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樹林
接連相看了幾處地方都不滿意,又被族人們的奇思怪問暴風一般的轟炸,從一開始的應對自如到閃爍其詞,再到啞口無言,蘇柒柒感覺短短一天時間蒼老了十歲。 直到看見一片紅樹林心情才緩過來許多,紅樹林代表有青蟹??! 青蟹慣愛棲息紅樹林,白天xue居,一到晚上成群結隊出來乘涼,一逮就是一串。 若要問蘇柒柒上輩子最喜愛什么食物,青蟹當之無愧排第一,做香辣蟹的首選品種。 大閘蟹,毛蟹,帝王蟹....通通都是浮云。 蘇柒柒上輩子的終極目標便是賺很多很多錢,去海邊找處紅樹林,或在某個內灣買塊地,修棟房子,天天逮青蟹吃。 “停下,停下,不走了,今天歇紅樹林外?!碧K柒柒嘴上喊著話,感覺口水都有點包不住了。 黃氏瞅瞅紅樹林,沒瞧見有啥吃的呀,“小七,紅樹林沒食物,又潮濕,歇這兒做甚?” 蘇柒柒一臉神秘指指天:“等天黑吃的自然來,潮濕不怕,燒燒地就成?!?/br> 青蟹在眼前,地潮不存在的。 紅樹林里淤泥沉積,喬木裸露在外的根系發達交橫,外圍灘涂上那一片長得尤為密集,延伸至淺海。 紅樹林灌木喜鹽,生長在海水里的那一片明顯比淤泥里的更繁茂。 蘇柒柒跟負責伙食的梁氏等人交代了一下需要準備的調料,卷卷褲腿,領著大一些的孩子跨進紅樹林。 一進紅樹林,稍微找找便能看見好些又大又肥的青蟹棲息在喬木的根系底部。 青蟹鉗夾粗壯有力,拳頭大的青蟹能把手掌鉗穿,肯定是不能用手逮的,蘇柒柒撿了些樹枝棍教孩子們怎么勾搭青蟹。 一開始,孩子們掌握不到要領,沒等青蟹進桶就松開樹枝跑了。 蘇柒柒耐心示范幾次:“不要直接拿棍子戳它背,挑逗它鉗夾,等它張開鉗夾開啟防御狀態,在把木棍伸過去,一下就會夾的牢牢的?!?/br> “看,就是這樣,明白了嗎?” “明白了?!?/br> 蘇柒柒:“那我們分開逮,記住啊,千萬不要拿手逮,跑了就跑了,這片樹林以后就是咱們的自留地,rou始終在鍋里,跑不掉的?!?/br> “好?!焙⒆觽円宦犚珠_逮,立馬自發分組,五人為一組,女娃兩名,男娃三名,一名女娃拎桶,一名女娃舉火把,男娃娃承擔逮蟹工作,嫻熟得很,根本不用她提醒。 未開發過的紅樹林地,里面的青蟹隨便逮一只,兩斤往上,肥美的不像話。 不一會,個個桶滿,豐收。 一桶接一桶往樹林外送,婦人們拿豬毛刷清洗干凈備用。 漢子們則在淺海區域逮海魚,一部分人沿著巖石摳鮑魚,青口等海味。 海產堆成小山,沒被人類禍害污染過的海岸線,海產物多到爆裂,跟撿似的。 晚食自不用說豐富之極,花樣繁多,油泡螺球,瀨尿蝦,香辣蟹,翡翠貽貝,蒜蓉鮑魚.... 個個肚子撐成球,癱在氈布上直嘆幸福,秀兒忍不住想,難怪族長一天心心念念吃海鮮,海鮮實在太美味了。 這么大一片海都是自家的了,可以天天吃海鮮,幸福! 第二天,蘇柒柒又帶著一群吃貨在椰林里逮了一頓椰子蟹吃,椰子蟹味鮮肥美,混合著椰子的清香極具征服力。 一連在海邊晃蕩數天,白天進山脈查探地形,找合適的安居地,傍晚下山撈海產。 一到半下午,個個吼著鬧著就要往山下跑,大山已留不住他們的腳步。 大山已是舊愛,大海是新歡。 天天跟在蘇柒柒屁股后面念叨,能不能離海邊近一點建房舍,那架勢恨不得建一座水城住海上。 蘇柒柒一再強調離海邊太近,潮潮潮.... 眾人表示,他們不怕潮,他們喜歡潮,蘇柒柒不勝其擾,冷漠臉道,你們是想把水稻種海里,小麥種沙灘上嗎? 有沒有點常識了! 打算一輩子日日吃海鮮,主食直接拋棄嗎? 頓頓吃海鮮,短時間內憑著一股子新鮮勁還行,積年累月,盡啃海鮮遭得住個逑。 海鮮雖然富含微量元素,蛋白質,礦物質,但主食中所包含的淀粉,糖類,這些才能提供人體所必需的碳水化合物,也是人體主要能量的來源。 面對一群沒見過海的土老冒,蘇柒柒望天無語凝噎。 “走啦,能不能安生一點,勞資要發火了!”扭頭見幾名漢子又追著一只龍蝦偷摸跳下海,蘇柒柒火冒三丈。 孩子們不敢私自下水,變身為吃貨的大人反倒成了拖沓腳步的存在。 隊伍里一會冷不丁少幾人,一會又少幾人,走著走著人口就失蹤了,跳海里去了.... 見她發火,幾名漢子忙不迭上岸,訕訕傻笑:“龍蝦好大!” 蘇柒柒跺跺跺走過去,一人賞一個后腦勺,打的啪啪響:“再私自下水,勞資把你們一個二個摁海水里悶死算逑了,也算死得其所?!?/br> “嘿嘿嘿……”漢子傻笑。 駱炎拉長臉教育道:“族長不都承諾你們了嘛,等安居地敲定,閑下來就幫你們修一條水泥路直通海邊,再拖拖拉拉作廢,一群沒見識的土老冒?!?/br> 這些天,蘇柒柒天天罵他們土老冒,駱炎有樣學樣。 “趕緊走,離開海邊,進山?!比琼敹艘训竭_,這片山脈腳下雖開闊,水源卻不太充足,蘇柒柒不是很滿意,建外城還行,內城還是建在山脈后更好。 如果內城建在山脈后方,那么內城左邊和前面等于被山脈環抱,右外側是大海,尖尖上那一方延伸出去也是大海。 兩面環山,兩面環水,依山傍水,內城坐落其中,內城城墻依山而建,到時空出手把幾座山脈圈入外城,山脈囊括于外城內,一座堅固圓形城池即成。 看似幾句話的事,實行起來工程浩大,泩族現在加上在路上納入的新人,不足兩千,一千八百人要搞這么大的工程耗時起碼幾年。 希望山脈后方有自然生成的開闊平地,不然砸山移土又是一項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