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景泰藍(4)
景泰,就是熱播劇《女醫明妃傳》朱祁鈺的年號。景泰藍,跟朱祁鈺肯定脫不了關系。這位皇帝非常喜歡這種工藝品,參與設計圖案,選擇顏色,甚至連制作的作坊都搬進了皇宮,因此這種工藝在景泰年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制作的顏色多以藍色為主,所以人們叫做“景泰藍”。 景泰藍誕生于皇宮,是皇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皇宮大殿的主要陳設,亦是鎮殿之寶。紫禁城金鑾寶殿,或者是國子監辟雍宮、頤和園排云殿等等,在這些帝王尊屬的殿堂,景泰藍的寶石般的光芒總是令人贊嘆。 景泰藍是中國著名的特種工藝品之一。它是用紫銅做胎,在銅胎上用銅絲粘上各種圖案,然后在銅絲粘成的各種形式的小格子內填上色彩,經過煉焊、打磨等工序,最后入窯燒制而成的色彩明麗的手工藝品。 景泰藍釉料隨時代變化。明代景泰藍的主要原料是琺瑯料,其顏色有藍、紅、黃、綠、黑、白諸種,使用時再用一種進口的油劑調成糊狀填涂。燒成后的器物釉面肥厚、色澤晶瑩透亮。 清代景泰藍多數不用琺瑯,而用彩釉料,其釉面缺少光亮。乾隆時景泰藍的顏色又以黃、白二色最為常見。白為車渠石白,黃是一種干黃,而后期的黃發綠或發紅。觀賞景泰藍可以獲得獨特的精神享受景泰藍是藝術品,有金屬光亮,不同于瓷器、漆器。和瓷器比,瓷器有陶胎、瓷釉,最好的就是青花瓷,色彩艷麗細膩、光潔。 景泰藍把銅的延展性和釉的特點緊密結合,有的造型莊重大方,有的纖細、復雜高級。俗話說遠看造型近看花?;y也有不同風格,花卉、圖案都能用絲工嚴謹細膩地表達各種藝術造型。上釉也能按照造型花紋要求,隨位賦彩。 景泰藍藝術中包含了造型藝術、裝飾藝術、環境藝術、空間藝術在其中,所以欣賞方法又與其它不同。而且金屬有金碧輝煌的特點,感到特別珍貴。 如果說瓷器像茉莉花一樣清新高雅,那么景泰藍一定是美艷的牡丹花高貴大氣,雖然他們各有千秋,但不同于瓷器的是景泰藍的制作工序更為復雜,造型也更多變。 景泰藍以紫銅為胎,用彩釉做裝飾,造型華麗,色彩鮮艷,被譽為“一件景泰藍,十件官窯器”。 如果說青花瓷像茉莉一樣清香,那么景泰藍就像牡丹一樣美艷高貴。如此光彩奪目之物,它到底有什么著迷之處呢? 民間傳說,元朝初年,皇宮失火,金鑾殿與眾奇珍異寶燒成了一片灰燼,但廢墟中多出了一件色彩斑斕晶瑩閃耀的寶瓶?;实壅J為天賜寶物,廣招天下名匠制作此物,卻無人可解。 最后,京城第一名匠“巧手李”稱女媧娘娘身披霞衣、腳踏祥云給其托夢云“寶瓶如花放光彩,全憑巧手把花栽,不得白芨花不開,不經八卦蝶難來,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鼻墒掷睢眳⑼复藟?,悟出景泰藍制作工藝。 “不得白芨花不開,不經八卦蝶難來,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說的正是景泰藍制作關鍵的步驟掐絲、點藍、燒藍、磨、鍍金。 景泰藍手法考究,又需要極大的耐心,清末時有詩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本褪钦f的景泰藍工藝繁復。 慢工出細活,景泰藍的國寶之尊得益于匠心獨運。 新中國成立初期,有一天,林徽因偶然從琉璃廠的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只景泰藍花瓶。 老攤主對林徽因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別處你見不到了。北京的景泰藍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br> 林徽因聽了這話,不禁為這門傳統工藝的命運擔憂起來。 于是,林徽因與梁思成在清華大學營建系成立了一個工藝美術教研組,搶救瀕于滅絕的景泰藍工藝,并且還設計繪制了一批新的圖案。 雖然清華大學營建系工藝美術教研組只存在了很短的時間,但對于景泰藍工藝的恢復、傳承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時蘇聯著名芭蕾舞演員烏蘭諾娃得到了一件飛天圖案的景泰藍瓶,贊嘆道“這是代表新中國的新禮物,真是太美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景泰藍藝人的文化水平和藝術修養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以后,專業技術人員的不斷充實,有效地提高了從業隊伍的綜合素質。 景泰藍行業認真繼承和吸引了傳統景泰藍造型穩重豐富、圖案飽滿、色彩鮮明、絲工精細的長處,恢復了爐、鼎、壺、立體獸、蠟臺,以及過去認為最美而又最難做的六瓣瓶、梅瓶、海棠瓶等傳統產品的生產。 這一新的嘗試獲得了很好的效果,既保持了原物的古雅之風,又豐富了景泰藍的品種。 195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設計人員與藝人為人民大會堂創作了新穎的《金魚荷花大魚缸》,造型渾厚質樸,紋樣生動活潑,富有情趣。 在20世紀70年代設計制作了歷史上少有的大型《獅子爐》、《亭子爐》、《獅子滾繡球大盤》、《孔雀壺》等產品。 根據“適用、經濟、美觀”的原則,景泰藍工藝不斷朝著裝飾和實用相結合的方向發展,創作了各式煙具、文具、燈具、茶具、筷架、名片匣、首飾盒、調味具、電子座鐘、壁掛、桌凳、屏風、獎杯等產品,造型新穎美觀,有濃厚的民族風格。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優秀作品,如清新熱烈的《詠梅插盤》、浪漫主義色彩的《鋼花瓶》、以及《延安瓶》、《首都八景》等,舉不勝舉,既富有時代氣息,又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與藝術性。 產品數量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提高幾百倍,品種規格達到1000多種,質量也顯著提高,銷往世界五大洲上百個國家和地區。 景泰藍還經常被國家有關部門作為貴重禮品贈送給各國貴賓,增進了國際交往和團結。 中國第一屆全運會及亞非、亞非拉乒乓球邀請賽都選用景泰藍做獎杯,以其古老聞名的藝術價值體現了優勝者的榮譽。 1997年6月5日,由北京琺瑯廠設計制作的《普天同慶》對瓶,每只高18米,最大直徑08米,重192千克,作為北京市政府贈送給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禮物,舉行了隆重的起運儀式。 1998年4月,莫斯科建市850周年,北京市琺瑯廠生產的一對景泰藍大瓶,被北京市政府選為禮品贈送給莫斯科市表示祝賀。 2005年,景泰藍工藝師們復活了鑄胎技術,制作了取自佛教典籍的以八件作品組合而成的《佛寶天龍八部》,每尊高48厘米,直徑18厘米,共50多個人物。這種鑄胎景泰藍是以銅澆胎形,然后再掐絲、填釉、燒藍、鎏金,呈現出敦實、厚重、氣型復雜多變的特點。 過去景泰藍的制胎工序完全靠工人用榔頭將銅片砸成各種各樣的胎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制成的產品往往不規格。 1958年,北京市琺瑯廠的工人們試制了適用于景泰藍的滾床,并經過不斷的研究改進,由開始時只能滾小瓶到可以滾大瓶,使整個制胎工序的生產力大大提高。 由于機器制胎可以卷邊,制出的坯形不但規整周正,而且由于焊藥接口減少,瓶口的黑縫也減少了,提高了產品質量。 以往燒制成品有砂眼、氣孔,后來增加了清刷胎體工序,用硫酸去除坯體上的雜質后,再轉入下道工序,這一小小的技術改革,基本上消滅了砂眼和氣孔。 20世紀90年代末期,掐絲工序實用工人自行研制的制地兒機器和鰾絲機,一些平時用量較大且規格化的絲工也部分實現了半機器化,有的花紋如云頭、梅頭、桃花、勾子蓮、八字碼等,也改用模具制作。 點藍改用擠管的方法,使部分紋樣的點藍效率提高,質量有了保證。釉料采用電動球磨機粉碎,研磨釉料既省工時有更為精細。燒焊的煤爐自20世紀70年代初逐漸被電爐、石油液化氣爐所替代,2003年開始,北京市琺瑯廠通過技術改造用上了即環保、又節省能源的天然氣進行燒焊活。 解決了歷史上“十藍九砂”嚴重影響產品質量的老大難問題。景泰藍的磨光工序幾百年來一直使用人力磨光機,在20世紀50年代北京市琺瑯廠改裝了人力磨光機,用電力帶動,使磨光這道工序走向半機悈化。 后來又在北京市第五設計院的協助下,試制成功了電動磨光機。經過不斷改進,以及用布輪打光,使景泰藍產品達到了“平、整、光、滑、亮”,質量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好,直至近代,景泰藍真正走進了市場,已經是家喻戶曉的藝術品。 根據國際慣例,歷年度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領導人及配偶,都要為參加aec的各經濟體領導人及配偶,贈送體現本地歷史文化或代表本地自然風貌的特色紀念禮品。 送給領導人的禮品是“四海升平”景泰藍賞瓶,瓶身38厘米高,為天壇祈年殿38米身高的等比例縮小。賞瓶最大直徑21厘米,代表aec21個經濟體。 細長的瓶頸顯得瓶型典雅優美,通身碧藍的瓶身上水波蕩漾,圓形的aec會標、天壇等標志居中。工美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四海升平”景泰藍賞瓶由中國七位國家級、北京市工藝美術大師聯手創作。 采用北京工藝美術“四大名旦”之一的景泰藍工藝,以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霽紅釉玉壺春瓶為原型,創新性地把畫琺瑯工藝、鏨胎琺瑯、掐絲琺瑯三種傳統琺瑯工藝結合在一起。 工美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器形四面開光,周圍以浮雕吉祥水紋環繞,象征“四?!?,寓意環太平洋,“瓶”即“平”,整體即“四海升平”。 開光部分圖案以畫琺瑯工藝,純手工繪制。正面為本屆aec會議標志,背面為北京雁棲湖aec會場,兩側分別為北京標志性建筑天壇和懷柔慕田峪長城。 這款賞瓶的包裝是香檳色皮箱,并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贈”字樣。包裝之內還配有卷軸形的絲綢中英文說明書,詳細解讀禮品的材質、規格、工藝以及寓意。 月15日,被稱為“爐中之首”的景泰藍巨作《鼎力津鋼爐》,歷時一年有余,終于在河北津西鋼鐵集團總部大樓盛大落。此件作品高599米,爐身直徑339米,是由北京工美聯合企業集團成員單位——北京漢藝煌景泰藍工藝品有限公司特別為津西鋼鐵集團成立30周年設計制作。 作品落成當天,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北京工藝美術學會、北京工美聯合企業集團聯合邀請非遺辦、故宮博物院及中國景泰藍行業眾多大師等重要嘉賓出席,共同見證《鼎力津鋼爐》的誕生,鑒賞這一迄今為止高度最高、直徑最大的景泰藍爐器。 如今的景泰藍,同樣是國之瑰寶。在2014年亞太經濟會議中,就親自挑選出天壇祈年殿等比例縮小的《四海升平》景泰藍賞瓶作為國禮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