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他們窮人家,沒有錢只有一把子力氣,那就出力氣。 喬嬌嬌回來的時候正是夏天,村里種的玉米,果子這些都該收了,緊接著快到秋收,但是呂雄呂壯說了要家里兒子們要輪流去給喬嬌嬌幫忙,兒子們也沒有不應的。 知道嬌嬌妹子有本事,可誰想這嬌嬌妹子比他們想的更有本事,人家居然不用請磚廠的老師傅,自己就會燒磚。 甚至燒出來的磚不比磚廠的差,后來又來了兩撥大學生,一撥是嬌嬌的同學,一撥是嬌嬌女婿的同學,都是全國頂尖的大學生,人家一來,圍著磚廠看,還看磚怎么燒,也不知道這大學生是怎么長的,連燒磚都會。 等他們走的時候,他們這磚廠的磚都要比寧安市第一磚廠的磚燒的更好了。 嬌嬌甚至開了口,讓家里孩子們跟著她去學怎么燒磚。 這可是大好事兒??! 當時是秋收,呂雄呂壯卻知道事情的輕重,不過因著只有一個磚窯,也不需要太多人,只能還是讓兒子們輪流著去。 可惜他們腦子不好,嬌嬌誠心誠意去教,他們也學不太會。 幸好嬌嬌看在他們是自家親戚的份兒上,沒把他們趕回家。 甚至還說了,以后廠子建起來,家里這些孩子都能去上班,都能學燒磚,還比照著市里的工人給開工資。 這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啊,這家里有這樣一門有本事的親戚,他們跟著真是沾光了。 雖然他們也不知道簽合同是個什么意思,這應該是人家城里人的習慣吧,都是自家人,能跟著學燒磚的手藝就是占了大便宜,這合同有什么不能簽的。 呂雄說:“嬌嬌,簽簽簽,你說的這個合同,讓你侄子們趕緊來簽?!?/br> 喬嬌嬌還是要說清楚的。 當年在舅舅去世以后,家里雖然有外公外婆支撐,可日子也不算好過,外公外婆又只有大舅一個兒子,那個年代的人因著比較迷信,格外看重傳宗接代,家里攢的錢并舍不得送兩個表哥去讀書,而是攢著給他們娶媳婦。 四四年大表哥的大兒子就已經出生了。 兩個表哥沒讀過什么書,家里侄子侄女們也多小學畢業,只有大表哥家的三兒子是初中畢業,現在在大隊里當大隊長。 喬嬌嬌呢,還是覺得自己應該把話說清楚。 這合同直接拿給表哥表侄們看,他們是看不明白的。 就是囫圇吞兒的看完了,也未必懂得里頭的意思。 還是提前說個清楚明了比較好,她清清嗓子,說道:“大表哥,二表哥,大新,大中,大國,愛國,愛黨?!?/br> 說著喬嬌嬌頓了下,跳過呂翠翠。 呂翠翠是喬嬌嬌二表哥家的女兒,喬嬌嬌大表哥只生了三個兒子,大新,大中,大國,三十七歲,三十五歲和三十三歲。 二表哥生了兩兒一女,愛國,愛黨,翠翠,三十五歲,三十三歲和三十歲。 喬嬌嬌呢,是覺得這表侄表侄女都是一樣的,五個表侄來廠子里學,表侄女要是想來,也一樣可以來。 只是表侄女是個女性,這磚窯呢,可是吃力氣的活兒,就算建起來,估計也只有給工人們做飯幫廚的會招女的,不是喬嬌嬌性別歧視,而是這就和制衣廠一樣,制衣廠招的就多是女工,磚廠哪怕開起來,寫了性別不限,但來的肯定沒什么女的。 一來這是真吃苦,比種地要辛苦多了。 燒磚在磚窯里,不管是燒磚的師傅還是普通搬運的工人,都是很吃苦的。 二來,磚廠大部分是男性工人,就是有女性想來,一聽要和這么多男人一起工作,就不樂意了。 比如喬嬌嬌這個表侄女翠翠,喬嬌嬌明確說了,如果翠翠想來廠子里,也可以來,可以跟著學燒磚。 呂翠翠不認識什么字,更不會算賬,做飯也不好吃,她來廠子里,能干的活兒除了打掃衛生就是學燒磚了。 打掃衛生她又不愿意,怎么說呢,現在市里那些打掃衛生的環衛工人,其實很少是工人,大部分掃大街的都是臭老九,都是壞分子,現在打掃衛生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 不是打掃衛生這件事丟人,而是很多打掃衛生的人成分不好,被人看不起,所以這個行業也被人瞧不起了。 不愿意打掃衛生吧,那就去燒磚,可這呂翠翠的丈夫呢,又覺得燒磚和男工人們距離太近,不同意。 他不同意老婆來跟著喬嬌嬌學,讓呂翠翠回去。他自己卻想來學。 這事兒喬嬌嬌還沒發表意見,二表哥就直接拒絕了。 這閨女跟著學手藝可以,女婿可不行,女婿畢竟是外人,明面上說起來,女婿學了手藝能讓閨女過上好日子,可實際上呢,他掙的錢越多,在家里的架子只會越大。 尤其這學手藝,說個不好聽,家里兒子們跟著學了,就是將來起了什么不好的心思,想自己單干,他們這當爹的也能管住,要是他們敢,打斷他們的腿。 但女婿不一樣,人家手藝學了,萬一要自己開磚窯,你個老丈人能攔???說不準人家覺得自己要當大老板了,都要把你閨女給休了。 就是為著這個,都不答應讓他來。 喬嬌嬌呢,覺得幾個表侄子都讓來廠子里了,只表侄女沒讓來,聽了表哥的解釋,她倒是覺得不至于,不過也沒反駁,只說表侄女既然不愿意學燒磚,那不如回去跟著二表嫂學做飯。 二表嫂做飯很好吃,呂翠翠學會了,也可以來廠子里給工人們做飯。 “今兒呢,趁著大家都在,我呢,先說一下工廠的事情。咱們廠子也快開了。目前,我燒瓷的技術只教了幾個侄子們,現在負責燒磚的工人足夠了,我也說一說待遇的問題。首先工資,和市里磚廠的燒磚師傅工資一樣,同時加班會有補貼。但是,我希望你們不要把廠子里的技術說出去。如果你們泄露了,是要賠錢甚至坐牢的?!?/br> 眾人趕忙說:“不會不會,我們絕對不會做這種事情?!?/br> “另外,你們要給我干五年,這個工作合同一簽就是五年?!?/br> 呂雄妻子有些不明白的說:“嬌嬌,怎么只能給你干五年啊,不能給你干一輩子的嗎?” “表嫂,侄子們現在可以給我干,但五年之后,如果他們想出去單干,自己開磚廠,也是可以的?!?/br> 喬嬌嬌表嫂趙妮妮趕緊擺擺手:“不行的不行的,他們跟著你學了手藝,卻不給你干,反而出去單干,這怎么行?這不地道的。 再說了,他們哪有你這本事,他們要是開磚廠,怕不是要賠塌了。你要是不嫌他們笨,就讓他們跟著你干吧,給你干一輩子?!?/br> “好,嫂子,這合同先簽五年,五年后他們還愿意在我這廠子里,那再續約,很容易的?!?/br> 喬嬌嬌表嫂趙妮妮這才松了口氣:“好好好?!?/br> 十月三日,喬嬌嬌磚廠開張,給磚廠起什么名字,喬嬌嬌真是絞盡腦汁,這比讓她算賬都費腦子。 呂靜甚至開始搞封建迷信,現在管得松了,那些什么算命的大仙啊,神算子啊都出來了,呂靜想請著人家給算算開張的吉日和廠子起什么名字好。 喬嬌嬌是壓根兒不信這個的,但是為了讓呂靜高興,同意讓大仙給算算開張日子。 反正她是定在要在陽歷十月份開,對方也只能在這三十一天里選一個最好的,最吉利的日子。 至于名字,最后喬嬌嬌定下了‘喬家’這兩個字,喬家磚廠,喬和她喬嬌嬌關聯,多好記啊。 家呢,磚頭不就是拿來蓋房安家的。 而且這兩個字不僅用在磚廠上好,用在瓷器廠上也好,以后要是再開別的廠子,也可以一并用這個名字。 喬嬌嬌這磚廠位置雖然偏,附近也有不少人住。 三號一大早,她請的親朋好友都來了,市里領導也來了幾位。 先是早買好的鞭炮,噼里啪啦的放起來,接著就是舞獅,再請領導們發言,請領導們剪彩,還有記者拍照。 喬嬌嬌還請了戲班,準備連著唱三天的戲。 也不能說是戲班,而是戲劇團的演員,由著喬嬌嬌文藝團的老師牽線搭橋,這才請了來。 唱三天,也才六十塊錢,是一整天一整天的唱,演員輪流著唱,從上午九點唱到晚上六點。 六點后,喬嬌嬌又請了放電影的,每天要連著放兩部電影。 請演員的錢,放電影的錢,加上飯錢菜錢,還給演員們另外送盒煙,送些點心,也花不了一百。 但是起到的作用可是很大,先是附近的人,一聽這里的磚廠開張了,還請了戲劇團的來免費唱戲,還會放電影,自然是呼朋喚友的趕緊來看。 第一天,觀眾多是附近的人,第二天,就有市里的了。 甚至有的人,早上八點多就來這里等著,騎著自行車,自行車上載著人,綁著板凳,還帶著干糧,大清早過來,看上一整天,等到晚上看完電影,天都黑了,騎著自行車,打著燈回家。 喬嬌嬌選擇請人來唱戲和放電影,自然也不是單單為了開張熱鬧熱鬧。 要是只圖熱鬧,那放鞭炮就夠熱鬧了。 她這么做,是想讓更多人知道有這么一個磚廠,人們來這里看了戲,看了電影,自然會同人說我看了一個什么樣劇情的戲,什么電影。 話題最后是一定會說到磚廠上的。 而且喬嬌嬌也不是只請戲班來唱戲,請師傅來放電影。 在一出戲結束,演員準備下一場的時候,喬嬌嬌就會上去介紹自家磚廠的磚。 這愛來看戲的,多是大爺大媽,可以說他們多是家里的大家長,掌握著家里的經濟大權,掌握著話語權。 尤其像蓋房子這樣的事情,更是他們要cao心的事兒,有權拍板定案的事兒。 不止他們,如果他們有親戚朋友要自己蓋房,也能給介紹來喬嬌嬌廠子里。 最主要的是,這些老一輩的有生活經驗的人,更識貨。 他們是知道怎么判斷一塊磚好不好的。 就像現在,就有大爺拿著喬嬌嬌擺出來的磚看:“閨女啊,你們這磚做的不比市里頭磚廠的差啊,你們這請的是哪里的老師傅???” 喬嬌嬌趕忙介紹:“叔,我們請的是首都大學的大學生和清大的學生來根據咱們寧安的土質調整比例,最后做出來的磚,不管是硬度還是強度都很高的?!?/br> “首都大學?” 這時就有個大媽插話說:“閨女,我看著你可眼熟,咱們以前是不是認識呀?” “是你認識這閨女,這閨女可不一定認識你,喬嬌嬌,還記得不?以前每年市里有演出,都唱歌的那個,從小唱到大,唱的可好呢,后來人家更是高考考了咱們全省第一,上了首都大學。你聽這聲音還聽不出來呀?!?/br> 那大媽仔仔細細的瞧了瞧喬嬌嬌:“哎呀,還真是,長開了長開了,小時候俊,現在更俊。那時候可愛聽你唱歌呢,后來就不見你了,一打聽,才知道你上大學去了。你這閨女可真是有出息?!?/br> 除了請來唱戲的,放電影的,喬嬌嬌還請來了報社的記者。 喬嬌嬌在報社熟人很多,一些曾經采訪過她,看著她長大的叔叔阿姨,現在都升成領導了。 喬嬌嬌這也不是走后門,她本身就很值得采訪。 喬嬌嬌,寧安市民從小看著長大的喬嬌嬌,恢復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第一屆高考,就考了全省第一,是省狀元。上了首都大學,大學畢業以后,放棄了首都好些個大單位的招聘,居然回寧安來開磚廠了! 這新聞可比后世首都大學的學生畢業去賣豬rou勁爆多了。 自己創業,最重要的就是名聲要響亮,只要名聲打響亮了,就不怕掙不到錢。 說個不好聽的,單單那些慕強的,覺得首都大學的畢業生,省狀元做出來的磚,肯定差不到哪里去的人,單單他們的訂單都很夠喬嬌嬌掙錢了。 別說喬嬌嬌廠子里的磚是真的質量更好,價格整體算下來也比別的磚廠的磚便宜。 只要有人在蓋房子的時候,愿意來喬嬌嬌的磚廠看一看,兩個廠子都對比對比,喬嬌嬌就很有信心他們會選擇自家的磚。 很多廠子,干不下去除了商品品質,還有就是廠子名氣。 雖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實際上很多廠子,做的東西好是好,但還到不了不怕巷子深的地步,可奈何就是深藏老巷,知道的人少,名氣沒打開,自然銷售不出去。 這也是喬嬌嬌選擇用磚廠打開局面的原因,燒磚和別的廠子不一樣,不需要那么多有技術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