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改軍制
書迷正在閱讀:炮灰女配養娃日常[穿書]、穿成炮灰公主、穿書炮灰她好蘇[娛樂圈]、QQ飛車之車神傳說、逆龍道、從炮灰到寵妃(穿書)、炮灰每天都怕掉馬、穿成炮灰女配的兒子[穿書]、悠然種田:夫君,別過來!、系統之拯救炮灰
御書房內,西夏的排在前列的文臣武將一一在列。 眾人都是老狐貍,雖不知今日略有反常的陛下,為何會召集他們前來,但想到剛才大殿上的事情,心中也都有幾分猜測。 “蹬……蹬” “陛下駕到?!?/br> “臣等拜見陛下?!?/br> 戴道晉快步走進書房,對眾人擺了擺手,“都坐吧?!?/br> 隨后坐在了書桌后邊。 眾人看著皇帝陛下的動作,均發現陛下似乎有些不同,觀其言行舉止,頗有些雷厲風行的味道,有些幾年前剛登上帝位之時,保留著之前戰場上的一絲作態。 而往往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是最能反映這個人心情和態度的東西。 戴道晉看了眼在做的七人,這便是西夏的高層了,掌握著西夏的軍政大權,這七人皆是黨項人。 雖然漢人已經能在朝內做官,并且官職還不低,但還是有限制的。 戴道晉笑道“諸位愛卿,你們都是我西夏的中流砥柱,叫你們來,是有事相商?!?/br> 嵬名令公坐在椅子上,恭聲道“不知陛下召集我等,可是為了蒙古一事?” 戴道晉點了點頭,“此事原本今日應在朝會上說的,但后來朕想了想,還是先與諸位卿家商議一番?!?/br> 眾人點了點頭。 戴道晉沉聲道“相同的話,朕在朝會上已經說過了,就不在這里說了,朕只想問一句諸位,你們對蒙古之事,有何良策?” 高逸道“陛下,蒙古勢大,不能硬抗,需小心應對?!?/br> 戴道晉扭頭看了眼,知道這些人已經被蒙古打怕了,根本不敢主動出擊,不過他也沒妄想依靠西夏的力量去擊敗蒙古。 戴道晉只要西夏在滅亡之前,對蒙古的力量進行一定程度的消耗便可。 戴道晉心中念頭轉過,肅聲道“我西夏國小力弱,但卻也不能任人欺負,因此朕有些打算,想要和諸位商議一下?!?/br> 擺了擺手。 小太監手捧幾卷紙張,交給在座的諸位。 這些人,躬身接過之后,認真看去,越看,臉色越變。 太傅西壁訛答忍不住道“陛下,這件事是不是要從長計議?” 嵬名令公面無表情,“此事,老臣附議?!?/br> 西壁訛答皺眉道“可是進行國征兵,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部入伍,會不會遭到百姓的反抗?” 嵬名令公冷酷道“此事又不是沒有先例,當年和宋打仗,我西夏民皆兵,人口不到三百萬,卻能出兵五十萬,今日怎么就不能了?” 其他人眼眸低垂,不說話。 戴道晉幽幽嘆了口氣,“朕也不想,可是蒙古勢大,滅國之危盡在眼前,之前那次,若不是將士用命,蒙古人都要打到中興府了,若真有那么一天,諸位大人莫非是要親自持刀殺敵嗎?”話說道最后,言語中透著陰森。 皇帝將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在場的諸人也不是傻子,都感受到了這位的決心,所以只得點頭附議。 戴道晉見了,又擺了擺手。 小太監又遞上紙張,給在座的觀看。 諸位大人一邊看,戴道晉一邊道“這些年,我大夏夾縫中求生存,依附強者、攻擊弱者、以戰求和,大大小小的戰事,一直未曾停止,但軍事卻是有些廢弛,沒有以前那般強大?!?/br> “這一次,趁著征兵,朕打算將以前的老祖宗的那一套,繼續沿用?!?/br> 西夏的軍事制度是在黨項的部落兵制的基礎上吸取宋制而發展起來的。樞密院是西夏最高的軍事統御機構,下設諸司。軍隊由中央侍衛軍、擒生軍和地方軍三部分組成。 黨項人玩的最溜的是中央侍衛軍中的“質子軍”,人數約5000人,是由豪族子弟中選拔善于騎射者組成的一支衛戍部隊,負責保衛皇帝安,號稱“御圍內六班直”,分三番宿衛。 其實說白了,便是這些人都是高官子弟,為防止在外領命的將官生出異心,則這些將官的兒孫,必須加入“質子軍”。 但卻不要小看這質子軍,其裝備精良,戰斗力頗強。 戴道晉繼續道“特殊時期,朕打算實行軍政合一,將國的兵力,以中興府為中心,向外擴散,改兩廂十二監軍司為五大監軍司?!?/br> “七萬人護衛中興府,五萬人馬居東南鎮守西平府,五萬鎮守賀蘭山,安北路七萬人防金,右廂甘州路三萬人防吐蕃。當然,這些兵力部署依據的是現在的兵力,在征兵過后,再行分配?!?/br> “向西用兵,則從東點集而西,要向東就從西點集而東,在中路就東西都向中集合?!?/br> “朝廷設臨時戰備司,統攝務,朕為司長,諸位均入戰備司,協助朕處理政大事?!?/br> 說完,戴道晉冷目掃向在做的七位,眼中盡是森冷,“諸位,意下如何?” 這一番話說完,在場的諸位,盡皆變色,一股風雨欲來的壓迫感,壓的眾人有些喘不過氣。 御使大夫猶豫了下出聲道“陛下,是否太過著急了?” 戴道晉眼睛一瞇,蹦出一句,“是不是蒙古打到中興府,要砍朕的腦袋了,才叫不著急?啊,愛卿?!?/br> 如此誅心之言,御史大夫當即臉色慘白,掌管西夏司法監察的一把手,登時跪倒在地,惶恐道“臣不敢?!?/br> 其他的在座的幾位,也不敢做那了,站起身來,躬身告罪。 戴道晉面無表情,冷聲道“諸位卿家,話不多說,你們與朕都是一條船上的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朕希望你們擺正自己的位置,平時的時候,有些事情,朕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這個時候,誰要是敢和朕陽奉陰違,擋了朕的路,那可就別怪朕不客氣了?!?/br> 戴道晉其實也不想如此行雷霆手段,但時間不等人,他只能如此,他不在乎西夏死多少人,會不會亂,只要達到自己的目的便可。 “李安”當年能篡位上臺,手里握著的兵權不可小覷,在加上中央侍衛軍,他不怕這些人翻出花來。 那御史臺御史大夫道“陛下,是否要知會齊王一聲?” 齊王?李遵頊? 戴道晉眼睛瞇了瞇,這不就是歷史上,廢了“李安”,篡位登基的夏神宗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