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飛將之子、我喜歡的美強慘反派穿過來了、滿級大佬穿回真千金、我靠美食治愈病嬌反派、繡花枕頭是學霸、趙云之穿越時空之門、破產后,我成了頂流[穿書]、變身異世界當反派、星夜審判、被退婚對象寵上天
河灘邊上有不少婦人正在清洗衣服被褥,還有幾個小娃娃,在稍淺的河灘上踩水捉魚,看到盧秀玉帶著倆meimei過來,幾個和盧家相熟的婦人對著盧秀玉寒暄了幾句。 “大娘,我的傷早就好了,再說了,我也閑不住啊,這不,家里的長輩和meimei們心疼我,還給我派了兩個幫手呢?!?/br> 盧秀玉笑吟吟地應道。 說話的這些大娘未必有什么壞心思,可有些話傳來傳去就容易變了味道,比如剛剛那兩句話,對方的本意可能是夸贊她勤快,關心她的傷勢,可也能被理解為盧家的孫輩里只有她這個姑娘能干活,家里的長輩也不心疼她,傷還沒好全呢,又讓她來割豬草了。 盧秀玉的成長經歷復雜,她知道語言有時候也能傷人。 于是她四兩撥千斤地回答了她們的問題,特地提點出她身邊的兩個堂妹,意在告訴大家自己的傷好全了,家里人和兩個懂事的meimei都體恤她,今個兒陪她一塊來割豬草了。 盧秀玉足夠小心謹慎,在遠遠看到人群的時候就把背簍還給了二堂妹,因此這會兒三姐妹看上去整整齊齊的,正如她所說的那樣,兩個年幼的meimei是過來幫忙的。 “誒呦,剛剛還真沒注意,那是你二叔和三叔家的閨女吧,長的可真俊呢?!?/br> 那些人倒是一早就看到了盧家三孫女盧秀心,可還真沒看到站在倆人身后的盧寶寶。 不是說盧老二家的閨女歲數更大一些嗎,怎么看個頭,大的那個反倒更像是meimei呢?嬌嬌小小的,一團孩子氣。 村里見過盧寶寶的人不多,因為這個懶饞的丫頭一點也不喜歡動用除了嘴巴以外任何一個肢體器官的活動,這幾年出門的次數屈指可數。 村里倒是一直有她漂亮的傳言,可其他沒見過的人覺得一個六歲的丫頭又能漂亮到什么程度呢,恐怕都是言過于實。 直到現在看到了真人,才知道那句老話說得對,空xue來風,未必無因。 鄉下人的形容詞有些匱乏,他們能想到的最高褒獎就是臨縣送子廟觀音娘娘座下兩位童子,唇紅齒白,一團福氣,這盧家的二孫女長的比那童子還討人喜歡。 而且那丫頭看上去性格也十分的好,紅潤的嘴唇向上彎彎,一直都噙著笑呢,人的心都讓她笑軟乎了。 沒想到盧家那倆人嫌鬼憎的玩意兒還能生出這樣一個集天地之靈氣的孩子,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歹竹出好筍?這樣乖巧的娃娃怎么偏偏投身到了徐嬌娘那個懶婆娘的肚子里。 而且這閨女一看就是勤快的,小小年紀就背著那么大的竹簍陪著受過傷剛剛痊愈的堂姐來割豬草,光憑這一點就知道這孩子和她那對爹娘不一樣。 一時間,她們對盧寶寶的印象大好。 盧家姐妹畢竟有任務在身,那些婦人也不好拉著姐妹幾個說太多話,只是寒暄了幾句就放行了。 在三姐妹離開河灘去了更遠一些的河坡后,唐家秀才娘子端著一大桶衣服來到了河邊,身后還跟著一個清秀的男童。 唐家在三檔口村那也是說得上名號的人物。 在宗族意識濃厚的古代,尤其是鄉下地方,人丁越興旺就意味著他們在當地的話語權越高。 比起那些動輒生六七個孩子的人家,盧家的子嗣并不算多,盧老屠這代生了三個兒子,已經是難得的多產??墒且驗楸R家不論男女各個人高馬大,加上村里人多養殖牲畜,還得仰仗盧家的屠戶,因此絕大多數人家都不敢得罪盧家的人。 唐家在村里是個例外,唐家的先祖一百多年前遷居到了三檔口村,娶了當地的女人勉強融入了村子,但是這么多年,唐家世世代代都是一脈單傳,在村子里除了姻親,再無其他親友,因此受了不少欺負。 直到這一代唐家的當家人考中了秀才,這才拔高了唐家在村里的地位,一下子讓唐家成了村子里少數幾家不能招惹的人家之一。 說來也是奇怪,三檔口村有著好山好水,靠著肥沃的土地、資源豐富的群山以及那一條臨村的官道家家戶戶都過著寬裕的生活,可這樣的好山好水卻沒有培養出幾個會念書的人物。 從李朝開國起,近百年來整個村落只出過一個舉人,考中秀才的也屈指可數。 到了這一代,三檔口村攏共也就出了兩位秀才,其中一位就是唐家的當家人唐茂才。 唐茂才考上秀才的時候才二十四歲,這對于讀書人來說,還正值壯年,村里所有人都期待他考一個舉人出來,到時候謀個一官半職,好成為村里人的靠山。 可天有不測風云,唐茂才三十歲那年去府城參加鄉試,誰知道半路驚了馬,他從馬車里摔了下來,摔傷了肋骨,最后命是保住了,卻也留下了后遺癥,從此變得體弱多病,根本負擔不了連日科考的壓力。 唐茂才的科舉之路算是斷絕了,唐家為了供出他這個讀書人幾乎耗盡了家底,加上他傷了底子,常年靠補藥養著,花費不菲,于是唐茂才回了鄉下老家,在三檔口村開辦了一間私塾,靠著束脩勉強維持生計。 村里人都敬重這位讀書人,加上村里不少孩子都在唐家私塾里念書,在三檔口村,誰不給唐家人幾分薄面。 這會兒過來的婦人就是唐茂才的媳婦,跟在那婦人身邊的則是兩人的獨子唐定元。 “小秀才公又來陪你娘洗衣裳啦?真是個孝順的孩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