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1章
“對?!倍瓋|祥也在內陸待過,他知道那種感覺。 夾了一塊帶魚放在碗里,傳到舌頭上的味道讓董億祥眼睛一亮:“這,感覺很新鮮?” “冰鮮運輸,這種的貴。還有一種是凍成冰塊的,便宜一些。但味道和這種差的很遠?!?/br> 董億祥繼續吃:“小時候沒見過海,身邊的大人也沒見過海,光是想著大海是多么神奇的地方?!?/br> 丁洱也在回憶:“十年前,我娃跟著娃他媽去買魚,還特別寫了篇日記呢?!?/br> 董億祥說:“那應該是凍在一大塊冰里,然后魚頭上斜砍一刀,砸了冰才能把魚弄出來,反正你們這里冬天冰在外面是化不了的?!?/br> “對,對,不砸冰,買回去不就帶上冰,冰花了魚的價,要砸的?!?/br> 回憶起從前,兩個人都帶著笑意。 董億祥說:“似乎,一夜之間,許多我們記憶中的東西都不存在了,我們看到的東西也都變了?!?/br> “沒錯,是變了。過年之前,還會有一列火車的金槍魚運過來,根本就不愁賣,天山這里許多人口袋里鼓了,也愿意在過年的時候嘗個新鮮。這魚九廠的商貿公司掙錢是一回事,但讓沒吃過的人嘗個鮮,難道不是件好事?!?/br> “也對?!?/br> 真的快要過年了。 今年的年貨要比去年更加的豐富,物流體系的逐漸完善也大大的降低的運輸的成本。 九廠呢,也一樣。 干飯人社還在期待著來自漂亮南大洲的水果運來。 但,他們萬萬沒想到。 老窩給人抄了。 任老親自帶隊,直撲干飯人社的活動中心,并且親自動手,翻了干飯人社的秘密小倉庫。 “找到了,就是這個?!?/br> 一只飯盒。 區區一只飯盒,值得任老親自來翻干飯人社的秘密小倉庫。 幾位研究員接過飯盒后,一看,震驚了。 任老這才說道:“以前,我聽過一個傳聞。這幫家伙為了在極寒的地方能吃上熱飯,所以研究了一種飯盒保溫層,使用的是高純二氧化硅凝膠,再配合氧化纖維合成,柔軟又結實,最終沒有實用,因為成本太高?!?/br> 幾位研究員看看飯盒,心說干飯人社是不是瘋了,這已經不是成本高的問題了。 “去測一下數據,然后其他人把這里的東西翻一翻,我估計還有什么咱們不知道的好東西?!?/br> “是?!?/br> 干飯人社的秘密小倉庫,就這樣失守了。 很快,一組數據放在了宇宙研究院的會議室。 “測過了,這種飯盒保溫套,展開后每克可以達到八百平米厘米,每立方米的重量只有三點幾公斤,導熱系數為0.014w/(m·k),并具有優異的介電特性?!?/br> “誰研究出來的,名單?” 名單遞上來后。 “一共四個人,一人是材料研究院的,一人現在冰火島負責某項設備的改進工作,最后兩人一個是天空研究院的,一個是咱們的人,但當時制作那飯盒的時候,咱們院的這個才是研究生第二年,以材料院那位為主導的?!?/br> “恩,想想辦法,把人弄來?!?/br> 話說,干飯人社當初怎么會想出來這東西。 一打聽,開會的人全笑了。 想法很單純。 他們的目標是在雪域,零下五十度的低溫下,保證一百度的熱水,經過二十四小時,還能超過七十度。 就這么單純。 他們研究出來這種飯盒套,除了貴之外,確實沒缺點。 后來,這種材料有了三代、四代、五代,一直到現在發展到第七十種配方,成本大大降低,開始用在天空研究院的一些設備保溫層上。 成本降低了,數據自然比不上最初的。 那個時候,誰也沒想過,會在月亮上用,最大也只考慮大氣層內天空中的低溫環境。結果就是,優先考慮性能與成本的平衡性,一次次的改進,一次次的變化,成本是真的降低了,只有原先的三十幾分之一。 此時,任老要的是零下一百八十度,甚至是零下二百度的環境使用。 那么,這種材料就要換一個方向繼續研究。 不是考慮降低成本,而是考慮提高性能。 現在手里這種,依數據測算,可以抵御大概零下一百三十度至零上一千二百度。夠不夠,任老也不知道,但他需要更好的材料,夏國自己的宇宙用服裝,九廠的宇宙研究院,一定要作到極致。 很快,有人拿著一粒黃豆一樣的灰色小球進來了。 然后拿來了一只瓦片。 “干飯人社,用來給雪域加熱食物的一種燃燒顆粒,因為性價比特別低,被放棄。就存在小倉庫的密封金屬筒內,我只取了一粒,您老看一眼?!?/br> 說完,拿火柴點上。 這小顆粒開始從一個點噴著燒,噴的力度還特別大。 別看小,燒的還很持久。 最神奇是,燒完后,幾乎是零灰燼。 “有點意思!” 拿這個顆粒過來的人說道:“熱值太低、比起咱們專業的固體燃料自然是不能比的,我給您看這個,就是想說,干飯人社還真是很有才華的,這個小顆粒是化學研究院一個博士生搞出來的,我已經安排人去調配方,幾乎沒有殘留物質這一點,我們有點興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