覆沒,所以吳三桂奪城是次要的,消滅我軍主力才是他的主要意圖,我們不能怕,要跟他打一場硬仗?!钡诙?,徐福成親自領兵帶隊,邊擊鼓邊進軍,目標就是駐扎在沙魚溝的吳三桂。 在吳三桂進駐沙魚溝不久,下面就報告說有兩個士兵失蹤了,吳三桂不用猜也知道是徐龍星安插在軍隊中的jian細,這讓他十分頭痛,軍中的很多情報估計這會已經傳遞到滎陽了,這個仗打的真吃力??! 雖然失去了先手,但是吳三桂已經制定了一整套的戰略戰術,那就是快速穿插分割敵軍,一切打的都是速度,讓軍中的jian細傳遞的情報都是滯后的,讓敵軍無法組織起強有力的防御,為此,吳三桂把軍中的馬匹都集中起來,運輜重的騾子都牽來了,組成了一支五千五百人的騎兵部隊。 吳三桂在布置好這一切后,召開了營官以上的軍事會議,他的要求只有一點,那就是速度,在騎兵部隊把敵軍分割好之后,步兵必須立即跟進,將小股的敵軍用最短的時間殲滅,吳三桂給營官們的時間是兩刻鐘,超過兩刻鐘,就馬上后退集結,重新部署分割圍殲敵軍,有違背這條命令的,首先將營官就地正法,由副營官接替指揮權。 對于火炮的部署,吳三桂也別出心裁,因為是中小型火炮,射程多在五里地以內,所以吳三桂就讓炮兵們作為遠程火力支持,使他能夠更快速的分割敵軍。 徐福成主動出擊沒有出乎吳三桂的預料,讓吳三桂覺得不對勁的是,徐福成出兵的方位不是滎陽方向,而是汜水方位,這太不符合軍事常理了。 第一二七章 遼東劉肇基 其實徐福成是非常聰明的將領,兵法上自古就有背水一戰、破釜沉舟的策略,他更清楚新近招募的士兵戰斗力太差,不把他們置于死地,又有誰能夠拼死作戰呢?如果從滎陽方面出兵,一旦有一個逃兵,那么士兵都逃走了,誰來打仗??! 弱有所用,強有所加,強弱總是相對來說的,而且在一定的形勢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徐福成知道手中的籌碼戰斗力太差,想要跟吳三桂打一仗,只能背水結陣,陷于死地而后生。再說他還有后招呢! 戰斗可以用混戰來形容,可在混戰中又顯出章法來。吳三桂的戰術非常有效,兩軍還沒有接觸的時候,火炮就把徐福成的氣勢壓下去了,數十門火炮吞吐著火舌,每一次都把敵軍放倒一大片。 在火炮的掩護和支援下,騎兵部隊快速的穿插,像是幾把利刃將徐福成部的人馬分割成若干塊,而步兵則立即跟進,利用局部的優勢兵力殲滅徐福成部。 可以用一觸即潰來形容徐福成所部,沒見過打仗,沒見過鮮血的雜牌軍面對吳三桂如狼似虎的沖擊,迅速潰敗,旗幟和戰鼓都被丟棄了。 在后面壓陣的徐福成嘴角微翹,馬上命令水邊的人馬嚴陣以待,將退回來的敗軍放入本陣。前面是槍林彈雨,后面是滔滔河水,被圍困在汜水之畔的徐福成沒有絲毫慌亂,他相信只要是人,就能明白眼前的處境。 徐福成的將士們見后面已經沒有了退路,面對的是怎么都是一個死的局面,氣勢頓時被激發出來,個個奮勇爭先,拼死作戰,此時他們已經不是在為徐龍星或者徐福成作戰,而是為了自己的生命戰斗。 吳三桂現在已經明白敵軍的主將為何在汜水之畔列陣了,看著拼死抵抗的敵軍,他下令全軍強攻,兩軍在河邊站來了拉鋸戰。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吳三桂的騎兵戰術發揮的作用再一次顯現出來,雖然徐福成所部拼死抵抗,但是實力不容作假,一支沒有經過戰斗的隊伍和一支經過鮮血洗禮的隊伍,本質是不一樣的,面對騎兵的穿插,徐福成所部人馬開始還能抵擋一陣,可逐漸的士氣消退,慢慢又陷入被分割的境地。 徐福成見八千人馬幾乎戰死了一半,馬上下達了突破的命令。其實不用他下令,士兵們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活命,早就開始突破了。 有句話叫做窮寇莫追。吳三桂對這一仗很滿意,看到敵軍順著汜水方向退卻,他正想下令不要追擊,借著這股氣勢馬上回去攻打滎陽,保證一鼓而下。 可就在這個時候,本軍之中突然有人喊喝起來,“大家沖啊……活捉徐龍星……?!币粫r間跟著喊喝的人此起彼伏,騎兵部隊首先響應,連帶著大部隊也追殺過去。 吳三桂的臉色非常難看,一面鳴金收兵,一面拿出隨身的硬弓,搜索那個最先喊話的騎兵營官,搭箭瞄準,“嗖!”的一聲將其射落馬下。 騎兵部隊開始“昂首挺進”,吳三桂的處置就顯得滯后了,鳴金收兵的聲音被火炮的隆隆聲掩蓋,吳三桂只能眼看著將近七千多人快速追擊敵軍,想追趕都來不及了。 徐福成看著尾隨追來的吳三桂人馬,嘴角翹起的角度略微高了一些,他很感謝那些埋伏在朝廷兵馬中的自己人,沒有那些人從中策應,他的這個計劃絕對不可能實現。 徐福成布置的伏擊圈就在眼前,而吳三桂的六七千人卻渾然不知,而知道前面有伏擊圈的那幾個人卻樂的身邊的“伙伴”去送死。 只用了三十分鐘,在騎兵部隊的沖鋒下就來到了徐福成布置的伏擊圈,可上百門火炮阻止了騎兵的沖鋒。徐龍星鑄造的火炮是最先進的連珠炮,每門炮配備五個子炮,射擊速度非???,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機關炮了。 無數炮彈在陣中爆炸,鮮血和殘肢斷臂飛的到處都是,騎兵和步兵被突然的襲擊打懵了,馬匹和人相互踐踏,死傷無數。 “大家不要亂……向后撤……騎兵向后退……?!标囍?,一個營官扯破嗓子喊道,可是喊話的聲音被炮聲和爆炸聲掩蓋,遠處沒人能聽見他的指揮。 徐福成站在高處看著被火炮組成的火網圍困的朝廷兵馬,心中對火器這種武器的威力感到不可思議,想到徐龍星手中那厚厚的關于火器的資料本,他心中底氣立即充足,相信徐龍星敢于走出這一步,很大的依靠就是火器吧!對了,還有那本殘破不全的書,聽說徐龍星連睡覺的時候都貼身藏好,真不知道那是什么書,難道會是天書嗎? 吳三桂在騎兵部隊“走失”后,氣的眼睛都快瞪出來了,這個局面都是jian細造成的,他不是沒想到jian細,可偏偏沒想到那個jian細會是營官,還是騎兵部隊的營官。 當吳三桂利用火炮掩護,將被圍困的人馬接應出來后,馬上下令撤退到沙魚溝。一清點人馬,損失達兩千多,讓吳三桂的嘴巴頓時多了數個水泡,這個仗打的讓初出茅廬掌將印的吳三桂感到非常窩囊。 “你是叫劉肇基吧?聽說你曾經在遼東效力?”吳三桂看著渾身是血的一名營官,聽下面的人匯報說,當騎兵部隊被火力網困住后,是這個叫劉肇基的營官組織起了有效的突圍,否則死傷就不是剛才統計的數字了。 劉肇基道:“末將是天啟年間到遼東袁崇煥大帥麾下效力的?!眲⒄鼗绤侨鹨彩沁|東出身,是吳襄的兒子,要說親近,他和吳三桂之間倒是有些情分。 吳三桂也對遼東出身的劉肇基深有好感,況且劉肇基又立了這么一功,他點點頭道:“非常好,算來本帥還得稱呼劉將軍一聲叔父呢!這次的功勞本帥已經記在了軍功本上?!彪m然這個仗打的窩囊,但是給徐龍星的人馬也造成了很大殺傷,算不上是敗仗。 “末將不敢?!眲⒄鼗簧朴谘哉?,攀交情更非他的強項,他把袖子撩起來,指著胳膊上包扎好的傷口道:“敵軍的火力非常猛,簡直是比我們的高出一個檔次,末將是被爆炸的炮彈擦傷的,比葡萄彈的威力還大呢!” 第一二八章 【雞毛鴨血】 吳三桂嘆了口氣道:“本朝的所有火器制作工作都是徐光啟大人主持的,徐龍星身為他的兒子,掌握火器制作技術也不奇怪,也許徐光啟大人籌備的新式武器的制作圖紙都被他匿下了,否則又怎么會多出跟本朝不一樣的火器呢!劉將軍把這個情況寫一個奏折,本帥代為呈遞皇上?!?/br> “皇上,新鄭和中牟的叛軍正在向開封方向進發,兵力大概有三萬多人,絕大多數是步兵?!?/br> 宋獻策說完這個情況,皺著眉頭道:“聽新鄭中牟方面潰敗的士兵說,叛軍的勢頭很猛,奪取這兩個縣城都是一鼓而下,微臣更希望這是地方防衛長官推卸責任的言語,如果是真的,那么叛軍的軍事實力就要重新評估了?!?/br> 我轉回身看著身后掛著的地圖,問道:“徐龍星那邊打開了洛陽的府庫,軍餉和糧食供給一支五萬人的隊伍能支撐三個月,加上前兩年對付流民剩余的軍事器械,實力其實不弱,朕想差了,以為徐龍星不是軍事人才,沒想到他給朕的驚喜竟然這么多?!?/br> “皇上,戶部倪元璐大人的急折?!敝齑罂蓪⒆嗾陆唤o崇禎皇帝,戶部是主管錢糧的部門,看來這是有關軍需物資的奏章了。 我打開奏折一看,是倪元璐籌措軍餉糧草的奏章,因為袁崇煥那里和我這里都需要錢糧,給國庫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加上還要賑濟災民,原本就空虛的國庫更加窘迫了。 宋獻策看過崇禎皇帝遞過來的奏折,心中也感到了極大的壓力,朝廷這次平叛非常倉促,而且馬上又到了秋天,錢糧一旦不濟,對這支勞師遠征的部隊來說,將造成極大的困苦,所以制定戰略戰術的時候,都是以速戰速決作為唯一的選擇,原因就在這里。 和崇禎皇帝一樣處于窘境的是叛軍,在新鄭和中牟的人馬匯合一處后,作為統帥這支人馬的徐龍星的二兒子徐洋也有點鬧心,因為軍中的火藥比糧食多了幾倍,那是給火器大炮吃的,而人吃馬喂的糧草卻只能夠支持十天左右。 徐洋深得其父信任,也是唯一一個看過徐龍星手中那本天書的人,他知道那對他來說,意味著將越過大哥徐良成為徐龍星的接班人,這讓他心血澎湃,當然了,在他心里,他比大哥徐良要出色的多,他常常拿未登基時的秦王李世民與自己比肩。 徐龍星建立的情報組織,讓徐洋知道崇禎皇帝親自掛帥平息這次他們父子挑起的叛亂,但是,徐洋一直認為崇禎皇帝是靠出身才取得今日今時的成績,其實崇禎皇帝并不是一個出色的統治者,并不具備突出的軍事指揮才能,自己比崇禎皇帝大不了幾歲,如果換他去坐崇禎皇帝那個位置,他相信自己比崇禎皇帝要做的更好。 吳三桂騎著馬在主營附近溜達,清冷的夜,月光不是很亮,浮云聚散不定。這樣美好的月夜不知道明天他是否還能看見。 吳三桂在把這次戰果和幾份奏章用快馬送去開封后,就下決心明天黎明閃電行軍奪取滎陽,通過白天的戰斗他已經發現叛軍的戰斗力不弱,主將更是難以對付的狡猾家伙,奪取滎陽的戰斗非常艱巨,他的耳邊似乎已經聽見了急促的戰鼓聲和將士的廝殺聲,以及槍炮隆隆聲。 今天看起來還活蹦亂跳的將士們,明天以后將有多少人不能再發出歡笑聲呢?明天,滎陽內外,都將染上殷紅的鮮血,恐怕只有時間能忘卻血色的記憶吧! 擔任先鋒官的是劉肇基,劉肇基在黎明前夜色的掩護下,很快的奪取了滎陽的外城,然而在奪取滎陽內城的時候,遇到了叛軍強有力的抵抗。 徐福成憑借殘城據守,看著外城的朝廷兵馬點燃了大火,濃煙升騰向天,不時有士兵把繳獲的旗幟投擲到火中,還有士兵對著內城罵戰。對此徐福成感到很幼稚,他絕對不會迎戰的,除非對方把滎陽鏟成平地。 劉肇基接到吳三桂命令他率先沖擊的命令,他坐下的戰馬一聲長鳴,使他精神為之振奮,馬上下令強攻,一時間火炮齊發,跟叛軍對射起來。 徐福成看的出來,他面前的攻城部隊是善于作戰的部隊,組織有序,指揮得法,將領穩健鎮靜,士兵英勇堅韌,如果這支部隊他在手中,那該多好??! 槍炮如雷,羽箭如雨,不斷的有雙方的士兵倒下。劉肇基一次次揮動手中的旗幟,戰鼓聲在城墻內外連續的響著,看他已經組織了三次強攻,仍然沒有把被水浸泡過的滎陽城攻下來。 吳三桂騎在馬上,沉靜的仿佛是一尊雕塑,肅立在身邊的衛兵一動不動。全軍進攻的時機是否成熟,這是他在思考的問題,他的手緊緊的握著劍柄,劍柄雖然冰冷,但是他的手心卻全是汗水。 吳三桂率領的一千五百人的部隊全部披掛整齊,成排的候立在吳三桂身后,戰馬不安的打著響鼻,似乎對即將到來的戰斗感到興奮,馬蹄也不停的踏動,在地面上刨出兩個淺坑。 “報告,叛軍已經第四次擊退了劉將軍的進攻?!?/br> 吳三桂拿起望遠鏡看看另外一個方向,劉肇基的旗幟并沒有倒,按照事先約定的,說明劉肇基還可以組織再一次的強攻。 離吳三桂近一些的士兵聽到了報告,他們都把眼睛落到吳三桂身上,看到吳三桂猛地抽出佩劍,他們的眼睛都是一亮,馬上躍上馬背,縱馬跟隨吳三桂而去。緊接著,大隊的騎兵出動,只聽到馬蹄震撼著大地,如天雷行空一樣,向滎陽方向滾動……。 “將軍……滎陽急報……?!?/br> 徐洋看完戰報,極其憤怒,他痛罵徐福成指揮不利,沒有能抵擋住吳三桂的進攻,使他和洛陽方面被分割成兩部分,錢糧供給將會更加困難。連這份戰報都是吳三桂軍中潛伏的jian細冒死傳來的。 第一二九章 【左良玉押車】 戰報上說明將吳三桂在黎明發動強攻,歷時三個小時將滎陽攻破,徐福成及其部下全部戰死,所以徐洋再怎么罵,徐福成都聽不見了。同時,吳三桂所部的損失也列在其上,吳三桂除去派堵黃河的兩千人馬,手中的一萬人馬被徐福成的一座殘破滎陽耗去了五千人,總的算來,是一場慘勝??墒浅⒕植康膽K勝卻讓徐洋的處境越發困難。 不計軍馬的草料,僅計算士兵的口糧,每人每天就要消耗良多,三萬人馬,所需的數量可想而知,所以當滎陽丟失,糧道被斷后,徐洋的眉頭就沒有再舒展過。 “崇禎的糧草供給應該不會太順暢,兩線作戰消耗巨大,只要斷了崇禎的糧道,不用斷,只要劫掠幾次,相信崇禎會落得跟自己一樣的境地,那時候在相機決戰,未必不能將崇禎所部殲滅?!毙煅筻哉Z,按照他們父子之前制定的計劃,圍攻開封是這一戰的轉折點,不管付出多么大的代價,也要跟崇禎打一仗,哪怕是全軍覆沒也在所不惜,只有這樣,才能為以后的生存打下良好的基礎,他們父子才有可能開創不世基業。 滎陽收復后,就下一階段的作戰計劃,我和宋獻策出現了分歧,在我看來,收復滎陽雖然損失很大,但是如吳三桂所說,已經將叛軍一分為二,當先殲滅開封附近的叛軍,稍作修整后再與徐龍星決戰,勝算頗大。 宋獻策卻提出了暫緩進攻,待過個三五日再做決斷,他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朝廷的錢糧供給也很難。 “微臣的意思是先保證我們立于不敗之地,然后再行出擊,因為我們的糧草估計也不是很順暢,黃河之水泛濫,災民遍地,近日來常有小股災民哄搶路上的軍糧,一旦我們的糧道斷絕,處境就危險了?!?/br> 這樣的報告我前幾天就接到了,劫掠軍糧的是災民,路上陸續有幾十車的糧食被搶,好在軍中存糧夠用半個多月,否則還真是不好辦呢!“愛卿說的不錯,那就先保證我軍糧道的暢通,朕讓左良玉率領三千人馬加強糧道的暢通。不過速戰速決的戰略不能更改,等下一批糧草到了,立即進軍?!?/br> 三百多輛糧車緩慢的行進在路上,黃河泛濫后,道路極其難走,雖然不再有積水泥潭,但是路段毀壞,土路蜿蜒,走的非常辛苦。每逢遇到上坡或是難走的路段,往往需要很多人齊心協力才能度過。 前面就是一段險峻的坡路,道路大約十幾步寬,兩面是山崖,站在下面看上去仿佛成了一線天。負責押車的軍官一聲號令,車隊緩緩停下,準備歇息一陣,然后一鼓作氣走過這段險路。 左良玉就在糧車的后面,他跟負責押運糧車的人說了一聲后,向山坡上走去,想要仔細的看一看地形地勢。他沒有循著道路,而是從小樹林向上攀登。 到處都是荊棘,左良玉踩著松軟的腐葉,小心的撥開長滿銳刺的荊條。荊條上有細小的果實,左良玉摘了一顆放到口中,覺得味道很酸,跟遼東的那種果實相比,滋味遜色不少,不過聽人說,南方的這種果實的內核,是一種藥材,這一點北方的品種無法相比。 左良玉繼續向前走,不料被荊條掛住了衣服,他用力一拽,那荊條彈射回去,身上的衣服也被割下去一條掛在荊條上,可見銳刺是如何鋒利了。 左良玉用手輕輕摸了摸被荊條劃破的衣服,心說這荊條也太銳利了,不但劃破了衣服,連盔甲都被劃出了一道淺痕,真不敢想象負荊請罪的廉頗是如何承受的。 一陣風吹過,荊條在風中搖曳,左良玉看著掛在荊條上的布條隨風擺動,突然,他大吃一驚,附近的一條新近掛上的布條也在隨風飄搖,他不顧銳刺伸手將荊條折斷,仔細的觀察布條,又細心的向上走了一段路,最終嘴角露出微笑。 左良玉從山路上下來,回到軍中挑選了數百精干的士兵,跟隨他悄悄的潛入茂密的叢林中。 糧車開始動了,運輸人員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換來的是整個車隊緩慢的前進,就在糧車首尾不能相顧的時候,襲擊開始了。 在一片暗綠色的林子中,突然現出一對人馬,他們黑壓壓的蜂擁而至,吶喊聲震動著山林,武器和鐵甲在日光下散發著奪目的光亮。 押糧的隊伍沒有任何慌亂,但是他們也沒有立即射擊。等到這支人馬沖到離車隊一百多步的時候,一聲號令,槍彈齊發。 攻擊的隊伍前列的人接連撲倒,后繼者略微遲疑立即撲上來,但是等待他們的是第二波射擊,他們雖然死傷甚重,但是仍然奮勇向前。 左良玉不知道這些人要干什么,馬上下令護糧的人馬撤下來,和那百十來車糧食相比,他的部下和運輸人員更重要一些。 果然,來人的目標是糧車,也不知道來人用的是什么辦法,糧車突然燃起熊熊烈火,不一會就使百多輛糧車化為灰燼,簡直跟天火一樣厲害。 徐洋見父親交給自己的放火利器果然出手不凡,嘴角泛起笑容,他這次率領挑選出來的八千精兵突入朝廷押糧的腹地,就是想要打一場漂亮的仗,給崇禎皇帝一個顏色看看,讓崇禎皇帝知道他們徐家父子不是白癡。至于繼續向開封進發的兩萬多人,他們的死活已經不重要了,戰略上必然消耗的損失,總該有的。 當三個方向出現敵人后,左良玉感到不妙了,對方的兵力顯然比他預計的要多的很,看來自己這三四千人被包圍了。 左良玉不能坐以待斃,馬上組織突圍,目標就是不遠處的那個密林,進入密林再跟敵軍周旋,機會會大一些。 左良玉騎上黑色的戰馬,一邊指揮一邊擦臉上的汗水,不知是不是他的運氣不好,飛來的羽箭射中了他的胳膊,雖然不是要害,但是把羽箭拔下后鮮血淋漓順著傷口往外淌。 第一三零章 【燃燒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