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章 風平浪靜
書迷正在閱讀:魔尊是只鋼牙兔、救贖友情(娛樂圈)、惡毒男配靠種田養肥一眾大佬后、全娛樂圈都叫我親媽[穿書]、全電競圈都求我開黑、我有一個主神空間、我很兇猛、誰都別擋我敗家[快穿]、二次元中的玩家、農家嬌寵:獵戶相公,來種田
卡米拉的問題似乎很平常,但潛臺詞是現在華國娛樂圈那些傳聞是真的? 馮蕓蕓沉默了一會,說:“那些傳聞的根源,是潛規則的存在。潛規則,不是藝人制定的。他們接受潛規則本質上都是被逼的,不是嗎?而潛規則一旦暴露,被指責的卻只有藝人。而制定規則的人呢?他們什么事不會有,等風頭過了,依然是高人一等的規則制定者和合法加害者。也許有人說誰讓你們想輕松賺錢?我想說的是,誰都有一個執念,想成為明星就像其他人想成為人上人的執念沒什么區別,不應該被否定。娛樂圈里的競爭,和普通職場的競爭也是本質上一致的,只是其中的競爭潛規則更加殘酷?!?/br> 她說到這里苦笑了一下,繼續說:“我雖然入行不久,但已經深深感受到藝人想要出頭不易。一些人被逼或者主動成為其中的受害者。大多數時候的現實是,你想要成為明星就只能接受某些設定好的規則。從我認識的人中,我發現除少數一開始就不自愛的之外,絕大部分藝人一開始其實都有自己的原則。但是,現實很殘酷,想秉持原則,要么放棄執念,要么等待一個能幫助你秉持原則的人……” 要換了別人,公開說那些話,幾乎可以肯定被封殺,甚至會被黑到銷聲匿跡為止。 但是現在是馮蕓蕓說的那些話。她那些話無疑得罪了某些圈內的食rou者,但那又如何? 她不怕什么封殺。 有耿植在,別人就封殺了不了她。別看耿氏不起眼,但是耿氏的人脈足以它的藝人無需擔心什么封殺。 鼎云集團是圈內巨頭,有全國數一數二的線下發行渠道和宣傳渠道。而嚴氏有網絡發行和宣傳渠道。因為寧子欣的關系,羅氏集團跟嚴氏集團一樣,和耿氏關系不錯。想要完全封殺耿氏的藝人,還真沒幾個人能做得到。 做不到完全封殺,大概也沒幾個人會做那種徒增笑話的事。 而馮蕓蕓在《卡米拉訪談》中的那番話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維護整個華國娛樂圈。娛樂圈擺在普通人面前的臺面上的,是藝人。藝人是這個圈子的門面。 馮蕓蕓說的那些話雖然沒有直接為藝人辯解,卻也在將針對藝人的批判引導向批判潛規則的制定和維護者。 也許那會踩了某些人的尾巴。 但那些人擔心有人議論他們嗎?當然不擔心,再多的議論,都不會指名道姓,哪怕他們是衣冠禽獸,依然是衣冠楚楚。再多批判也不會讓他們掉一根毛。 連媒體也無法批駁馮蕓蕓的話。網絡上有完整的的視頻,而且馮蕓蕓在訪談中說得清清楚楚:“確實有部分不自愛的人。但絕大多數同樣也是受害者”。 明白人看了她在訪談節目中說的這番話,都不能否認其觀性,都不能太明顯地斷章取義。他們不管做什么樣評論,只會讓更多人關注馮蕓蕓的訪談。越多人看到馮蕓蕓的那些話,他們失去公信力的可能性越大。 所以他們索性不提馮蕓蕓的訪談,繼續批判娛樂圈。 當然,那不會代表所有人。有些媒體對受受眾也是有選擇的。他們只要迎合部分人的三觀就好,根本不會考慮什么可不可觀的問題。 于是,馮蕓蕓的訪談上線后,確實有不少媒體反駁她對于“藝人是潛規則受害者”的話,是“屁股決定立場”。 “……明星輕輕松賺到普通人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才是他們走捷徑接受潛規則的根本原因……事實證明,接受潛規則的人的絕大多數都是主動或半推半就,如果不是貪圖名利,再多的潛規則,他們依然可以踏踏實實地發展……可見的,潛規則的存在,是因為有太多人愿意接受潛規則帶來的好處?!?/br> 他們不會提任何圈子都是既得利益者控制著的。 耿植一直盯著媒體對馮蕓蕓的訪談的反應。 他注意到一些主流媒體基本不報道馮蕓蕓,但同時也開始漸漸將輿論焦點從娛樂圈黑幕撤走。 至于批駁馮蕓蕓的,大多是一些小媒體或者自媒體。但他們雖然批駁馮蕓蕓,但也不敢說剛證明自己沒接受潛規則的她是潛規則受益者。只要不抹黑,耿植對他們的批駁持歡迎態度。 那些批駁傷不了馮蕓蕓分毫。 但他覺得輿論的風向那有些奇怪。就跟李琪說了一下這個事情。 李琪給他解釋說:“圈子里的大佬都發現再這樣下去不行,恰好馮蕓蕓的訪談出來了,就趁機發動了資源。政治層面也有人出了力?!?/br> 娛樂圈在整個國家的經紀體系中占據的份額并不高。但娛樂圈在文化傳播方面是不可缺一個關鍵組分。上層也不愿意看娛樂圈一蹶不振。 不過李琪也說:“那些涉及到的藝人,算是完了?!?/br> 他們完不完,耿植不在乎。照李琪說的,這次風波應該很快就會慢慢平息下來。 之前被批判那些藝人,只要被批判的東西沒有實錘甚至實錘影響不大的藝人,很快就能重振旗鼓。畢竟娛樂圈的洗白能力還是很強的。連陪睡都能洗白,那點道德小問題算個啥? 也就是說,娛樂圈這次雖然元氣受損,但將很快重新回復往日的歌舞升平。 那些耿植都不是很關心,他關心的是馮蕓蕓在這次得到了什么。馮蕓蕓說那些話,可也是冒了一定風險。如果粉絲不喜歡,她的人氣可能要消沉一兩年。 幸好,現在并不沒有出現那種情況。而且,媒體不報道馮蕓蕓,不少明星特別關注甚至是@了她,同時在社交賬號上建議粉絲去看馮蕓蕓的那期訪談。 他們那么做不是為了給馮蕓蕓做廣告。而是想扭轉輿論。粉絲看到馮蕓蕓在訪談里說的話,只要認同的人多了,社會輿論就會看到看到風向變了,也就不會再對他們追著喊打喊殺了。 不管他們的動機是什么,總之對馮蕓蕓來是好事。他們的粉絲會順著偶像的足跡過來看看,讓馮蕓蕓再次成為焦點。了解她的粉絲越來越多。她的路人粉也越來越多。 就在這個時候,全國范圍內十幾家大型娛樂公司聯合發表,宣布共同出資成立慈善基金會。以后基金會的創始公司每年捐出利潤的3%作為善款。 出了這樣的一個大新聞,輿論的吸引力自然就順理成章地轉移了。 不過在這個時候,馮蕓蕓的訪談視頻點擊觀看的人數次數已經超過五千萬次。耿氏從花園網分的廣告費也大概能有四百多萬。 四百萬無法完全彌補耿氏為了這波炒作付出的成本。算下來,耿氏前前后后在這波炒作馮蕓蕓付出的資金成本就超過一千六百萬。 這才收回四百萬,還差得遠呢。 不過耿植覺得完全是值得。馮蕓蕓的寫真大片廣為人知,她人氣也從炒作開始之初的三千萬出頭上升到如今的四千五百萬。 這些人氣也許有許多是路人粉。但是數字絕無水分。這相當于至少將馮蕓蕓這個名字的無形價值提升了50%。 不過這不是耿植最終的目的。 因為褚依依是前段時間輿論風暴的最中心,名聲是完全臭了,以后大概只能是退圈。而nd已經當機立斷終止了她的代言合同。但是因為娛樂圈的風暴,它的管理層只能按兵不動。因為沒準他們今天選了人,明天就有新聞爆出這個人的丑聞。 如今風暴過去了,而馮蕓蕓的人氣也可以說暫時到了一個巔峰。耿植在考慮著怎么和nd的人接觸,將馮蕓蕓推銷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