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忽必烈親征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射在臨安城外北郊時,煎熬了一晚上的北營蒙古大軍正準備沖出營地,給南宋一個教訓。 出來才發現,昨晚“興風作浪”,在郊外掀起滔天殺戮的南宋大軍早已如潮水般退去,獨留下一地的滿目蒼夷。 放眼望去,視野內再無活著的蒙古騎兵身影。 東西南三面軍營依然還在燃燒著熊熊大火,一座座蒙古包被燒成灰燼,營地化為焦土,黑煙裊裊,尸橫遍野,說不出的凄涼。 無主的戰馬發出陣陣嘶鳴,守在主人尸體旁邊,久久不愿離去。 北營將士們茫然地望著眼前的一切,眼中滿是憤怒與困惑,此戰之后,他們該何去何從?是繼續攻城,還是就此撤兵。 此時此刻,唯有皇帝陛下能做出決定了。 “回營待命!” 北營副將帶頭返回營地,以蒙古人的秉性,雙方結下如此血海深仇,這一戰指定沒完。一旦攻破臨安,屠城就勢在必行。 ………… 黎明時分,持續了一夜的殺戮宣告結束,蒙古三大軍營全線潰敗,幸存的將士要么逃至北營,要么干脆逃往基地。 南宋陣營的騎兵部隊一路追擊,足足追殺了一夜,因為殺戮太過頻繁,很多將士的武器都卷口了。 整個荒野隨處可見蒙古騎兵的尸骸,這場戰爭根本沒有俘虜一說,要么死,要么生,再無第三種選擇。 等到大軍班師回城,頓時掀起陣陣波瀾。 大勝! 此一戰,南宋陣營不僅斬殺敵將伯顏,擊潰蒙古大軍的有生力量,更是在蒙古軍營繳獲大量糧草物資,極大地緩解了臨安城的糧食危機。 蒙古人的回回炮也在此役被摧毀大半。 當伯顏被惡來斬殺的消息傳出時,整座城池都沸騰了。 作為攻滅南宋的主將,伯顏手上實在沾染了太多漢人的鮮血。遠的不說,僅臨安城中就有不少人的家人直接或者間接死在伯顏手上。 伯顏一死,百姓自然拍手稱快,一些人家主動放起鞭炮,以示慶祝。 當然,好消息中也摻雜著壞消息。 就在昨天晚上,宰相陸秀夫不幸犧牲。得知伯顏被殺,負責看押陸秀夫的蒙古軍士一怒之下,直接將陸秀夫一行殺了。 消息一出,臨安城可謂悲喜兩重天。 作為南宋末代宰相,陸秀夫的死絕對是朝廷的一大損失,八歲的皇帝趙昺更是哭成一個淚人,吵著要陸先生。 陸秀夫為國捐軀,值得后人銘記。 ………… 臨安城,北城樓。 雖然陸秀夫的死給臨安城帶來一絲悲傷,可大勝就是大勝。很快,上至朝廷文武百官,下至普通百姓,無不歡欣鼓舞。 在他們看來,臨安城守住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有些官員甚至已經暢想著再次主動出擊,掃蕩余寇,收復失地。 當然,這些官員不過是過過嘴癮,真要他們上陣那是絕對不敢的。 一大早,歐陽朔就在賈詡跟許褚的陪同下,登上北城樓,舉目遠眺。蒙古北營大軍的一舉一動,都被歐陽朔看在眼里。 眼見北營敵軍重整旗鼓,歐陽朔的表情越發凝重。 歐陽朔并未盲目自信,蒙古人絕不是什么軟柿子,昨天晚上只是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蒙古大軍號稱百萬之巨,別的不說,僅六座基地就還留著四十萬大軍,而且昨夜兵荒馬亂,逃走的蒙古部隊也不在少數。 再算上北營大軍,這些力量集合在一起,依然讓人膽寒。 昨夜一戰,南宋陣營方面也不是沒有戰損,蒙古騎兵在大夏禁衛面前可能慫,在其他地方可就不一樣。 具體的戰報還沒統計上來,保守估計,至少也陣亡了三萬余人。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啊?!?/br> 當然了,經過昨夜一戰,南宋陣營的整體形勢相比之前,已經大大好轉。歐陽朔望著北方大地,視線似乎穿過虛空,望向北面的三合城。 那里,正是忽必烈金帳所在。 “也該到最終一戰了!”不知怎的,歐陽朔突然戰意奔涌,熱血沸騰,恨不得親自上陣,跟那位傳說中的元世祖斗上一番。 或許,是歐陽朔體內的民族情結在作怪吧。 ………… 戰役第十七天,三合城。 包圍臨安的六座基地中屬三合城戒備最為森嚴,留守的四十萬蒙古大軍到有一半駐扎在三合城周邊,拱衛著他們的皇帝。 城池中心非常不合群地立著一頂巨大無比的金帳,周圍建筑被掃蕩一空,就是為了安置這頂金帳,跟城池的整體建筑風格格格不入。 富麗堂皇的金帳中,忽必烈一夜未睡。 接連傳來的壞消息讓這位元朝開國皇帝暴跳如雷,直如一頭擇人而噬的猛獸,讓人不敢靠近。 昨晚至今,已經有三位服侍忽必烈起居的侍女被無故打死。 整座三合城籠罩在一股恐怖的氣氛之中。 無論是誰都小心翼翼的,生恐惹惱了金帳中的皇帝陛下。城中幸存的漢族百姓更是膽戰心驚,徹夜難眠,躲在家中不敢出門。 蒙古人暴怒之下,誰知道會怎么處置他們。 上午九時許,三合城南門官道上突然傳來踏踏的馬蹄聲,抬頭一看,卻是一支剛從前線撤下來的蒙古騎兵小隊。 守城將士見了,絲毫不以為意。因為從昨夜至今,從前線逃至三合城的敗軍隊伍就絡繹不絕,眼下這支小隊看上去也沒什么特別的。 城門守軍見了,更是難掩鄙夷之色。 在蒙古人眼中,當逃兵是非??蓯u的行為,為勇士所不為。蒙古軍規甚至專門有規定,倘若有哪支部隊不戰而逃,一旦被抓回,就將施以酷刑。 怎樣的酷刑呢?做起來也很簡單。 蒙古人會將這些逃兵一個個裝到麻袋里,集中丟到一片空地上,再用騎兵在麻袋上來回沖鋒、踐踏,直至再沒有一個能動彈的。 場面并入如何血腥,絕足以將旁人嚇的臉色慘白。 就在這時,一位城門守衛認出了領頭的將領,驚呼道:“張將軍?!” 只見那人雙眼無神,全身血跡斑斑,臉上也臟兮兮的,被凝固的血痂包裹著,身上的鎧甲已經碎的不成樣子,松松垮垮地套在身上。 不是熟識之人,絕認不出這位落魄的將領竟是蒙古大將張弘范。 張弘范聞言,掃了對方一眼,露出恍然的神情,這守衛卻是在他麾下擔任過一段時間的親兵,難怪一眼就認出來了。 有這一層關心,張弘范心中更有底了。 “帶我去見皇帝陛下,我是來請罪的?!睆埡敕堵曇羯硢〉卣f道。 聽他這么一說,周圍的軍士齊齊看了過來。 張弘范之名不獨在南宋,在蒙古那也是響當當的,加之昨夜的一場大戰,此人正是主角之一,自然就格外引人注目。 軍士們或是探究,或是鄙夷,或是同情地看著這位落魄的將軍。 按照蒙古軍規,主將伯顏戰死,副將張弘范戰死沙場還好,可一旦沒死,還活著逃了出來,那問題只會更加糟糕。 張弘范不僅會被處死,說不定還會連累家人。 因此,一般像這種情況,副將倘若僥幸沒死,那還是在戰場上自己抹脖子吧,說不定還能混個“烈士”,惠及家人。 眼下張弘范卻出現在三合城,還要面見皇帝陛下,這就非常罕見了。 作為蒙古資深將領,張弘范不可能不知道,他來三合城,可能連陛下的面都見不到,就被下令咔嚓了。 張弘范當然想一死了之,可聯想到眼下戰局,他似乎還不能死,倒不是說他對蒙古國的忠誠已經高到能不顧及家人生死的地步。 只因在內心深處,張弘范還有些小心思,小算盤。 蒙軍大敗,伯顏戰死,就算忽必烈要親征,身邊也急需大將輔佐。因此張弘范想賭一把,賭忽必烈不會在這時將他殺了。 留下他,更有價值。 再者,昨晚的那一場大戰,張弘范作為副將,積極組織救援伯顏,并無失職之處,也非臨戰脫逃,忽必烈了解清楚情況,應該會網開一面。 張弘范是位惜命之人,更是一位有野心的將領。 因此在昨天夜里,當他好不容易在親兵的護衛下殺出重圍之后,想了一下,還是毅然決然地往三合城趕來。 “帶我去見皇帝陛下?!睆埡敕对俅握f道。 那守衛這才反應過來,說道:“您稍等,我這就去通報?!?/br> 或許是真的天不亡張弘范,面見忽必烈的第一個難關,因為城門的一個熟人,被張弘范輕松跨過。 如果沒人通報,那他張弘范真的就在劫難逃了。 守衛走后不久,重新折返,帶來了皇帝陛下的口諭:“立即將罪將張弘范綁了,送到金帳受審?!?/br> 張弘范聞言卻是長長地松了一口氣,只要皇帝陛下還肯見他,事情就有轉機,怕就怕陛下連見都不愿見,直接下令斬了。 外人不知道的是,就在這短短的一瞬間,張弘范手心已經滿是冷汗,誰也不知道這位大將已經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張弘范深吸一口氣,準備進城。 從現在開始,他就得好好想一下,怎么輔佐皇帝陛下親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