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節
但是金人又豈會讓他們這么離開,幾人已經彎弓搭箭,“嗖嗖”數箭直追那幾名錦衣衛的身后。另外也有人催馬急追,直沖向了那幾名刺客。只有圖里揚卻是緊緊跟在了皇太極的身邊,一雙老眼泛著精光,注意著四周的一切。 呂岸在這些人中武藝最是了得,雖然身后傳來了利箭破空之聲,還有緊追在后的金人騎兵,可他卻全沒有一點緊張,只見他身子突然下伏,躲過了那幾支射向自己的利箭,然后貼地往前躥了出去,幾下就消失在了黑暗之中。那幾名騎兵雖然追得快,但是在眼見得對方沒入了黑暗中后卻還是不敢再追了。前面那幾名兄弟是怎么死了又被人所取代的,他們還是尤記在心的。 但其他的一些錦衣衛就沒有這么好的本事了,在弓箭和追兵的圍殺之下,除了三人帶了傷逃出生天,其他人全都被留了下來。不過留下的卻只是他們的尸體,作為錦衣衛的刺客,他們身上隨時都帶著毒藥,一旦見情勢不妙,就會一死了之,不給人以任何活捉自己的機會。 皇太極臉色陣紅陣白,既驚且怒,但卻還是壓抑下了想要帶兵回身再戰的沖動,急急下令退軍。那些前面正與明軍戰得不可開交的金軍也且戰且退,靠著嫻熟的馬上技術和連珠的亂箭擋住了明軍不斷的沖擊。 卻說呂岸一路往回走,卻發現前面有兩人正鬼鬼祟祟地躲避著戰場上的人,看他們的裝束是漢人,又有著一身的武藝,卻絕對不是自己這邊的人,他當時就留上了心。這兩人正是李衍和王道乾,在明軍殺進金營之后,兩人就嚇得不敢在自己的帳中待著了。因為他們知道無論哪一邊勝了自己都沒有好果子吃,若是明軍得勝,那自己就是漢jian,而且還是白蓮教的余孽,當然不會有活路。而若是金人取勝,他們也會懷疑這一切都是自己設下的陷阱,到時候自己也活不了。兩人在商量了一下后就決定走為上計,先離開這戰場再說。 因為兩人既要躲金軍又要躲明軍,所以行動很慢,正好被呂岸給逮了個正著。一見兩人如此的鬼祟,呂岸便決定先拿下他們再說,幾步就潛到了他們的身后,揮刀攻向了李衍。 突然聽到身后又刀風傳來,那兩人急忙回身,李衍一個鐵板橋躲過了呂岸的一刀,便也還上了手。那一邊的王道乾卻已經看清楚了來人的裝束,只當他是金人便道:“等等,我們不是漢人的軍士,乃是你家大汗的朋友,不要殺錯了人!” 聽他們親口承認了自己的身份,呂岸更加篤定了,但他卻也發現這兩人不好對付,便心生一計,依言停了手,用疑惑的目光看向了他們。王道乾見這個“金軍”停了手,總算是松了一口氣,說道:“我們怕被明軍發現,所以才偷藏了起來,你可不要誤會了?!?/br> “你們是……”呂岸用生硬的話語問道,同時尋找著機會。 見這人信了自己的話,王道乾二人不敢隱瞞,說道:“你怎么不知道嗎?正是我們向你家大汗獻的計策,讓你們從北邊繞道殺到這里的,不然你們還在遼東呢?!?/br> 呂岸聞言心里一動,其實早在遵化被襲的消息傳來的時候,唐楓就對此有些疑問了,沒想到卻是這兩人做下的手腳,這讓他心里暗喜,但面上卻依然一副提防的模樣:“你們是什么的身份?為何要幫我們大金?” “我們乃是大明的敵人,白蓮教你聽說過沒有?我們正是白蓮教的人!”王道乾生怕他不信,急忙說道。這話一入耳,呂岸是徹底地相信了對方的話了,他微一點頭,臉上戒備之心也緩和了下去。見他終于相信了,李衍二人也松了口氣,他們看得出來這個金軍士兵武藝很厲害,自己二人聯手都未必能打得過他。 就在兩人放松了戒心的時候,呂岸就突然出手了,原來已經收到了他腰間的鋼刀突然揮了出去,正正地割在了王道乾的腰間,那是對方最沒有防范的所在了。 “呃——”悶哼了一聲,王道乾坤急退了數步,滿臉不信地看向了這個“金兵”,不知道他為什么會動上了手,莫非他不信自己的說辭嗎?還是皇太極已經下了什么命令? 一刀得手,呂岸下手更不容情,直砍向了王道乾。他看得出來,那個青年的武藝比不得這個老人,顯然這人在白蓮教中的地位更高一些,所以便想著先殺了此人,想必那個青年也會為了救這個重要人物而留下來的。但這一次,他卻猜錯了,李衍一見這情況,早已經不顧王道乾的死活,一轉身就往旁奔去。 王道乾到底是白蓮教中對李普世最是忠心的人了,雖然是在被人拋棄的時候還想著為教主效忠,一聲大喝,沖上前去阻攔呂岸。此時呂岸也猜到兩人身份的高低了,但想要棄了此人去追卻是不能,因為王道乾如一頭猛虎般地撲到了自己的跟前,只有揮刀斬殺了他。 幾刀之后,王道乾終于倒地而歿,但那李衍卻不見了蹤影,呂岸只得割下了王道乾的首級,準備帶去讓人查一下此人的身份。此時,前方的戰斗之聲已經弱了許多,顯然金軍已經退得差不多了。 當天色漸漸亮起來的時候,這一場混戰終于結束了。金軍在付出了近五千名軍士或死或被俘的代價之后終于逃離了京城的范圍,但他們這次侵入中原所搶掠到的錢財卻全都留在了北京城下。而明軍方面也犧牲了近三千人,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在與金軍正面交鋒的情況下,能以劣勢兵力在自身比敵人傷亡更少的情況下戰勝金人已經是絕無僅有了。 在金軍后撤的時候,將士們紛紛要求追擊,但唐楓最終卻選擇了放敵離開。雖然自己占著上風,但是一旦真把金軍逼進了絕路,唐楓可不敢保證自己這邊還能取得勝利?,F在他只對錦衣衛的人能不能就此殺了皇太極感興趣,只要能一下刺殺了他,那金國上下必會因為爭奪汗位而大亂,到時候大明的機會也就到了。 可惜的是,呂岸卻帶來了行刺失敗的消息。唐楓無奈地嘆了口氣:“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已經盡了全力,既然他命不該絕,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br> “大人,我卻是另有發現,原來此番金人從北邊偷襲進來乃是因為有人告的密?!闭f著,呂岸便把那王道乾的首級取了出來,并將一切都說了出來。 “竟有這等事情?”唐楓這才明白了一切,心中再次生出了怒意:“沒想到白蓮教的這些逆賊居然會去和金人勾結,真是死不足惜!傳令下去,給我仔細搜查,不要讓那個漏網的逆賊給走了!” 在派出兩千人打掃戰場之后,唐楓這才帶了剩下的人馬回了北京城。城中的守軍,因為天色太黑,看不清楚城外的情況,所以并沒有及時派出了援兵,不然此番就能真正地將金人殺得片甲不留了。在知道金軍被殺退之后,全城的守軍為之歡聲雷動,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北京城,皇帝也下了旨,命唐楓即刻進宮見駕。 “逸之啊,這一次你又為朕,為我大明立下了天大的功勞!說吧,你想朕賞你什么?”崇禎難得滿面笑容地說著話,這幾天來他真是愁得快要滿頭白發了,如今金兵被敗,他自然很是高興了。 唐楓忙行禮道:“皇上謬贊了,此次能夠擊敗金軍,憑的乃是皇上的福澤和將士們的奮死,臣實在是不敢稱功,臣只求皇上能重賞那些立了功的人,并厚恤死難的兄弟們?!?/br> “這一點朕不用你說也是會做的。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朕既然說你有功了,就不會不嘉賞你的。既然你自己一時說不出要什么,那就由朕來定吧,到時候你萬莫推辭?!?/br> “微臣多謝陛下隆恩!”唐楓知道這個時候再推脫就顯得太假了,便忙叩謝皇恩。然后又滿是為難地道:“陛下,臣還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br> “你說吧,這一次你替朝廷立下如此大功勞,朕對你有信心?!?/br> “是,其實臣以為這一次的戰事并沒有結束。若臣所料不差的話,金軍尚有近兩萬人馬不在我北京城附近,他們應該是去了遼東截殺來援的人馬。所以直到現在,還不見一路援兵趕到。所以以臣之見,皇上還當速速派兵前往遼東,一則可以追殺一下落荒而走的金軍,另一則也好幫一下那里的人馬?!?/br> “唔!”崇禎瞇起了眼來,他也的確一直有著一個疑問,照速度看遼東的人馬應該在昨天就到了,可直到現在還不見他們的蹤影,難道是他們不肯出兵來救嗎?現在唐楓給出了這么一個答案,他倒是能接受的,便點頭道:“既然如此,朕就命你帶領五萬人馬去遼東看看吧,若他們并不是如你所言般的出兵了,你就去將袁崇煥等人帶來!”說到這里,皇帝的眼中已經有些殺機了。 唐楓嘆了口氣,崇禎對人的不信任還是那么的強烈,只得低聲領命后便前去點齊人馬,出城往遼東而去了。 此時,整座京城已經陷入到了歡慶之中,在眼看著身家性命不保的時候居然能將金人殺退,那些將士們當時就成了百姓們心目中的英雄。那些跟隨唐楓出城血戰的將士們,更是被所有人所尊重,直讓其他人眼紅不已。 但是唐楓卻開始對遼東的情勢擔上了心,不知道那邊究竟怎么樣了。 第561章 混戰 終結 帶著滿滿的希望,皇太極率軍從北邊殺入了大明的疆土,一路燒殺擄掠,甚至直達北京城下。但是就在眼看著勝利在望的時候,一切卻發生了根本的轉變,自己居然在北京城下損兵折將,一敗數十里??粗切┑浆F在依然心神不寧,身上帶著的傷也沒有東西包扎的麾下士卒,皇太極心里是有苦說不出來:“究竟那些明軍因為什么才敢出城來與我一戰?以往的明軍不是只知死守的嗎?”這個問題一路來困擾著他,到現在也沒有消散。 這時,幾個一直被他帶在身邊的兄弟跟了上來,道:“大汗,此番我們大敗,該當怎么辦?是繼續在大明的國土上搶掠些東西,還是……” 皇太極知道,在這一敗后,下面的人都急著奔命而將原來搶到的財物都拋棄了,這樣就使得許多人都產生了再去搶上一番的心思。但是皇太極卻不認為這是現在該做的事情,因為一來,大明各地衛所的官兵就快聞風而到了,自己這點殘兵敗將若是真與他們相遇極有可能陷于苦戰,甚至被他們包圍。二來,他對遼東那邊的戰局還是抱著期望的,只要阿敏那邊真能有所斬獲,自己這一次冒險殺入中原的計劃也不能說失敗,甚至可能就此霸占了遼東廣袤的地域,并以之為跳板為今后殺入中原做準備。 所以在一陣沉吟之后,皇太極便道:“不,命全軍在歇息之后即刻兵發東北方,我們必須早日打通返回大金的路途,并且將遼東的守軍殺??!” 歇了半日之后,金軍再次前行,直往山海關進發。在行了數十里的路程之后,前方便有隱約的喊殺和交戰的聲音傳了來。已經是驚弓之鳥的金軍前鋒當時就不敢上前了,派了人來向大汗稟報?;侍珮O一聽這話,心里就是一沉:“事隔這么久,沒想到阿敏還沒有將遼東的援軍給殲滅嗎?”雖然心里不快,他還是下達了前行的命令。 若是沒有其他人的幫助,到了這個時候,吳襄的軍隊只怕早就被金軍悉數斬殺了。但是事實卻并非如此,因為阿敏并不知道吳襄的這一路人馬只是遼東援軍的先鋒部隊,在他們的后面還有著一路大軍呢。 正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便是在那危難的時刻,吳襄也沒有后撤的意思,下令全軍拼死抵抗。為了表明自己的決心,吳襄本人更是身先士卒,手執長矛,躍馬沖在了第一線,當然作為統帥的他身邊是跟滿了親衛的。但就是因為他的這個行為,終于激勵起了那些快要潰散的軍心,遼東大軍再一次迸發出了駭人的戰力,硬是頂住了金軍一輪輪的進攻。 在雙方以命相搏,但明軍卻漸漸再次要抵敵不住的時候,他們盼望著的后續大軍終于趕到了。袁崇煥率軍趕到時就看到了明軍全線被金軍壓制的場面,眼看著防線就要被破了。他二話不說,就下令麾下的五萬人馬上前助戰。 五萬大軍的突然出現,大大地打擊了金軍是士氣。他們原來還想著一鼓作氣地將吳襄所部給擊潰呢,卻沒想到敵人還有后援。這樣一來,先泄氣的反倒成了金軍,他們蓄勢的一攻很快就退了下來,然后就與沖上來的五萬生力軍進行了一場生死搏殺。 雖然明軍在兵力上已經占了極大的便宜,但是就整個戰局而言,明軍卻沒有什么優勢可言。因為吳襄部已經不能再戰,而袁崇煥帶來的人馬因為連日的奔波,戰力大打了折扣,再加上金軍驍勇,雙方居然就在此殺了個難分難解,直殺到了次日的中午,皇太極帶了從北京城敗下來的人馬趕到這里。 其實隨著戰斗時間的拉長,明軍已經慢慢地占了上風,因為金人在兵力上終究吃了虧,而且他們都是騎兵。既然是騎兵,他們就要依仗馬力,而在連番戰斗之后,金軍士卒雖然還能支持,可他們跨下的戰馬卻已經累得動彈不得了。 失去了機動能力的騎兵就沒有那么可怕了,反倒是明軍的步卒發揮出了穩扎穩打的特性,對著敵人步步緊逼,想就此一戰將他們盡數圍殲。金軍被他們逼得一步步地靠攏,最終只有死守一條路了,阿敏雖然幾次鼓舞全軍,卻依然難解這個難局。就當金軍以為自己必敗的時候,他們的援軍也適時地趕到了。 “殺!“在看清楚形勢后,皇太極抽刀在手,下達了攻擊的命令。兩萬多名騎兵再次對著明軍發起了沖鋒,他們既是為了幫助自己的兄弟,也是為了報在北京城下一戰而敗的仇。 看到從北京方向居然殺來了一支金軍,袁崇煥先是一驚,只當是京城真出了什么事呢??稍诳辞宄麄兡抢仟N的模樣之后,他就猜想是金人在北京城沒有揀到什么便宜,便忙大聲鼓舞著三軍道:“京城之圍已解,建奴徹底失敗了,兄弟們,是時候反擊他們了!” 這句話大大地增強了三軍的士氣,原來因為看到金人有援軍出現而心中慌亂的明軍將士都振奮起了精神,再次與敵殺在了一起,一時間整個平原之上,再次迸發出了沖霄的殺氣,便是鳥兒都不敢從這里飛過…… 奉命前往遼東的唐楓這一次帶去的就是那些夜間守在城里的人了,在經歷了昨夜的一場大勝之后,現在三大營的官兵們可是對唐楓奉若神明,所以雖然這次他們出了城,很有可能會與金軍在平地之上發生一場大戰,將士們也沒有一點擔心的。 看到大家的士氣都如此高昂,唐楓心里也安定了不少,只要將士們不怵于敵人,他就有信心靠著更加犀利的火器來取得勝利。不過為了穩妥起見,唐楓并沒有帶了人馬悶頭趕路,而是將斥候派出去十里之外,隨時掌握前方的情況。 在到了傍晚時分,全軍將將要安下營帳休息一晚的時候,斥候卻飛馬而來了:“唐大人,前方十多里處傳來了陣陣戰斗之聲,我們的人已經暗中過去看個究竟了,小的特來稟報!” “嗯?”唐楓眉頭一皺,隨即就傳下了令來:“三軍全部準備戰斗,前面當是金軍與我大明的遼東守軍在大戰無疑了,這正是我們再立新功的大好機會!” 剛剛還想著埋鍋做飯的將士們聽了這話,就全來了精神。雖然此次守住了京城他們也是有功勞的,但比起晚上隨著唐楓一同殺到金軍大營的兄弟,他們卻是根本不算什么?,F在既然有了一個殺敵立功的機會,他們自然不會放過了。因為對功勞的渴求,居然使得這些從未上過戰場的明軍不再對金軍有任何的忌憚。 這也正是這些京軍能被唐楓看重的原因了,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在那些和金人交手多次的人看來,即便是到了這種時候,還是不能不小心行事,可在這些京軍眼里卻不這么看。因為他們是眼看著自己的兄弟以兩萬人馬殺得金軍抱頭鼠竄的,既然他們做得到,自己與他們一樣是京中三大營的精銳,自然也能將敵人殺敗了。正因為有著這么一個想法,所以在唐楓的這一聲令下之后,五萬大軍就沒有半點猶豫地殺了上去。 那邊,金軍正自與明軍殺得難分難解,此時金軍有著四萬多的兵力,而明軍則有七萬多人,雖然金人戰力更強,但是明軍卻占著兵力上的優勢,硬是擋住了金人一波又一波的攻擊。事到如今,皇太極已經不再求能殲滅這里的遼東守軍,只求能在北京方面的明軍殺到前殺出關去。他很清楚,一旦北京那邊真個派出了人馬來,只以自己手上的這點人馬根本抵擋不住前后的夾擊。但是這個時候,明軍是根本不會作出一絲讓步的,那就只有以硬碰硬地廝殺了。 眼見得明軍守得滴水不漏,皇太極心里就更急了:“這可如何是好?此番入侵中原不但沒有半點便宜到手,反而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我怎么對得起在天的父汗??!” “大汗,我們身后十里處也出現了大量的明軍……”一名斥候此時又來到他的跟前報上了這么一個壞消息,這讓皇太極的心情更差了。 “大汗,我們不能再與明軍硬拼了,不然即便真能殺回去,我們大金也是元氣大傷,連蒙古人都不是敵手了!”周圍的人也急著說道。他們很明白這一次自己已經是大敗了,現在唯一能做的只有避敵鋒芒,更多地保存自己的實力了。 “你們可有什么辦法嗎?”一向以來不想讓自己的這些兄弟有出頭機會的皇太極因為心里的絕望,第一次服了軟,看向了多爾袞等一眾人。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派兩路人馬擋住了前后兩路明軍,而我們則從側面繞過去,希望明軍被我們的人馬所牽制,無法分出兵馬來吧?!泵Ч艩柼┮е勒f道,他知道這么一來,那在前后御敵的兩路人馬就胸多吉少了。 “就照你的意思做吧,什么人肯為我大金做出這樣的犧牲?”皇太極臉上一陣抽搐,好半日后才看向了自己的那些兄弟問道?,F在他能相信的只有自己的這些兄弟了,其他的人,說不定會在關鍵時刻投靠了明廷??墒且幌氲阶约阂H手將自己的兄弟派上不歸路,皇太極心里也是一痛,雖然平日里明爭暗斗的,可他終究不想看著他們死在敵人之手。 所有人都靜了下來,包括提出這個主意的莽古爾泰,人皆好生惡死,即便是剽悍的金人也不例外,何況是他們這些有權有勢的人呢?正在這個時候,兩個年輕的聲音傳了出來:“我們愿意為大汗分憂,請大汗將人馬給我們吧!” 眾人聞聲看去,卻是這次出兵明國最小的兩個兄弟,多爾袞和多鐸。兩人一個十六,一個十五,俱都很是年輕,但卻敢于擔當大家都不敢擔的事情,這讓一眾兄弟的心里都很是慚愧?!澳銈冋娴目蠟槲掖蠼鹱龀鰻奚??”皇太極艱難地問道。 多爾袞兩兄弟在相互望了一眼后,同時點頭:“我們都是大汗的兄弟,為我大金效死也是應該的,請大汗下令吧!” “好,那我就將正白旗的兩萬人馬交給你們,你們各領一萬人馬守住前后!”在微一猶豫之后,皇太極終于咬牙下了令。正白旗乃是大金八旗中的上四旗之一,其中兵馬的精銳善戰只在大汗親軍正黃旗之下,在努爾哈赤為汗時,就曾說過要將此旗人馬給予多爾袞。但是皇太極用手段稱汗之后,為了防止有人與自己搶奪汗位,并沒有將這旗的人馬交與多爾袞?,F在,在如此危急的時刻,皇太極終于改變了想法。因為他知道,正白旗是多爾袞兄弟最容易驅使的軍隊。 多爾袞忙接了令,心里暗自高興,和自己的同母弟弟會心地打了個眼色。在這些年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多爾袞對汗位的渴求也慢慢地大了起來,只可惜他手中無兵,想要有所行動都不能。他看得出來自己的四哥對其他的兄弟都有著戒心,所以一直以來他都表現得很是恭順,只想著有朝一日能讓四哥放棄對自己的猜忌,將原來就屬于自己的正白旗人馬交給了自己??烧l想皇太極就是對這個恭順的弟弟也很是防備,根本不讓他有帶兵的可能。 在眼看著壯志難酬時,卻出現了這么一個機會,多爾袞連想都沒想就做出了這個決定。在他看來,象個勇士一樣的戰死沙場才是女真的男兒們最好的歸宿,何況這樣一來,只要自己不死,在金國的地位就會很不一般。而那多鐸,因為和多爾袞乃是一母所生,所以關系最是親密,又佩服自己這個哥哥的為人,便死心塌地地跟隨在了他的身邊。這一次,他當然要和多爾袞并肩作戰了。 富貴險中求,兩人懷著對大金可汗之位的渴求,騎馬帶兵迎向了南北兩邊的明軍,而其余的金國軍隊,則在那里等待著機會,一旦袁崇煥那邊出現了縫隙,就是他們沖出去的時候了。 已經殺了一日的明軍也很是疲憊了,他們都想好好地休息一番,吃點干糧,再睡上一個好覺??墒墙鹑说脑俅芜M攻卻讓他們不得不再次投入到了戰場之上。因為金軍都是騎兵,來去迅速,攻擊的范圍也大,所以雖然攻上來的只有一萬人馬,明軍也要用全軍去抵擋。 同時,從后面趕來的唐楓所部也遇到了一萬騎兵的攻擊。一見他們的架勢,唐楓便知道他們的意圖了,那就是擋住自己進一步北上的可能。不過對此唐楓卻不以為然,既然你們只派了萬把人來攻我,我就把你們全部吃掉。他下令全軍以守為主,步步為營地上前,將來攻的金軍慢慢地蠶食掉。既然在自己來前遼東的人馬能和金人僵持不下,在得知援軍趕到而士氣大振的明軍自然更能阻攔住敵人了。所以唐楓一點都不心急。 多鐸帶了人向著唐楓大軍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但在火槍和弓弩的截擊之下,他們卻是不斷地傷亡著,雖然阻住了明軍前進的腳步,但是對他們的傷害卻是極其微小的。但事到如今,他已經沒了第二個選擇,只有咬著牙關,讓軍士們前仆后繼地上了。 后面的明軍暫時被攔住了前進的腳步,這讓中間的金軍得到了寶貴的休息時間,然后不久,前面的明軍也被多爾袞完全調動,使得左右兩側拉出了可以沖擊的空間。 “全軍沖鋒!一定要在他們合攏之前殺出去!”皇太極手中鋼刀一揮,剩下的兩萬多人全部奔騰向前,直沖袁崇煥大軍的側面。 那里的明軍因為要抵抗多爾袞所部的襲擾而被抽調了大半,這時候只留下不過兩千來人。在一見到金軍兩萬多騎兵帶著隆隆聲殺到的時候,這些軍士便沒了上前阻撓的勇氣了。兩萬金兵,沒有半點停頓地就從明軍旁邊直殺了出去,而此時,袁崇煥才知道中計了。 明軍當然不甘心這樣被敵人逃走,立刻就派人追殺于后,這卻給了多爾袞一個機會,他當即下令,全軍掉頭,向南而去。若是他們緊隨著金國中軍向北沖,或許還會被明軍攔截,但他們這么一變向,卻大出明軍所料,居然讓他們從容脫離了戰場。 帶著剩下的八千許騎兵,多爾袞直插唐楓所部的側面,從而將全無準備的明軍殺得陣腳一亂。而后便與心領神會趕來的多鐸部合軍一處,一萬五六千人馬以讓明軍瞠目結舌的迅速和一致,回身再次殺向了袁崇煥所部。而此時袁崇煥軍的注意力全在了前逃的金軍身上。 這一戰,多爾袞充分發揮出了金國騎兵的優勢,居然以一萬多人馬在十萬明軍的包圍下游刃有余地沖殺了出去,并且還順便殺得毫無準備的遼東守軍一陣混亂,然后從容出關而去。這或許是大金此次入侵中原失敗最后的一點安慰了,他們終于發現了一顆冉冉上升的新的將星…… 第562章 封侯 唐楓與遼東的袁崇煥兩軍合在了一處,卻也只能眼看著金軍倉皇退卻。因為金軍皆是騎兵,不是以步軍為主的明軍的腳程可以趕得上的,雖然遼東軍中有不少的騎兵,但是論實力卻非金軍可比,無奈只能眼看著他們越走越遠。 見麾下的那些急于立功的將領們對此還頗有微詞,唐楓正容道:“窮寇莫追!這一次我們的將士也是連日作戰,能少些傷亡也是好的,要殺金人報仇,我們將來還有的是時間。元素兄,不知你以為如何?” 袁崇煥看了看自己麾下的人馬,他們都已經沒有再戰的能力了,便點頭道:“逸之所言極是,這次若非你及時帶兵殺到,只怕不但留不下建奴,就連我們這點人馬也……” “可是袁大人,唐大人,建奴此去的方向乃是山海關,只要那里的兄弟能擋上一擋的話,我們再從后追擊,未必就不能將之殲滅!”有人當即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袁崇煥苦笑了一聲:“如今山海關里才三四千人馬,而且關上的防御都是對外的,現在卻是有人從里往外攻,又是在全無準備的情況下,他們根本就守不住。不過為防萬一,也為了不給建奴以再傷我將士的機會,我們還是再追上一程吧?!?/br> 誠如袁崇煥所說的那樣,當打前鋒的人馬趕到山海關時,只見到了一片的狼藉,那金軍早在前面破關而出了。唐楓在后面聞報此事,便止住了前行的腳步:“元素兄,既然強敵已退,我便不去遼東了。你這一次與金軍苦戰連場,我必會向朝廷言明,讓朝廷厚賞各位的?!?/br> “呵呵,逸之你有心了?!卑l出了幾聲苦笑之后,袁崇煥才道:“這一次朝廷能不怪罪我們這些邊軍已經是開了大恩了,我可不指望著能有什么封賞。若朝廷真有責難,還請逸之你在皇上面前替將士們多說兩句好話。對了,你一路來時,可曾見到了趙率教的人馬嗎?” “趙總兵?不曾啊,我是帶了人馬一路追著建奴的蹤跡而來的,并沒有見到我大明的其他軍隊,元素兄怎么提起了他來?”唐楓古怪地問道。 “據報,趙總兵在前日接報京城為金人所圍之后就率山海關里的大部人馬趕去救援了,從那之后便沒有了他的音信,恐怕……”袁崇煥滿是擔心地說道。 兩人的對話,將正要過來請示的吳襄父子的注意吸引到了此事之上,那吳三桂突然想到了一事,便大起了膽子插嘴道:“袁大人,只怕趙總兵及其部下已經遇難了……” “什么!”袁崇煥吃驚地看向了吳三桂:“你所說的可是真的?你有何根據?” “小孩子家的不要亂說!”吳襄寒著一張臉斥責道,然后又向袁崇煥二人行禮道:“兩位大人莫要聽信小孩子的混話,趙總兵身邊有一萬精兵,怎么可能……” “不是啊,爹,你還記得我們是怎么發現有建奴的伏兵的嗎?當時我就是根據雪地之上過于平整而得出的結論,若是趙總兵安然過去的話,他必然會派出一些探馬回報的,可是卻沒有一點這種痕跡。只怕他們也與我們一般遭到了建奴的伏擊,而且他們全無準備,兵力也比不過金軍,所以我才認為他們已經遇難了?!眳侨鹨彩巧倌晷男?,既然自己說的是對的,無論那是什么人他都會與之爭辯。 吳襄雖然知道自己兒子所說的十有八九是真的,可在這個時候卻不能弱了軍心,所以他怒瞪了吳三桂一眼,一時卻說不出話來。而唐楓二人聞言卻是心里一慘,若真是如此的話,原來的一場大勝也就變成慘勝了。要知道這次金人雖然從北京城開始就連遭敗績,但真正的傷亡之數卻不過兩萬許間,而目前明軍的損傷不到一萬,可要是加上趙率教的那一萬人馬的話,雙方的折損也就差不多了。明軍只是將敵人趕出了自己疆域而已,其他就沒什么值得高興的了。 正當幾人相顧無言的時候,一名斥候急急騎馬而來,他的臉色很是難看:“唐大人,我們奉命在后面清理沙場,卻發現在那附近有一片地是被動過的。兄弟們一時好奇挖了下去,卻發現……發現……”一時間他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因為他心里滿是憤怒和傷感。 看著從地里被挖出來的上萬的明軍尸首,唐楓全身都在顫抖了,一切真如人所說的一般,趙率教所率的軍隊真的全部被金人所殲了,這是他們誰都不想接受的。 好半晌后,唐楓才輕輕地道:“讓他們入土吧,他們都是我大明的烈士,為了守護遼東,他們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就讓他們在他們曾守護過的土地之下長眠吧?!闭f到這里,他的眼中已經有淚光閃出,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 安葬了這些人,唐楓才看向了身邊一樣滿是傷感的少年:“吳將軍,你們適才的意思是因為令郎的提醒才免遭建奴的偷襲了?”在看到吳襄點頭之后,唐楓便很是佩服地看了少年一眼:“小小年紀就有此本事,將來必是我大明的棟梁。對了,令郎叫什么大名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