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豬頭rou是只許喬嬌嬌一個人吃的,為著以形補形的想法,喬家人都希望豬頭rou能讓喬嬌嬌的傷好的更快些。 中午這頓飯吃的眾人嘴角冒油。 吃完飯,呂靜又拿出來給喬嬌嬌做的新衣服。 布是喬嬌嬌大伯母寄來的,大紅的布,呂靜本來舍不得用,這樣正的紅實在是難得。 家里的孩子們都還小,要是給他們做了衣裳,穿上沒多久就小了。 再說,家里除了喬嬌嬌這個老來女,其他孫子外孫年紀都和喬嬌嬌差不多,總不能做了喬嬌嬌的,不給其他的孩子做吧。 可這布,頂多做一身大人的衣服,要是做孩子的,最多做三身。 所以呂靜就一直放著,現在喬嬌嬌受了苦,呂靜就給她做了一身出來,為的就是她穿著一身紅,能避避邪。 喬嬌嬌換了新衣服出來,果然換來家里孩子們的一陣羨慕。 呂靜也怕兩個兒媳婦多想,直接說:“老大家的,老二家的,你們也別覺得這是我和你們爸偏心嬌嬌。說個不好聽的,我們四十三才又有了這個小閨女,她年紀又小,我和你們爸自然要多照顧她。 再說這布,這是你們大伯母寄來的,說的就是讓給嬌嬌做衣服穿。你們也知道,你奶活著的時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嬌嬌這個孫女兒了。 臨走,也交待你大伯母,你兩個堂兄弟要記得照顧嬌嬌?!?/br> 說著呂靜憐愛的摸摸喬嬌嬌的頭:“這回嬌嬌受傷,本來我和你爸怕市里的醫生治不了,想著實在不行去部隊,找軍醫給她看看,所以給你大堂弟去了電話。他們知道嬌嬌受傷,還寄過來不少東西。這些呢,他們是寄給嬌嬌的,那就是嬌嬌的。你們心里也別惦記著?!?/br> 喬國喬民一聽,趕忙說:“媽,您這說的是什么話,大伯母,星火,燎原給嬌嬌寄來的東西,我們這當哥哥的怎么會惦記啊?!?/br> 呂靜看了喬國一眼,輕飄飄的說:“你們記得自己的話就好,你大伯母那邊給嬌嬌寄來的都是些小孩子愛吃的,可別到時候嬌嬌一吃,你們孩子一哭,你們老婆就覺得是我這個當婆婆的偏心,只疼自己的閨女,不疼孫子孫女?!?/br> 呂靜這話一落,喬嬌嬌的大嫂王梅臉刷的就紅了。 婆婆這是在敲打她呢,以前大伯家寄來東西,不管給家里寄的是什么,總單獨有小姑子喬嬌嬌的一份兒。 給喬嬌嬌的,也多是稀罕的零嘴兒,不管是奶糖還是果干,都是他們這兒少見的。 像那大白兔奶糖,但凡大伯母家寄來,都是一半是給喬嬌嬌的,余下的才是給其他幾個孩子的。 王梅就覺得雖然大伯母說這是給喬嬌嬌的,可小姑子一個小孩,哪里能吃那么多東西,不如讓婆婆把東西平分給家里的孩子。 誰想,她這話是和丈夫說了,丈夫訓了她一頓。 她心里不服氣,覺得就算小姑子是老來女,可她生的向陽還是長孫呢,五十顆奶糖,小姑子一個人就有二十五顆。 剩下的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一分,到了他家向陽手里,也就三四顆。 王梅實在不滿意這個分法,要她說,外孫外孫女嘗口就是了,怎么還能和孫子孫女平分。 尤其向陽,那可是喬家的長孫。 為此,王梅又去找了趙來娣,要知道,這糖就算了,大伯家寄來的還有什么rou干,布,棉花,總不能大伯母說是給小姑子的,那別人就沒有份兒吧。 還有錢,雖然不知道有多少,但逢年過節,大伯母家都是要給小姑子包紅包的。 這小姑子小小年紀,手里怎么能有錢呢。 知道因著小姑子剛出生的時候,本來醫生斷了說該準備后事的奶奶因著小姑子的出生又有了勁兒,又多活了三年。 奶奶也格外的疼這個小姑子,總怕她走了將來小姑子受欺負,臨了不僅把家里的老屋留給了小姑子,沒有留給大伯家的長子星火,也沒有留給她丈夫喬國,反而留給她小孫女。 還讓大伯母一家也得記得照顧小姑子。 可奶奶畢竟已經走了,家里的事情不還是該爸媽說了算? 第3章 王梅心里盤算,老屋是沒有法子的,當初奶奶臨終前安排后事,家里所有人都在,不說大伯家,就是家里,自家丈夫是長子,可后頭還有老二老三,奶奶說的給小姑子。 哪怕小姑子不要,也到不了他們手里。 就是再眼饞那半畝的院子,眼饞那三間房,王梅也知道她只能眼饞眼饞。 不止家里,就是鄰里也都知道那房子老太太臨了有了托付,就算她鬧一場,也只是白白叫人看了笑話。 可這大伯家寄過來的東西和那老房子不一樣。 這寄來的東西,外人又不知道有多少,小姑子年紀小,更是不懂,怎么分配不還是婆婆說了算。 王梅知道大伯母一家富裕的很,大伯是老八路,后來抗美援朝犧牲,可大伯犧牲的時候級別高,每個月國家給的補貼可不少。 后來星火燎原更是一到十六歲就參軍了,星火娶得老婆還是大伯老戰友的閨女,那可是師長家的閨女啊。 不說別的,就逢年過節給家里寄來的東西,就沒有一樣兒是不好的。 王梅自然看得眼紅,她和孩子爸說了,喬國卻不讓她惦記。 她又和妯娌說了,不想妯娌趙來娣卻是個jian猾的,直接把她的話原封不動的和婆婆說了。 為了這事兒,婆婆氣的把他們夫妻叫來好好的訓了一頓。 喬國后來也說了她好些時日。 王梅心里不服氣,但又沒法子,這事兒要是喬國聽她的,有著喬國撐腰,她自然能鬧騰起來。 可喬國只聽她爸媽的,再加上自己并不是市里的姑娘,不說市里,她連縣里的都不是。 她連城里人都不是,只是村里來的。 要不是嫁了喬國,她這輩子都不知道能不能來市里呢。 當初喬國高中畢業,分配到寧安市下的懷安縣一個公社里當干事,她這才有機會認識喬國,和喬國處對象,嫁給他。 她也知道,因著她是農村戶口,她和喬國生的一兒一女也只能跟著她是農村戶口。 為此,她在喬家人面前很沒有底氣。 她總覺得婆婆很不待見她,覺得她眼皮子淺。 可是她也沒法子啊,因著喬國的關系,她在地里可以不用上工,只當個記分員,活兒輕松。 但種地的,能有多少錢,家里只喬國一個人掙工資,不像公婆,二弟二弟妹,三弟,大姑子一家,他們都是市里人,夫妻雙職工,就是少的,一個小家工資也是五十以上了,日子好過的很。 她家只靠著喬國,看著自己孩子過的不如堂兄弟,表兄弟,她心里也難受啊。 不過王梅也是會看人眼色的,她知道丈夫的態度,就是心里對大伯母寄來的東西有想法,她也不會明說,免得惹得喬國不高興。 她最多就是試探試探公婆,畢竟自己兒子是他們的孫子,還有人能不疼孫子的嗎? 現在見婆婆拉下臉了,王梅趕忙笑著說:“媽,看您說什么呢,以前是我不懂事,覺得嬌嬌還小,有的東西放不住,不如分給她侄子侄女們吧?,F在想想,還是我想岔了?!?/br> 呂靜不喜歡這個大兒媳,實在是心思多,她直接說:“老大家的,你別覺得向陽向紅叫嬌嬌一聲姑姑,嬌嬌就得真和個長輩似的,有口吃的都留給晚輩。你們可別忘了,嬌嬌可比向陽小四歲,比向紅小三歲呢?!?/br> 說著她警告的看著王梅,同時看向其他子女:“你們也別覺得,我們這當父母的該對子女怎么樣,該怎么奉獻。 家里四個大的,你們從小吃喝穿戴,上學念書,我和你爸從沒一點兒委屈你們的。兩個兒子我和你爸都花著聘禮讓你們娶妻生子了,大閨女也帶著嫁妝嫁出去了。 我這當媽的,該做的可是都做了,別覺得我們欠你們的。 反倒是你們,當初不管是老大還是老二老三,從工作后,掙的工資家里一分沒要。后來等老三也工作了,能自立了,咱們這也算是分家了。 既然分家,就各過各的。要是覺得自己日子過得不好,也反思自己,別只會眼紅別人?!?/br> 喬國知道媽這是在說他媳婦呢,當初結婚,爸媽一概都是給兩百。 這兩百也不是小數目了,靠著這錢,他在公社蓋了房,要說日子,他過得也挺好的。 可人總忍不住比較,尤其他媳婦總想和弟妹還有meimei喬泰比。 可不管是弟妹還是meimei喬泰,都是工人,還都是技術工,她們工資都比喬國這個公社副主任的工資高。 更不用說二弟和妹夫還有一份工資,再加上妹夫是家里的獨子,公婆都有工資。 二弟妹則是家里的獨女,二弟光是岳父岳母的補貼都不少。 三弟在部隊,現在談的對象是文工團演員。 就是小妹,每個月家里老屋租出去的十塊錢爹娘都是給她存著。 反倒是自家媳婦,一年到頭掙不到多少錢。 喬國當初選擇和王梅處對象,也是知道他自己不是那種會鉆營的性格,畢業分配到公社當干事,他也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他能在四十以前調動到縣里都是不錯的了。 他也想過要不要找個農村的對象,后來又想,如果和市里的姑娘處對象,那結婚后肯定夫妻得分居兩地。 和縣里的吧,同樣也得縣里公社跑。 后來遇見了王梅,王梅雖然性格上有些小毛病,但她能干,勤勞。 和王梅結婚,也能在公社安家,正好過自己的小日子。 所以他也早做好準備,知道娶了王梅,以后不管是孩子的戶口,還是家里的日子,肯定不像弟弟meimei們過得好。 喬國自己也不是看重這些的,日子嘛,過得舒心是最緊要的。 不想,他的心態調整的很好,可王梅的心態放不平。 喬國也很無奈,實際上,家里孩子中,還是他私下受爸媽補貼多,每回回來,他媽給塞錢他不好意思要,但票卻是都收下了。 喬國知道爸媽對王梅有意見,不說爸媽,就是大妹喬泰也不喜歡這個小氣的嫂子。 王梅長在村里,總覺得家里該更看重自己這個長子,更看重向陽長孫。 喬國只能慢慢掰正她的想法。 在他們小家里,王梅還是會過日子的。 喬國只能苦笑著說:“爸媽,我和梅子會好好過日子的。至于家里的,你們撫養我們兄妹長大,已經是很辛苦了。我們沒有給你們養老錢就算了,又怎么會惦記你們的工資?!?/br> 呂靜板著臉:“老大,老二,你們別覺得是我說話重,實在是你meimei這次遭了災,受了大苦,醫生說了,她這得好吃好喝的養著,千萬不能缺了營養。 這平日里,家里都是嬌嬌吃什么,她幾個侄子侄女也跟著吃什么。像你大伯母堂兄弟專門給你meimei寄的那份兒,你meimei也總惦記著她那些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 可現在不一樣了,這一個雞蛋一口糖水的,每個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都要一份,我和你爸能供的起。 可要是再吃的好點,吃rou喝麥乳精,你們家的娃我們兩口可養不起了。 像是你大伯母寄來的奶粉,這都是給嬌嬌一個人寄的。以前吧,孩子們分著喝就喝了。 可現在不一樣了,她的好好補補,你們也別覺得我們偏心。本來就是嬌嬌的,不能因著以前給你們分,現在不分了,反倒是要記恨她,覺得你們meimei不好?!?/br> 趙來娣趕緊說:“媽,您這是說什么話呢,要是為著這么點兒事就記恨嬌嬌,那我們這做哥哥嫂嫂的不成白眼狼了嗎?媽。您放心,嬌嬌該吃吃,該喝喝。要是不夠了,您和我說,我給嬌嬌買?!?/br>