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劍成影帝后想撩我[娛樂圈]、穿書后我把女主掰彎了、被男主的白月光撩彎了[穿書]、重生之神帝歸來、拯救年代文的反派男主[穿書]、嬌女種田:山里漢子寵不停、影帝總在覬覦我、撩原似火[娛樂圈]、妻為上、兩世好合[娛樂圈]
于洋喝了口茶,看了看堂屋的新桌子,又瞧了瞧四周的擺設:“大花,家里跟上次不一樣了,添了些新東西?!?/br> “是啊,得有點新氣象嘛。哥,我畫畫賺錢你知道吧?” “知道,我一回來他們就說,你省著花,多存點?!闭f到這兒,唐田陽嘆了口氣:“二叔還沒信嗎?” 聽到這話,唐昭心里相當感慨,來了兩個多月了,在這些至親當中,唯一問起唐建國的居然只有這位堂兄! “有人正幫我們打聽呢,有信兒了我先告訴你?!?/br> 唐田陽點點頭,“知道你們三個天天學習,就買了仨鉛筆盒。你嫂子不是在針織廠嘛,給你們帶了枕巾和襪子?!?/br> 鉛筆盒是中等大小的,怎么也要一塊多一個,襪子是尼龍襪,貴著呢,兩塊左右一雙。得,他倆一個月不到四十塊錢工資,這幾樣東西就十塊錢了,這要讓董玉珍和李桂蓮知道,那得直接沖過來干仗! 對于唐田陽和小嫂子,唐昭又有了新的認知,笑道:“哥,你倆結婚,怎么還上我們這兒送東西呢,應該我給你趕禮才對呀?!?/br> “你趕啥禮,這些也不算啥,小海和二花都有。你明天帶著三花和虎子過去,坐著吃席就行,啥都不用拿?!?/br> 唐昭笑笑,進屋拿出一個信封:“我早都準備好了,都在這里邊兒呢。你倆千萬放好,別叫咱奶看見,也別叫你媽看見,她們要是問,就說我送了十塊錢?!?/br> “十塊錢?”于洋嚇了一跳,“這哪行,給的太多了!實在要給,一塊錢就行?!?/br> 這小嫂子啊,真是實在。 在這個年代,周圍有人結婚,關系一般的也就隨五毛錢的禮,面子上過得去就給一塊,關系比較好的,送個搪瓷盆或是一對枕巾,再大方點送被面兒和暖水瓶。 于洋真心認為,十塊錢的禮已經是頂級水準了!唐田陽他三嬸也不過給了個暖水瓶。 唐昭把信封塞在于洋手里,“上次嫂子跟著我哥回村,我哥當你的面兒給我們幾個錢,這要是別人早就不樂意了。是嫂子厚道,我哥才敢這么辦事?,F在我過得比以前好,你們結婚當然要好好送份禮。這些錢嫂子收著,千萬別讓我奶給劃拉走了?!?/br> 于洋被逗樂,從兜里抓了把糖放在桌上,虎子聽到動靜,從西屋探出頭:“哥,我也要糖,倆奎奎哈喇子都流出來了?!?/br> 唐田陽笑著抓了幾顆糖遞到虎子手上,“個子長了不老少?!?/br> 虎子趕緊挺直胸脯,“那當然,必須的!” 這邊,唐昭又拿出個小木盒:“哥,這里是我的一幅畫,《荷花九魚圖》,祝你跟嫂子和和美美長長久久?!?/br> 三花不遺余力地炫耀她姐:“哥,你跟嫂子好好收著,以后肯定老值錢了?!?/br> 于洋點點頭,這meimei也太有心了,早就聽說她的畫好,沒想到人家還給咱畫了一幅! 此刻的唐田陽,雖然想象不到多年后這幅畫的價值,但是也在二花和小??谥新犝f了三十塊錢一幅的價格,鄭重的把畫收好。 虎子在一旁看著,突然覺得自己的畫也挺拿得出手,于是趕緊跑回屋,拿了張小螃蟹出來:“哥,這是我畫的,祝你和嫂子以后橫行霸道!” 唐田陽樂得不行,覺得老宅那邊兒吵得差不多了,囑咐大花她們明來吃席,然后帶著媳婦兒離開。 回到老宅,李桂蓮的戰爭剛好以失敗告終,氣哼哼的一句話也不說。唐田陽趕緊跟媳婦進屋,關好了門,一起把唐昭給的信封打開來瞧。 兩個人齊齊驚呼一聲,于洋道:“不說十塊嗎?她是不是給錯了?” 唐田陽看著信封里的五張大團結,很快想明白:“沒給錯,大花的意思是,讓咱們跟奶說只給了十快?!?/br> “關鍵是里面不只有錢,還有票,八張五尺的布票!還有一幅值好幾十塊錢的畫!” 于洋拿出小本,一邊嘟噥一邊寫:“過兩天給她們弄幾套秋衣秋褲,我得記本上別忘了?!?/br> 第43章 說你彪你還不樂意 外面吵架已經開始第二波, 爭吵的導火線是三房兩個男孩偷吃了兩塊rou。 這邊說,吃我們的住我們的還不夠,明天的席面還要偷兩口。 那邊說,就是倆小孩, 用得著這么計較?沒見過這么當大伯娘的。 唐田陽頭都大了, 不想理會, 和于洋一起把唐昭的畫展開,在一片吵嚷聲中, 兩個人都傻了。 寫意畫名曰《荷花九魚圖》, 畫幅四尺。左側蓮葉迎風舒展, 映日荷花明媚鮮妍, 花間有小荷尖角, 還有蓮蓬兩只,畫幅右側錦鯉九尾,尾尾鮮活。整幅畫色調淡雅,九魚戲荷間,取得正是和美長久之意。 于洋眼睛都看直了:“聽到大花說有荷花有魚,還以為畫得花里胡哨的,沒想到這么雅。我們主任辦公室也有一幅荷花, 我雖然不識貨, 但是覺得跟這幅根本沒法比?!?/br> 唐田陽道:“我也不識貨,但是畫成這樣的,不可能只值三十。大花說得對,《荷花九魚圖》咱們得藏起來?!?/br> 說完這番話, 他心里涌上苦澀。自己是家里的大孫子不假,可是他媽除了他還有小海,他奶除了小海, 還有三房的兩個弟弟。 自從招工進了廠,唐田陽仿佛變成了這個家的工具人,“幫扶”這兩個字是親人們經常放在嘴上的。他們從來都沒想過,自己在外面苦不苦,累不累,是不是也需要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