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節
這一句話,猶如在寂靜的黑夜里炸響了一個雷,所有人都為之色變。那些臣子們怎么都不會想到唐楓會提出這么一個對策,一時間所有人都愣住了,甚至沒有一人出言反對。 唐楓繼續說道:“只有通過海上的貿易,和海外的諸多國家做買賣,我們大明才能在自身已糧食短缺的情況下取得必須的錢糧,不知各位以為如何???” “不可!此事萬萬不可!”唐楓的話音未落,便有人大聲反對了起來。卻是禮部的尚書鄭以偉,這是一個年已花甲的老頭子,此時卻象是個年輕人般漲紅了臉,大聲說道:“陛下,這海禁乃是我大明太祖以來就明令禁止的,萬不可因為現在的一點小難而廢了祖宗的成法,不然天下人會怎么看,百年之后的青史又會怎么說?” “不錯,鄭大人所言甚是!”周延儒也隨之發言道:“這海禁乃是我大明的國策,萬不能因為眼下的一點小困難就輕言廢棄,臣等大可再想他法,也不能做出如此違背祖宗成法的事情來。安平侯此言實在是讓他難以接受?!?/br> 然后又是其他的一些官員也都紛紛表態,認為不能開了那已經禁了兩百年的海事,好象一旦開禁,整個大明就要亡國了一般。這讓坐在上面的崇禎眉頭不禁皺了起來,看來自己之前的擔心還不夠,情況比想象的要嚴重得多啊。 唐楓早料到了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所以這些人的激烈反對并沒有讓他感到驚訝,他只是靜靜地聽著他們的話,直到他們都發表完了自己的看法后,才輕輕地道:“你們口口聲聲說太祖時,但兩百年過去了,太祖時的情況就與現在一樣嗎?” “你……安平侯,你真是好大的膽子,居然在此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來!”鄭以偉聞言面色大變,指著唐楓的鼻子呵斥道。 “怎么,鄭大人以為我這話錯了嗎?我可從來沒有對太祖不敬的意思,只是說出了一個事實而已。太祖時我大明百姓幾何,現在我大明又有多少百姓了?太祖時只是靠著種地,我大明的百姓就能自給自足,沒有官員之貪墨,可現在呢?想必也不用我說了吧,那一封封從各地送來的折子已經可以說明一切了! “至于你們說太祖時禁海,所以我等便不該再言海事,可你們還記得太祖時為何禁海嗎?那是因為有張士誠等余孽在近海一帶為患,為了對付他們太祖才禁止沿海百姓出海的??墒翘鏁r可沒有完全禁了海事,我大明的海軍卻可是依舊能在海上縱橫的??涩F在呢,我大明還有一支象樣的海軍嗎? “另外,各位難道忘了成祖永樂年的事情了嗎?鄭和七下南洋,難道不是我大明朝的人創下的壯舉嗎?你們只知道死抱著一堆故令,全不知變通,難道就想為了自己能對得起所謂的歷史而要陷我大明百姓和社稷于危境嗎?” 這一番話說下來,直讓眾大臣一時都說不出話來。唐楓早在年初有了開海禁這個想法后就對大明的這段歷史有了研究,現在自然能說得頭頭是道,這卻不是他們這些基本對海禁一事一無所知的官員們能夠辯駁得了的。 過了好半晌后,才有人道:“安平侯此言也太過危言聳聽了,怎么不開海禁我大明就要陷入危境了呢?” “怎么,現在我大明的情況還不夠危急嗎?百姓家無余財,國庫也是一片空虛,又有外敵不斷侵擾,將士們又無心戀戰,如此情況還不夠讓各位警惕的嗎?”唐楓冷笑了一聲道:“可笑各位還只是墨守成規地想著什么祖宗的成法,若是再如此下去,只怕我大明的江山社稷都……”說到這里,唐楓驚覺自己有些失言了,忙轉變了話題:“而且若說遼東是我大明的疆域,那緊臨著我大明內陸的海洋嗎?難道那里不是我們的疆域嗎?那里有著豐富的魚產,難道那里的一切就不能為我大明的百姓所用嗎?” 一頂頂的大帽子壓下來,使得這些大人們一時還真不好反駁了。不過他們的心里卻并沒有因此而發生改變,數百年來養成的觀念又豈是三言兩語能夠打破的? 這個時候,溫體仁干咳了一聲后開口了。他一直都在作壁上觀,因為從今天皇帝的表現上看,他已經察覺出了崇禎的心意,顯然能讓唐楓來與自己等一辯,說明皇帝對這海禁一事已經心動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現在大明內憂外患,最擔心的就要數皇帝了,眼前有這么一個看似極有利的機會,他自然想要抓住了。 “安平侯,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怎么就能肯定一開了海禁,我大明就能度過眼下的危難呢?據我所知,在我大明以外的那些國家國力遠不如我大明,怎么就能將糧食給我們呢?” “因為這些國家一直都希望能與我大明有公平的貿易往來。雖然這百年來那些小國也與我大明有著不少的朝貢貿易,但是這明顯是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我大明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物,向來為他國所喜,只要朝廷一旦下了開海之令,這些小國自然會趨之若騖。至于格老擔心的那些小國很難滿足我大明的所需,其實也很好辦,我大明一旦開海,趕來貿易的小國將以百計,這許多的小國自然就能拿出更多的糧食了?!甭牫隽怂兴蓜拥囊馑?,唐楓不敢怠慢,忙說出了一番合理的解釋。 溫體仁微一點頭,隨后又道:“此言倒的確在理,不過正如安平侯所言,我大明最為小國之人看重的乃是瓷器等物,要是一旦和他們貿易往來,百姓的逐利之心必盛,到時候很有可能出現田地都為桑田的情形,這樣一來我大明豈不是要靠他國的糧食為生了嗎?如此下去,當初齊魯之間的舊事就會重演了?!?/br> 所謂齊魯間的舊事,指的乃是當初齊桓公時管仲為了對付與齊國結怨的魯國的一種商戰計策。先以齊王的名義向魯人收購魯縞,且不準齊人自己產縞,這使得當時的魯人在追逐利益的情況下不斷將種植糧食的田地變為桑田。當魯國基本都成為桑田的時候,齊國突然宣布不再向魯國買縞,這導致了魯國所產的無數魯縞囤積了起來。同時,魯國也因為大量的良田被換成了桑田而缺少糧食,最終只得以極高的價格從齊國購買糧食。這導致了魯的國力受到了重大挫折,從此再難與齊交鋒。 對這個故事,唐楓也是知道的,他聞言便笑道:“溫閣老果然目光長遠,這的確是一個問題。不過只要各地的官府善加管理的話,應該不會出現魯國之禍。而且就我所知,現在南方一帶已經開始種植一種新的作物了,此種糧食產量極高,且不占良田,又不用人專門看顧,稱為玉米,只要我大明能將此種作物推廣開來,這糧食上的問題也不算問題了?!?/br> “哦。安平侯居然還對農事有所了解?” “那也是一時的好奇罷了?!碧茥骱呛切Φ?。其實這是他刻意去發掘出來的,在前兩年在自己的侯府無事閑坐的時候,唐楓便想到了玉米和番薯等粗糧作物。為此他曾派了人前往各地尋找,終于在南方的廣東讓他找到了這種作物。 有著前世記憶的唐楓立刻就知道這是一個不能疏忽的東西,便以自己在浙江紹興的影響,讓那里的百姓開始在山上種植了起來?,F在已經大有所獲,這也是浙江此番雖然受了災,可是卻并無太多百姓餓死的原因之一。 崇禎在上面聽唐楓說起此事,也來了興致,當即也開始詢問起了唐楓有關玉米等作物的事情來。這是唐楓一直想說,卻不知道該怎么向皇帝進言的事情,現在得皇帝的過問,當然不會放過了。便暫時把海禁的事情先放到一邊,向皇帝說了起來,末了,他才又把話題引了回去:“所以,只要有這些產量極高的糧食,我的明就不虞出現人人種桑而使民無以為食的情況出現。而且各地官府也可明令限制種桑的數量,這樣一來,一切自然就解決了?!?/br> 溫體仁看著崇禎的表情,心里已有了數,當即向皇帝道:“陛下,臣以為安平侯的建議很好,現在我大明處于如此危局之中,的確是到該變一變的時候了。古人有言,窮則變,變則通。雖然兩百年來我大明都實行海禁,但那只是為了國家社稷而已,現在我們開海,也是為了我大明能興盛!” 隨著內閣首輔的支持,原來一面倒反對唐楓的情形就有了改觀,因為這些官員里有不少是以他馬首是瞻的,既然上官這么表態了,他們也不好唱對臺戲。而且在這些官員里,也有一些原來就是江浙一帶沿海的人,他們對開海也是向往已久,剛才只是不敢出聲而已,現在有了人先出頭,他們自然也很快改變了立場。 看到事情發生了重大轉變,崇禎心里的一絲憂慮也就散去了。他贊賞地看了一眼唐楓,沖他點了點頭后,才道:“安平侯能為朝廷如此著想,實在是我大明之幸?,F在已有多人贊同開海一事,不過卻也有不少人對此依然不肯讓步。那朕就取一個折中的辦法,就先選一處以為開海禁的試點,只要那里真能為朝廷送上更多的財物,再開他處也不遲?!?/br> “圣上英明!”眾原來就想著開海禁的人紛紛稱頌道,其他的那些官員雖然心里還是不愿意,卻也知道圣意已決,便也不再多加堅持。 “陛下,臣以為蘇州地處我大明最富庶的所在,正適合開海。而且它那里還盛產絲綢,對與海外諸國的交易也很是方便,懇請陛下準許以此為試點?!碧茥鞔蜩F趁熱地道。、 “唔,安平侯的這個看法很好,就依你所言吧?!被实哿巳坏乜戳怂谎?,知道唐楓的心意。那蘇州早就是走私猖獗的所在,現在只是將之公開了,這樣朝廷還能有一筆不菲的收入,何樂而不為呢? 商議完了海事,接下來就是談如何救遼東了。對此唐楓也早有了成竹在胸,他當即建議自己押送了一些物資從山東乘船趕去寧遠,這樣既安全,且速度也快,可以避開了金人在陸路的截擊。對此,那些大人們就更不會反對了。 直談到了黃昏時分,一切才都有了定論,眾大臣紛紛離宮還家。 大明崇禎五年五月二十三,回京不過十日的唐楓再次離開了京城,帶著數千京營人馬,以及輜重財物和另一些更加秘密的東西,往遼東前去支援…… 第596章 重返寧遠 遼東寧遠城,滿城的大明軍士都忙碌地搬運著各種守城的武器上城墻,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深深的憂慮。雖然金人在這大半個月來沒有再次趁著勝勢攻到寧遠來,但他們卻不能安下心來,因為聽說錦州以北的數處城池都已經被金人拿下了,或許不久后他們就會在休整了人馬之后攻過來了。而讓軍士更加心憂的則是自己的生計問題,近一年沒有拿到餉銀的他們,現在滿腦子就是這個問題。 滿桂在一隊親兵的護衛下騎馬走過了那西面的城墻,看著將士們的神色,他那張布滿了風霜,卻依然很是堅毅的黑臉也再次顯出了擔憂之色。雖然因為金人的突然入侵使得軍中的矛盾得到了暫時的緩解,但以現在全軍的士氣,如何是節節勝利的金軍的敵手呢?而且一些之前被自己架空了軍權的將領現在重得回了指揮大權,自己想再完全控制大軍也是做不到了。內憂外患之下,他實在是很難安得下心來。 “好在安平侯就要到了,有著他與眾將士之間的感情,想必還是能控制住他們的吧?”直到這個時候,滿桂才知道這個主帥真不是好當的,以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根本不能如孫承宗和袁崇煥般將麾下的軍士們完全掌握住。不過現在知道一切已經晚了,他與祖大壽等人間的矛盾已不可調和,即便他讓位于祖大壽,遼東軍上下也無法一心對外?,F在他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唐楓快些到來,而金人在此期間又沒有大舉進犯。 在巡視了一圈而沒有發現什么變故后,滿桂才挽馬往回走去。剛到了指揮所前,他就遇到了那個最不想遇到的人,祖大壽。一見到滿桂回來,祖大壽發出了一聲冷哼,隨即陰陽怪氣地道:“滿桂將軍還真是盡忠職守啊,可當初在錦州你怎么就如此失措呢?想必這就是所謂的吃一塹,長一智了吧?”說著面上帶著嘲諷的笑容。 “你……”滿桂被他撩撥得心頭火起,但最終還是壓了下來?,F在他可不能再與祖大壽起什么爭端了,不然對寧遠將很是不利。在強自忍下了怒意后,他恨恨地瞪了對對方一眼,一言不發地下馬大步走進了衙門之中。 雖然心里對滿桂這個之前一直打壓自己,并且害得袁大人丟了官職的人很是不滿,祖大壽在如今的情況下卻也不敢真的做出什么過分的事情來,畢竟外敵當前??墒敲慨斠姷綄Ψ揭匀娭鲙浀纳矸葑跃拥臅r候,他還是忍不下這口氣而進行譏諷。在吐出了一口濁氣后,祖大壽便問身邊的人道:“怎么樣,這兩日我們的軍糧都送到了嗎?” 雖然餉銀因為朝廷財政的拮據而無法發到軍士們的手上,可這必須的糧草朝廷還是盡一切可能地送到了遼東。只是因為今年各地的糧食都欠收,所以這送到的糧食也不是太足。為了不出現貪污浪費等現象,滿桂遂傳下了三日一供糧的命令。對此,許多與之有著矛盾的人也很是不快,以為這是滿桂為了控制大軍而下的這個命令,每日里各軍的將領都會詢問有關糧食的事情,祖大壽當然也不會例外。 “昨天剛剛將三日的口糧送到我們營中?!鄙磉叺母睂⒚卮鸬?,隨即又加了一句:“那滿桂的算盤還著是精到,近五萬大軍的口糧他能精確到十石左右,真是有些小看了他?!?/br> “哼,現在他也就只有在這些小事上逞逞威風了。好了,既然糧食到了,那就不要再說了,現在北邊一段是我們所守的,叫兄弟們都小心著些,該運東西都給我放好了。建奴這次來勢如此之猛,卻又很是穩重,絕對不容輕忽。若是我們守的那里出了什么問題,那滿桂就有借口對付我們了?!弊娲髩墼俅胃娼涞?。 “將軍放心,我們這些都是跟隨了您許多年的老人了,這一點輕重還是分得出來的。那滿桂不肯用您,就是他丟了錦州城的關鍵所在,這次我們就要讓他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多么重大的錯誤。待到戰后,我們也可以此為理由參他一本了?!?/br> “這些留待以后再說,不過這次想必我們也不用再為他的愚蠢而擔心了,朝廷此番已經派了新的薊遼總督來統管一切了?!弊娲髩勖嫔纤菩Ψ切Φ氐?。 “這個消息屬下也聽說了,不知朝廷是不是知道了袁大人的重要,所以便把他給重新派了回來?!蹦歉睂@然還是想念著袁崇煥的。 “不,袁大人不會再回遼東帶兵了,不過此人應該能替代他的?!?/br> “那他是什么人?我實在想不出除了袁大人外還有誰能讓大家都心服?!蹦侨耸莻€急性子,一聽這話就趕緊問道。對這個消息,他們這些下面的將領所知還是很有限的。這是為了保密的緣故,若是真把消息傳得人人皆知的話,說不定金人也會知道,那在戰略上就是一種失誤了。 聽他說這話,祖大壽卻是一陣苦笑,其實大家都明白,就是袁崇煥來,這個結也是解不開的。因為軍中的矛盾就是他所帶來的,到時候只會出現傾向滿桂一邊的將士們不滿。對此他也沒有說破,只是道:“這個人你也曾見過的,他和袁大人也有著一些淵源?!?/br> “嗯?”那人在愣了半晌后,似乎猜到了來人的身份:“若真是他的話,倒真有可能解開我們軍中的矛盾了?!币娮娲髩蹧]有提名字,他也沒有點破。 可是,出乎他們預料之外的,是唐楓將來遼東的消息已經為金人所知了。在錦州城里,三軍主帥多爾袞便已經從探子的口中得知了這個消息。他們并不是從寧遠那邊得來的消息,而是從大明的中樞北京得來的。在這幾年里,金人為了更好地進攻中原,開始不斷地派出細作滲透進中原,這些人多是漢人的身份,只是現在早已經歸附金國了,所以大明也完全覺察不到。雖然他們所得的消息未必是最重要的,卻還是能讓金人及時把握到大明內部的問題。 這次,金人進犯遼東,除了自身也受了不小的天災,極需掠奪外,得知大明內部出現了大亂也是一個關鍵的因素。只是因為知道這個消息,再傳遞到金國還是花費了一段時間,所以這才讓他們遲了一步。這也使得金人更加迫切地想要重新奪回部分的遼東地域,因為只有這樣,他們傳遞消息的速度才會更快,這樣才能抓到更多更好的機會。 而這一次,他們果然就再次得到了一個關鍵的消息,在面對著金國步步侵入,遼東守軍內部出現問題的時候,大明朝廷終于派了另一個人來統領一切了。而對唐楓此人,多爾袞也是有著一些記憶的。 就是他,當初在寧遠城把自己父親所帶的十多萬人馬給擋了下來,還讓父親受了重創。也是他,居然在大金國內挑起了亂子,最終使得大金到現在內部依然不穩。試問這樣一個使大金連遭損傷的人,他作為一個大金的親王,怎么能不對之記憶深刻呢? 不過多爾袞對唐楓的了解也就到此而已,其他的就所知不多了,這讓他不敢小覷此人。雖然年紀才剛過二十,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可多爾袞卻能做到在真個戰斗是英勇無畏,而需要他冷靜時又能謹慎小心,這也正是他能異軍突起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得知唐楓不日就要抵達遼東,很有可能依然出現在寧遠城中,若是換了一個其他人,說不定就會以此為契機,想著在寧遠大破唐楓,以雪當年父親的兵敗之仇。但是多爾袞卻沒有做出這樣的決定,對唐楓這個當年敗自己父親,自己又不知其深淺的敵人,他本心上是不想與之一戰的,尤其是在寧遠城。在那里,說不定唐楓會有著心理上的優勢,而且他對那里的環境又很是熟悉,對自己的攻打必然很是不利。 既然如此,多爾袞當即就做出了一個決斷,立刻停止休整,全力攻打寧遠城。在接到這個命令后,一直養精蓄銳的金軍就再次動了起來??粗阱\州城頭依然忙碌的軍士們,皇太極有下了一個令道:“叫人繼續給我把那些炮都拆下來,然后運到寧遠去,它們將會是我大金用來攻下整個遼東,甚至是中原的秘密武器!” 滾滾的煙塵由遠而近地殺了來,金人那如野獸般的嚎叫和咆哮也已隱約可聞,在城墻上早已準備妥當的大明將士們不敢怠慢,立刻端起了弓弩,準備一戰。 金人居然在這個時候突然全力攻了過來,這是大大地出乎明軍預料之外的。不過現在的他們只有死守這一條路可行了,一旦寧遠再失陷,那山海關這最后一道防線就將直接面對金人大軍的攻擊,這是遼東上下誰都不想看到的。所以在聽斥候的稟報,說金人三軍盡出殺來的時候,明軍在寧遠的五萬許人馬就徹底地動員了起來,分成數批堅守城池。 為了不重蹈當日錦州丟失的覆轍,不再出現因為兩邊的人馬配合上的不力而出現了空擋,這次滿桂就把整座寧遠分成了兩半,一邊是自己的人馬守城,一邊的防務都交給了祖大壽等,這也是在無奈下做出的一種妥協了。雖然這樣一來相互間的呼應會少了許多,但也避免了疏漏,能使全城上下一致對外。 因為現在剛是夏天,所以寧遠在防御方面還多了一件利器,那就是護城河。在寒冷的冬天,因為地處東北,氣溫極低的關系,寧遠城外的護城河就成了擺設,被金人一沖即過??涩F在卻不同了,那寬闊的護城河成了一道阻擋金軍快馬直沖城下的絕佳屏障。 有了錦州城的經驗,金軍這次沒有如前番那樣鹵莽沖鋒了,在大軍開到了離城近三里許地時,就停了下來。然后隨著一聲軍號,數千名騎兵便直往城頭沖去,在到了護城河左近的時候,他們便住了馬,然后便是密集的箭雨直往城頭而去。 城上的明軍雖然也有還擊,但是在金人那連珠不斷的箭雨下,威脅卻并不大。比起騎射功夫來,明軍就大不如金人了,而且城中兵少,也著實不該如此冒險,所以明軍便先以保障自身的安全為主。只是明軍都有一個好奇,為什么金人會這么做呢,如此大的距離,即便射了箭上城也是強弩之末,對自己造成的傷亡有限,他們又干嗎要浪費箭矢了? 答案轉眼就揭曉了,在前面近五千騎兵的掩護下,近萬的金軍下了馬,扛著一塊塊的木板就沖了上來。他們將要以這些木板在護城河上搭好了浮橋,這樣寧遠的一道對敵人騎兵很是有利的防線就不存在了。不但金人的騎兵和步卒能從那上面直沖城下,而且那一系列的攻城器械也能順利移到城下了。 看來金人在這大半個月里的休整沒有白費,至少他們已經造出了不少的器械。在有了這個認識后,守城的明軍更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了。不能讓敵人這么輕松地就過了護城河!念頭打定,城上的將領就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一直縮在城下躲避著不斷出現的利箭的明軍這時候也終于露出了他們鐵血的一面。完全不顧撲面而來的箭雨,他們也毅然以手中的弓弩對著那些拿著木板的金軍射出了奪命的利箭。哧哧的破空聲中,許多的明軍士卒被下面射上來的箭矢所殺,更有人從城頭摔了下去,但卻也延緩了敵人鋪設浮橋的速度,許多金人就這樣被射殺在了寬闊而湍急的河水之中。 但是這卻也只能延緩一時,已經搶占了先機的金軍不斷地有人上前,在城下騎兵的掩護下將浮橋向城墻邊延伸了過去。一尺又是一尺,雖然每次都有人倒下,但這卻是有價值的。 看到這情形,城上的祖大壽便忍不住了,當即下令道:“用火炮將那浮橋給我轟沉了。還有,那些建奴的騎兵也在我大炮的射程之內,也給我轟他們!” 那些炮手早在一邊等得不耐煩了,聞言立刻就把火炮的角度進行調校,然后點燃了引信。 “轟!”第一炮并沒有正中目標,落在了浮橋的左邊,將那附近的幾十名金兵都炸得血rou橫飛。但緊接著第二炮就到了,這下正中浮橋的所在,不單是那木制的浮橋,連帶著浮橋上不及躲避的人都被這一炮轟的支離破碎。 “轟!轟!……”城頭的火炮再次不斷炸響,那已經延伸了有近兩丈的浮橋完全被毀了,而那些在護城河邊的金國騎兵也受到了火炮的攻擊,出現了不少的傷亡。 多爾袞看著城頭火炮的不斷轟鳴,臉色有些凝重了起來:“看來這寧遠雖然城池比錦州要小,但其火炮的密集度卻遠大于錦州啊。傳令下去,暫且退兵,明日再戰?!?/br> 原來今天金軍的一整套的進攻都只是試探性的,為的就是查出這寧遠城的防御情況。尤其是那經常給予金人以極大傷亡的火炮,更是金人醉鄉看清楚的。經過這一輪的試探進攻,多爾袞已看出了一些情報,也終于明白當日努爾哈赤為什么會在這里折戟沉沙了。 金人退了,而這個時候城上的明軍中卻起了一些矛盾,那是剛剛聽到炮聲的滿桂急急趕到了這邊。一見了祖大壽,他就急道:“祖將軍,你也太性急了,建奴很明顯是在試探我們的虛實,你怎么就把這邊的火炮都用了起來呢?” 雖然也察覺到了這一點,可在滿桂面前祖大壽卻不想認錯,他不以為然地道:“建奴來勢洶洶,又且擺出了立刻攻城的架勢,我自然只有先毀去他們的企圖了。何況即便他們知道了我城頭火炮的位置又如何,難道他們還能派人來將它們毀去不成?” “你……”這下滿桂也發怒了,“就是因為你的一時大意,很有可能使得建奴接下來做出有針對性的攻擊,若是真出了什么事,難道就由你來負責嗎?” “我負責就我負責!哼,寧遠一直都是我在守的,難道還怕他們有什么手段不成!”祖大壽冷哼了一聲:“滿桂將軍你還是先顧好自己那邊吧,說不定建奴見攻我這邊不成,會改變攻擊方向,到時候你可就沒處推卸責任了!” 兩人正爭論的時候,一名軍士突然奔上了城來,大聲稟報道:“兩位大人,朝廷所派的大人已經在城后的碼頭靠岸了?!?/br> 這個時候,一身輕裝的唐楓在解惑和張泰等心腹的陪同下從船上走下,看著熟悉的城池,他的心里也不無噓唏,沒想到幾年之后,自己再一次來到了寧遠,再一次將于這里與那些來犯的敵人戰上一場。 第597章 振軍心 前番平定陜西的亂事,唐楓并沒有將解惑帶在身邊,這是很少見的。因為一來他知道當時的反軍勢力并不大,自己作為甘陜總督,手下有著數萬人馬,足夠保證安全,無須解惑時刻在旁護衛。二來,也是因為京城少不了這個他最是信任的人看顧。 雖然駱養性被唐楓以雷霆手段將大權盡奪回手,可在兩年的經營里他必然也會有著一些心腹的。這些人很有可能在某些事情上趁著唐楓不在京而搗鬼,為了預防他們這一手,唐楓便讓解惑留在那里盯著,一旦駱養性真做出什么,他可以立時取其性命。 另外還有一點是唐楓和柳慧、大玉兒一起討論的結果。那就是解惑年紀也已大了,也該是成親的時候,剛好有些個人想向他提親,所以唐楓便把他留在了京里,如果可以的話,便成了這段姻緣。奈何最終的結果卻不能如意,在唐楓回京之后才得知解惑對那些京中小姐都不屑一顧,此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這還讓解惑在背地里好一陣埋怨,怪公子將事情沒有與自己說透,讓他很是不快。 所以在這次遼東之行里,唐楓還是將解惑帶上了,除了知道金人不比反賊外,也是想和他好好談談??上б宦飞辖饣缶褪遣粚μ茥魉f的姻緣一事加以理會,只說當緣分到了的時候,自然就會找到心儀的人了,這讓唐楓都快生出是不是他因為練功的關系傷了哪個重要的部位了。 不過當他們抵達寧遠城后,這些私人的事情就被唐楓拋到了一邊,現在他的心事自然要放在這次的戰爭上了。與他一起來這里的除了解惑等親信,一些得力的錦衣衛的好手外,還有此次在陜西平亂事件里給唐楓留下不錯印象的幾人——孫傳庭、左良玉、關正杰,以及那個一直對重回遼東念念不忘的司馬俊毅。帶上后兩人的原因,還是在于火器,這個唐楓想以之為對付金人騎兵的犀利武器,也只有神機營的將士們才能將之完全發揮。 “末將見過唐大人!”碼頭之上,滿桂等一眾舊相識已經趕到,向著唐楓行禮道。他們畢竟和其他地方的人不同,在這里,他們看重的除了個人的能力外,就是官職了,至于唐楓的侯爵地位,他們根本就沒有去在意。 唐楓微笑地和眾人都見了禮,然后更是一拍幾名舊時關系還不錯的將領的肩膀,比如滿桂和祖大壽道:“你們沒想到吧,幾年后我還會再回此地?!?/br> “唐大人的本事我們早就已經領教,說句實話,您在遼東才能真正的發揮出自己的所長?!睗M桂立刻說道。幾人在說笑和寒暄間,已經走出了碼頭,這個時候唐楓聽到了隱約的呻吟之聲,便問道:“這是……” “大人您來得不巧,剛剛建奴就對我寧遠發起了進攻,雖然只是試探,卻還是傷了我們不少兄弟。他們正在包扎傷口,所以……祖大壽搶先說道,生怕這個時候滿桂突然趁機告自己的刁狀。 聽說金人居然已經開始攻打寧遠了,唐楓臉上原有的輕松笑意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一片:“走,帶我去受攻擊的城墻處看看?!彼行c幸自己之前所做下的決定了,沒有從陸路而行,那樣很可能就會遭到金人的攔截,那所帶的物資想要進城可就難了。 “可是大人您才剛剛抵達,是不是先休息一下……”滿桂有些遲疑地道。 唐楓看了他一眼,有些不滿地道:“滿桂將軍,我乃是奉旨前來守邊的,可不是什么視察地方工作的御史,我一路坐船而來,也并不勞累,無須休息?,F在我們最要緊的便是卻敵,其他的一些禮節能免就免了?!?/br> “是,那唐大人請!”滿桂見唐楓不但不領情,而且還對自己產生了不滿,心下嘆了口氣,只得連忙改變了心態,伸手一引道。那邊祖大壽見滿桂吃蹩,心里很是痛快,不自覺地,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這笑容卻被唐楓看在了眼里,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兩人間的關系已經如此之僵,實在不是一件好事??磥憩F在的當務之急卻是調和這兩人間的矛盾,以及重新振作士氣了。 受金人攻擊的城上,還殘留著之前的痕跡,那一些帶血的羽箭還沒有被清理呢??粗@些,唐楓嘆了一口氣,隨后才道:“走,去看看受傷了的將士們?!?/br> 唐楓和兩位將軍的出現,使得那些正在包扎的將士們很是詫異,唐楓只是安慰了他們幾句,便出了臨時的醫療所。此時天色漸黑,他轉過頭來,看著跟隨在后的滿桂二人道:“你們和我一起用飯吧,順便有些事情要和你們談一談?!?/br> “是!”兩人看出唐楓有些不快,對他的這個吩咐自然也不敢拒絕了。 在唐楓于城中四處走動的時候,他的住處已經有人做好了準備,那是以前他在寧遠時的住處,雖然地方不大也很是普通,但好處在唐楓對那里很是熟悉,倒是最適合他在這里住的。而且唐楓此來遼東也不是為了什么享受,對此也就沒有什么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