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等采訪完畢后,唐政委邀請軍區的干事記者和汪警督先去部隊訓練場看看,呆會再一起去機關食堂吃飯。 看到陳卓激動的樣子,知道陳卓曾是鐘樹在偵察當班長連時手下的兵,當即準他幾小時假,讓這兄弟倆好生去家里聚聚,暢談一番。 回到家時,何月正在準備午飯。因為鐘樹在恢復期,她買了好多食材和補品。 看到鐘樹沒到點就回來了,身后還跟了一個激動的警察陳卓,她笑臉相迎,趕忙去泡熱茶,順便問了下原因。 鐘樹倒不好意思說,還是陳卓竹筒倒豆子噼里啪啦的說了。 …… 這樣的事也碰上了,真是太巧了。m(__)m 就這樣,因為這件事,鐘樹又了記了一次三等功。 特別是軍報把鐘樹見義勇為的事情登出來后,龍爪特種大隊上至大隊長、政委,下至炊事班、養豬場的戰士,都傳閱過那份報紙。 一時間,繼娶得美嬌娘后,三連長鐘樹再次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而何月,則把那張報紙和三等功的獎章細心的放在衣柜里,和二等獎章一起成為鐘樹軍旅生涯里的榮耀。 這天,鐘樹又被叫到了江大隊辦公室,給他說了幾個好消息。 一是鑒于鐘樹的表現突出,相繼榮立二等功和三等功,在軍事素質上表現也很出眾,軍區下了文件,同意提拔他為少校,升任副營職,擔任龍爪大隊特戰一中隊的副中隊長。 二是為了適應軍隊新的發展變化,順應時代步伐,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出于長遠規劃,大隊將派鐘樹和另外幾位在職軍官到某軍校學習一年,系統提高軍事理論知識與運用信息化技術作戰的要求。 本著軍委提出的科技建軍的新要求,特種大隊將會向現代化新型作戰方向轉型,屆時大隊將配備多臺電腦,并招收一些文化較高,素質較好的新型人才。 等鐘樹他們學習一年之后,正好回來大展拳腳。 這接二連三的好消息,鐘樹是又高興又激動,但是想到到了軍校,就有很多時間看不到老婆了,又有一些遺憾。 何月倒是很為鐘樹高興,她從未來重生而來,雖然沒有專門去了解過部隊的情況,但是偶爾換臺,也看過軍事節目報道部隊的轉型發展。 而電視劇《我是特種兵》里,苗連因為文化程度不高,無法適應部隊新形式的發展,而被迫離開了心愛的部隊。側面反映了部隊新形式下的一些真實情況。 鐘樹17歲參軍入伍,雖然在成長的過程里,也接受過一些軍事理論技能的培訓,畢竟不夠專業系統,按照以后軍隊和社會的發展程度,如果不繼續學習成長,是要被淘汰的。 正好鐘樹要去進修的軍校,就在省城。她也打算麗江的房子買好后,再去前世的家里看看8歲時的父母,就回省城找份工作。 這樣,兩人周末的時候就可以見面一起回部隊了。 接下來的時間何月分外的忙碌。 鐘樹提成少校,轉成副營職,按級別,房子就調整到了對面的套三樓。 當時有五樓和一樓的選擇,何月毫不猶豫的要了一樓,她早就看中了一樓外面的空地,滿心打算著要弄一個漂亮的小花園。順便再給花花弄一個窩,免得養在陽臺上既限制了花花的自由,又弄得房子臭氣熏天。 在軍校開校,鐘樹和幾個戰友去學校報道學習后,就剩下何月一個人忙忙碌碌。 好在家已經搬好了,因為家具日常用品還不算很多,歸整清掃屋子倒還是沒花費多少精力。 主要是何月規劃的小花園,就比較耗費精力了。 何月他們的新房子正好是靠里邊圍墻的,屋外公共區域是一些普通的綠化,以一排排的樹木為界。 其他一樓的家屬們,有的修了圍墻,有的弄了柵欄,在里面種點花呀、菜呀,也有喂雞啊狗的,很有些生活氣息。 修水泥圍墻的工程太浩大,何月就到九里村買了很多大指拇粗細的長竹竿,找村民在屋外區域編成了近兩米高的柵欄。 然后,買來工具,種子,她開始培土整地,栽種花卉樹木。 完全一出現實版的開心農場奮斗史??! 靠柵欄那一圈,她種了一長排薔薇,靠圍墻那邊,則種植了一些藤蔓植物,比如說:七里香,紫藤,金銀花和葡萄。 而院子里,種了一棵櫻桃樹、一棵梨子樹、一棵桃樹,靠圍墻角落,則種了幾株枇杷樹。樹邊上,則是專門修給花花,搭了雨棚的雞窩。 靠柵欄門的空地,她栽種了一片蔥,一片小米椒,鐘樹愛吃這個調味。 再里面,則是一些梔子花、茶花等普通好養的花卉。 好在九里村就有專門的花農,何月栽種的這些花卉植物,都是在花農那里買的。 花農幫忙送到院子里,他的老婆,一個樸實的農村大嬸幫忙栽種,還傳授了很多經驗給何月,并答應定期幫忙護理。 于是,在第一個周末,鐘樹回到日思夜想的家里,發現老婆像變魔術一樣,把屋外變了個小花園出來。 太陽好的時候,搬張小幾,兩張椅子,坐在花園里,喝著九里村出的云福新茶,別提有多愜意了。 聽鐘樹說說在軍校的新生活,聽何月說說栽花種菜的田園日子,兩人頓時有了老夫老妻的感覺。 最高興的,當然還是花花了,它的活動范圍不但從難熬的狹窄陽臺降落到了充滿泥土草木芳香的地面,還擴大了許多范圍。 在花園這邊刨刨土,那邊啄啄蟲,營養跟上了,心情好了,花花的蛋都下得大點了。 不過花花經常賊眉賊眼的想來啄何月新栽的小蔥和米椒苗,都被機敏的黑貓關海法成功的趕回圍墻那邊的角落了,看得兩人哈哈大笑。 就這樣在忙忙碌碌,彼此牽掛的日子里,時間很快來到了陽春三月,何月啟程去麗江買房子的日子也到了。 何月特意選的周末出發,這樣,和她纏綿悱惻了一整夜的鐘樹,就可以在周日送她了。 揣著鐘樹改造好的三棱軍刺,小心裝好的購房款,在鐘樹千叮嚀、萬囑咐中,在他依依不舍的目光里,何月踏上了前往昆明的火車。 列車徐徐開動,她看著鐘樹追著列車奔跑了一段時間,直到火車越開越快,鐘樹的身影消失在不斷掠過的背景里。 她突然有一剎那的恍惚,覺得重生以來發生的一切好象都不真實似的,幸福會像泡沫一樣突然消失……⊙﹏⊙甩甩頭拋開了這個不好的想法,告訴自己別亂想了,她卻沒料到,后面發生了一件更離奇的事情。 031 麗江買房子的事情進行的很順利。 花千樹大嬸的家人都在大理做生意,家境還過得去。她獨自在麗江古城守著老房子,常常要和丈夫他們聯系,因此家里安了電話的。 何月去之前頭兩天就已經給花大嬸打了電話的,花大嬸的丈夫兒子也回來幫忙了,因此花大嬸早把該收拾的東西收好了。 何月一路坐火車,趕汽車,風塵仆仆終于到達麗江時,在客房里休息了一天,還吃了花大嬸特意做的麗江粑粑、乳扇、烤魚、炸涼粉等當地小吃。 第二天,艷陽高照,天空澄澈,春風拂面。心情暗自激動的何月偕同花大嬸夫婦,到了律師事物所,會同律師一起辦買房過戶手續。 因為之前1月份時,雙方就起草了合同,所需手續律師已經通知雙方準備好了。 加之當時房屋買賣很少,交易的人不多,這里那里的部門跑了幾趟后,第三天,何月就把手續辦完過了戶了。 捧著嶄新的房產證,看著上面工工整整的何月兩個大字,她的心里都要樂開花了。 啊,我的搖錢樹、我的第一桶金、我的獨門獨院的麗江古城小院子啊。 她差點像兔斯基一樣捧著房產證在臉上滾來滾去了。 花大嬸也很高興,比起清冷的古城,清冷的雜貨鋪小生意,她當然愿意趕快到大理古城的丈夫兒子身邊,一家人團聚經營著銀飾店生意,那生活多滋潤??! 兩個人各有所需,一樣高興。 除了很有感情舍不得的東西外,花大嬸還留了很多不方便搬動的老式家具和一些日用品給何月,并且友情贈送了一套花大嬸親自繡花縫制的納西民族服飾給何月。 可把何月美得,覺得天上的餡餅就不停的掉啊掉的又大又香。 花大嬸他們又住了一日,第四日,喊來一輛大貨車,把整理好的東西打包裝車,就跟何月揮手道別了。 拎著古老的鑰匙串,坐在已經空了的雜貨鋪門口,何月興奮的心情還不能平復。 哇,這房子是我的了,真的是我的了,簡直不敢相信哇。 這里往左走個10來米,就是青石板鋪就的大廣場。這幾天和花大嬸聊天得知,廣場名為四方街。 何月頓時又蚊香眼了。 她前世沒來過麗江,但是各種游記的帖子圖片里是見識過,知道四方街是麗江古城的中心,以后爆紅之后,更成為麗江的黃金地段。 嗚嗚,那時候就算什么都不做,把這個鋪面租出去,也能賺個盆滿缽滿啊。 她仿佛看見n年后,這里如織的人流,繁華的盛景,以及漫天飛舞的鈔票了。 忍不住掐掐手,疼,但是心里——各種美和滿足哇。 在麗江又呆了幾日,將屋子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凈凈。 雖然很累,每天晚上早早的倒頭便睡,但是她的精神卻十分的好。 架不住打了雞血的年輕人滿腔的激情哇。 鐘樹周末放學,回到部隊給何月打電話,聽到何月在電話里唧唧呱呱說這說那,一副開心滿足的樣子,他也很高興。 只是聽到何月說現在這里天氣好,很舒服,舍不得離開麗江了,他就急了。 老婆怎么能離開那么久呢,趕緊的事情辦完就回來了。至少下個周末得見到老婆吧。 再說了,部隊家里的花花得看看,關海法得看看,就是新修的小花園也得照顧呀。 最后,鐘樹又低沉的說道:“其實,最想你,需要你的,是我……” 何月笑嘻嘻的滿口答應下周末一定趕回去,又說了許多話,鐘樹才戀戀不舍的掛了電話。 何月算了算時間,明天就走的話,正好可以坐火車去前世的家里看看。 到時候再從那個江南小城回到部隊,正好可以趕在下個周末回部隊見鐘樹。 因此將一些需要經常澆水的盆栽花卉送給了這幾天認識的鄰居后,第二天一早,她就又開始馬不停蹄的坐車前往那個江南小城了。 汽車加火車,整整兩天兩夜,饒是何月人年輕,身體好,也坐了個昏頭昏腦的。 當她終于踏上10多年前那座兒時住的江南小城時,親切的感覺立刻又充滿了身心。 找了個賓館好好的洗了個澡,飽飽的睡了一覺,又去了兒時記憶里那家好吃的老店,點了一大碗蝴蝶面和炒河螺,敞開肚皮吃了個飽。 小城不大,吃了飯她慢慢的往記憶里的家門走去。 那時候,他們家住的還是在一條老街上的水泥房里,尚未拆遷。到她讀大學時,因為市政規劃,整條小街都拆掉了,他們家也搬到新的安置房去了。 所以,當那條記憶中的老街出現在腳下時,何月的心里激動了起來。 前世,她是謝荷,一個快9歲的小姑娘。每天下午從實驗小學放學,跟同學分別之后,就會慢慢的逛回家。 而爸爸mama差不多隔一會就會回來了。 老街人行道快轉彎的地方,有一棵高大的榕樹,周圍還砌了個臺子。 經常有居民坐在臺子邊休息,聊天什么的,因此何月打算在那里坐著,等那時的父母下班經過。 她也不是沒想過8歲的自己會出現在眼前,就像以前看過的劉德華的電影《童夢奇緣》一樣,突然長大的自己回到過去要怎么面對年幼的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