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云港和寧海之間的故事
不知道是我的錯覺,還是別的什么原因,自從那些員工被裁,整個辦公室里不僅沒顯得冷清,反問整潔,規矩了很多,我看著一大辦公室里忙碌的員工們,滿意的點了點頭,轉身過來不,趙光明坐在那里也是精神百倍。 我笑著說道:“我說的沒錯吧,這樣一來,反而感覺公司挺有干勁的?!?/br> 趙光明點了點頭,不過他臉上還是帶上一絲擔憂:“根本問題還沒解決啊,現在我連對手都不知道,更想不清楚要往哪里走?!?/br> 我想了想,說道:“這兩天趙軍去哪里了?” 趙軍就是趙光明的合伙人,兩個人共同創立的這件聯邦軟件公司,為的就是這個物聯網的項目。之前趙軍單獨也做過一些小的軟件開發項目,不過都是小打小鬧,幾萬塊錢的生意。 趙光明揉了揉眼睛,他昨天可能是沒睡好,哈欠連天的樣子:“他?去省里找關系去了,這種時候他也著急的很,看看能不能找找關系把他的那位老同學給撈出來?!?/br> 我又問:“趙軍的老同學到底在這個項目是個什么地位,雖說現在做生意的確是關系一垮就很麻煩,但是也不至于說全綁死在關系上吧?” 趙光明搖搖頭說:“你不知道,這個項目吧,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其實物聯網這個東西,幾年前寧海這邊的信息化辦主任就在想了.” 他這樣一說,我想起來那個剛剛辭退的員工,之前也有耳聞這個項目的背景很復雜,但是究竟怎么個復雜法,真的還沒聽趙光明系統的講一下。 我問趙光明,趙光明捏著自己的鼻梁,說:“這個項目說起來就很久的事情了,寧海一直在云港市的旁邊,云港市的情況你也知道,一直算是我們國家比較大的海港城市,而這邊就一直被云港壓制著?!?/br> 我皺了皺眉,在的士車上,司機好像也說過類似的話,可這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趙光明又說:“這地方的發展啊,也是很偶然的事情,以前的船,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前,我們國家對外貿易比較少,就算有,也多是一些周邊的國家,萬噸級別的遠洋輪也不多,都是中小型的船,這種情況,云港那邊的地理環境就剛剛比較合適,所以,自古以來,從明朝那會兒起,云港那邊的發展就比這里要好?!?/br> 我奇怪道:“我記得你當初跟我說,國內這種類型的軟件還沒有什么比較成熟的產品,按到底說,經濟發達的地方,需求也就走的更前衛些,為什么不是云港那邊先做呢?” 趙光明的臉上現出一種奇怪的表情,說道:“這個里面,呵呵?!?/br> 我不知道趙光明為什么突然打起了啞謎,說:“這有什么不能說的嘛?” 趙光明的臉上有些為難,說道:“也不是我不說,哎,有些事情牽扯的人太多了?!?/br> 我呵呵一笑說:“那你就當個笑話講,我就當個笑話聽一下不就行了?!?/br> 趙光明只好說道:“這都是捕風捉影的事情,你也不要當真?!?/br> 我點頭道:“那是自然?!?/br> 趙光明點了一個煙,又起身推開了窗戶說:“你知道前兩年云港的大案子么?” 我楞了一下,反問道:“你說的是天華那個案子?我知道是知道,但是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br> 我有這一種強烈的預感,這次趙光明的這個難題,恐怕不是表面上這么簡單的,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到了中標之后的環節出了問題,而且如果是同行之間競爭下黑手的話,到現在為止,也沒有看出得益方是誰。 趙光明說道:“之前天華公司的老總不是被控走私,然后就逃到國外去了么?可這件事,我聽說奇怪的很啊,判決書下來之后,大概一個月,天華公司的老總王天華,才跑到澳大利亞去,到現在也沒抓回來?!?/br> 我點頭道:“我記得當時看報紙上說是因為走私汽車,走私原油吧?” 趙光明哼了一聲:“走私?老周,我問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街上跑的那種紅皮老虎牌汽車么?” 我自然記得,那個時候,坐出租車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出租車的車頭上,總有一個老虎頭模樣的標志,我們在江洲都叫它們老虎頭。 只聽得趙光明說道:“那種車,其實就是日本的木鈴車,只不過換了一個車皮,改裝了一下就賣到了國內,因為沒有給國家交稅,所以價格特別便宜?!?/br> 我吃了一驚,要知道,江洲離這里可是上千公里了,算是內陸城市了,走私的汽車都賣到那里去了,其影響可見一斑。也難怪當時天華這個案子搞的人盡皆知,就當時在大學里的我,還組織了一場關于天華案子的教育片放映,雖然不懂世事的學生們都看的一頭霧水,但是一旁的教授們都嘖嘖稱奇。 按趙光明的說法,這么大的案子,在云華發生,難道跟后來的物流,物聯行業發生了什么聯系?我剛想問,趙光明就說道:“其實云港這兩年經濟發展的這么迅速,跟王天華是有直接聯系的,王天華這個人,雖然出身草根,但是非常懂得鉆營,跟各個方面的關系都處理的非常好,我說的這個各個關系,你懂不懂我的意思?” 趙光明突然問我,我一愣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那也就是說,這個王天華,其實就是跟現在的我差不多,在幾個世家之間游離,這也不難解釋,一樁走私案,為什么會做到震驚全國。 趙光明繼續說道:“可后來案子一發,王天華說是說跑了,可哪有檢察院那邊會讓他準備了一個多月才跑的道理?這里面的貓膩,我想我不用多說吧?!?/br> 趙光明雖然沒有明說,但我知道,這件事看起來是東窗事發,實際上更為準確的說,是世家的利益在中間爭斗,最終的結果肯定是兩敗俱傷,而王天華敗走?!?/br> 不管怎么說,當時云港的經濟也成了犧牲者,然而這種格局之下,誰還敢跳出來做工程?颶風剛剛刮過,就算你是兩袖清風的清官,這個時候出來主導物聯網這種項目,不是給自己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