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不過也正因為這樣,所以白仙仙一出生就被三位長老鎖定了,剛剛滿月就讓白向往和白母把襁褓中的白仙仙帶了回來。 二長老瞇著眼似在遙想:“確實如此,當時你一進祖觀,六靈劍就有了感應?!?/br> 看著襁褓中咬手手的小奶娃,再看看與之感應蒙塵多年的六靈劍,幾位長老激動得高血壓差點犯了。 說回六位祖師爺。 “六位祖師爺天生神力,異于常人,但是因為年少輕狂,咳——”三長老咳了一聲,若無其事說:“做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br> 白仙仙:“…………?” 三長老大手一揮:“但不重要!所幸六人遇到了祖天師,迷途知返,立地皈依,成為祖天師三千弟子中的其六,潛心隨祖天師修習道法,一心向道!” 白仙仙:“……” 明白了,就是被祖天師打服了唄。 三長老把六位祖師爺的年少輕狂一筆帶過,重點講述他們皈依道門之后的事跡:“祖師爺們抓鬼降妖,護佑百姓,所過之初邪魔不生,將祖天師之道法廣播神州,名聲大振,成為當時不少百姓心中的在世神仙?!?/br> 后來六人行至此處,觀其山水,甚為喜歡,便在山中結廬修道,得道成仙。山下建起了六靈廟,世代供奉。白家子弟以此為祖庭,傳承家業。 然而時代變遷,每朝每代的規劃都不一樣,曾經的交通樞紐逐漸成為無人問津的小鎮,百姓搬離,六靈廟的香火也逐漸冷清下來。 不止如此,因為白家密不外傳的經文咒法皆為口耳相授,不可書面記錄。但有資質的后輩卻一代比一代少,沒有足夠的道術,根本記不下來。 于是一代又一代,那些白家曾經打遍天下無敵鬼的咒法,就這樣失傳了。 傳至如今三位長老口中的,也不過三四句,其中就有大長老對付張老太的天師神咒。 白家名聲不再,當世還知道白家的人也少之又少,曾經香火鼎盛的六位祖師爺,現如今除了白家,再無他人供奉。 幾年前道協搞了一個邀請民間法派參加集會交流道術的活動,三位長老聽聞消息時還專程去山下理了個頭發做了個美容,把道袍洗干凈晾干熨燙平整,就等邀請函上門了。 結果等到集會結束,也沒人來邀請他們。 道門早已不記得白家了,就算記得,也只是感嘆一句可惜,并不知道這世上還有白家的三位傳人在苦苦堅守。 三長老說起這些,一時悵然難擋,眼眶都有些紅了,趕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掩過失態。 白仙仙假裝沒看見,只是抱著六靈劍在心里暗下決心:既然接過了家族的傳承,她一定要努力修持,將門楣發揚光大!讓白家的名聲重新響遍神州大地!還要在山下重建六靈廟,讓六位祖師爺重享人間香火!還要給他們塑金身!純金的! 一直聽到中午,白仙仙才終于對家族歷史有了一個整體又清晰的了解。 吃完午飯,歷史課告一段落,二長老領著白仙仙朝祖祠走去。 白家世代在此居住,半個山都是他們的,山上有很多隱藏在壁間林中的房子,看上去神秘又可怕,白仙仙以前偶然遇到也要繞道走。 三長老先帶她去祖祠認了認祖上出過的幾位大神,上了香,又帶她去了藏書樓。 一進去,白仙仙就被房中潮濕又濃郁的書味熏出幾個噴嚏。 三層高的小樓顯得有些陰冷,頂上的天窗透下來幾縷陽光,三長老說:“白家世代累積傳下來的經文道書,都在此處了。按照三洞四輔十二類的方法,由外至內,由下至上?!?/br> 白仙仙走進去看了一圈,眼熟的有什么《道德經》、《南華經》,還有以前歷史課本上學到過的《抱樸子》,其他大多都是她聽都沒聽過的。 她吞了下口水:“二長老,這些……我不會都要閱讀并背誦全文吧?” 她可不是什么學霸級別的人物??! 平平凡凡白仙仙,普普通通理科生! 救命??! 二長老笑道:“倒也不用,有些書籍你只需要了解一二便可,只是天師道這一脈的道書你需得熟記。還有道門中常見的經文比如《道德經》,《清靜經》,乃是日常修持的基本?!?/br> 白仙仙松了口氣:“那有多少呀?” 二長老:“不多,就一層樓的藏書吧?!?/br> 白仙仙:“…………?” ??? 二長老慈祥地拍拍她肩膀:“仙仙,你天賦異稟,要相信自己?!?/br> 白仙仙:“…………” 二長老又道:“此前你只聽我們念誦就能一字不錯的背下開天目咒和凈天地神咒,可見你是精于此道的,不如現在就試試看?” 白仙仙心想,事到如今,退縮是不可能的,家族的擔子扛上了就不可能再卸下來!該背的早晚都得背!來吧!背他喵的! 白仙仙雄心壯志地拿起了手邊書架上最近的一本道書。 名為《太上正一早晚功課經》。 二長老解釋道:“這是正一弟子做早晚課時念誦的經文,也是日常修行之必要?!?/br> 白仙仙點點頭,翻開經書往下看去。 在傳度儀式中,有一項是說“賜經文”,這個賜不是指送你一本經文經書什么的,而是指成為真正的道士后,會有老師替你講經,解難答疑。 就跟上學時領了課本后你雖然可以自己翻看,但還是需要老師上課講解一樣的道理。 白仙仙本來以為自己從沒接觸過這些,看起來應該會晦澀難懂,已經拿出了備戰高考的決心。 沒想到一頁翻過一頁,倒是領悟很快,只看兩遍便熟記心頭,合上書的時候都能背了。 白仙仙自己都快把自己搞蒙了。 她還有這本事呢??? 于是又翻開一本,繼續往下看。 二長老不知何時離開了,藏書樓只剩下白仙仙認真翻讀書頁的聲響。 之后的幾天,白仙仙都是在藏書樓度過的。兩位長老交替著過來替她答疑解惑,將他們畢生所學都傾力相授。 白仙仙覺得自己以前也沒這么愛看書啊,早知道她還有過目不忘的天賦,當初就選文科了!不過二長老說她精于此道,可能過目不忘只作用于道書經文,作用不到政史地上面吧。 傍晚的時候,三長老背著一個旅行包過來了。 白仙仙瞅了兩眼,覺得他還挺像那種徒步穿越羅布泊的驢友,就聽三長老說:“理論課告一段落,今晚進入實戰訓練!” 白仙仙心里升起不太妙的感覺:“去哪實戰?” 三長老把裝著帳篷睡袋的旅行包扔她懷里:“后山,亂葬崗!” 第10章 吃晚飯的時候,白仙仙已經愁到一點食欲都沒有了。 三長老還不停地給她夾菜,邊夾邊說:“多吃點!吃飽點!越飽膽子越壯!” 白仙仙更愁了。 決心是下了,傳承是接了,經文咒語她也背了,但她還是克服不了怕鬼的恐懼??! 這怕鬼,怕不是跟她的天賦一樣與生俱來的吧? 三長老瞧她沒出息那樣就來氣:“又沒叫你開天眼去跟它們打一架!就去亂葬崗睡一晚有什么好怕的?” 白仙仙:“…………” 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 二長老溫聲安慰道:“別怕,你帶上六靈劍,沒有邪物敢靠近。只是去練一練膽,就當換個地方過夜,睡醒我們就來接你了?!?/br> 白仙仙不禁想起小時候三個老頭把她帶去亂葬崗的恐怖畫面。 都快成為她童年最大的陰影了。 后山那片亂葬崗埋的都是無主孤魂,她記得小時候山下有家人的媳婦生了個女兒,嬰兒生下來只有一只手,那家人直接就把嬰兒扔到了亂葬崗。 三位長老得知此事趕過去的時候,嬰兒已經死了。 身上就只裹著一張薄薄的小毯子,還沒來得及睜眼看看這個世界。 三位長老嘆著氣在后山為嬰兒掘了墓,又念經超度。那時候白仙仙也才四五歲大,被他們抱過去放在一邊的草垛子上,第一次對亂葬崗有了可怕的認知。 三長老拍拍腳邊的旅行包:“你們年輕人不是都喜歡露營嗎?我今天去縣城買這些的時候還遇到一群小年輕呢,也說要去哪兒山上露營來著。你學學人家!” 白仙仙崩潰抱頭:“人家去的那是亂葬崗嗎?!哪個正常年輕人會去亂葬崗露營??!” 三長老拿筷子頭敲她腦殼:“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就你這老鼠膽子,就是要多練!要不是明天是你大長老頭七你得回來拜祭,我就讓你在那住下了,住個十天半月的,看你還怕不怕!” 白仙仙:“…………” 嗚嗚嗚太慘了。 仙仙子真的太慘了。 吃完飯,三長老催她:“趕緊出發,趁著天還沒黑,過去了好扎帳篷。說明書我都給你放包里了?!?/br> 白仙仙吸吸鼻子,臨走前又去六位祖師爺神像前拜了拜:“祖師爺們,仙仙才剛入門,還是個新手,您們可千萬要看著點我啊,千萬別讓那些可怕的東西靠近我嗚嗚嗚——” 上完三炷香,抱著六靈劍,白仙仙背著旅行包在兩位長老的目送中一步三回頭地走遠了。 天還沒黑,夕陽的余暉染遍層林。 如果不是一個人走在寂靜的山林,而目的地又是亂葬崗的話,這樣的景色還是值得欣賞一二的。 山中早已沒有人戶,白仙仙越往里走越怕。本來想給朋友通個視頻聊聊天什么的來分散注意力,結果拿出手機一看,山中一格信號都沒有。 太陽已經慢慢下山,白仙仙可不想摸黑在亂葬崗學習怎么搭帳篷,一邊嗚嗚嗚一邊加快了步伐。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越靠近那片荒郊野地,氣溫好像都變得越低。白仙仙整個后背都被冷汗打濕了,緊緊抱著六靈劍,一邊默念金光神咒一邊跨過第一片墳頭。 她小時候來過兩次,雖然兩次都哭得驚心動魄,但對這里是有記憶的。前面有塊小平地,柏樹長得很茂盛,剛好可以作為扎營地。 天邊只余一點余暉,零零散散地照著這片高低不平的墳頭,荒草在晚風中搖曳,其實沒開天眼,什么都看不見,此處只是顯得荒涼凄清了一些,頗有點蘇軾詞中“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的意境。 何況她還有六靈劍防身,別說她怕,那些游魂野鬼看到她更怕。 要是被那把劍劈一下,魂都沒了!離她遠點離她遠點! 但明白是一回事,怕又是一回事。就算清楚知道鬼傷害不了她,還是減少不了她對于鬼的恐懼。 白仙仙半點不敢亂看,把三長老給她準備的裝備拿出來。好歹是個機械工程的理科生,動手能力強,看了看說明書就知道帳篷怎么搭了。 但六靈劍也不敢離身,想了想把劍柄朝下插在了自己腰間。 然后就吭哧吭哧搭起了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