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奇怪的套路增加了!
李崢喜歡上學,喜歡在學校。 可以嬉笑打鬧,可以畫畫籃球,也可以看閑書。 極偶爾地,興致來了,還可以聽一節生物課。 如此松弛的環境,是培訓班和培訓無法比擬的。 當然,這并不代表他不喜歡學習。 一天的校園放松過后,回到家,沐浴更衣,泡壺淡茶,抱上靜靜。 最后再坐在桌前。 這才叫學習。 沒辦法,在112倍的效率下,他一天能投入在學習中的現實世界,也不過一個小時罷了,理應放在最安靜的時候,有儀式感地學習。 這一晚,李崢準備完畢后,揉著懷中的靜靜,瞅了眼臺歷。 期末考試,倒計時12天。 也是時候為自己安排學習計劃了。 綜合統考不比競賽,拼的是平均水平,要命的是短板。 即便史洋、祁英男這種能進t2的單科天才,在學校中的真正排名卻反倒只是中游。 說白了,學科競賽本也是為這類天才準備的,讓單科優秀,綜合卻不盡人意的同學進入高等學府,人盡其才。 只是后來,隨著各類培訓班的興起,這條路難免就歪了。 到現在,入學菁北的,大半都是通過學科競賽獲得簽約優惠的人了。 據說教育部正在糾正這個風氣,不過李崢這屆應該是等不到了。 當然,李崢也不在乎。 對他來說,無論是期末考試還是高考,都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最好時機。 即使學魔系統可以體現出一個絕對數值,但若想了解自己在全體學生中的相對位置,還是離不開統考。 話不多說,先看看闊別已久的面板。 【語文:116→131↑↑】 表面上,提高很多,但其實李崢付出的更多。 期中考試后,他其實一直都在按照語文課代表劉月軒的方法,堅持每天閱讀,做筆記,順手訓練寫作。 雖是細水長流,但也細品了一小摞名著了,可是這個提高卻十分有限。 語文方面,怕是真的資質有限了。 這倒也犯不上氣餒,與揮灑激昂的文學表達相比,他本也更喜歡探索客觀規律。 沒啥可說的,繼續堅持,能到哪里算哪里。 接下來…… 【數學:181→194↑】 不得不說,借著物競的東風,順手提前學習的高數,還是效果顯著的。 但李崢卻并沒有分毫得意。 對于超前學習,他始終都很謹慎。 物競和化競,都是把先前的知識吃透了,才邁向新的疆域。 數學卻是個例外,幾乎只是為了物競快速修煉而成,雖然數值很高,但對于公式與規律的理解其實是空的,只是單純的會套用。 會的東西是多,但其實哪里都算不上精,距離融會貫通還有一段距離。 這樣的數值,也只是虛高罷了。 別看高達194,其中有大量提前學習高數的水分,真正的高考數學,都還不一定能拿到130 。 這很不妙…… 有理由先把數學劃進復習重點了。 再之后。 【英語:169→173↑】 這四點提高應該是這幾個月做英語材料搞的…… 英語評分,高了似乎也沒啥用,反正永遠也不可能滿分。 有時間隨個緣沖180就好了。 【物理:258→284↑↑】 培訓班提高顯著,期末考試之前,隨便做兩套題熱手就好了。 【化學:342→343↑】 國家隊集訓后,莫名漲了一點,大概也是沾了數學物理的光吧。 這個學科……幾年之內應該是不用管了,就這么待著吧…… 最后。 【生物:121→149↑↑↑】 ??? 莫名其妙。 貌似放任成長就好了? 算了,還是尊重一下生物吧。 考生物的那天早晨,隨便投入十幾分鐘翻翻書做做題吧。 審視已罷,重點無疑就是數學了。 常有半懂不懂的人說“物理的本質是數學”,或者“數學是物理的工具”。 這當然都是片面的,二者各有其美好與精妙。 李崢深知,自己覺得物理更妙,只是一個主觀想法,這個感覺預示著,自己在數學方面的才華,感受數學之美的能力,是低于物理的。 這也一定不是他一個人的情況,畢竟物理之美更加直觀。 從星系到飛船,從核反應堆到萬事不決量子力學,感受這些并不需要太高深的知識與才能,4歲的小孩子都可以愛上火箭。 但要領略數學的魅力,卻有一道高墻。 多數人,別說觸到這個高墻,就連離看到這個高墻都差的好遠。 便是李崢,此前也只是身處迷霧之中,偶爾能嗅到一絲妙味,卻又轉瞬即逝。 有趣的是,隨著這段時間的學習,李崢不僅看到了這堵墻,甚至還撞上了。 對于一個偏執的人來說,被墻攔住前路這種事,必然是很氣的。 不僅氣,還很癢,瘙癢難耐。 誰想要站上那堵高墻,一睹那傳說中的數學風景? 只是…… 不行的,現在這樣是不行的。 一直以來,都是為了得到高分,解出物理題而學習數學。 這種膚淺的應用是不行的。 要回到本質,重新理解。 畢竟,哪個科目都無法脫離于數學。 唯有數學,可以脫離一切。 現在開始,忘記那些公式。 回到人類純粹理性的起點吧。 …… 接下來的日子里,沉浸于數學理性中的李崢,完全拋棄了那些公式和習題,只選用了最基礎的教材,逐頁細品。 這種品,絕非是品懂了就算的那種品。 事實上,在應用層面,他早就懂了。 但這絕非真的懂。 他需要的是最底層的那種懂,通過簡單的公理可以推導出無數延伸的那種懂。 如果說,之前掌握的數學,猶如一副強健的骨架,堅挺耐用,但也只是死的工具。 那么現在,李崢則需要從第一個干細胞開始,生長出一條條血管,一滴滴髓液。 只有這樣,數學才算是活了。 在這漫長的學習與通悟之中,李崢也一次次發出了遺憾的嘆息。 遺憾的是,此前的數學學習太表面,太應用了,浪費了大好的時間和機遇。 想必,那些傳說中的數學大神,一定早在一開始,就走了與套公式完全不同的路了吧。 …… 1月23日,期末考試如期而至。 這一周數百個小時的學習之后…… 李崢的學科評分,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包括數學。 但他知道,自己已經不一樣了。 現在的他,已經忘記了高中課本上90%的數學公式了。 但卻可以做出此前毫無思路的難題。 無招到有招,有招再歸于無招。 至少高中數學。 李崢自信達到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就好比華山劍法一板一眼,誰都能看出來是個好劍法,能應對一定的江湖局面。 而獨孤九劍反倒毫無章法,拿出來根本就看不懂,多數人教都教不會。 但這兩者,已經差出了好幾重境界。 唯有實戰,方能見分曉。 考試日,晨。 李崢早早來到學校,放空心靈。 學路無疆,現在的他只有滿心的敬畏,再無半點誑語。 他不禁又想起了張濤的告誡。 現在的學界,在某個細分領域投入一生的精力能出個成果,就已經很幸運了。 的確如此。 李崢爬上了數學的高墻,方才領略到其間的宏偉。 在這空無一人的教室中,李崢淡然一笑。 現在這個境界,別說是期末考,怕是高考,都很難泛出什么波瀾了。 可他剛剛心如止水,門口就傳來了波瀾的聲音。 “~~~這么早~~~” “哼,別打擾我清修冥想?!崩顛樚┤欢俗?,看也不看她,“倒是你,怎么這么早?” “考語文,要背課文~~”林逾靜哼著小曲兒,踮兒到桌前取出語文書就往桌上一拍,“一個小時應該夠了吧……” “???”李崢愈發波瀾,心境也亂了起來,“你都沒背?” “都看過,只是沒特意背過,怎么了?” 李崢一個哆嗦,心煩意亂,姿態也開始亂了:“那……期中考試呢?我記得你語文是143分……” “好像默寫部分扣了5分吧……” “你……你……”李崢難受地抓了起頭,“你不要太過分,有本事你期末也別背?!?/br> “平常期末是不至于背,但這次還是穩重一些吧?!绷钟忪o吧唧著嘴翻開了書,“放心吧,我未來早晚會拿第二,但你絕對不會是第一?!?/br> “?。?!” 此刻,李崢修身養性多日,沉浸下來的心境,垮掉了。 “你就是為了讓我不爽才背的么?!”李崢罵道。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閉嘴,不要背出聲?!?/br>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 至此,李崢崩了。 去你媽的境界。 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攀比! 就是為了看林逾靜撓桌子! 背書。 老子也背書! …… 三天的期末大考,拉開序幕。 這里的十八歲,沒有甲子園,也沒有學生會。 沒有追夢偶像,也沒有文藝社團。 但這并不代表他們沒有熱血,沒有努力與奮斗。 為了理想的未來,為了能成為自己渴望成為的那個人。 張小可奮筆疾書,一往無前。 江青華愁眉不展,感覺很難。 徐夢溪心無旁騖,挑戰平凡。 喬碧霞氣勢洶洶,卷亂題殘。 最后,是那葉孤城西門吹雪。 決戰紫禁之巔! 高手,很難。 只因任他如何努力,也難提升分毫。 只因他即便提升了分毫,也無對手可以超越。 林逾靜,便是這樣一位高手。 自幼兒園伊始,她便是視野所及,唯一的高手。 或許,她中考若是拿了個第二、第三,還會生出去四中、仁大附的念想,去會一會比肩的高手。 悲哀的是,并沒有那樣的高手。 她還是第一。 她也自然沒有了去名校的理由,只選了近水樓臺風景優美的櫻湖,靜享寂寞。 李崢,從不是這樣的高手。 自幼兒園伊始,他便是個鉆牛角尖,放著竅門也不用,見到捷徑也不走,誓要死學硬吃,繼而成績提高緩慢的平庸之輩。 或許,他稍微改變一下,放棄那些中小學生不可能啃透的知識,為了分數功利性地使用一些技巧,也許足以考入那些名校。 只是,如果那樣,他就不是李崢了。 為了有更多心無旁騖自學的時間,他亦選擇了近水樓臺風景優美的櫻湖,學習使他快樂。 這是命運,也有巧合。 但即便沒有這些。 高手,也早晚會遇到高手。 紫禁之巔,總少不了那場決戰。 即便沒有這場相遇,也會有另一場。 不過是把場地,從物理競賽決賽現場,提前到了櫻湖校園罷了。 也不過是把場次,從1,變成∞罷了。 無論如何,一位高手,遇到了另一位高手。 只有這時,高手才會生出對勝利的渴求。 只有這時,高手才會生出對失敗的恐懼。 有了渴求與恐懼。 血,才會熱。 “李崢你是不是不舒服啊……” 唐知非的聲音,打破了李崢在數學考試現場的熱血狀態。 “沒啊?!崩顛樧焐匣卦?,答題的筆速卻沒有絲毫降低。 唐知非看李崢滿面蕩著熱氣,有些擔心:“真沒發燒?” “沒……” “好吧……”唐知非嘆了口氣,繼續巡場監考。 很快,她發現林逾靜也不太對頭。 這位平日只是瀟灑冷艷,孤傲的神,也如高手全功率運轉內力一般,一副發高燒的樣子。 “逾靜你也沒事?”唐知非慌張問道。 “唔?!绷钟忪o使勁點頭。 “唔是有事還是沒事……” “唔事?!?/br> “好吧……”唐知非左右看了看,想說什么,但還是忍住了。 你倆個教室里練玉女心經呢? 此時,另一位監考老師朱洪波也湊了過來:“怎么了?” “沒事?!碧浦菦_李崢那邊努了努嘴,小聲道,“感覺他倆太用力了……” “尖子切磋,正常?!敝旌椴槃莩蛄搜哿钟忪o的卷子,點著頭輕聲道,“又快又穩,沒問題?!?/br> 作為重點班的班主任,數學老師,朱洪波的評判還是很權威的。 二人這便又湊到李崢身旁。 朱洪波定睛望向卷面。 望了很久…… 足足看了兩三分鐘后,他才抿著嘴,拉著唐知非一起回到了講臺前。 “李崢是真的不太對……”朱洪波揉著下巴品味道,“答題思路和感覺……好像換了一個人……很有意思,嗯,很有意思?!?/br> “有個什么意思???完全聽不懂?!?/br> “嗯……”朱洪波比劃道,“你看,我每天要判兩個班的作業和卷子,時間久了,我就算不看姓名,不管筆跡,只看答題的思路和感覺,大約都能猜到是誰?!?/br> “這個我感同身受?!碧浦悄剜?,“只是,語文有很多主觀的部分,解析、作文什么的,很好判斷,數學題的答案不是都一樣么?這個也能判斷誰是誰?” “可以的,但前提是這個人本來就有風格?!敝旌椴ㄆ诚蛄钟忪o道,“林逾靜一直都是風格最明顯的,幾乎每道題都能想出最簡易的解法,能忽略的過程一定忽略,偶爾還能給出標準答案都沒有的解法?!?/br> “那李崢呢?” “李崢是一定會走最正的那條解法,解不開就還是胡解……一條路一條路試,如果不是卷面有限……他能把泰勒展開都給你寫上去?!敝旌椴ò蛇笾煺f道,“但今天……不一樣了,完全不一樣了,他好像只看題面,看一眼就知道哪里是死路,然后在幾個走的通的思路里隨便選一個,并且有意識地在不同的題,走不同的路,好像是在均勻訓練……” “又聽不懂了?!?/br> “哈哈,那我說簡單點,就是慕容復,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每道題都用不同的克法,追求藝術感大于追求簡潔感?!?/br> “!”唐知非瞪眼道,“突然評價就這么高?” “但是啊,在數學上,簡潔便是最大的藝術?!敝旌椴ㄐΦ?,“不過像李崢這種刻意挑戰難度,訓練多種思路,也還是很有意思的。原來的他只認一條大路,死也得走,現在則是看到了很多的路,一條條走著玩,大約就是這種感覺……哎呀,要不是這倆人準備物競呢,我都想躥騰他們試試數競了?!?/br> “哦,這個朱老師你隨便?!碧浦菦]好氣地歪眼兒依次望向二人,“上禮拜,菁華物理系副主任,親自聯系的劉曉東,詢問他倆的情況和檔案……” 朱洪波驚道:“不是還沒物競呢么?” “是啊,人家倆就有這個能耐,隨便露一面就能撈到合約,你說氣不氣,氣不氣!”唐知非不覺攥了攥拳頭,“結果呢……人家倆雙雙給副主任拒了,據說劉曉東都在辦公室里撞墻了,不過他也只敢撞自己的腦袋,根本不敢勸他們……你說氣不氣,氣不氣?” “這個真的是有點氣了?!敝旌椴ㄒ哺鴵u起頭來,“這么一說,他倆確實不存在精力分散的問題,反正隨便都能簽t2……” “就是,你想搞數競就提前準備,我幫你說?!碧浦乔倪溥湔f道,“你看陶菲菲,累是累,但培訓他們,也是一次自我提高,他們拿獎了,陶菲菲自己差不多也是優秀的競賽老師了,前途大大的?!?/br> “嗨?!敝旌椴ㄐΦ?,“可惜了,沒有語文競賽?!?/br> “有啊,新概念作文……”唐知非苦嘆道,“只是,這個跟語文老師沒啥關系……” “哈哈,你都當上他倆班主任了,就別再貪心了,倒是數競,我其實是懂一些的……”朱洪波思索片刻后,眉色一揚,“那……我要拉他們搞數競,知非你可得幫忙?!?/br> “你自己直接說不就得了?” “李崢可以直接說,林逾靜不行?!敝旌椴ㄗ旖且粨P,“要引林逾靜上鉤,那還是需要一些誘餌的,不然就會像化競一樣?!?/br> “什么誘餌?” “呵呵,我有一計……” 唐知非聽著聽著,便張大了嘴。 奇怪的套路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