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互換協議
因為不是正式的議事,歐陽朔特意將盟會的地點,選在后花園。 花園的西南角,有一座池塘。 池塘中,鯉魚尾尾,白色的大鵝,在水面嬉戲。 池塘旁,有三座成品字排列的涼亭。 圍繞著涼亭,則是彎彎繞繞的渠溝,渠水清澈見底,湍湍流動。 此地,正是仿照古代曲水流觴而建,頗具雅趣。 如此清雅之地,正是邀友聚會之好去處。 “曲水流觴,無衣兄好雅致!” 就連木訥的碔砆,都忍不住贊嘆。 碔砆雖沉默寡言,對于國學文化,卻頗有研究,極有涵養。因而對歐陽朔的此番精心安排,是非常滿意的。 歐陽朔微微一笑,“大家隨意就坐!” 三座涼亭,都已擺上茗茶、水果以及糕點。 得到歐陽朔的指示,仆役開始在上游放置裝滿三花酒的酒杯。酒杯順流而下,繞亭而過,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 歐陽朔主動邀請宋文、明月照大江、黑曼巴蛇,還有謝思韻、白樺以及鳳囚凰三位美女,坐在一起。 木蘭月作為半個主人,邀請林靖、劍氣雷音、青鸞、紫羅蘭、紅鷹以及青衣,七位女生坐在一起。 最后一座涼亭,坐的就是尋龍點xue、碔砆、攻城獅、胖虎以及宋武。 三桌當中,歐陽朔這一桌,才是重中之重。 宋文能夠被邀請,完全是占了“大舅子”的便宜。 當然,宴會開始,大家可以在三座涼亭之間,隨意穿行,并不拘泥。 如此別致的安排,讓白樺等人感到賓至如歸。 一上午,基本上就是閑聊。 趁此機會,可以談一些合作,有一對一的,也有多對多的。 歐陽朔就趁機,跟鳳囚凰提及關于煤炭合作的事宜。 由劉默主持的大型煉鋼廠,已經基本建成。煉鋼廠選在峽谷河道的下游,碼頭對面,位于泅水城區。 選在此處,既有水源,又有木材資源。在沒有煤炭之前,也只能用木材燒制木炭,作為煉鋼廠的主要燃料。 除此之外,將煉鋼廠建在河道旁邊,也有利于成品鋼材的水路運輸。 對送上門的大筆訂單,鳳囚凰自然是沒有異議。 正如歐陽朔推斷的那樣,落鳳郡遍地都是煤炭資源。對她而言,不過是安排一些礦工而已。落鳳城晉級后,她正愁去哪里籌集建設資金呢。 按照劉默測算的煉鋼廠煤炭需求量,自下個月開始,山海城每個月都至少需要向落鳳城,采購不下價值1500金幣的煤炭。 “無衣,你真是送財童子??!” 簽完電子合約,鳳囚凰笑嘻嘻地說道,顯然心情極好。 白樺坐在一旁,見兩人談完正事,才插嘴說道:“鳳舞,你別被他騙了!” “???”鳳囚凰不解。 白樺搖頭,道:“無衣耗費巨資在煉鋼廠上,目的是什么?”不等鳳囚凰回答,白樺繼續說道:“還不是為了煉制好鋼,用來制作武器裝備?!?/br> 說到這里,如果鳳囚凰還沒明白,就不是鳳囚凰了。 不錯,山海城鍛造的武器裝備,一轉手,又要賣給她們。 羊毛出在羊身上。 最終,煉鋼廠的消耗,還是需要她們來買單。 偏偏,她們還無法拒絕山海城出售的武器裝備。 等于說,她是在跟無衣當免費的礦工啊,真真是讓人不爽。 想明白之后,鳳囚凰的神情,有些抑郁。 歐陽朔苦笑,有兩位這么精明的合作伙伴,他也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哭。 “鳳舞,別聽白樺的,不管怎樣,起碼你賺到了,不是嗎?” 鳳囚凰搖搖頭,嘆了一口氣:“也只能這么想了?!?/br> “說到裝備,無衣,你承諾的裝備,到底什么時候對我們開放???”白樺趁機將話題引到軍工貿易上來。 對這個問題,鳳囚凰同樣非常關注。 山海盟中,除了山海城,就屬靈犀城和落鳳城的軍工實力最強。 她們雖然不像山海城,囊括戰船、弓弩、唐刀、馬槊、步人甲以及明光鎧,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但也都有殺手锏。 靈犀城的長項,是攻城器械和盾牌。 落鳳城的長項,則是鐵浮屠具裝和重劍。 這四樣,山海城也都是有需求的。 攻城器械不用說,歐陽朔對投石機,可是垂涎已久。 廉州之戰期間,炎黃盟帶來的投石機,讓山海城吃盡苦頭。 靈犀城通過技術手冊鍛造出來的盾牌,肯定比山海城武器作坊鍛造的要更加精良,用來裝備山蠻重裝步兵,再合適不過。 鐵浮屠具裝雖然跟明光鎧功能類似,但山海城同樣需要。因為相比鐵浮屠具裝,明光鎧太過精貴,造價又高,不適合大規模裝備騎兵部隊。 重劍,就更不用說。 白起最擅長的就是重劍,他原來的衛隊鐵鷹劍士,用的也都是重劍。 擔任龍驤軍團的軍團長之后,白起可以組建一個親衛營。 按照白起的想法,就是想再訓練出一支鐵鷹劍士。 可惜,相比唐刀和馬槊,重劍的鍛造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如果僅靠武器作坊的摸索,是無法鍛造出滿足白起要求的重劍的。 唯一的途徑,就是向落鳳城購買。 因為是專精一門,靈犀城和落鳳城已經具備裝備外銷的條件。 白樺獲得《攻城器械制造技術手冊》雖然還不到兩個月,一則攻城器械有圖紙,制造起來比較簡單。二則攻城器械,本就不需要大規模裝備。 至于落鳳城,則是受限于自身的軍事實力。鐵浮屠具裝對戰馬的需求,跟明光鎧也是不相上下。 落鳳城可比不上山海城,能夠組建兩三個騎兵師團。 山海城的軍工,經過近一年的高速發展,也已經具備外銷的條件。 三人一拍即合,經過共同商議,決定實施裝備互換計劃。 歐陽朔用12000柄唐刀,跟白樺換取10000面盾牌,用于裝備龍驤軍團第三師團的兩個山蠻重裝步兵旅,每名士卒配置兩面盾牌。 再用800套步人甲,跟白樺換取200架投石機。 歐陽朔用1500柄唐刀,跟鳳囚凰換取1000柄重劍,用于白起組建鐵鷹劍士,同樣的,每一名鐵鷹劍士,配備兩柄重劍。 再用7000張強弓,換取3000套鐵浮屠具裝。 三千套鐵浮屠具裝,足以組建一個重裝騎兵旅。 白樺和鳳囚凰之間,同樣達成互換協議。 三人共同約定,銷售的武器裝備,以完成互換協議,為第一優先序列。意思很明確,在沒有履行完協議之前,是不能對外銷售的。 一份看上去并不起眼的互換協議,實際上變相地鞏固了三座領地,在山海盟中第一序列的地位。其他的領地,想要撼動他們,已是千難萬難。 沒辦法,誰叫其他領地,沒有拍到武器裝備制造技術手冊呢? 歐陽朔也希望,諸成員都能有一兩個殺手锏。 一個領地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 就算是山海城,也完成不了所有類別武器裝備的制造。 見三位巨頭達成協議,一旁的謝思韻就有些不淡定了。 領地出產的武器裝備,不僅是對領主,對她們這些行會首腦,同樣具有巨大的誘惑力。 諸類武器裝備中,又以盾牌、重劍以及強弓,最受冒險類玩家的喜愛。至于全身鎧甲,因為太過笨重,反倒是不受冒險類玩家的推崇。 只有武將玩家,擁有坐騎,才會鐘情這些笨重的鎧甲。 同樣,唐刀在冒險類玩家眼中,也屬于冷門兵器,它更加適合戰場。 冒險類玩家最喜歡的,還是劍。 領地生產的這些制式裝備,劃分為士卒、軍士以及武將三級,分別對應裝備中的黃金級、暗金級以及紫金級。 經過一年的沉淀,黃金級裝備在冒險類玩家群體中,已經不屬于稀有裝備。中高端玩家,都至少擁有一兩件黃金級的裝備。 暗金級裝備,仍然稀有,只有高端玩家才會擁有一兩件。 至于紫金級裝備,那已經是最頂端的裝備了。 因此,領地生產的制式裝備,用來列裝行會精英團,就再合適不過。 跟領主相比,行會首腦同樣不差錢。 甚至,某種意義上,行會首腦比領主更有錢。 因為隨著行會倉庫制度的完善,以及行會打金團的日趨成熟,行會首腦可支配的公共資金,已是極為可觀。 第二次系統拍賣會,各行會首腦一擲千金,根源就在此。 拍賣會上,林靖向歐陽朔借了13000金幣,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全部還清。而白樺向歐陽朔借了10000金幣,到現在都還沒有還清。 兩相對比,就可以看出,行會在這方面的優勢。 并非領主沒錢,而是領地的財政收入,基本上都要投入到領地建設和軍費開支上,很多時候,如果經營不善,還會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 靈犀縣晉升為靈犀郡之后,資金需求一下高漲。 且不說還錢,白樺沒有通過四海錢莊,繼續拆借資金,已經是相當厲害。這還是【清風閣】在背后,鼎力支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