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商業稅
書迷正在閱讀:傾城帝后很腹黑、我有一扇任意門[末世無限]、傾國玄昭、汁水豐沛 (古言 1V1 H)、她的調教生活(道具,sm)、惹火 (現言公媳1v1雙c高h)、反噬(西幻 人外 NPH)、搖搖晃晃的愛、【櫻蘭】靜默、末世重生:炮灰女配要黑化
回到家中,李耀桀的憂心并沒有減輕,反而更加憂愁。他不是學經濟,想不到什么好辦法,可以讓老百姓的收入上漲,說白了就促進經濟發展。 但古代是重農抑商的社會,百姓的收入基本來源于農作,光靠農作很難提升的。 偏偏商人的地位又是最低的,等級分類上,商人屬于“賤民”,可見他們有多凄慘,擁有著巨額財富,衣食無憂,偏偏地位低下。所以就算有什么好的商業模式,也發展不起來。 商品經濟發展,朝廷扶持商業是中唐之后的事了。 李耀桀一直小心翼翼的,他做的事一直都秉承一點不能過分地影響歷史進程。 因此,他知道一些東西,但沒法用,工廠之類的東西他不敢提出,或許提出了也搞不了,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勸李淵扶持商品經濟,然后想出一個有利于全民的商品計劃。 找來第五明,“現在西域的絲綢之路情況如何?” “⊙o⊙啥?”第五明不解。 “就是西域,連通西方各個國家的道路?!?/br> “因為戰亂,所以最近這些年來往的人很少,雖然西方突厥和我們國家是聯盟,但突厥人野蠻,不敢保證他們會不會有異心?!?/br> “你說,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賺錢,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參與?” “其實,只要風調雨順,無災無害,百姓收入自然會高?!?/br> 這樣短時間內效果不明顯,李淵擺明了要他想辦法弄一筆錢,然后可以慰餉士兵家屬。 這筆錢大唐的國庫肯定是夠的,只是李淵想保證國庫有存銀罷了。 “我想到一個辦法,不過可能你會不高興?!崩钜羁粗谖迕?,略微遲疑。 “什么辦法?”第五明倒沒覺得有什么,只要能幫李耀桀度過難關。 “提高商人的地位,然后提高商人的賦稅?!?/br> 李耀桀想到的是從富人手中撈錢,由于古代對于商人的稅收很小,所以商人基本上賺多少得多少。 如果按照現代,平均20的稅率,那朝廷收錢就爽了。 “這個沒問題,自古以來,商賈地位低下,更是被禁止商人子弟當官,科舉考試也不可以參加。如果真的能提高商人的地位,我相信,大多數商人都愿意?!?/br> 第五明說,他父親和爺爺,幾十年來,都想通過各種辦法接觸上流社會,提高地位,可惜都無功而返,他腰纏萬貫,卻被那些窮得揭不開鍋的人瞧不起,可想而知商人對于地位有多渴望。 李耀桀也明白,古代人認為商人滿身銅臭味,重利輕義,為了利益可以拋棄良心,因此把商人列入“賤民”之類,也阻止商人從政,就是怕商人為了利益不顧國家百姓。 想當初,李耀桀剛和第五瑤結婚的時候,長安城里多數人對他也是白眼和嘲諷,哪怕他是名聲在外的才子。 李淵當時冊封他為官之后,朝中大臣們都是極力反對,認為他是傷害了百姓和讀書人的心,甚至勸李淵收回成命,哪怕這樣會讓李淵落個言而無信的壞名,也不愿起個壞頭。 最能讓后世人體會到這種地位差別的就是白居易著名詩篇《琵琶行》中,那句“老大嫁作商人婦”,一個賣藝的歌女,年老色衰了,嫁給了商人,還覺得自己是迫不得已的“下嫁”,很委屈。 不過李耀桀倒也覺得,讓商人從政不是好事,但提高一下他們的地位也未嘗不可。 “一般的商鋪,作坊都會有賬本的吧?” “對……姐夫,這么多天了,你有去看過商號嗎?” “……沒有?!钡谖逦牟┧徒o他兩間大商鋪,但他沒有參與過,都是讓第五明幫忙管理。 李耀桀再度進宮,面見李淵,把他的想法告訴李淵。 “這樣會涉及到千百年來的國之根基?!崩顪Y搖著頭說,“這樣一來,老百姓都去經商了,誰來種地?” “提高商人的賦稅,同時降低農民的賦稅。賦稅少了,百姓擔子輕松了,他們的收入也就高了?!?/br> “那你說,商人的賦稅應該如何收?” “根據商家的純利潤,收取兩……十二的所得稅?!崩钜顑刃膵屬u批,這“成”字不能說真的煩,只好改口十分之二。 “兩成?”李淵驚愕,這樣也太狠了吧? “如果是小商鋪,可以少收一半?!?/br> “你確定他們愿意交嗎?” “只要給他們足夠的地位,想必是愿意的?!?/br> “什么地位?” “允許他們的子弟當官,當然不能太高,也不能進入重要官署,具體陛下定奪?!?/br> 李淵搖了搖頭,“這樣一來,天下讀書人都會心寒?!?/br> “不會,讀書人肯定不愿意做小官,另外,陛下可以規定,商人子弟當官,不發俸祿,不許上朝等等,這樣一來,雖然是官,卻處處受制,所以普通百姓和讀書人肯定不會追求這個?!?/br> 李淵沉思,“這樣一來,商人并沒有太大收益,他們愿意為此交稅?” “他們需要地位,第二,陛下如果能制定政策,扶持商業經濟,讓商人的營業更便利,相信他們更加感激陛下,如此一來,商人更容易賺錢,賦稅也會更多?!?/br> 李耀桀的核心觀點就是,發展商品經濟,提高對商人的賦稅。 當然,李耀桀還有其他計劃,那就是賺外國人的錢,等李世民登基幾年后,戰事平定,那時候唐朝繁榮強大,絲綢之路也會是提升國力的橋梁。 但現在,首先要讓商業經濟開始形成。 李淵內心開始動搖了,商人的財富確實多,如果能搜刮一些過來,對于國家財政是件大好事。 李耀桀趁熱打鐵,“而且,陛下需要錢糧,是要補充國庫,慰濟軍民,陛下可以故意散布消息,讓百姓知道,是這些富人竭誠為國,那樣百姓對他們的態度也會好轉,他們的地位自然也是提高。滿足了商人們的虛榮心,他們會更賣力地繳納稅金?!?/br> …… 李耀桀回到了家,該說的話他都說了,至于怎么決定,怎么做,那是李淵和朝廷大臣的事了。 一個下午,在長安城跑來跑去,還來回跑了兩趟皇宮,李耀桀累得腳酸,這對于一個新時代的死宅而言是要命的。不過好事就是,早上派出去的仆人回來了,還帶回來了沈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