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看到孫承宗少有的露出了堅定的面容,唐楓知道他是真的鐵了心了,只得朝這位老將軍恭敬地行了一禮:“既然如此,我只有領命了!” 孫承宗摸了摸自己那白多黑少的胡須道:“逸之,老夫如今能助你的也就只有這么多了,今后的一切可全都要靠你自己了。我大明已經到了最緊要的關口,你可不要讓老夫的犧牲變成白費才好!”唐楓沒有再說話,只是肅然地點了點頭,此時再說什么都無法表達出他內心的感情了,他只是在心里暗下決心,一定不能讓孫承宗失望,一定要盡快地將那些禍國殃民的jian佞之徒從朝堂上趕出去,無論用什么方法! 得了孫承宗的支持之后,唐楓便在次日就對他進行了監視,數以百計的錦衣密諜被唐楓派到了兵部衙門,孫承宗的住宅左近等他日常會出現的地方,將他的一切舉動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見唐大人突然出手對付這個帝前僅次于魏公公的人物,一些原來還跟他保持著一定距離的錦衣衛中的實權之人也開始著意地巴結起他來。從他的行動就可以看出,此事是授意于魏公公的,這就是表明了魏公公對唐楓的信任。在這個田、許二人都沒了實權的情況下,這些中下級的錦衣衛武官也是需要一個首領能為自己做主的,顯然唐楓現在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慢慢地,唐楓之前想借敲打黃從虎等人來得到錦衣衛大權的用心在這件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上得到了成效。在看到這一切時,唐楓總覺得有些可悲,但同時他也在盡自己最大能力地來對許、田二人原有的勢力進行清洗,為自己今后能夠以錦衣衛的人手為班底去和閹黨斗做著準備。 雖然每日里都有孫承宗的一舉一動報上來,但是其中卻沒有半點可以拿來攻擊他的把柄,這是這段日子以來唯一能讓唐楓感到欣慰的。但是事情卻總是會起變化的,在三月初,北京城的天氣開始轉暖的時候,袁崇煥終于來到了京城。 袁崇煥之所以在這個時候進京前來述職,乃是閹黨官員們突然提起的,他們的說法自然是冠冕堂皇,說是知道袁某人一心為朝廷戍守邊地,勞苦功高,理應有所封賞。同時為了表彰他在這些年來所立的功勞,還將賜予他一座在京城的宅邸,并將他在廣東的妻兒也給接到了北京城中。因為一切都是假托圣旨的名義下達的,所以袁崇煥根本連拒絕都不能拒絕,只得在安排好遼東的一切之后,趕來了北京城。 不過作為旁觀者的唐楓對此卻是深明朝廷的用心的,他們這是在想借此來拉攏這個可以取代孫承宗的將領,把遼東的軍權牢牢地控制在他們的手上,這樣整個天下他們就再也不會有什么可擔心的了。雖然如此,對袁崇煥這樣一直被朝廷冷落的有功之人能受到該有的封賞,唐楓還是打心里替他感到高興的。所以在得知袁崇煥將進京的時間之后,唐楓就決定要到時候去路上迎他。 三月初二,袁崇煥終于在幾十名親兵的護衛之下進了京城,唐楓為了不使他感到尷尬,所以只是著了一件布衣,帶了解惑前去迎他,可等他趕到安定門前想迎接自己這位好友的時候,卻驚奇地發現這里已經被百姓們擠得滿滿當當了。 北京城九門之中,這安定門乃是專給得勝歸來的將士門所設,今日朝廷讓袁崇煥從此門進京,就是將他當成立了大功,得勝歸來的將軍來對待了。從這一點上,閹黨想要刻意交好袁崇煥的心思就體現了出來。除了讓他從此門入之外,朝廷還讓人將袁崇煥的功績給夸大了傳了出去,這樣一來京城的百姓在得知袁大人進京時自然是紛紛趕來見這位大英雄了。 好不容易唐楓才在洶涌的人潮中站穩了位置,這也得益于身邊的解惑那一身了不得的功夫。好一會之后,遠處才傳來了一陣陣的鑼聲和喝道之聲,在肅靜、回避等牌子過去之后,一隊器宇軒昂的人馬就邁著整齊的步伐走進了安定門,他們每一個人都是身著簇新的鎧甲,手里握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刀槍,一看就知道他們是百戰的雄師。 但是熟悉遼東軍事的唐楓卻一眼看出了他們并不是自己所認識的那支遼東精兵。遼東精兵厲害是在他們渾身上下的那一股殺氣上,而不是什么整齊的步伐和看著很是耀眼的兵器,這些東西于沙場上并沒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只是一眼,唐楓就能肯定這些軍士當是閹黨官員為了自己的面子而從京營里選出來的人馬。 雖然對這做法很是不以為然,唐楓卻并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多少,因為他看到了那個自己來這里想看的人。今天的袁崇煥顯得格外的精神,被日頭曬得發黑的臉膛上也泛著紅光,不過他的身上卻并沒有像其他的將士一般穿著鎧甲,而只是一身的書生常服,這讓他整個人看起來更加的與眾不同,有著鶴立雞群的感覺。而他腰間斜挎著那口長劍,又體現出了他作為儒將的一面,的確是文武雙全的人物。 眾百姓顯然是受了官府的宣傳,一見了袁崇煥出現之后,紛紛伏地磕頭,以顯示自己對這位鎮守邊疆多年的功臣的尊敬之意??粗@個場面,唐楓知道自己想上前與袁崇煥一晤是不可能了,便在一笑之后,攜解惑離開了人群。唐楓卻沒有發現,高坐在馬上的袁崇煥因為他的與別不同而認出了他來,不過因為此時的袁崇煥的身邊四周都是人,也只能用目光送了唐楓離開,不過他的嘴角卻露出了溫和的笑容。 在離開了人群之后,唐楓因為喧嘩而混亂的頭腦得到了清醒,然后他原來因為袁崇煥能得百姓擁戴的喜悅就因為想到了一事而不見了,反而深深地皺起了眉來。這一切都沒有逃過解惑的雙眼,見到他這個樣子,解惑便問道:“公子你這是怎么了?莫非是因為想到孫大人的事情而心生不快嗎?”對解惑,唐楓不會隱瞞任何事情,所以他是知道接下來唐楓將要做的事情的,所以才會有這么一個問題。 唐楓嘆了口氣道:“這只是一個方面,更讓我擔心的是今天元素他進城來時所受到的待遇,這恐怕不是一件好事啊?!?/br> “公子這是什么意思?袁大人他也是立過大功的,這次能得朝廷的封賞,得百姓的擁戴是對他這些年的肯定啊,你怎么反而說這不是好事呢?”解惑疑惑地問道。 “因為我看出了這其中有著陰謀!”唐楓道:“而且還是幾個相互勾連在一起的陰謀!閹黨這么做的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賣好那些手握兵權的將領,告訴他們自己還是會善待這些將領的,這樣一來他們一定會就此收攏一些人心,元素兄不過是他們的幌子罷了。其二,他們這樣做,必然會使得元素兄和遼東的其他將領之間產生了上下之別,而他又是一個喜歡將一切都控制在手的人,這么下去他與那些將領之間就會出現矛盾,而這樣正是閹黨的人所想要看到的,因為一旦如此,袁崇煥恐怕就要靠向他們了,到那時對我大明的邊疆團結就很是不利。 “不過這兩點都還是小事,最歹毒的是他們想借著將袁崇煥的功勞和身份拔高來削弱孫大人的功績,為之后對付他鋪平道路。這樣一來元素兄在不知不覺中就成了閹黨那些人的棋子,真是好手段哪!”唐楓說完又嘆了口氣,現在自己卻只能看著這一切,完全沒有辦法改變,這是讓他最難以忍受的。 就因為這個原因,唐楓便沒了心情去錦衣衛衙門,徑直回了家,準備待袁崇煥面了圣,和朝中那些大人們見了面后,自己就去與之見上一面,并將自己所擔心的事情告訴他。 但是還沒等唐楓這么做呢,傍晚時分,就有仆從來報道:“大人,外面有個人要見您,說是您在遼東的朋友,叫元素!” 第364章 又見袁崇煥(2) 雖然對袁崇煥的突然到來唐楓覺著有些奇怪,但他還是很高興地親自出門相迎。兩人在門前見了禮,唐楓便挽著袁崇煥進了客堂之中,然后命下人們前去安排酒菜,在這個時候唐楓是可以看出對方沒有用過晚飯的。 對唐楓的安排,袁崇煥也并沒有任何的推辭與不安,兩人乃是在沙場上過命的交情,這些事情對他們來說根本算不得什么了。在寒暄了一陣,說了些離別之情后,那些下人們就將酒菜給陸續端了上來,其實這時候唐楓家匯總也已經在準備酒飯了,倒也無須刻意張羅。 兩人在對飲了兩杯之后,唐楓才將心里的疑問提了出來:“元素兄今日才剛剛進京,怎么這時卻得空來見我了?照我推想,你在面圣之后,還得赴朝中的那些大人們為你擺下的接風宴席,我原想在那之后再去尋你的?!?/br> “那些大人們確是有設下宴席請我,但我卻以身體不適給推拒了?!痹鐭M是不屑地道:“袁某我大好男兒,才不想與此等jian佞之人為伍呢!原來我并不想來叨擾逸之你,而是去見見大帥的,奈何去了那兒一問才知道大帥他也在那些人中間,所以這才來你唐逸之的府上打秋風了?!闭f著哈哈一笑。 唐楓聽了他的話后,也不覺有些莞爾,不過很快又感到他這么做有些鹵莽了,便不無擔心地道:“元素兄你這一下可把朝中上下都給得罪了個遍,只怕于你的仕途都有不利啊?!?/br> “哼,這些人只知道趨炎附勢,藏污納垢,我是怕在見了他們之后忍不住說了實話,到時候恐怕得罪的就更狠了,所以才借口不去見他們的。其實在進京之前,我與下面的兄弟們就對這些人的決定很是不滿了,他居然以兄弟們長腥粗魯不文為由,不讓他們跟著我一道進京,而是安排了一些京軍來湊數,真是讓大家寒心哪!”說到這里,他瞟了唐楓一眼道:“今日早上我也曾見到逸之你也在場,是不是也看出了其中的破綻了?” 唐楓苦笑一聲道:“這都被你察覺了,不錯,我也對此感到不平,不過在這些大人們的眼中,朝廷的體面比起將士們的榮譽可要重得多了,所以連我都不能說什么?!?/br> “哼,我就是看不慣他們的如此作為!”袁崇煥喝下了一杯酒之后,才好象氣平了些。唐楓看得出來,袁崇煥的話都是出自他的真心的,這說明他并沒有為閹黨的這些伎倆所打動,便索性決定將自己之前的顧慮給說了出來:“雖然元素兄看著沒有為他們所收買,其實你此來京城已經被這些朝中的官員們給利用了!” “這話從何說起?”袁崇煥很是不解地問道,要說對政治的把握,他顯然還是不夠的。 于是唐楓便將自己之前所想到的幾點詳細地闡述了一遍,然后道:“由此三點看來,他們讓朝廷封賞元素兄也是有著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的,而你卻正中了他們的jian計?!?/br> 袁崇煥聽了唐楓的這一番分析之后,愣了半晌才回過神來:“我只當這次來京是朝廷終于肯重用我了呢,卻沒成想他們是懷著如此險惡的用心,若不是逸之你的提醒,我身入彀中都還懵然不知呢。這些人,真讓他們為國為民,抵御外侮卻不見有何辦法了?!?/br> 唐楓苦笑道:“這雖然是我的推測,但是想來也相去不遠了。而且這些事情你既然已經來到了京城,見了皇上了,就已經無可避免,這才是他們高明的地方!” “是啊,比起老jian巨滑的他們,我袁崇煥還是太幼稚了!”說話間,袁崇煥又連喝了幾杯酒,顯然是有借酒消愁的意思了。在進京之前,他就因為必須帶朝臣指定的人馬進城門而心生不快,而后又看不慣那些朝中的官員的丑態而不愿與他們為伍,現在聽了唐楓的話,更是讓他愁上加愁了,怎能不叫袁崇煥心煩呢? 唐楓也陪著他喝了三杯,然后才道:“元素兄也不要這么喪氣,雖然你這次為他們所利用,但進京來對我遼東的將士們總是有些好處的。比如軍備和軍餉,你正好趁著這次入京的機會向朝廷申報,還有將遼東的局勢說與大家知道,朝廷中總有一些為國著想之人會幫著遼東出力的。對了,我離開遼東已經一年了,最近的的情況如何了?” 經唐楓這么一陣勸慰之后,袁崇煥的心情才稍有平復,現在又聽唐楓問起遼東的軍事,他便說了起來:“自從逸之你離開遼東之后,我們只是以防御為主,那建奴也因為內部不一而少有來犯。即便來犯了幾次,也只是小打小鬧,不敢深入。但這樣一來就使得將士們有了輕敵之心,其中就有那馬世龍輕敵而攻,居然折了不少人馬,終于使得孫大帥都受到了牽連?!闭f到這里,袁崇煥狠狠地將酒杯往桌上一頓,顯然對這個闖禍的馬世龍很是不忿。 唐楓也早從之前的情報里知道了這事,此時不想再勾起對方的不愉快,便岔開了這個話題道:“聽說孫大人離開遼東時將一切都交托給了元素兄,不知這段時日里建奴可曾因為知道了孫大人的離開而有所行動嗎?” 袁崇煥點頭道:“還真讓逸之你給猜著了,在大帥離開了半個月后,建奴對我遼東幾處要塞的侵犯就變得頻繁了起來,有次甚至有近萬人馬殺到了錦州城下。不過好在孫大帥之前就有過準備,所以在吃了一些虧后,建奴就灰溜溜地走了。 “雖然這才不過三個月的工夫,建奴便曾分十多次對我遼東的數處緊要的關卡進行試探,不過都是無功而返。到了二月下旬之后,隨著春天的到來,那些以游牧為生的建奴才消停了下來,我也才能得空來京?!?/br> 雖然袁崇煥說的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但唐楓還是能夠想到這一個冬季在遼東的危機四伏的。不過對他們這樣經常在遼東與金人作戰的人來說,這些事情已經不算什么大事了?!安恢ㄅ珒炔楷F在又怎么樣了?那皇太極和他的一眾兄弟伯叔可分出勝負了嗎?” “這個早就有了,皇太極終究是技高一籌,再加上有幾個兄弟后來也站在了他那一邊,所以最終還是由他繼承了汗位。不過現在建奴的內部依舊有著不小的分歧,這才能讓我們比較安穩地過了這一年。不過據探子送來的情報看,那些建奴的皇子們已經開始與皇太極達成了共識,要搞一個什么諸王議政的朝廷,肯用不了多久他們內部就會重新一統了吧。到時候,我遼東又將遇到建奴無休止地侵犯了?!闭f到這里,袁崇煥也不無憂心地嘆了口氣。 唐楓在知道還是皇太極坐上了首領之位后,就猜到事情會變成這樣了。這個皇太極畢竟不是常人,他一定能夠將整個金國重新凝聚起來的,看來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只能暫時拖住金人的腳步,真想改變歷史的進程還是有些為難的。 袁崇煥見唐楓沉默不語,便又說道:“還有一事你可能不知道,我們與蒙人在大同那邊開了個榷場,雖然因為沒有得到朝廷的準許而做得很隱蔽,交易數量也不大,但是卻讓我們爭取了不少蒙人部落的好感?!?/br> 聽他說起此事,唐楓的心里突然記起了那個英氣逼人的少女,自己和她有了那一夕之緣后就沒有再見過她,大玉兒現在草原可還好嗎?想想自己從離開草原后就沒有怎么想起她來,唐楓心里也不禁有些愧疚了。直到發現袁崇煥用古怪的眼神看向自己時,唐楓才回過神來,遮掩地一笑道:“你怎么這么盯著我看?” 袁崇煥摸了摸自己的胡須道:“我是見你發愣還笑得這么曖昧,才會看你的。怎么,想起了自己的金國的事情了嗎?” 唐楓并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只是嘿嘿一笑。兩人就這么聊到了近更,袁崇煥才起身告辭離開。在兩人這么說著話時,唐楓幾次想要將自己和孫承宗決定的事情說出來,畢竟此事也跟袁崇煥有關,但最終他還是忍了下來。因為唐楓不敢保證袁崇煥在知道了此事之后會不會露出了馬腳,這樣一來自己和孫承宗的計劃可就全盤皆毀了。所以在猶豫了一陣之后,唐楓還是沒有將事情說出口,只想著在事后再向他解釋。 之后兩天里,袁崇煥在京里走了不少的衙門,也的確為遼東的將士們得了不少的好處,但是同時唐楓所猜想的事情也發生了,那些大人們開始鼓吹袁崇煥遠勝孫承宗,甚至有人已經開始在公然地拉攏袁崇煥了。 對這樣的情況,唐楓只能在旁看著,卻插不上手,這讓他覺得很是無力。在袁崇煥到京后五日,唐楓的案頭終于出現了一份有關孫承宗密會袁崇煥的情報…… 第365章 無奈之舉 當得知孫承宗突然親自來見自己,袁崇煥便很是不安地迎了出來,一見到從馬車上下來的老將軍,他便上前行禮,而后很是不安地說道:“本該是末將去見大帥的,奈何來京之后諸事不斷,所以耽擱了些時候。不想大帥卻親自來了,真讓末將慚愧哪!”說話間他一邊上去將孫承宗從車上攙扶下來,一邊口中還滿是慚愧地說著話。 孫承宗面上帶著柔和的笑意,很是坦然地讓袁崇煥將自己攙了下車,然后道:“現在你是客,老夫是主,你遠道而來我來看看你也是應該的。老夫也是知道你進京后會有許多的應酬,這才在這個時辰來見你。我已不再是你的大帥了,這稱呼就改了吧!” “大帥永遠是我袁崇煥,是我們遼東十數大軍的大帥,這點無論在什么時候都不會改變!”袁崇煥聞言肅容道。孫承宗見他如此堅持,便也不再多說什么,只是淡淡地一笑,然后就和他一起進了這座朝廷新為袁家所建的府邸。在走進袁家大門的時候,孫承宗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身后的那片黑暗,他清楚地知道在那看不見東西的黑暗中有著為數不少的眼睛正在盯著自己,用不了多少時候自己來此的消息就會被他們報到唐楓那了。 在進了廳堂,早有那仆從奉上了香茶,孫承宗為了活絡一下這里的氣氛,便笑道:“看這里的擺設什么的比之老夫的府上更有氣派,元素哪,看來朝廷這次真的待你不薄啊?!?/br> 袁崇煥只是一笑:“梁園雖好,卻非久居之地!我還是喜歡遼東那邊簡陋的住所,習慣于夜間睡夢中聽到刁斗之聲,早上醒來后看到那些正自cao練的將士們。若是在這樣的地方待得久了,只怕我整個人都會懶散了,所以我打算此間事情一了,便回遼東?!?/br> “元素真是為將之人哪!”孫承宗聽了他的這一番發自真心的話后,不覺贊嘆了一句:“我大明能有你這樣的人鎮守遼東,真乃天下百姓和朝廷的幸事!原來老夫還有些擔心,如今看來一切都是老夫太過杞人憂天了?!?/br> 袁崇煥忙謙虛了兩句,然后兩人在寒暄了幾句,老的問少的在北京可還習慣,少的問老的身體可還好之后,終于轉入了正題。在輕咳了一聲后,孫承宗才道:“雖然老夫時刻都在關注著遼東的情況,但是總沒有你身在那里看得清楚,怎么樣那里可還無恙嗎?” 袁崇煥知道孫承宗之所以如此夜晚還來見自己,正是因為對遼東的一切還放心不下,便老實地說起了自孫承宗離開后遼東的情勢。前面他所說的話與之前和唐楓的對話并無二致,說的是金人雖有所動作,終因為內部還不曾統一思想而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和蒙人之間的關系也有所改善等等。待到這些眼前以及潛在的敵人的情況都說了之后,對著自己的老上級,袁崇煥終于說了一些沒有在唐楓面前說的抱怨之言:“大帥,雖然您在回京前把一切都交給了我,奈何我終不是朝廷下明文所封的遼東經略,而只是區區一個寧前道,所以……” 見說到這里袁崇煥有些難以啟齒了,孫承宗便道:“所以趙率教、滿貴等人不聽調遣了是吧?這一點老夫在京中就有所耳聞了?!?/br> 見大帥知道這事,袁崇煥心里的怨氣便再也忍不住了:“是啊,雖然明面上他們都很是聽話,但真要他們動手上的人馬卻是千難萬難。這幾人在面子上還能過得去,那個皮島總兵毛文龍則是全不將我的將令當一回事,每次除了要糧要餉,其他時候都見不到毛文龍的人來見末將……” “你的為難老夫是知道的,不過他們終都是和你在品階上不分上下的人,對你有所不恭也可以理解,作為主將者,最要緊的便是能調和這些矛盾,讓他們真心服你!” “這個末將也是知道的,不過……”在頓了一頓之后,袁崇煥又道:“不過朝廷不是向來講究以文臣節制武將的嗎?在遼東多是將領,我又是受大帥你所任命的三軍之主,如何就不能號令三軍呢?” 輕輕地搖了搖頭。孫承宗知道袁崇煥終究是沒有為主將的經驗,而且他只是一介文官不得將士們的真心擁戴也是意料中事,只得安慰了他幾句。其實這也怪不得袁崇煥本事不繼,壓不住那些驕兵悍將,要知道在原來的歷史上有了獨守寧遠的大功勞又深受朝廷重用的袁督師都不能讓滿貴等人心服,如今功勞被分走了大半的袁大人當然更沒有辦法讓人心服了。正因為有著這樣的難題在眼前,他袁崇煥才會在這個時候來京城,除了想借朝廷來壓制下面的將領,他也是想讓朝廷明著讓自己接替孫承宗的。 不過這話袁崇煥卻不好直接和孫承宗說了,怕他會對自己的動機起什么疑心,所以只有訴苦這么一個辦法了。孫承宗其實也看出了這一點,不過他卻知道除了袁崇煥自己認為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在于他的性格使然,使得他和那些將領們沒法完全一心。這一點孫承宗在離開遼東將一切托付給袁崇煥時就曾與他推心置腹地談過,現在見他完全沒有將之記在心里,也讓孫承宗覺得有些難以開口了。兩人雖然只是幾個月不見,但相互間的隔閡卻已經在不知不覺間產生了。 在勉勵了袁崇煥一番,又答應幫他向朝廷進言,向那些將領們說話之后,孫承宗才離開了袁府,中間停留了一個時辰,待到他離開時已經是子時左右了。而這次的見面,不但沒有讓孫承宗覺得自己可以放心離開,反而更為遼東的情況覺得擔心了。不過這時候,一切都已經沒有辦法再回頭了…… “初七夜戌時末,孫承宗密會袁崇煥,二人相攜入宅之后密談至子時初,孫方出門而去?!彪m然只有這么短短的兩行字,但是唐楓卻已經翻來覆去地看了有近半個時辰,這話他已經牢牢地記在了心里。他的心里很是為難,雖然早就與孫承宗說好了,一旦事情出現之后自己就要當即將之報與閹黨的人知道,但當事情真的臨頭的時候,他又一次猶豫了。 唐楓自認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在對付敵人時,他從不曾手軟,也不會因為手段的不正大而有過懷疑。但這次想到自己將要陷害自己一直很是尊敬,視之為師的孫承宗,他還是感到自己難以下決定。 “我該怎么辦呢?究竟應不應該將事情如實上報呢?”唐楓站在家中的庭院里,看著那正在發芽的樹木在心里不斷地想著。這時田鏡走了過來,他看了唐楓手中寫著消息的紙張一眼,道:“大人可是在為是否應該將孫大人的事情上報而為難???” 唐楓無言地點了點頭,然后用詢問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這個幕僚,等著他能給自己一個建議。田鏡思索了一陣后才道:“若是以一個正人君子的想法來說,老朽也不想看到孫大人這樣為國盡忠的人遭遇此禍。不過這樣一來,大人你可就危險了,正人君子是斗不過閹黨的那些jian邪小人的?!?/br> 唐楓點頭道:“這些道理我都懂,不過要我親手去害孫大人,我終是下不了手!” 田鏡心里也有些歡喜,知道自己所輔佐的人是一個重情重義的真男兒,但這個時候卻不能講這些,便又說道:“而且大人你想過沒有,魏閹一黨就真的那么信任你嗎?他們手中除了錦衣衛,可還有東廠這個武器的,你說他們對孫大人會不派東廠的人進行監視嗎?若是這次的事情讓東廠的人偵知了,他們必不會手軟,而大人你到時候就成了知情不報,那你可就很是被動了。到時候不但幫不了孫大人,就連大人你也……這可不是孫大人犧牲了自己后想看到的啊。所以大人,這次的事情你決不能放過了!” 唐楓聽他這么一說,心里陡然便是一涼,自己的確是將東廠給忘了,要是他們也奉了命在暗中監視著孫承宗的話,自己報與不報都改變不了孫大人的境遇,反而將自己也給搭了進去?!安恍?,我不能讓事情演變成這樣!”心里頓時有了一個決定,唐楓也不再耽擱,立刻就穿戴整齊了往外而去,他要將這個消息上報魏忠賢。 在從唐楓的手里接過消息,又聽他談起之前孫承宗在遼東時所做的一些違規之事后,魏忠賢喜得雙眼都看不見了:“好,這次還不將孫老兒從兵部尚書的位置上給趕下去!唐楓哪唐楓,咱家總算是沒有看錯了你,你真是上天賜予咱家的一員福將哪!今后這錦衣衛的一切都由你來做主了,你一定要幫咱家看牢了京中和各省的那些官員們!” “是,下官一定不負公公的信任!”唐楓勉強讓臉上掛著欣然的笑容,很是堅定地答應了一聲道。 第366章 彈劾孫承宗 與往常一樣,大明帝國的君主,天啟皇帝朱由校在用過了早膳之后又來到了那個偏殿滯洪,繼續著昨天沒有完成的活計。在昨天入睡之前,他已經在精致的木屏風上雕刻到了第七百五十個羅漢,在那扇近丈闊,七尺高的屏風上,他將要雕刻上八百羅漢。這可是一件曠日持久的大工程,所以在年后的這段時間里,皇帝都沒有再理會任何的政事,除了任命自己的先生孫承宗擔當了兵部尚書一事發了圣旨,其他的事情他都交由了魏忠賢等人處置,就連袁崇煥的到來,皇帝也只是露了個面就不再理會了。 還有五十個羅漢要雕刻,這讓天啟一大早就趕到了偏殿,很快就進入到了工作的狀態。正當天啟用嫻熟的刀刻工夫使得又一個長眉羅漢的形貌慢慢顯出來時,一身大紅衣袍的魏忠賢就走了進來。雖然出于規矩魏公公還是行了大禮,但皇帝卻對他理都不理,現在他的全付心神都在這些木雕的羅漢上,自然不會因為這個日日得見的人而分心了。 以前在這個時候,魏忠賢都會象征性地取出幾份奏折,然后隨口讀一下,說明自己已經征得了皇帝的圣意之后就會離開了,往往天啟也不會去留意他讀的是什么。但今天情況卻有所不同,魏忠賢見天啟正在忙著手上的活計,也沒有開口,而是安靜地等在一邊。 這一反常的行為很快就引起了天啟的注意,在他將第七百五十二個羅漢刻成之后,就先將黃金為柄的刻刀暫時放在了一邊,接過身邊的小黃門遞過的汗巾擦拭了一下后問道:“小魏子,你可是有什么要事要與朕說的嗎?莫非是北邊又出了什么兵事了嗎?”除了國內真的有什么大亂子,或是邊疆有戰事發生,魏忠賢都不會如此慎重。 魏忠賢忙恭敬地答道:“回陛下的話,遼東最近很是安定,就因為此,老奴還以上命將如今在那主持大局的袁崇煥給招回京來,皇上應該還記得曾見過他吧?” “對,是有這么回事?!碧靻Ⅻc點頭表示自己有記憶之后又滿是疑惑地道:“那你還有什么要事呢?要沒什么大事的話,就不要打擾朕做事了!” “這個……老奴今日要啟奏的事情正與袁崇煥有關,因為事關重大,老奴不敢獨專,所以才進宮來打攪陛下的?!?/br> 天啟皺了皺眉,不耐地道:“小魏子,你怎么變得如此婆媽了?你有思茅事情要說照直明言就是,朕什么時候怪過你了?!?/br> 魏忠賢等的就是這么一句話,所以等天啟的話音一落,他就立刻道:“是這樣的,通政司今天一天就收到了十多份彈劾兵部尚書孫承宗的奏章,說他私下里與手握重兵的袁崇煥相見,還密談了有兩個時辰之久。因為事涉部堂高官,以及朝廷的邊將,老奴不敢擅自做主,所以才會這么早就來打擾皇上的!” “嗯?孫先生和他的老部下見一面也有人說三道四嗎?真是不知所謂!”聽了這話之后,天啟只是不以為意地說了一句:“這些言官們也看得太緊了,就把這些彈章留中吧!” “老奴遵旨?!蔽褐屹t答應了一聲,這個結果他早就猜到了,以天啟皇帝對孫承宗的信任,這幾個言官的彈章根本撼動不了孫承宗的地位,所以他并沒有表達自己的意見。這不過是他魏忠賢為了對付孫承宗所埋下的第一招罷了,為的只是讓皇帝知道此事。 第二天,事情就變得大了起來,朝中那些原來仿佛都已經瞎了或是聾了的言官御史們都在這一天里活了過來,他們一個個接連上疏彈劾孫承宗在遼東期間養兵自重,沒有按著朝廷的意思征兵,以朝廷的錢糧多征了數萬的私兵。而后又有人彈劾孫承宗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威,不思報國殺敵,坐看著金人發展,為的就是養寇自重。這兩件事情馬上又和這次他身為部堂高官和邊將私下相會給聯系了起來,說他這完全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有想要造反的嫌疑。一時間不光是朝堂上,整個北京城都傳開了孫承宗有不臣之心的事情,每個人都說的有鼻子有眼,好象這一切都是他親眼所見的一般。 將事情挑起來的魏忠賢這時候卻置身于事外,不但沒有和大家一起攻訐孫承宗,反而秉承著皇帝之前的旨意,將所有關于孫承宗的彈章都給壓了下來。不過這么做并沒有阻止大家的舉動,反而使得一些原來還在猶豫和觀望的人也加入了進來,一起申討起了孫承宗來。仿佛只要不將孫承宗定罪的話,大明朝就真的要有危險了一般。 眼看著事情到了這一步時,魏忠賢才再次來到了偏殿見天啟,向他稟奏了如今外面群情洶涌一致彈劾孫承宗的事實,并把那幾大箱子的彈章,以及他命錦衣衛和東廠所搜集來的所謂的“證據”都拿到了天啟的面前。 看著滿滿當當的這些東西,天啟皇帝頓時就傻眼了,他指著那幾個箱子,用因為有些激動而顯得尖銳的聲音道:“這……這些人究竟想做什么?難道想逼宮不成?” “皇上息怒!皇上還請保住龍體哪!”看到天啟帝本來就不強壯的身體已經此事而微微地顫抖著,臉上也露出了不自然的潮紅之色,幾名小黃門都有些慌了,忙又是擦汗,又是搬椅子地請皇帝先坐下來說話。 好一陣折騰之后,天啟的心情才平復下來,他看著魏忠賢道:“當日朕不是讓你將此事給壓下去嗎?怎么你如此辦事不力,事情不但沒有壓下去,反而越鬧越大了?” “是老奴無能,請陛下降罪!”魏忠賢忙跪了下來,一臉惶恐地說道:“不過眼下這事已經被人傳得街知巷聞了,那些御史言官們也是因為擔心我大明的安危才會一同上疏彈劾孫尚書的,老奴也不好強行命他們不得上奏啊?!?/br>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朕是不信孫先生會做出什么不利于朕,不利于國的事情來的?!?/br> 見皇帝到這個時候還如此相信孫承宗,魏忠賢心里又是一陣嫉妒。但這時候一切都安排妥當了,魏忠賢相信即便皇帝再不情愿,也不會不遵從滿朝大臣的意思的,便說道:“事情要從孫大人在遼東時說起,有人曾見過孫大人在征召兵馬時超過了朝廷的原定數目……”魏忠賢將楊長洲早就設計好的說辭在天啟的面前復述了一遍,反正就是將幾件對孫承宗很不利的事情連在了一起,然后將之往即將謀朝篡位的地方引。 只可惜魏忠賢說這番話的水平有限,又不是他自己的看法,所以并沒有讓天啟有多少的同感。不過天啟還是聽出了其中的意思:“你是說朝臣都認為孫先生有著不臣之心,想要用遼東的人馬自立,所以他們才會不斷上書彈劾孫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