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書迷正在閱讀:裝A總裁懷了我的崽后、每天只睡4小時、一覺醒來我懷了僵尸的孩子、小龍貓能有什么壞心眼呢、崩人設后我成了萬人迷、女魔頭的現代日常、炮灰的腹黑重生、異世穿書之炮灰修仙傳、王牌八卦小分隊、炮灰皇后逆襲史
但換做導師來就不一樣了。 觀眾看完估計只會覺得煩,覺得這人怎么教都教不會,還拖大家后腿。 紀灼做了個深呼吸:“我再試試?!?/br> 這次下去了,膝蓋往下一跪,砸到地上,要是沒有音樂,估計能聽出一點和地面碰撞的聲音,隨后借了力往前一滑。 導師臉上的表情終于舒展了些。 紀灼繼續接下來的動作,他站起身來。 凌泉在一旁仔細看著,注意到他站起來時腿有點幾不可察的抖。 凌泉不太放心,雖然是希望他好好表現,但如果磕了碰了也并非好事,他問:“剛才下去那一下是不是太猛了?” 紀灼笑笑,比了個ok的手勢:“問題不大?!?/br> 作者有話要說:半夜突然加更,愛大家,啵啵啵! 第30章 沒事就好 這一遍效果可以,導師也沒再糾著不放,打算接著看其他人的動作,就讓紀灼單獨練練。 見凌泉盯著紀灼膝蓋看,導師又寬慰他:“你是不是擔心他的膝蓋?沒什么問題的,雖然這個滑跪的動作比較難,但是熱身做好了,自己再注意點就行了……該練的還是要練,不要偷懶哈?!?/br> 紀灼也說:“沒事,就是剛才第一下下去的動作沒做好撞了下,我之后注意就行?!?/br> 他們都這么說,凌泉也沒再說什么。練舞過程中總是少不了磕磕碰碰,凌泉自己也經常搞一身大小傷,非在這時候糾結,顯得他小題大做。 接下來幾天的練習都還算順利,能留到這一輪的也都不算特別差的,練習起來都沒有大問題,加上大家都很刻苦,基本上都是早出晚歸,過了幾天導師又來驗收成果的時候,還對他們這一組贊不絕口。 很快就到了公演前夕。 正式公演之前要進行一次帶妝的彩排,每次公演前都如此,一是讓練習生們可以熟悉舞臺和走位,二則是讓導師們可以換個視角看表演,最后再指出一些可以改進的問題,讓表演盡善盡美。 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凌泉他們這組上場的時候也沒大問題,謝PD在底下看,偶爾喊某個練習生的名字,讓對方注意一些細節。 這首歌的高/潮部分就是中間那段雙人舞,凌泉和紀灼練了很多遍了,可以說就算閉上眼也能做出極佳的配合。 兩人相對而跪,掌心相貼準備起來的時候,謝林君拿著麥提醒紀灼:“紀灼,你注意一下表情管理?!?/br> 表情是舞蹈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光是動作優美到位不夠,觀眾要是看到和整體表演格格不入的表情,沉浸感就會大打折扣。這一段需要表現出來對跳雙人舞兩人間的張力,總之不該是紀灼現在的樣子。 紀灼擰著眉,咬住牙關,看上去像在承受某種痛苦。 先發現不對勁的是凌泉。本來表演中途他是不應該做任何和這支舞蹈無關的舉動的,但他看紀灼面色不對,而且到了下一段旋律,該站起來的時候,紀灼也沒有起身。 凌泉問:“你怎么了?” 舞臺上的打光將紀灼額上滾落下來的汗珠映得一覽無遺。要不是帶著妝,凌泉估計還能看見紀灼此刻臉上的血色已經完全褪去。 紀灼還想試著站起來,但膝蓋處傳來的刺骨痛意讓他無法再動彈,他笑了笑:“不好意思,我好像有點站不起來了……” 彩排被叫停,邊上的工作人員和組里的醫務人員一擁而上,先是原地檢查了一下紀灼的膝蓋。 跟組的醫務人員也不是個草包,看了看就覺得不是普通摔傷撞傷這么簡單:“你是不是以前受過傷?” 紀灼點頭。 簡單處理過后工作人員打了急救電話,救護車過來了,完全無法自如行動的紀灼被抬上擔架。有人在聯系紀灼公司那邊,現場導演商量著派誰跟著紀灼一塊過去醫院。 凌泉從剛才紀灼站不起來到現在一直沉默,一言不發,等工作人員和紀灼一起上救護車時,他也跟著動作。 工作人員想攔他,他沒有平時那般客氣了,直接掙開了這些工作人員,把身上的什么領夾麥和耳返全都摘了扔到一邊,追著擔架出去,硬是跟上了車。 當然這個時候導演也沒忘記這是個噱頭,練習生拼命練習導致舊傷復發,多努力多勵志的一件事。還有隊友因擔心而失控的場景……這些素材到時候要不要剪出來是一回事,拍是肯定要拍下來的,于是攝像師也上了車。 并不算寬敞的空間里擠了好幾個人。車子開得急,車子里各類醫療器械碰撞發出哐啷的聲音,和鳴笛的轟鳴聲交雜在一起,撞得人太陽xue生疼。 凌泉對救護車不陌生,他不是第一次坐了。 每坐一次,他就覺得心里有什么東西被剜去。 但至少紀灼還是清醒的狀態,甚至還笑著,他沒管周遭的人,看向凌泉:“沒事的?!?/br> 凌泉沒說話。 很多事情在這一瞬間變得明晰。剛才紀灼承認受過傷,難怪能跳好卻不跳,難怪平時走路總是慢吞吞的,難怪翻/個墻還要用椅子,還有那個紀燒,估計也是紀灼本人沒跑了……凌泉想他應該早點看出來的。 他要是早點知道,肯定不會嫌紀灼不好好練習,他會讓他再愛惜他的身體一些。 他有很多話想說,醞釀了很久,開口卻都帶了刺:“受過傷為什么不說?為什么要堅持跳那么難的動作?你是要瘸了才高興嗎?……你還要出道的,你要被更多人看到的,如果腿壞了你還怎么站上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