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大佬,收了神通吧
魯迅說人人都有一股八卦之心,八卦之火,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就開始熊熊燃燒…… 呃,魯迅說這話不是他說的? 好吧,這話是上帝說的! 上帝說人要有八卦,于是人類就開始了八卦! 這群里本來就已經接近涼涼了,忽然就這么懟起來了,這人啊,一般都喜歡看熱鬧,只是這熱鬧一起來,后果跟影響就不好控制了,比如,現在,顯然已經到了相互攻伐的地步,尤其是當群里出現了魯迅和他的老師章太炎老先生的時候! 這種事,就注定了,不可避免! 比如康有為和梁啟超,這是歷史上,尤其是晚晴史上最為出名的一對師徒,在中國近現代史的課本上,這兩位的名聲及形象那還是可圈可點的。 一個是年少神童,一個是南海圣人。 要知道按照一般的觀念,這梁啟超中舉在先,康有為不第在后,那自然是小康有為十幾歲的梁啟超為前輩先生。 只是,世間有很多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例子。 這兩位也不例外。 年少多金,英俊瀟灑,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梁啟超一下子就被包含了落寞、憂傷、沉郁卻又有著無上大志,滿腔熱血的中年大叔康有為所折服。 這一下子,便是提袍而跪,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呃,錯了,換劇本! 一向任性自負的梁啟超聽后猶如“冷水澆頭,當頭一棒,一旦盡失其故壘,惘惘然不知所從事。且驚且喜,且怨且艾,且疑且懼……”即拜康先生為師。 于是在梁啟超的幫助下,康有為先是成為學術巨頭,再然后公車上書,成了光緒皇帝的救命稻草,再然后戊戌變法,轟轟烈烈…… 可惜,他們遇到了陰沉的慈禧,狡詐的榮祿還有萬惡的袁世凱! 于是,他們失敗了…… 再然后呢? 好像很多人就以為沒有然后了! 其實不是! 朱明對章太炎和魯迅的人品,還是相信了,自然他們說了這對師徒反目,那就一定反目了! 起因就是戊戌變法的失敗,就如同是鴉片戰爭對于林則徐的啟發是一樣的,戊戌變法的失敗對梁啟超的啟發也是非同小可。 而后見過世面的梁啟超慢慢的就覺得自己的老師康有為同學就是一個典型的學術騙子,為的還是自己的權力地位。甚至還參與到張勛復辟之中。 而梁啟超呢,則跟孫中山,跟革命派越走越近…… 這還了得? 于是梁啟超被康有為痛罵“梁賊啟超”,為食父的惡禽“梟”、食母的惡獸“獍”,更是直接被定性為“不屑之子”、“忤逆之徒”! 至于梁啟超,畢竟學歷高點,素質高點—— 梁啟超乃是舉人,康有為同學只是個監生,大約也就是窮酸秀才! 所以,梁啟超對于自己曾經一往情深的老師,保留了幾分尊重,不過只是稱康有為為“大言不慚之書生”,直到晚年,依舊對康有為禮遇有加。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學歷,受教育水平,以及素質,是多么的體現一個人的魅力! 所以,梁啟超被稱為中國歷史上一位百科全書式人物,深受2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人士的贊譽。至于南海圣人康有為就有點毀譽參半了! 朱明看到這里,那是滿眼的鄙視??! 原來你是這樣的康有為??! 我說當年戊戌六君子死的時候,我怎么就這么厭惡你呢?原來你一直都是這樣的人??! 呵呵,現在讓我逮到了吧…… 康有為被群主朱明禁言29天小時59分鐘59秒! 群里一看,這也有太狠了吧。 極限就是30天,你這倒好,連個破記錄的機會都不給,就差一秒鐘,這得是多大的偏見??! 梁啟超:各位就不要爭了,爭來爭去,都不過是口舌之爭,有什么意思?為什么就不能好好的做點事呢?清談誤國,實干興邦,看看張之洞,再看看李鴻章,又或者左宗棠,乃至于孫中山,無休止的這種辯論,有什么意義呢?如果真的論及學術上的事情,那怎么不說說曾文正公! 曾文正公? 臥槽! 曾國藩??! 最出名的應該就是曾國藩家書了吧,這怕是沒人不知道吧?從小就被各種折磨,尤其是里面的什么名言警句之類的,背誦,還要默寫,甚至老師還專門提點學生: “大家都注意了啊,這個曾國藩很厲害,曾國藩家書也是很厲害,里面有各種人生道理,做人的原則,治學的態度,等等,大家要多看多記,爭取在寫作文的時候,用上那么一兩句,這就是點睛之筆,知道不,這是要加分的啊……” 于是前兩年,曾國藩就在各種所謂的讀書運動中成了修身齊家治國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牛逼不? 正所謂平生不讀曾國藩家書,便是裝逼也沒人驚訝! 但是你要說自己通讀曾國藩家書,倒背如流,那立馬逼格就起來了,小姑娘都多看你兩眼,然后跟你探討這曾國藩的人生,以及那波蕩起伏的大變革時代…… 曾國藩:任公過譽了,要真說到做事,還是不如孝達、少荃和季高! 左宗棠: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 張之洞:都過去啦,過去啦,還提這些做啥? 說到這里,似乎是張之洞覺得跟自己往常的脾氣不大相符,想了想,也是覺得有些話不得不說! 張之洞:說真的,咱們這么多,為什么,為了大清,還是為了自己?不過都是想要一展抱負,結果呢?最后呢? 李鴻章:香帥一生唯此言大善。 張之洞:呵呵,你李合肥最后的下場,我也覺得大善。 呃…… 這是都是什么節奏,咋又冒出來這么幾個人物? 朱明覺得有點吃不住了,要是后面在冒出來孫中山,或者誰的,那咋辦? 那大炮一開,可不是魯迅這種文人吶! 李鴻章:我倒是覺得沒什么下場不下場的,這都是自己的選擇,既然選擇了,那就去做,再說了,就是別人去做,他得有那個資格能代表得了??! 李鴻章: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于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這一聲之中,全無年輕之時的意氣風發,卻滿是滄桑。 朱明看到這里,也是覺得事情有點出乎意料的,咋冒出來這么多人啊,這是要涼涼404的節奏??! 心里不由的感慨,大佬們,收了神通吧,不然,我可要踢人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