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4章
那么,此時的白昊在干什么? 開會,夏盾就未來保護夏國科學方向的會議。 不過,會議間隙白昊也沒閑著。 抓住一切可以折騰的機會。 這次是兩樣商品。 頭一樣,豆子。 漂亮國的交易廳,此時關于漂亮南大洲的豆子價格正在不斷的變化,每一次的起伏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內心。 漂亮國的農場主,非常在意足球王國、潘鷹國等大豆期貨價格的變動。 這關系到,他們在漂亮南大洲豆子交割之后,他們的田里應該種什么,如果種豆子收益不好,那么他們就會改種小麥或是棉花。交叉著種玉米等等。 許多人頭疼。 因為,此時的豆子價格低的有點不合理。 去年的這個時候,豆子的價格差不多是現在的四倍往上,今年為什么沒有人屯豆子了,難道是因為去年那一次豆子大風暴? 不對,僅僅因為去年的風暴,不至于影響到今年的行情。 一切,還是要看交割時的質量與產量。 小倭子,有許多投資公司也在這個市場上尋求掙錢的機會。 他們更是不理解。 有人打電話回家問問了,市場上每五百毫升,小鐵罐包裝的高級豆油,當下的價格大約在四百倭幣,塑料瓶九百毫升大概在每瓶七百倭幣左右。 價格真是高的離譜。 而且自去年冬天以來,一直在漲價,已經漲了四次,九百毫升裝的差不多漲幅接近一百個倭幣。 豆子卻一直在跌。 食用油的價格,卻為什么一直在漲。 還有,飼料的價格也在漲,與豆粕相關的飼料,價格更是在不間斷的瘋漲。 看不懂。 完全看不懂了。 這違背市場規律的價格差,到底是怎么出現的。 在所有人觀望的時候,突然出現了大量的收購者,集中出手,趁著別人觀望的時候,快速的買進大量的四月成熟的潘鷹豆子。 等許多人反應過來,趕緊行情要漲,這伙人又不買了。 第一六一一節 又是豆子 市場,還是有規律的。 其中最大的一個規律就是,預期。 需求預期決定著商品價格的指數,簡單來解釋就是,買方市場的規模決定著價格的走勢。 買家沒反應,價格怎么可能會高呢。 所有人盯緊了買方市場,其最重要的五個買方市場中的三個大戶,分別是倭島、夏國、南棒。他們是買豆子的主力,但奇怪的是,在這么低價格的時候,這三個主要的買家,竟然沒有拿錢出來掃貨。 這不合理。 而往后排,豆子的買家,法老國、駱駝灣各國、靴子國,似乎也沒太大反應。 難道,都不吃豆子了。 白昊在夏盾開會。 蔡海燕,九廠食品組的組長,一位申請身體不適應工作而退休的五十三歲,自稱老奶奶,還能手撒一只燒雞,單挑一瓶八二年西鳳,腳踩八厘米高根鞋箭步如飛的人。 蔡海燕已經從巴郎音那里拐來了好幾個人,此時正入住寶渠西入口北側的一間商務會談酒店。 與她見面的,是潘鷹國兩位很有身份,管理農業、商業的重要貴族。 白昊的寶渠銀行,潘鷹也是創始人之一,股份雖然不多,卻也是有話語權的。 第一輪初步的討論已經結束。 蔡海燕回到自己休息的房間里,一直輕輕的敲著額頭,信息量過大,她也有點撐不住。所以第一輪初步的討論結束,都認為應該需要休息上兩天再繼續。 蔡海燕剛坐下,秘書過來:“蔡頭,商貿組發來的新數據,去年廠里在倭島控制的食品工廠,報表已經出來,一共四份,您看看?!?/br> “四份?” 蔡海燕接過,四份完全就是不相關的。 “標一下?!?/br> “畫三角的代表是給漂亮國華大街送的,畫三角加圈的是給倭島當地看的,什么都沒畫的是給廠里報的,畫一個圈的是倭島的廠子留檔,以及給倭島的銀行看的?!?/br> 蔡海燕聽完笑了,翻了翻,拿了什么標記都沒有那份。 一看,驚呆了:“這,這不可能?!?/br> “蔡頭,什么不可能?” “豆子在倭島的利潤,竟然高達百分之七十九,糧食的純利潤高達百分之八十五。這不科學,這完全違背了正常的……”蔡海燕自己都說不下去了。 她開始翻數據。 種豆子的是九廠的下屬農場,運豆子的是九廠的全球物流,壓豆子的是九廠控股的廠子,小便利店什么的是白昊控制小小山組經營的店鋪。 一瞬間,蔡海燕反應過來了。 “我懂了,我想明白了?!?/br> “蔡頭,什么明白了?!?/br> 蔡海燕回答:“白昊提出的,大豆外匯的理論?,F在換一個角度,或是應該換一個詞,叫豆子美刀才最合適。去把老巴郎借給咱的幾位高手請過來,我感覺他們和我一樣,沒有吃透白昊那想法的深層意思?!?/br> 真相是什么? 或許是蔡海燕想多了,也可能是她已經想的比白昊表述的意思更深。 當然,也可能是蔡海燕自己說的,白昊想表達的想法,還有更深層的。 不管怎么樣。 這次與潘鷹的合作,高度再一次提高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