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書迷正在閱讀:卡牌大明星、通神塔、在相親節目上假戲真做了、我在七零舞丹青、我的劍成影帝后想撩我[娛樂圈]、穿書后我把女主掰彎了、被男主的白月光撩彎了[穿書]、重生之神帝歸來、拯救年代文的反派男主[穿書]、嬌女種田:山里漢子寵不停
邵一晨看瞞不住,干脆地和趙康說了實話。 “他們怎么能這么污蔑人呢!”趙康在電話那邊拍案而起,“我現在就去學院那邊出證明!以我的人格擔保這種事不可能發生在你的身上!” 邵一晨心中感動。 趙康雖然是她重生后白撿的便宜導師,但是對她確實沒得說。 但她也不能看著導師在情況還沒有明確的情況下就往渾水里趟,她好說歹說,終于把趙康勸住了。 “我現在需要的是證明我沒有抄襲的證據,只要有了證據,不需要任何人擔保也可以證明我的清白?!?/br> “至少學院沒有相關的處分,這點我應該確定?!壁w康說,“我去幫你問問輔導員有沒有當初的畢設開題報告?!?/br> 邵一晨原本不抱希望,但是十分鐘之后,趙康還真給她轉來了一份當初的電子版開題報告。 “今天值班的輔導員是留校的研究生,當初選過我的通識課——不說這沒用的了,趕緊看看這開題報告你有沒有印象?!?/br> 邵一晨打開文件,略略瀏覽了一遍。 確實梗概和那部電影非常相似。 但是值得注意的反而不是內容,而是時間。 邵一晨的畢設制作完成提交在大四的四月,網絡電影在三月上線,時間上確實是網絡電影在前。 但是這份開題報告的日期,卻赫然是大四上學期的十二月! 比網絡電影上線整整早了兩個月! 這至少說明,她并不是看到了上線的網絡電影才產生了這個設想,而是在那之前! 即使是她抄襲網絡電影,她也不會是通過正常渠道了解電影,而是通過什么方式看到了內部的電影劇本。 或者……抄襲的關系整個應該調轉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的更新~ *感謝在20200910 12:32:18~20200911 12:16:5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狐止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蚯蚓、gaial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4章 樓頂上的幽靈 晚上十點, 邵一晨關上眼前的電腦,揉了揉眼睛。 就算是她受系統所迫投身于電影行業后,她也沒有這么認真的看過一部電影, 更何況是以投資少著稱的網絡大電影。但是為了了解自己到底抄襲了什么,她也只能捏著鼻子看下去。 簡而言之,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和外星人交朋友的故事,全程發生在一個醫院的樓頂,可以說非常省經費。故事情節很簡單,布景很粗糙, 特效很辣眼,演員很呆滯,好好一個故事被剪輯剪得像碎片。仔細想想, 要說亮點也不是沒有, 小男孩和外星人的友情鋪墊還算到位,用兒童和外星人的視角對一些事情進行評價也很有創意,但在劇組敷衍了事的拍攝下,根本做不到使觀眾入戲,可能也只有小孩子才能看的起勁。 邵一晨看完之后當即堅定了自己是被陷害的想法——就算要抄襲, 大家也都是照著經典抄,哪有對著爛片抄襲的道理? 這剪輯還不如江淼淼剪得自然! 她關了電影, 又去評論區看評論。出乎她意料的是,好評竟然不少。她仔細翻看一遍,發現多數留言都是“孩子很喜歡”、“在兒童區推薦位看到的,和女兒一起看之后竟然也有啟發”。 而在這些家長團建的評論中, 邵一晨卻發現了一條畫風不太對的評論,像是硬核電影愛好者。 “內部關系吃瓜,聽說黎明視頻平臺想打開針對少兒的市場, 原本想談南極熊集團特攝片獨家網播權,錢給少了沒談成,這部電影是黎明視頻內部臨時拍來補推薦位的,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從填位的角度來看,能在短時間找到這樣一個劇本并拍完上線,這部劇已經挺出乎我的意料了?!?/br> 短時間填位才找的劇本?從哪里找的? 這條評論底下還有一串折疊的回復,邵一晨好奇的點進去,發現另一位口氣也非常專業的吃瓜人士就劇本的問題和這位討論了起來,后期轉進硬核電影討論,再最后快進到互加好友,兩人在這個仿佛寶寶樹論壇的評論區一本正經地討論起各色業內內幕,頗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世間難得覓知音的感覺。 雖然這兩個人的討論在后期跑題跑到十萬八千里,但是邵一晨還是從開始的兩條回復發現了問題。 “你去看看這部電影的導演是誰?!薄班?,之前沒發現,原來是小公主過來拍網劇練手了。怪不得這么快就有合適的劇本?!?/br> 邵一晨重新點開視頻,直奔最后的演職員表,定睛一看,導演位寫著一個熟悉的名字——李喬喬。 怎么又是你! 她揉著一看到這個人就會開始疼的頭,回想起這個人的室友身份,覺得似乎想通了什么。 * 事情調查到這里,真相基本已經有眉目了。 如果堅持爆料里“邵一晨抄襲”的想法,那就應該是邵一晨機緣巧合之下看到了室友正在籌劃的網絡電影的劇本??赡苁浅鲇趯€未畢業就能執導電影的室友的嫉妒,也可能是單純的沒有能力進行畢業設計,總之她參考了室友的劇本創作自己的畢業作品,卻被發現,導致當年沒能畢業,也算是惡有惡報。 但是如果從“邵一晨是無辜的”這個角度看來,這個故事則完全是另一副模樣——劇本的寫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邵一晨可能早在網絡電影還沒立項的時候就開始打磨自己的畢業設計,這也能說明為何十二月的開題報告上就已經有了畢業設計內容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