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節
這酒后勁兒不小,十四被九爺幾個駕過來給太子賠罪之時,走著走著就開始不省人事。 太子給了殷陶一個眼色,示意不必再叫十四多說什么,找個人把十四送回去。 太子都想去出家了,自然難得再難為兄弟,背個刻薄的罪名。 況且十四那話雖然說得難聽,倒也不算毫無依據,他自己的確有立身不正的地方,想來背后議論之人不少,只不過今天十四擺到了臺面上而已。 八爺也看十四實在不好,便主動請纓將十四送回府上。 太子對著八爺淡淡頷首:“有勞了?!?/br> 八爺對著太子微微笑了笑:“都是弟弟該做的,殿下請入席罷,我去去就來?!?/br> 十四被八爺送回府中后,這頓飯吃得還算挺和諧的。 殷陶府上螃蟹實在不少,廚房里幾位師傅也使了功夫,用了煎、炒、蒸、燉等多種烹飪方式,做出了一頓風味俱全的螃蟹宴,九爺吃了直呼過癮。 太子最近入戲比較深,殷陶聽說太子從上個月起就改吃素了,還貼心準備了幾道素菜給太子享用。 太子看著那幾道小菜就知道了殷陶心意。 十二弟是一個總能讓人感覺溫暖而舒服的人,每每同他湊在一起時,總覺得糟心事能少掉一半。 用過螃蟹宴后,殷陶又把太子送回了宮中來。 太子本想留殷陶坐下來用一盞茶,殷陶婉拒。 太子挑眉:“這就回去了?” 殷陶道:“這段時間忙,許久沒去寧壽宮了,今兒想過去給皇祖母請個安?!?/br> 太子愣了一下,道:“一起去吧?!?/br> 自從蘇麻喇姑走了以后,太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有些走不出來,現在有蒙古來的宣妃陪著,倒也比之前時候好了一些。 如今看到兩個自己素來喜歡的孫兒給自己請安,太后高興地招呼兩個人快坐,見他兩個似乎都用了點酒,便問兩人想要喝點兒什么解解酒。 殷陶想喝酸梅湯,太子也要了一杯。 兩人坐下來,太子很自然地坐在距離太后最近的位置,接過宮女手中的小金鉗給太后剝起了小胡桃。 太后也聽說了,太子近來經常會召僧人們過來講經,且給了他們很高的禮遇。 太后突然就想起了順治帝。 順治從小生長的環境是有些畸形的,尤其常年生長在多爾袞的高壓之下,從太皇太后那里也沒有得了多少溫暖,叫他整個人養成了容易偏激走極端的性格。 先皇后被廢為靜妃后,她便入宮成為了繼后。 那時候她年紀還小,從小無憂無慮地生長在草原上,對于這些事情認識不深,就就覺得這個年輕人脾氣很不對頭,說起話來叫人琢磨不透,時而陰陽怪氣,時而綿里藏針,總是意有所指,跟他們草原的人完全不一樣。 丈夫在的時候,太后過得并不幸福,等順治駕崩以后,太后才過上了好日子。 如今太子處境也并不好,但在太后心里,太子一直都是一個厚道孝順的好孩子。 她并不希望太子再走了順治的老路。 太后接過太子剝好的小胡桃,對著孫子和藹道:“當初進宮時候,也沒想到能活到這把年紀。你還年輕,一時的失利也不算什么,人生的路還很長呢?!?/br> 不知是不是今日的酒有些上頭的緣故,太子聽著太后的話,眼睛一酸,淚水落在了剝著小胡桃的修長的手指上。 是啊,人生的路還很長,可他的路卻都已經走不通了。 如今皇阿瑪已經隱隱有了厭棄于他的征兆,皇阿瑪能為了那些事情廢了他一次,便能為了那些事情廢了他第二次,以前會去顧慮的那些問題,此時依然還會顧慮。 只要他還是儲君,只要皇阿瑪還是年富力強的帝王,他們之間的疙瘩便永遠存在,無法解開。 索額圖的死,赫舍里氏一族的落魄,之前為了跟老大爭鋒做下的那些事情,還有第一次被廢除的心結…… 太子幾乎可以肯定,他等不到坐上那個位置便會被皇阿瑪打回原形。 再一次被廢是早晚的問題。 與其讓皇阿瑪再一次廢了他,不如就讓他做那個先離開的人吧。 殷陶剛剛出了寧壽宮宮門沒多久,又被康熙請到了乾清宮。 康熙還記掛著叫殷陶去勸太子回心轉意之事,今日聽說殷陶進宮,便將他請來問問有何進展。 進展自然是沒有的。 殷陶便也對著康熙直言:“殿下心意已定,兒臣嘴笨,沒有勸得了殿下改變心意?!?/br> 康熙原是對殷陶寄予了很大期望的,聽他這么一說一時也有些愣了神:“那依著你說,此事該當如何?” 面對康熙的沉聲詢問,殷陶只慶幸今天沒有喝多少酒,腦子還能轉得動。 “太子殿下大抵是心里沒底兒,怕您會再度厭棄了他,干脆先放棄了自己?!?/br> 所謂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殷陶不答反問:“皇阿瑪,兒臣也想問您一句,您對殿下又是怎么個想法,會不會……再讓他重蹈往日覆轍?” “放肆!” 康熙突然拔高了聲調,殷陶只覺得腦子里頭嗡嗡的,愣了幾秒鐘后才跪了下來。 大殿內一時靜極了,周圍所有伺候的人都跟著殷陶一并跪了下來,即便是乾清宮紅人梁大總管梁九功也嚇得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康熙看著跪在下頭的老十二,久久無語。 他會生氣,不是因為老十二說錯了話,恰恰相反,是因為老十二說得實在太對,甚至可以說已經探知到了他內心深處的想法,叫他都一時梗住,無言以對。 的確,就在最近一段時間里,康熙又重新萌發了想要廢除太子的念頭,且隨著大理寺查案進程的推進和會飲案等案子的重新翻出而越發強烈。 他知道這樣并不妥當,也知道若是再度廢除太子,太子便不會有其他活路可言。 可若是任由太子這么發展下去,兩人早晚會鬧得比康熙四十七年更叫他下不來臺。 太子有了這般想法,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雖然太子出家名聲的確不好,但也比像直郡王一般被一圈到底更強一些。 就這么過了大概十分鐘的時間,殷陶將地上方磚數了兩遍過后,康熙才叫了起。 殷陶邊往上起邊小聲嘟囔:“出家怎么著也要找個有名望的寺廟,說不定還要去五臺山上走一遭。倒不如叫殿下在京中找一處宅子帶發修行,到時兒臣幾個若是想念兄長,還可以過去聊天敘舊,倒省了一番想念?!?/br> 康熙也聽出了殷陶這句話里的意思。 兄弟們之間能有多少感情?只有他這個阿瑪才是對太子感情最深的人,也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時時見到太子。 若是不同意太子出家,最終走向被廢的結果,太子想必心中有怨,不愿見他。 而若是自己再對太子太過優待,又會讓有心人拿來大做文章,反而對太子不利。 更重要的是,將來新君上位,必然會忌憚太子,繼續幽禁于他,太子絕不會落得什么好下場。 這么一想,太子要遠遁紅塵之事,也是勉強可以考慮的。 最終,康熙還是做出了妥協,請了大師過來給太子批命,道是如今太子和佛門之間的機緣尚不成熟,若是想遠遁紅塵,只需在京西置辦一處宅子,帶發修行便可。 康熙對內如此,對外卻又是另一番說辭。 宣稱太子是為國祈福,著書傳道,帶發修行,主要是為國祈福,祈求大清國運昌隆,五谷豐登,并不是普通出家。 既然要遠離紅塵,儲君的位子自然不能留給太子,康熙另擬了“慧真法師”的封號,并道為了感念太子為國祈福,享親王待遇。 當然,不管怎么說,這都掩蓋不了太子看破紅塵意欲出家的本質。 太子意欲快些搬出京城,康熙便叫人翻新了一處皇家園子給太子使用,雖然那園子并不算大,但據說景致和風水都是上佳,距離京城并不大遠,還是康熙去塞外的必經之地,方面康熙每次去塞外之前可以看他一眼。 康熙到底還是心疼太子,即便太子都這樣了,依然不許人看輕了他。 當初在殷陶螃蟹宴上的事情,康熙也早有耳聞,只不過他這幾日正沉浸在太子即將離宮的悲傷之中,無暇顧及此事。 太子搬離毓慶宮后,康熙在想念太子之時,也不由又想起了這件事。 康熙在心疼太子的同時,不免也開始反思,自己對老八老十四幾個素日里也是太過寬容,才會使他們生了不該生的心思,這般為難太子。 十四長成這樣,他這做阿瑪的也有責任,再不能叫他像從前那般胡作非為下去。 太子搬離毓慶宮的第五日,康熙又叫了十四過來,替太子去五臺山請兩串大師開過光的佛珠回來。 這也是康熙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大家,太子雖然出家了,不再是太子了,但依然是不同于眾位兄弟的所在,十四這個貝子比起享親王待遇的胤礽還是要低一等的,只要胤礽有需要,十四仍然要無怨無悔跑五臺山替他辦事。 這道旨意一出,不光十四傻眼了,就連八爺也吃了一驚。 八爺剛起了心思要提一提十四,就遇上這種糟心事。 皇阿瑪下這道旨意的意思,是說十四就連一個被廢了的帶發修行的太子都不如了,不過為了兩串佛珠就要跑一趟山西五臺山。 如今已經是臘月中旬,十四接到旨意便要啟程去五臺山,怕是連過年都不能回京了。 八爺覺得有些頭疼。 那么多皇子,偏偏十四領了這么個差事,鬧了好大的沒臉,想要提拔他的事情便越發難辦了。 不過好在太子已經下去了,大家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只要他加把勁兒達到那個位置,一切便不足為慮了。 作者有話要說:八爺:我要如何才能搞掉四哥和十二弟? 太子:謝邀,我覺得八弟可以支持一下他們試試,或許可以達成目的感謝在2021-01-0921:22:50~2021-01-1021:08:4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xxl.5個;demer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將夜100瓶;楹都50瓶;utopia29瓶;萬能的rainie22瓶;蛙蛙蛙蛙20瓶;微笑today16瓶;妮可、日光、莊生、27665343、博肖平安喜樂10瓶;池胤、兔兔5瓶;兔果子、酒瑟、米名字2瓶;琑:逍遙公子、魚、透明胭脂、米蟲、霜降1瓶;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你是天才,一秒記?。?,網址 110、雙贏 十四接到圣旨的第二天就出發去了五臺山,甚至都沒有時間過來永和宮中跟德妃告別。 德妃也猜到了,康熙可能給十四傳諭時措辭也比較嚴厲,所以十四才會這般急匆匆地啟程前往山西。 雖然之前十二阿哥也陪著太后和蘇麻喇姑去過五臺山,也曾在五臺山上過年,但跟十四情況還是多有不同的。 十二阿哥那時候是秋天走的,過年是因為要陪著太后才沒有回來,當年甚至還有四阿哥和五阿哥在那里一并陪著太后,倒也叫人說不出什么。 可十四這時候出發,根本就沒有回京過年的機會,等于是康熙強逼著他出門不準回家過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