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
八爺只覺得心里頭奇怪,十二到底在兄弟們之間耍了什么心眼兒,能讓這么多兄弟都被他耍得團團轉。 這日,殷陶從乾清宮奏事出門之時遇上了文華殿大學士蕭永藻。 蕭永藻是漢軍鑲白旗佐領蕭養元之子,從蔭生補刑部筆帖式做到官居一品,也算是康熙朝的一代名臣。 蕭永藻平日遇見殷陶時候大都只是過來請個安,寒暄幾句后便分道揚鑣。 今天卻和平常時候不大一樣。 蕭永藻特意走了過來,同殷陶并肩離開,閑聊之間不經意地對著殷陶提到,雍親王如今頗得圣心也素來善于經營自己,將來登位之人極可能是他。 殷陶表示贊同,卻發現蕭永藻的臉色有些古怪,似有些不服氣的樣子在里面。 殷陶覺得有些不解。 未來儲君究竟花落誰家是他們幾個兄弟之間的事,跟蕭永藻又有什么關系?難道不是四大爺還能是他不成? 這人實在很是奇怪。 雍親王府。 前院書房內,戴鐸一臉凝重地對四爺道:“主子,外頭有不少人都在傳,萬歲如今心中屬意之人有二,一個是您,另一個便是十二爺了?!?/br> 戴鐸剛剛聽到這個消息時候還緊張了一陣兒,在他看來,十二爺是一個能將眾多兄弟收到自己麾下的人,必然也是一個心機深沉之人,并不像素日里表現出來的那般清白無為。 況且自家主子實在向著十二爺,戴鐸很是擔心,自家主子到時不忍對著十二爺下手,反而最終擺在對方手下,同皇位失之交臂。 戴鐸怎么也沒想到,四爺聽到這個消息后竟然高興起來。 既然他和十二弟兩個都是熱門人選,十二弟又拖家帶口支持于他,那他豈不是就穩了嗎? 戴鐸看著四爺這般高興,一時有些猜不透主子心中所想。 可能因為十二爺實在比較廢柴,面對著這樣一個競爭對手,主子覺得胸有成竹吧。 幾路人馬放出消息想要離間四哥和十二,最終卻沒有得到想要的反饋,八爺只覺得郁悶非常。 但好在八爺得到的也不全是壞消息,他在朝中經營多年,手下人才濟濟,逢年過節之時,貝勒府門前送禮之人常常排起長隊,時逢中秋佳節,江南曹家還花大力氣弄了趙孟頫的一幅字給八爺送了過來。 八爺想著,既然他在兄弟幾個之間的謀劃沒什么進展,不如就把這幅字送去給康熙看看,也好聯絡一下父子感情,賺點印象分。 誰知康熙這日并不在清溪書屋,接待他的是乾清宮副總管魏珠。 “奴才請八爺安?!蔽褐閷χ藸斝辛藗€禮,意味深長地笑了笑:“萬歲方才同十三爺去了無逸齋,萬歲已經吩咐了,今晚就在那里擺膳,想來是要同十三爺一同用膳,今兒怕是不得空見八爺了。如今天已不早,不如您先請回吧。奴才斗膽多言一句,孝敬不在一時,明兒再見萬歲也是一樣的?!?/br> 既然魏珠這般說了,八爺無法,只得應了下來。 自打康熙四十七年廢太子時被牽連后,十三就一直處于失寵狀態,后來弄了一個什么西洋樂隊又作了一些亂七八糟的曲子后,竟生生把在皇阿瑪前的印象給扭轉了,這幾年混得反而越來越好了起來。 八爺府距離暢春園不算近,他大老遠過來示好,想將好容易淘來的那副字先給皇阿瑪,卻卻連面都沒能見上。 八爺想起來,老十曾經說過,老九最近經常去廣濟寺求簽問卜,還捐了不少香油錢。 八爺覺得最該去廣濟寺的人不是老九而是自己,最近他實在是衰得厲害,很有必要過去請法師幫忙轉一轉運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1-01-2721:17:26~2021-01-2821:05:3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blossom_星系墜溺1個;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fionacmf、blossom_星系墜溺1個;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文思懿60瓶;暖心30瓶;奔跑的蝸牛、霏伊毓雯20瓶;陸繹我可以17瓶;blossom_星系墜溺12瓶;雯雯、avonlea、熙熙粽子、4489740010瓶;溫苑8瓶;四月槐季、李子園不圓5瓶;王小寶與肖大寶的粉頭、yan.、42039510、難捱、貴妃娘娘、最愛甜文、水產爬1瓶;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128、父子 幾經波折之后,安安的婚事終于定了下來,康熙給心愛的孫女選了一等承恩公遏必隆曾孫鈕鈷祿景倫為婿。 景倫這孩子殷陶之前時候也見過,人很機靈,生得也不錯。因為是十爺家小外甥的緣故,以前也曾經跟著十爺家的幾個崽來家里和園子里頭玩過,從那時候就一直喜歡跟在安安后頭轉。 十爺之前也曾聽九哥等人說過,想讓福晉娘家子侄娶了安安,可以達到親上加親的目的。 十爺表示這的確是個不錯的想法,只可惜他的福晉來自蒙古,而皇阿瑪金口玉言道安安就留在父母身邊不必遠嫁,十爺雖然心里頭郁悶但沒有辦法,沒想到峰回路轉,兜兜轉轉,安安最終落到了他的外祖家里。 就因為這事兒,九爺氣得好一段時間不跟十爺說話,即便偶爾間在宮里碰上了也假裝看不見他,不曾多說一句話。 而對于十爺而言,九哥的反常也非個例。中秋家宴上,七哥頗為古怪地看了他一眼,五哥則是直接不搭理他了。 但十爺對此毫不在意,心中卻還有了幾分洋洋得意。 他的兄弟實在不少,里面更是能人輩出,而他混跡其中一向不被人重視。 這些年能讓人嫉妒的,除了能夠一步到位封郡王之外,余下的便是這件事了。 所以兄弟們的冷對絲毫沒有影響到十爺的好心情,即便是桌上相貌不顯的五仁月餅吃起來也格外香甜。 康熙入冬后身上就一直不好,說不出什么原因,就是身上軟綿綿的,四肢也無力,懶得動彈更不想上朝,便自己住在暢春園中,再叫四爺入南書房行使監國之責,搬進毓慶宮中替自己處理政事。 康熙這一番作為,大家也都基本有數了,看來雍親王成了最終贏家。那些不想承認的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八爺第一時間給十四去信同他商量此事,十四收到八爺的信后有些木然,但心底對于四哥本人的能力和品性還是承認的,聽說四哥入住毓慶宮后,想到之前和十二哥的對話,甚至還有了一種“果真如此”的宿命之感。 因為德妃是四爺生母的緣故,六宮過來永和宮中想跟德妃示好的嬪妃也漸漸多了起來,而永和宮主位德妃則陷入了劇烈的思想抗爭當中。 一方面,她覺得讓老四入住毓慶宮不過是康熙放出來迷惑眾人的招數,這么做不過是為了樹立一個靶子,讓在外率兵的老十四不至于被兄弟針對,將來能夠安安穩穩繼承皇位。 而另一方面,心底還有一個理智的聲音告訴德妃,皇上是真的中意老四,所以才有了這一系列舉動,讓老四住進毓慶宮替自己打理朝政。 因為想到了第二個可能的緣故,德妃日日吃不好睡不著,整個人迅速衰老下去,于是她開始對自己進行自我催眠,摒棄了第二種想法,全心全意把第一種想法當成了唯一可能,也越發堅信十四才是康熙選中的唯一。 這么一來,她睡得好了進膳也香,整個人又恢復了之前時候容光煥發的模樣,倒把身邊伺候的人和太醫都給看得一愣一愣的。 入冬之后,不論宮里還是宮外,都對炭火的需求都越發多了起來。 這年頭好炭并不易得,但作為統治階級,還是家中只有一個妻子和兩個孩子人丁相對稀少的統治階級,殷陶每年的炭火份例根本用都用不掉。又因著康師傅年年加恩的緣故,內務府還會另給殷陶另準備好些新炭送來,直接導致府中資源過剩。 這日天氣不錯,比起前幾日大冷時候暖和了不少,殷陶就去信園給太子送了一些炭火。 太子也聽說康熙入冬以后一直沒在朝中露面,同殷陶談話之間不免就問起了康熙的病情。 殷陶知道康熙在位僅僅六十一年,而如今已經是康熙五十九年底,想來也沒有太多的時間,便建議太子若是實在想念皇阿瑪,可以去暢春園中探探望一下。 畢竟園子里沒宮里頭那么多規矩,太子掛心阿瑪病情,想要過去看看也未嘗不可。 太子眼睛閃了閃:“十二弟覺得此事可行?” 殷陶點了點頭:“若是二哥也有意,我今兒下午就去暢春園中跟皇阿瑪請旨,到時咱們悄悄地,低調一點過去便好?!?/br> 相信康熙對于這個最心愛兒子的到來會是十分歡喜的。 殷陶所料不錯,他去到暢春園剛剛對康熙說了太子想來探病的意思,康熙便十分欣喜地叫殷陶把太子接過來見見。 殷陶又折回信園,告知了太子結果,太子打算直接扮作使喚太監去清溪書屋,探完病就回來,說是省得是非。 太子素來冷清高傲,給人的感覺就是高高在上,修習了這些年的佛法后反而隨和了不少,時常會和殷陶四爺等人開一些小玩笑。 殷陶原以為太子不過是說說而已,看到他真的換了小太監的衣裳出來,準備穿成這樣前往暢春園不由笑了起來。 除了說要低調之外,想來更多的是有彩衣娛親的意思在里面。 想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子對康熙的心結也逐漸解開了罷。 康熙從前每次去塞上歸來之時都會經過太子的信園,也總會在回京之前去信園里頭看看太子。 康熙這幾年身子一直不好,每年夏天不往北邊避暑也不大去塞上了,兩人也有兩三年的時間未曾相見。 太子這輩子都沒有做過什么出格的事,扮成小太監過來給康熙請安對于他來說難度實在不小,看殷陶在一旁依著博物架笑成那樣子,太子很有些不好意思,最終還是換了常服過來暢春園見康熙。 康熙看著太子神采奕奕的笑臉心中極是熨帖,他抬起手來輕輕撫了撫太子的額頭,示意他靠著自己坐下:“保成近來過得如何?” 太子聽到“保成”二字稍稍愣了一下。 從前他還尚未離宮時候,朝臣和宮人們都喚“太子”或“殿下”,等他讓位離宮以后,所有人都稱呼他為“法師”,已經太久太久沒有人喚他“保成”這個名字。 最近的他的確過得很好,享受了之前三十年從未有過的安穩和清凈生活。 自從開始研究佛學古籍和敦煌文化,他覺得人生變得十分充實而有盼頭,也是從未有過的舒心生活。 太子將自己對日子的感悟對康熙描述了一番,還給了康熙自己近來寫的幾本論著,請皇阿瑪給他一些指點。 父子兩人相談甚歡,一轉眼就到了午膳時間。 康熙叫梁九功在清溪書屋擺了午膳,留下了太子用膳。 梁九功能坐穩乾清宮大總管這么多年,自然比旁人多長了幾個玲瓏心肝。 不一會兒,桌上菜品便都上全了,有太子素來愛吃的那幾款素菜,還有太子兒時愛吃的幾道點心和甜湯。 陪康熙用過午膳后,太子看皇阿瑪有些乏了,伺候康熙睡下后默默端詳了皇阿瑪一會兒,發現皇阿瑪是真的老了,這種老無關外在臉上有幾條皺紋、頭上有多少白發,而是一種從內而外散發出的暮年老者的氣息。 從前那個把著他的手寫字,即便政務再忙也會盡力抽時間給他授業解惑的皇阿瑪,如今陪他說一個多時辰的話,就累得必須要睡上一覺才能解乏。 太子在這一瞬間就釋懷了,也不想再跟康熙計較之前種種,只想盡快完成皇阿瑪方才說他感興趣的那本新書,早些送過來請他鑒賞一番。 太子在康熙床前無聲的磕了個頭,默默離開了清溪書屋。 他并不知道,這竟會是他和康熙兩人之間的最后一次談話。 鈕祜祿景倫祖母剛剛過逝的緣故,兩個孩子的婚事還要再拖上一年。而今天下太平,國庫豐盈,康熙想著殷陶近來在京中無事,便時時召來暢春園中伴駕,殷陶想著自己的園子距離暢春園并不遠,索性叫舒怡帶著孩子們一并來了這邊,自己日常也有個歇腳的好去處。 那是一個看起來極為尋常的午后,尋常到那日天氣是否回溫,有風無風殷陶都不記得。 中午他去額娘那里時候正遇上了康熙,兩人手談一局過后,在額娘的住處用了膳。 康熙用膳后又回了清溪書屋歇息,殷陶溜達著回自己處所之時,想起戶部侍郎今兒遞了條陳過來,有幾件事情還需得十二爺親自過來衙門一趟處理。 殷陶原以為此時回京今晚就不必再來園子這邊,卻不想下午四時左右,就有步兵統領衙門右翼總兵薩印來尋,請十二爺即刻趕往暢春園,大行皇帝遺詔需得眾位皇子、宗親和議政大臣在場才能宣讀。 殷陶腦子“轟——”地一聲,但動作比思想更快一些,即便大腦正處于宕機狀態,仍然翻身上馬飛速趕至暢春園。 從聽到消息那一刻起到聽得步兵統領托合齊宣旨圣旨完畢,殷陶一直處于魂飛天外的游離狀態,五爺等幾個兄弟也不例外。 對于四爺是下任皇帝人選一事殷陶并不意外,他只是詫異于康熙的突然離開。 穿越到這個世界的這些年里,康熙的存在感總是很強,大家所走的每一步路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他的手筆在里面。 再到了后來,殷陶逐漸習慣了有康熙的生活,就在如此尋常的一天里,這樣的生活再也回不來了,叫此時無所適從的他生出一種深深地無力感。 十四還在邊陲,托合齊又一早就投向了四爺,圣旨白紙黑字寫得清楚,滿、蒙、漢三種文字都留下了請四爺繼位的信息,就是八爺等人想鬧也不能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