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重振大明在線閱讀 - 第215節

第215節

    第664章    科舉變革

    大明正元四年,是讓后世津津樂道的一年,在這一年里,對大明的崛起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先是年初傳來了滅金的好消息,從而使大明的東北方不再有外患。而后又與蒙古進行了和談,北邊的情況也緩和了下來,不久后更是傳來蒙古草原上諸部之間相互征伐的消息,民間有傳言這也是朝廷所為,使得犯大明邊境的一些部落都受到了重創。

    而讓百姓們更感興趣的是大明對外態度的一次改變,以往那些來了就能得到善待,而且還能帶走許多財物的各國使節這次卻被弄了個灰頭土臉。本來百姓對連自己都吃不飽,國家還要打腫臉充胖子,強調天朝上國威風的行為就很不以為然了,現在朝廷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委實讓百姓們又驚又喜。

    當然,也有對此很看不慣心理的。那些不必為生計發愁,一心只沉浸在天朝上國迷夢里的腐儒們在得知此事后連連嘆息人心不古,這分明就是大明衰敗之征兆。在他們看來,國家就應該在左近小國表面的感恩戴德之下拿出原來可以給百姓的錢去做一些面子工程,否則就是讓人嘆惋的事情。

    面對著這種讓人哭笑不得的言論,唐楓只是不屑地啐了一口,便將之丟到了一邊。清談最是誤國,這些不知民間疾苦的人根本就沒有資格對朝廷的政策提什么看法,因為他們不配。當然,他也不會因此而降罪于那些人,只是留上了心,不會讓這些人成為官員而已。

    在外部的敵人已經完全被消滅,而大明內部也安穩下來之后,唐楓的目光就落在了其他方面上了。他知道現在的大明還有著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事情都是靠著自己的鐵腕手段強行推動著的,若是不能有進一步的發展,自己就會步許多前輩的后塵了。

    歷史上,改革之人多是才干之士,但真能成功,且在身后依然有人奉行不悖的卻很少,或許只有商鞅等寥寥幾人而已。至于大多數的,則是如王安石等一般,在他在任時一切都好說,可一旦當他們從位置上退下來,或是死后,一切就會變回原來,即便是當朝的張居正這樣的猛人,最終也是落得這樣的下場。

    要想不出現這樣的悲劇,唐楓知道自己必須要有一批堅定的支持者?,F在自己還年輕,就應該趁著年輕多提拔些有新思維的人出來。其實大明后期的思想還是比較開放的,至少不會如前期和滿清時那樣禁錮百姓的思維,所以他要從中找出幫手不是什么難事。不過有一點卻讓他很是為難,那就是能當上官的在這一點上必然與他有著沖突,至少很少有人能夠認同他的一些改革的方案,這樣一來他就需要讓一些肯支持他的人走上仕途了。

    大明的官員來歷只有兩方面,少數是靠著祖上的功勞,因門蔭而為官,不過這些人并不能擔當什么重要的位置,說白了就是朝廷出錢養著的米蟲而已。而大多數做事的,則是通過科舉正途走上來的官員。而這些科舉上來的官員都是深受儒家思想洗腦的人,講究的是法先王之禮,今不如古,自然對唐楓這樣的改革之見大不以為然了。

    所以一開始,唐楓想到了改變官員進入的方式,也就是讓其他方法代替科舉,從而找來能夠幫自己的人,可是在一番細想和其他人的對話之后,他還是放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因為他明白了,一旦自己真這么干的話,立刻就會被人推翻,即便手里握著兵權也是無法與滿天下的人為敵的。

    自從隋唐以來,科舉制就在中華大地上生根發芽了,無論換了什么人做皇帝,都會將這種制度給推行下去,因為這是國家穩定的基礎所在。只有這條路,才能使寒門子弟有著向上前進的希望,大家都認準了這一點,若是突然罷了它的話,其反彈就不是唐楓能承受的。

    而且在細想之后,唐楓也發現科舉制弊端再大,也是有其合理的一面的,至少它很公平。除了個別居心不良的人會舞弊之外,它能公平地選出最有學問的人來治理這個國家。其實真要說起來的話,他自己想到的什么公務員考試只會比它更不公平,因為公務員考試有著太強的主觀性。有時候外國的,后世的經驗未必就一定適合本國的,現在的國情。

    不過唐楓還是打算由科舉入手,只是不是全盤否定,放棄用這個方式取官,而是改變科舉考試的方式。自朱元璋取下大明天下之后,為了便于統治,雖然依舊行的科舉,卻改變了它的方式,那就是八股取士。這顯然就大大地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使他們的知識和修養無法真正得到開發。雖然短時間里看對大明的統治很是有利,可在二百年后的今天,這卻已經大大地阻礙了民族的進步。所以要想國家發展,這一點是必須要改變的。

    當然,大明的科舉考試也不是光有八股作文而已,也是有著策論的,只是這一點相對來說很不起眼,眾多的考生也只盯著八股看,只知道背那四書五經??蓪嶋H一個官員的能力卻是體現在策問上的,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實在是讓人很無奈。

    通過與一些有識之士的談論之后,唐楓終于是抓到了這一點突破口,他就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了。這樣一來,既能如自己所想的提拔出更有能力的官員來為大明的振興盡一分心力,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原來的利益集團,使他們不至于橫下一條心來與自己作對。

    想到了就干,唐楓深明時不我待的說法,當即就在朝堂之上提出了這個辦法。因為他知道,雖然大明現在沒有了外敵,但那只是暫時的。隨著西方國家的不斷壯大和崛起,有朝一日,他們還是會象歷史上的一般侵略到中華民族的頭上來。我們想要不被欺侮,甚至是主動出擊,就需要跟他們一樣地發展。而有著數年千文明底蘊的中華民族,一旦真的加大了前進的步伐,就不是那些才剛剛脫離茹毛飲血的蠻夷之邦所能比的。但這一切卻必須先要以改革作為前提。

    一石激起千層浪,當唐楓在朝會上提出這個方案的時候,立刻就遭到了眾多官員的反對。雖然現在他已經控制了朝政,但在這件事情上,肯附和他的卻還是極少的。因為這科舉乃是立國之本,是讀書人心目中神圣不可動搖的所在,比自己的性命更是重要,豈能說改就改?即便有那首鼠兩端的人,也怕自己生后擔負罵名而不敢支持唐楓了。

    這下唐楓就有些為難了,他可以用強使眾人不敢反對自己,可這科舉考試的閱卷還是在這些官員手里的,若他們不肯合作,即便真推行了,他們也有的是手段陽奉陰違。唐楓總不能自己去改那些卷子吧,即便他真這么做了,成千上萬的卷子也不是他一個人能看得過來的。但唐楓又不想放棄這個想法,只得放平了心態和這些人爭論。

    “各位為何一定要堅持八股取士呢?各位都是有見識的人,難道看不出來這種手段只會讓讀書人所知更少嗎?”唐楓苦口婆心地說道。

    換來的卻是一片沉寂,大家其實也知道這一點弊端,可是自己就是這么過來的,說什么都不想就這樣改變了,這或許是一種報復心理吧。不過這個理由是無法說出口的,便有人道:“國公看到的只是八股的不足,其實八股也有其成功的一面。曾有人言,只要八股做得好,那什么文章再其手都不再困難了,那是要詩有詩,要賦有賦,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只有這八股才能從萬千的讀書人中選出那最適合的?!?/br>
    唐楓聞得這樣的理由,便是一陣苦笑:“這道理本公自然是明白的,我也曾是進士出身。但各位想過沒有,這會寫八股,文章做得好,與那可以當個好官可沒有必然的聯系哪。反倒是策論,才是為官者本事的體現,你們怎么就只看重寫文章而不重為官的本事呢?”

    見眾人一時都不說話,唐楓便又繼續說道:“各位可曾聽過這么一首說那八股誤人子弟的詩了:‘讀書人,最不濟,爛時文,爛如泥。國家本為求才計,誰知變了欺人技??戳税氩恐v章,記了三十擬題,狀元塞在荷包里。三句承題,兩句破題,擺尾搖頭,便道是圣門高弟??芍馈叭ā?、“四史”是何等文章?漢祖、唐宗是那一朝皇帝?案頭放高頭講章,店里買新科利器?!@說的便是八股之弊所在了,各位難道真不明白嗎?”

    眾人聞得此詩都是面上一呆,什么時候居然有如此一針見血地批判八股的詩了,自己可從不曾聽說過啊。其實這也是唐楓有所不知了,此詩并不是明朝的產物,而是后來的清朝,一個名叫徐大椿醫生所作,不想現在卻被他拿來當作了理據了。

    不過這幾句詩卻正正切中了八股的痛處所在,許多在場的官員也不禁想起了以前,自己尚在寒窗苦讀的時候,也果然是如詩中所寫的一般,除了四書五經之外,少有涉獵其他。而在做了官后,他們才發現自己所知道的知識遠遠不足以應付政務,那就只有邊當官邊學了?,F在想來,若是當初能夠多涉獵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或許自己的仕途就能更上層樓了。

    唐楓見他們有了深思的表情,就繼續道:“其實本公也沒有全盤否定了八股取士的意思,只是想在此基礎上增高那策論的重要性,這樣一來既不會誤了那些寒窗苦讀的士子們的前程,也能更好地從中選拔出對我大明最為有利的人才,你們怎么就不明白呢?”

    一片沉寂之后,終于有幾人松了口:“國公所慮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是這科舉乃是國之大事,若隨意更改,對士子來說卻是一場大變,對今科的舉子來說可不甚公平哪?!?/br>
    唐楓見他們有所松動,心里微微一喜,便道:“這一點本公也考慮到了。既然怕給舉子們帶來不便,我們可以暫且選一個影響不那么大的。今年我大明連連取得了勝利,正是普天同慶的時候,可以增開一個恩科,我們便先自此作出一些改變。至于秋闈,則還是照舊,若是此法選拔出來的士子比之以往更適合為官,那三年之后的科考我大明就該想著改變一下了?!?/br>
    這是折中的辦法,也是唐楓在遇到如此大的阻力時,不得不作出的讓步。不過他也深信只要有了這一點的改變,將八股取士從科舉里踢出去就不是太遙遠的事情了。對于唐楓這折中的方案,那些官員們沒有再多作反對,因為他們看得出來這已經是唐楓的底線了,現在大明朝還是他說了算的。

    所以眾人便都點頭曰善,就此,在大明盛行了二百多年的八股取士之道發生了改變。直到百年之后,當大明的士子們參加新的科舉時,還一直對這一天發生的事情念念不忘,他們深深地明白,自己能從四書五經的羈絆中走出來,多虧的這一日唐楓的堅持,那時的年輕士子們對唐楓可說是感恩戴德。

    可那終究是百年之后的事情,在現如今的大明,那些科考的士子們可就不這么認為了。當他們得知今年朝廷要開一恩科的時候還很是高興,因為那象征自己有多一次的機會走上仕途了??墒钱斶@次科考的重點公之于眾后,大家就都愣了。

    居然以策問為主,自己所研讀多年的四書五經和時文居然只是占了一個極小的比例,這讓這些讀書人如何能夠接受???許多人便開始大罵朝廷的不公,更有那性子沖動,膽子大的更是跑到了學宮和孔廟里去哭訴,大說朝廷的不是。這些人很快就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唐楓隨之就成了他們抨擊的對象,大講他的不是,更有人言唐楓乃是亂世之根源。

    大明對言論方面還是放得很開的,那些言官更是可以風聞奏事,皇帝都不能加罪,這與后來歷史上的滿清大相徑庭??墒窃诘弥@些讀書人的一些激烈言論之后,錦衣衛的人就忍不住了,許多人都想從唐楓這里得到允許,從而抓捕一些個太過分的人。對此唐楓卻沒有批準,他道:“這樣的反應我早就料到了,他們一時接受不了,總是要發發牢sao的,若這一點我們都不允許,那與當初的閹黨有什么分別呢?”

    “可是常此下去,難保他們不會亂了這社稷???”有人擔心地道:“他們的言辭里已經提到了國公您這么做是對祖宗的不敬,更有人說您全然否定了當初太祖時的成規,分明是別有用心哪?!?/br>
    “放心吧,他們鬧不出太多的花樣來?!碧茥骱苡邪盐盏氐溃骸靶悴旁旆慈瓴怀?,當初就是那些有著高官身份的人都難有所作為,更不要提這些完全是白丁身份的書生了。至于這些言論,當事情成為事實之后,自然不會再出現,他們只有順應大局而已?!?/br>
    說著這話的時候,唐楓也覺著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些巧合了,怎么都是和朱元璋對著干的呢?他要禁海,自己偏偏是開海。他禁商,自己鼓勵商業。他喜歡在他國使者來時宣揚大明之富而給予對方足夠的好處,自己偏偏是一毛不拔。他提倡八股取士,用以約束民智,自己卻又鬧出了這么一出。若是朱元璋地下有知,可能會爬出來和自己掐架吧?

    其實唐楓這卻是有些多慮了,但凡是改革,總是要改變原來的一切的。而大明原來定下的規則,都是朱元璋一手創立的,他自然只能與之唱反調了。雖然心里覺著古怪,但這并不影響唐楓的決定,他依然要對科舉進行改革。

    一切也真如唐楓所想的那樣發展著,在眼看著朝廷對自己等人的反對聲浪不聞不問之后,那些士子們的反對熱情也就迅速地低落了下去。胳膊擰不過大腿的認識他們還是有的,也很清楚若是反對這次的恩科,吃虧的只會是自己。所以在鬧了一陣之后,這些人便只得重新拿起了書本,悉心苦讀,而這一次,他們也更加的務實了,開始關心起來國計民生。

    五月間,恩科開考,那來自各省的舉子齊集京城,又是好一陣的熱鬧,大家談論更多的是怎么寫那策論,而不是繼續詆毀這次的變革。

    到了五月底,中試的人就被一一公布了出來,一切已經成了事實之下,那些原來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生們也開始更注重對國事的了解,一切都照著唐楓希望看到的發展著,大明的改變漸漸成形……

    第665章    繼續變革

    一次加開恩科的制度改革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因為有了這一改變,使得有心入仕途的那些士子們對策論的關注不禁提高了許多。要知道在以往的時候,雖然科舉考試也分為明經和策論兩個方面,可決定考生成績的卻還是明經科,也就是四書五經和八股??墒怯辛诉@么一次例外,就讓考生們不敢如以往般的肯定了,若是在秋闈以及今后的科考中也照著這個來的話,他們只靠著明經科未必就能出好成績,所以許多人也隨之改變了策略。

    這也正是唐楓希望看到的現象,國家的強盛其實還是要靠精英分子的力量的,而在大明的這個時候,讀書人就是精英分子,能在會試里名列榜上的更是精英里的精英,這些人若是真能在學識上更上層樓,眼光不被那四書五經這樣的書所困住的話,大明想要更進一步地發展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這一次的秋闈所點的一百多名進士就有多半是能讓唐楓滿意的人才,他們除了明經科的考試成績優異之外,于治國為官一道上也有著不弱的本事。一般來說,這些新晉的進士是不可能立刻授予實職官的,他們或將被放入翰林院中繼續深造,或是回鄉等待,等到哪里有了缺后,才會被任命到該處為官??墒沁@一次唐楓卻大異于往常,將這些人和之前恩科考試中名列前茅的士子一起委派到了陜西等地為官。

    這也是當下大明官場的局勢所造成的,雖然已經過了好些年了,可陜西等地的衙門還沒有滿額。這一方面是許多人不想去那貧窮的所在,二來也是朝廷一時找不到適合的人選,只有命當地的那些官員兼任數職?,F在有這么一些對治民有著理論基礎的新科進士出現,唐楓自然不會任他們回去了,正好用這些很是破敗的地方來驗證這些人的能力。

    從這幾百人中,唐楓選出了五十六個成績突出的,為他們安排了縣令、縣丞等各種官職,都是實職官。在任官的當天,日理萬機的安國公也撥冗親自見了他們,一者為他們打打氣,二者也算是提個醒。

    看到一身蟒服的國公突然出現,著實地讓這些新科進士們感到受寵若驚。雖然他們中有不少人在此之前還對唐楓對科舉的改變耿耿于懷,可是到了現在這個時候,自己已經成了大明官員時,他們心里就只剩下感激了,自然對唐楓這樣的大人物很是敬重。

    看到眾人見自己到來都有些緊張,唐楓便是一笑:“各位,若是仔細講來,你們該叫我一聲前輩,所以在這里就不必太過拘禮了?!彼傅氖亲约阂苍峭M士的身份,雖然這與現在的他并無多少關系,但卻也很好地搞活了氣氛。

    眾人見國公居然如此和善,臉上的緊張之色便也不見了,紛紛笑著稱是,也有順著他的話稱呼唐楓為前輩的。見大家都有些放松了下來,唐楓才繼續道:“不過朝廷的規制卻不能因此而不顧,此番我一力主張讓你們以新科進士的身份遠赴他處為官,可知道是為的什么嗎?”

    對此,眾人心里也有些不解,便都拿眼看向了唐楓,等著他的解釋。唐楓呵呵一笑,這才道:“只因為在我心中,你們將成為我大明未來的棟梁之材,此次讓你們去任那縣令等官不過是要試上一試你們的本事而已。若是在這些官職上你們能做出了成績來,將來回到京城之后,必然會有你們一展報復的時候。不過……”說到這里他頓了一頓,拿眼掃過了一張張激動而懷著期盼眼神的年輕臉龐道,“若你們做了官不但沒有作為,反而出了什么差錯的話,本國公下手也絕不會留情,不會因為你們是我看重的人就對你們網開一面?!?/br>
    “我等記下了!”一眾年輕的官員連連點頭道,他們都滿懷著信心,相信以自己十多年的學識,一定能在任職上做出一番成績的。

    “好,那本公就拭目以待了。三年之后,本國公希望你們所有人都是做出了成績的人。還有一點我要告訴你們,雖然當年的亂事已經過去了,可在陜西當地,百姓們對官員依舊是深懷著戒心的,你們這一去,不但要治理好地方,而且要把握一個度,萬不能使當地的百姓再對朝廷不滿。若不然的話,不用三年,本公就會奏請朝廷革了你們的職?!边@預防針還是得打的,不然唐楓怕這些人眼高手低,使那幾處地方的情況更加的不堪。

    這幾十人中雖然沒有陜西幾省的,但卻也知道當初的亂事,再有唐楓的這一提醒,自然不敢再大意了,連忙說道:“我等一定不負朝廷和國公的厚望,一定能將在職的屬地治理好,使那里的百姓重新知道朝廷的好處!”

    “如此甚好。好了,其他的本國公也不多說了,我已經命人在旁邊的廳中為你們備下了一些酒菜,就權當是為各位餞行和預祝各位能夠成功吧。請!”

    將一眾他所看重的人都送走了之后,唐楓就繼續著自己的改革。有了前面一系列的變革成功的經驗之后,唐楓再對大明的原有制度進行變革就駕輕就熟得多了。有了海禁的開啟和商業的發展,商人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而如此一來,原來三十稅一的稅率自然也就不再適合發展了。唐楓就在正元四年的秋冬之交出臺了新的商業稅的稅率,達到了十五稅一的高度。

    雖然如此一來商人要交給朝廷的銀子是多了,可是因為近幾年來商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商人賺取的利潤遠超過往,這讓他們倒也能負擔得起。另外,稅收的提高也象征著商人地位的提升,原來正因為他們的卑下,朱元璋才定下的低稅率,這樣一來,許多的大商人對此項變革不但沒有反對,反而是舉雙手地表達了自己的贊成。

    雖然民間的一些頑固勢力對此依然頗有看法和微詞,但這些聲音卻已經無法改變這一切的發生了。而且總體來說,那些在地方上有名望的人也多是有著商人背景或是與商人有著什么瓜葛的,為了自身的利益,他們自然會極力促成此事了,那些反對的者更是不可能有所作為。這正象是唐楓當初所希望的那樣,當有更多的人和自己的利益綁在一處時,固有的守舊思想便不可能阻止變革的到來了。

    除了商人和商業稅收這一塊外,唐楓對大明穩定的根本——衛所官兵也進行了察查。上百年來,因為吃空餉和搶奪官兵的土地,已經使得各省衛所官兵的數量急劇下降,即便留下的也多是些老弱,這才是李自成這樣的反賊能造反成功的關鍵所在。若是明初時的大明軍隊實力,即便再是天災人禍,也不可能讓這些跳梁小丑有出頭的一天。

    之前唐楓雖然也知道這個問題,卻因為有著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又不想兩面作戰,才暫時隱忍了下來??扇缃癯⒗锏墓賳T已經被收服,又有不少人被派去積累經驗,為今后政策的延續奠定著基礎,他終于可以騰出手來處理此事了。

    而在這段時間里,唐楓也并沒有對這衛所里的弊病不管不顧,他早就秘密地讓錦衣衛的密探對全國上百個衛所進行了暗中的調查,現在證據已經齊全,是該秋后算帳了。一道道的兵部調令,以及圣旨不斷地從大明的中樞發了出去,整頓衛所的行動開始了。

    唐楓知道,相比起來,北方的官軍作風比之南邊要強硬一些,所以這次他便先難后易,先拿南邊江浙兩省開刀。因為沒有了嘉靖年間的倭寇之禍,所以現在這兩省的兵力已經不是太多了,再加上某些將領的侵占土地,使得官軍逃跑,這兩個省的兵員十不足二,正是最好的開刀對象。

    不過為了防止這兩省的那些將領在眼看情況不妙而鋌而走險,做出什么讓當地混亂的事情,唐楓還命人給南京的駐軍下了命令,讓他們隨時出兵以防不測。南京畢竟不比其他省州縣,它的戍衛軍隊的人數還是沒有人敢虛報的,所以有那里人馬的鎮壓,江浙兩省的各衛所官軍即便真鬧事也不可能造成太大的破壞。

    果然,在看到朝廷的指令之后,那些當地的軍官將領就有些慌了。雖然有那幾個膽子大的想要做些什么,可是隨即就被南京那邊虎視眈眈的大軍給威嚇住了。這些人被查出了貪污數萬兩以上的銀子,朝廷自然不會放過這些人,很快就將他們都給押解到了京城,由刑部和兵部一起對他們進行定罪。

    隨著南方數省的衛所得到了整頓,朝廷的重點就放到了北邊。這個時候那些衛所的將領已經知道了此事,他們連忙開始征召兵馬,希望能在朝廷查出確切的證據之前就掩蓋一切。

    他們這么做顯然是有些小瞧了朝廷的能力了,早在向他們下手之前,朝廷已經通過了錦衣衛的密探掌握了他們的罪證,現在只想著隨便找些人來填充軍隊數量,完全是一種掩耳盜鈴的行為。朝廷奉命前來朝察的官員在一查之下就將其中的破綻給看了出來。

    有了確鑿的證據,這些將領自然無法再行狡辯了,而為了提防他們狗急跳墻,遼東等重鎮的兵馬全都陳兵于側,那些將領別說絕大多數沒有反意,即便有也只能放棄這種心思了。要知道在他們手上的人馬看似眾多,可實際數量卻是大大的不足,還有部分是新近才招來的普通農民,如何能是久經沙場的精兵的敵手。而且這些將領的家眷還在朝廷的控制之下,唯一可以做的只有束手就擒了。

    所以很快地,南北數百衛所就有近半的千戶以上的將領被押送回了京城聽參定罪。

    不過唐楓這一次并沒有真個大開殺戒,他很清楚之所以會有今日之弊,其實是百年來就一直存在的,實在怪不得那些將領們。但軍紀卻要嚴肅,必須要讓后來者有一個警醒,只有這樣大明軍隊的戰力才有希望得到提高。所以他便做出了一個比較穩妥的處置手段,這一干將領,除個別最嚴重的人,以及在事發之后依然有著不軌心思的人外,其他人都只是被除去了一切職務,打發回了家鄉當平頭百姓去了。當然,人也是殺了幾個的,那些是著重宣傳的典型,為的就是給那些受壓榨的軍士一個交代。

    做完了這個,朝廷又發出了明文,向民間征召兵丁,保家衛國。這一次不再行那朱元璋時的軍戶制度,而是改為的募兵制,不但當兵的可以隨時離開軍隊,就連軍隊也能因為兵員素質的差別而遣送走士兵。當然,如今當兵的待遇已經比之以往要高了許多,除了充足的田地之外,還有不菲的軍餉可用,足夠讓一般的人家心動了。

    其實這募兵制早在嘉靖年間就悄然盛行了,那時候為了對付倭寇,戚繼光等名將就從東南各省自己招募人馬,這比之當時的衛所官軍戰力要強得多,倭寇也正是因此而被趕回了海外,得保東南的太平。不過朝廷對此是根本不會承認的,所以很快地這些被冠以“某家軍”名字的軍隊就最終不見了。

    可是這種募兵制因為所得戰士的素質要遠高于子承父業的軍戶制度,所以還是被有心人給繼承了下去,比如之前的遼東軍。孫承宗當初就是看通了這一層,才會在遼東招募當地青壯組成了遼東精兵,并且一守國門就是是多年的。

    這一點,不論是唐楓以現代人的思維,還是之后跟隨著孫承宗學習的時候所得到的指點,都是很清楚的。所以在這一次對軍隊進行改革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就將之給推了出來。

    軍中有見識的人都深明軍戶制度的不合時宜,所以雖然有些微詞,但阻力卻并不大。在到了次年的春末之后,這種新的軍隊制度就得到了推廣,而且被所有各省的衛所所奉行。

    有自由的出入軍中的前提,再加上現在當兵的所得也比以往要豐厚了許多,這使得原來對軍隊有著看法的百姓們也放心地讓自己家的男丁當上了兵。而且現在大明的外敵已經盡數被除,當兵的危險系數大大地降低了,百姓們自然更不怕自家的孩子因為當兵出什么事了。不過一些有著偏見的人還是很多的,一些富庶的地方幾乎沒有子弟入伍,這卻也有些頭疼。

    對這些情況,唐楓通過各種渠道都得到了掌握,他知道要一下子扭轉百多年來大明百姓對軍隊的看法很不容易,能讓他們不那么抵觸已經很是難得了,便不再拔苗助長,只等著用時間來使這一制度完全地被天下人所接受。

    解決軍事方面的問題的同時,唐楓的目光還落在了更大的一件事情——農業上。中國向來以農業大國自居,而在更早的大明時,更是有八成以上的百姓是農民,沒有一件事情比讓農民得到實惠更重要的了。

    雖然前些年由沿海地帶引進的一些新的作物在東南一帶的種植情況很是樂觀,可是在中原地區,因為根深蒂固的思想,這些新作物并沒有得到百姓們的信任。他們祖祖輩輩都靠著種五谷為生,現在突然跑出這么些從不曾見過的作物來,這讓百姓們如何能夠放心地種植呢?所以雖然這些作物的種子已經傳到了中原各地,可實際上種植的卻不過寥寥。

    唐楓也明白百姓們的保守思想,但他更清楚地知道要想在糧食生產上得到突破,就必須將這些新的作物也一樣大面積的種植下去。但他又不好用強硬的手段命百姓們照自己說的做,那就只有用一些委婉的辦法了。

    好在隨著對海禁的開放,以及商業的興旺,大明的國庫已足夠充盈,唐楓便借此而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讓各地衙門都傳下了話去,只要有那肯嘗試著種植玉米和甘薯等新作物的人家,官府一律補給他們足夠一年所需的銀兩和糧食,另外還會相應的減少部分的稅賦。

    如此一來,果然大大地增加了各地百姓的興趣,既然官府能負擔一切,而且少交不少的稅,百姓中不少膽子大的便作了嘗試。他們從官府手中拿到了玉米等作物的種子,并且簽下了文書,就這樣農業方面的改革也開始了。

    許是老天也想促使唐楓的改革能夠成功,居然在這一年里沒下幾場雨,但天氣卻很是寒冷,這導致了原來的作物都欠收了。但很是好養活的甘薯等物卻不曾受影響,產量還遠高于一般時候的小麥等糧食。

    這一下,有著鮮明對比的兩種作物自然讓百姓們有了一個客觀的認識,次年不用官府的宣傳,大部分的百姓就很是自覺地選擇了新的作物,而且朝廷的保障這個時候還沒有了。

    幾件改革都獲得了成功,大明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最高速的時候,這讓唐楓覺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沒有白費,很快地,原來落后的大帝國就會真正地崛起了……

    第666章    海上的威脅

    隨著大明海禁的完全開啟,商業的興盛,一些沿海的城市發展速度也就更加的迅速了。它們或是借助著地利之便通過收船舶入港的費用,以及隨之配套的青樓楚館和酒肆客棧的生意,又或是參與到外貿生意之中,使得這些地方的百姓絕大多數都能有全新的賺錢之道。

    而這樣一來,一直以農耕文明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中華文明就受到了沖擊,不少當地有著名望的舉人、士紳就多有反對之聲傳出。雖然在以往的時節,這些人也曾是走私的中堅力量,奈何因為龐大的家族利益,以及因循守舊的思想,還是拖住了他們前進的步伐,最終落后于那些敢于冒險的新興的海外貿易商人之手。眼紅的他們自然就對這樣的變化大為不滿了,許多人都想方設法地要回到過去。

    可是現在沿海各城的商業意識已經起來了,又豈是他們的三言兩語就能阻止的?何況還有朝廷的支持,當地官員也不敢太過偏幫,這就導致舊有勢力和新興勢力之間發生了力量上的變動?;蛟S不久之后,實力的分布也將完全倒轉過來。

    在原來被國人看作是蠻荒之地,多是有罪之人被流放的海南與福建兩地,這種新興勢力的崛起就尤其的快速。這里原來的舊有勢力因為受地理所限本身的實力就不能與他處相比,現在這些地方的發展又最沒有羈絆,所以這兩處的新興勢力最是強勁,短短幾年間就有數大海商出現在了其中。

    其中最讓人為之側目的當數一家原來只是海盜出身,后來卻靠著海盜經驗而成為海商中佼佼者的鄭家。其家主鄭芝龍曾是東南海上縱橫往來,使各國聞之色變的海盜集團“十八芝”的首領,為人仗義,豪勇,在海上享有盛名。在其全盛之時,什么日本、琉球等國皆都不敢對其不恭,也算是海上一霸了。

    其后,鄭芝龍的船隊更是將素有海上威名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隊給擊敗了,從而完全控制了福建一帶的海路,任何國家和私人的船隊從其經過都要交上費用,儼然就是海上之王了。

    但是后來隨著他年紀的增長,鄭芝龍最終還是收了山,做起了尋常的大明百姓。而朝廷也因為知道他的大名,而沒有多加怪罪于他,反倒是授予了他一個官職,從而將其給看養了起來。而鄭芝龍也就欣然地做了這富家翁,過上了悠閑的日子。

    隨著朝廷開海通商政策的出現,鄭芝龍就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的機會又來了。雖然如今他已經年紀不小,不能再在海上縱橫往來了,可是對海上貿易的眼光卻還是在的,又有這么些年在海上走私和爭霸的經驗,自然在這樣的時候有一番好發展了。而且如今的海上貿易又都是合法的,他們不用提了腦袋來做這種事情,交給下面的孩子們他很很是放心。

    在鄭芝龍的籌劃,以及幾個弟弟和兒子鄭成功的努力之下,鄭家的海上船隊再次有了極大的規模,鄭家在福建一帶也成了首屈一指的大海商,大富商。

    雖然一切都是那么的順利,可是對如今海外及周邊局勢了如指掌的鄭芝龍卻依然有些擔心,因為他從海上歸來的子弟那里已經得知了一個消息,之前被自己率軍大敗的紅毛子們又一次有了發展,而且還通過另外一批早在嘉靖年間就占據了的一處叫蠔鏡的所在得到了發展,這些人很有可能對自己將來的商業發展和大明的海岸線有著重大的影響。

    當然,以鄭芝龍這個時候的認識,根本不可能分辨出荷蘭和葡萄牙之間的區別,在他的眼里,天下的紅毛子都是一樣的。不過他的判斷還是有著很強依舊的,一旦讓這些以血腥手段積累原始資本的外國人掌握了海權的話,對大明的海上貿易必然有著極大的破壞。

    在家里沉思了一陣之后,鄭芝龍卻依然不能作出一個決定,自己究竟是該帶了以前的兄弟們用武力去將那些紅毛子個收拾服帖了呢,還是該上書朝廷呢?這兩者他都有著顧慮,前者,他知道自己現在的身份,可不是當初的海上霸主了,若是朝廷得知了自己的行為,從而怪罪下來的話,自己這邊拖家帶口的想走可不那么容易,至于后者,對朝廷他還是不那么的信任,先不說朝廷海軍的能力了,就連他們會不會因此而出兵去對付那些紅毛子都不好說呢。在鄭芝龍的認識里,朝廷依舊很是保守,斷沒有為了一處小海港而輕言戰事的可能。

    可是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的想法卻與乃父不同了,作為一個年輕人,他向往的就是那些歷史上的英雄事跡,他也想要為國效力,將那些來犯的敵人趕盡殺絕。所以在得知這些消息之后,他便屢次勸說父親,希望鄭芝龍能讓自己帶了船隊和人馬去將那些紅毛子趕走。

    但是鄭芝龍終究是鄭家的一家之主,在他沒有拿出一個準主意前,即便是家族里年輕人中最是了得的鄭成功也不能違背他按兵不動的意思,鄭成功只能在家里干著急了。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